隆冬時節,前不久下的一場厚達六寸的大雪將整個yin山都堆起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地面上已經銀裝素裹一片。
呂家莊的青石廣場內,一個身穿黑色單衣的瘦小身影廣場上急速運動著,只見他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急,到最後就只剩下一片看不分明的黑濛濛影子。
約一刻鐘之後,那身影停了下來,臉不紅,氣不喘,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體瘦如柴,頭頂上一小撮金燦燦的黃毛還夾著一絲稚氣。
正是和李元霸酷似的那個金剛暴猿所撫養的人類少年!
那少年原地站定呼吸了兩口氣之後,走到青石廣場東北角那堆著了一塊巨大的石鎖前,雙腿半蹲,雙手一抓,一提,就拽在了手裡。
「起!」
少年猛地吐氣開聲,然後向上一舉!
那塊重逾數百斤的石鎖就被少年舉了起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絲毫的停頓。
那少年將石鎖舉著半盞茶功夫之後,輕輕放了下地,然後再次舉起,再次放下,如同玩具一般,輕而易舉的做了數百次舉重。
「這石鎖才五百斤,還是太輕了,這次一定要磨著師傅給我弄把趁手的兵器才是!」
少年放下石鎖,拍了拍手,小聲嘀咕道。
「鐵娃!」
青石廣場外,傳來一聲清喚,卻是呂家莊莊主呂雄!
只見呂雄頭戴藍玉金絲束髮帶,身著紋白鏤金貂皮襖,腳上一雙金屐胖頭福字靴,端得是氣派非凡。
落後呂雄半個身位的,是穿著一身火紅狐皮小襖的精靈女安吉麗娜,火紅的頭髮,雪白的皮膚,襯上這一身火紅,活潑而不失端莊,英氣而不失賢良。
「師傅,安娜姐姐!」
少年一見是呂雄兩人,雙腳一點,整個人在空中翻了個觔斗,落到了呂雄張開雙臂的懷裡,乖巧的向呂雄等人打招呼道。
「今天練的怎麼樣了?」
呂雄抱著少年,發自內心的關切道。
「我自我感覺良好哦,師傅,你教我的黑暗鬥氣,我已經突破了第一層了,感覺好像自己的皮厚了點似的。」
少年側著腦袋想了一會,認真的答道。
「皮厚了點,敢情你把那被黑暗議會奉為聖典的黑暗聖經裡記載的黑暗鬥氣當作是增加皮層厚度的法子了。」
呂雄一聽,頓時樂了,哈哈大笑道。
「嘿嘿……師傅……你上次答應給我找一把趁手的兵器的啊,今天別不是又忘記了啊,這五百斤的石鎖現在對我已經沒有絲毫的困難了。要不,師傅,你把你那把吞天霸ri戟送給我吧,不過,我不喜歡用戟哦,唉……」
少年露出一副討好的表情對著呂雄說道,末了撓了撓後腦勺,苦著臉,一臉鬱悶的感覺。
原來,這少年自金剛魔猿死了之後,在呂雄的幫助下將暴猿給埋葬於他們往日居住的洞穴裡,並以巨石封門,算是給金剛魔猿做的墳墓。
隨後,呂雄帶著少年下山,並正式收他為徒,取名呂鐵,小名鐵娃。
呂鐵由於在暴猿死之前吞食掉了它送出的內丹,因此在下山的半路就昏睡了過去,好在呂雄速度驚人,半個時辰就從山頂回到了呂家莊。
此後的七天,呂鐵都陷入了昏迷之中,全身滾燙如湯,呂雄也動用了體內的紫金色的能量進入呂鐵體內探查,卻發現呂鐵體內的筋脈居然消失,而他的皮骨卻是得到了幾何倍數的強化,也就沒有干涉,任其發展。
七天後,呂鐵醒來,臂力大增,渾身上下更是刀槍不入,只留下了屁眼,眼睛,口舌等一共四處罩門。
雖是自此以後由於體內筋脈消失不得修煉內功,但是卻由於他體格強健,修煉外功倒也可以成就前所未有的境界。
因此,呂雄就將識海中黑暗聖經裡有關修煉黑暗鬥氣的章法教給了呂鐵。
吞食了金剛魔猿內丹的呂鐵彷彿開竅了一般,只用了一個月就學會了人類的語言,兩個月就已經可以流利的對話,到三個月後就已經能自己琢磨出一些繁奧字詞的意思,端得是聰慧無比。
「呵呵……好,這呂家莊上下,除了師傅的那根吞天霸ri戟之外,只要你搬得動的,你都可以拿去!」
呂雄抱著呂鐵輕輕的撫著他的頭說道。
「真的嗎?」
「那是,師傅說過的話,什麼時候不算數了?」
呂雄拉長了臉,一副你什麼時候見過我說話不算數的樣子。
「啊……師傅你有好多次拉,前個月你說帶鐵娃去豐原城玩的,結果你到現在還沒帶鐵娃去;這個月月初的時候,你說幫鐵娃做一件趁手的兵器,到現在也沒做出來;前兩天你說幫鐵娃去接我的好兄弟小黑,結果到現在都沒接回來……還有……」
呂鐵疑惑的看了看呂雄,然後小嘴一撇,伸出手指一件一件的數道。
「那個……這個……」
呂雄大汗,沒想到呂鐵的記性這麼好,當時自己只是順口答應了,加上這三個月來一直忙於煉製自己的第一具亡靈騎士,因此也就忽略了,卻沒想到這個小傢伙卻是一直記在心裡。
正在呂雄尷尬萬分的時候,管家呂青領著十來個壯漢走了進來。
「主人,這是十多年前建呂家莊時,所覓得的一塊九天隕鐵,堅硬無比,老奴想盡了辦法,卻無法將它切開,而且奇重無比,這麼一塊,居然差不多有七百多斤重!眼見鐵少爺沒有趁手的兵器,就拿出來,不知道鐵少爺中意不。」
呂青走到呂雄跟前,恭敬的說道。
「哦?這麼一塊居然重逾七百斤?」呂雄眼前一涼,似笑非笑的看著懷中伸長腦袋的呂鐵笑著道:
「鐵娃,你去看看吧,合適的話,就叫你呂青叔叔幫你打造件滿意的兵器吧。」
「好勒,謝謝師傅,謝謝呂青伯伯!」
呂鐵一咕嚕的離開呂雄的懷抱,蹦蹦跳跳的朝著那十來人用五根竹竿抬進來的隕鐵塊走去,一邊走,嘴裡還一邊感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