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二日,寧武關城。
山西總兵周遇吉看著堂下的原副將熊通,輕蔑地「哼」了一聲,接著他就拍著大案,大聲呵斥道:「我受朝廷的厚恩,怎麼可能跟著你們這幫卑鄙無恥之徒一樣叛逆!你統領兩千兵馬,不去阻擊流寇,反而為流寇來做說客?」
接著周遇吉就向親兵大聲地下令道:「來人啊!把這反賊斬首示眾。」
在熊通的一陣慘叫求饒聲中,一群如狼似虎的親兵立刻上前,把熊通給拖了下去……
當大順軍東渡黃河入山西後,立刻兵分兩路:一路由李自成親自率領攻太原、大同等地直逼居庸關;另一路由劉芳亮率領出固關趨大名、真定等地北上,準備南北合擊京師。
隨著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日益逼近,山西總兵周遇吉,準備沿黃河佈置河防,扼其上流,並向朝廷請求增兵。而此時的大明朝廷已經調不出什麼機動兵力,兵部僅派遣副將熊通統領二千士卒前來援助。於是周遇吉命令熊通防守黃河之後,自己匆匆趕往代州建立阻擊防線。
可就在此時,形勢突變,平陽守將陳尚智已投降李自成,並勸降熊通。而李自成也讓熊通去遊說周遇吉歸降。可是周遇吉一見到熊通後,就怒斥不已,並當即將熊通斬首,命令手下堤塘都司楊志榮將首級送往京師,並繼續請求朝廷增派援救之兵。
說句馬後炮的話,如果這時候朝廷把豐台大營和通州大營的明軍撤入běijing城,再調集遼東的關寧鐵騎和京城附近城池的明軍支援上去。未必不能擋住李自成的大順軍。
等到清軍和汝寧軍纏鬥到京城,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來個「三國混戰」,大明朝也未必不能苟延殘喘。雖然這樣做是放棄了北直隸其他所有的城池,但畢竟běijing城保住了。崇禎皇帝還能安然無恙,憑藉著大明朝名義上的正統xing,至少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其實這時候的大明朝廷中,也是有著這樣的有識之士的。
當大順軍開到太原的消息傳到京城以後,薊遼總督王永吉與順天巡撫楊鶴就商議:「不如撤離關外四城而獨守山海關,調吳三桂的兵馬來守衛京師」。並聯名上疏提出這一建議。
可是當崇禎皇帝把這一奏疏出示給閣臣陳演、魏藻德等人時,陳、魏等人卻感到事情重大,不敢冒然表態。退出來後,兩人就在私下裡偷偷地說:「皇上一時心急,想這麼做。此事若定下來,一旦又後悔了,而以棄地之罪殺了我們,怎麼辦?」
最後,內閣就提出一個緩衝方案:請吳三桂之父吳襄進京擔任中軍都督府提督,由皇上召見他商定戰略大計。當然。這商量的結果上文已經敘述了。因為湊不出糧餉而無疾而終。
接著就是朝廷各位大臣們的相互扯皮,還有京城抵制捐輸、組織逃亡等亂相了。可是這般議來議去,卻議而不決,卻白白浪費了勇將周遇吉,以及他所率領的數千將士。
周遇吉,遼東錦州衛人。善騎射,少入伍,是憑借纍纍戰功從士卒一步步陞遷為統領三千人馬的京營游擊的。當時京營將領很多都是靠走門路、拉關係取得職位的官宦子弟,有的甚至連馬都不會騎,更別說帶兵打仗了。可是他們卻還看不大起來自基層行伍、性格又忠厚耿直的周遇吉。
而周遇吉就勸說他們說:「各位都是嬌生慣養的紈褲子弟,大敵當前的時候,怎麼能肩負起保衛京師的使命。為什麼要白白享用朝廷的俸祿,不抓緊時間操練武功,為以後抱效國家盡早做些準備呢?」可是他的這一席推心置腹的話,反而招來同僚們的嘲笑。
之後。周遇吉隨兵部尚書張鳳翼與清兵連續作戰,為保衛京師立下汗馬功勞,被連進二秩,晉陞為統領七千兵馬的前鋒營副將。其後跟從孫應元、楊嗣昌、劉元彬等人征戰南北,屢立戰功。因為勞苦功高。被朝廷破格加封為太子少保、左都督,所以素有「戰將」之稱。
由於原山西總兵許定國在崇禎十五年因犯罪被處絕,所以朝廷就委派周遇吉去接任此職。授命於危難之際的周遇吉赴任後,淘汰老弱殘兵,修繕兵器,訓練隊伍,積級備戰,使山西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大幅提高。
而寧武關即是山西總兵周遇吉的官署和家宅所在地。又與明內長城線上著名的偏關、雁門合稱外三關,故俗稱「鳳凰城」。城外山岡之巔,烽台星羅密佈,關山、烽火接連不斷,壁壘森嚴。此處以重兵屯駐,東可以衛雁門,西可以援偏關,北可以應雲朔,蓋地利得勢。
所以當李自成在經過太原後,大順軍繼續揮師北上,連下黎城、臨晉、潞安、忻州等城,須臾,就兵臨周遇吉管轄的山西鎮長城防線的代州城下。
於是周遇吉就憑借堅固的城池對李自成的大順軍進行阻擊,並派兵潛出城外奮勇撕殺,接連殺死大順軍數千。可是在代州堅守數日之後,因糧盡援絕,不得以率軍突圍後退保寧武關,大順軍也緊跟著尾追而來。於是,一場慘烈的寧武保衛戰就此打響了。
六月初五日,大順軍逼近寧武關下。可是此時的大順軍已經橫掃了整個西北,從西安出征以後,又是席捲北上,橫掃千軍,勢如破竹,日益傲慢。所以當李自成他們看見寧武不過是一座長城關隘,既非雄險,兵力又不多,以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攻取。
而在寧武關的周遇吉則是晝夜不停的操練隊伍,獲得近八千名勇士,並身先士卒,不待大順軍安頓紮營,就主動出關奇襲。
而此次突襲完全是乘其不備,出奇制勝,殲滅大順軍先鋒精銳上萬。可是大順軍雖前鋒受挫,但仍沒停止進攻,經過數次交鋒,才得以靠近了寧武關城之下。
可就是到了此時,周遇吉也不是被動的消極防禦,而是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將兵列隊於關城外圍,以戰為守;到了晚上則收兵入城,在城上借助女牆,炮擊登城的大順軍,使大順軍的傷亡是更加慘重。
見到了久攻不下,李自成也惱羞成怒了。他向關城內傳檄:「五日不降者屠其城」,想借助宣傳攻勢迫使周遇吉投降。
而一些將領也曾勸說周遇吉改變策略不要一味硬拚,但被他斷然拒絕,周遇吉說:「連續激戰三日,殺死超過萬人,你們還有什麼可怕的呢?這仗如果打勝了,山西鎮全軍皆稱得上忠義;萬一守不住打敗了,就把我綁起來獻給李自成,你們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所以還是一句老話:一員虎將,帶著一群虎狼之師,這就是最可靠的險關。
可是隨著戰鬥的進行,官軍大炮的火藥耗盡了,這使得大順軍得以抬著大炮擊城。而官軍援兵久久不至,想不出什麼對付的好辦法。就在此時,周遇吉急中生智,密令勇士埋伏在街頭巷尾,開門誘使大順軍入城,當大順軍進城快一萬多人的時候,立即將城門門閘放下,伏兵四起,殺得大順軍焦頭爛額,並殺傷李自成四員驍將。
戰鬥到了此時,雖然大順軍僅僅損失了二萬多人,可這些士兵大多數都是李自成引以倚重的老營兵馬。所以看到了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李自成一度就準備放棄攻取寧武關。
還是劉宗敏等將領卻認為官軍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所以鼓舞李自成再堅持下去。於是大順軍再次對寧武關發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轟擊之下,關城不斷坍塌,大順軍衝鋒的前隊戰死,後隊馬上跟進頂替,連續圍城環攻四晝夜,直到六月十日,官軍因為人少兵寡,力不能支,寧武關終於陷落。
而當大順軍攻入關城之後,周遇吉繼續指揮巷戰,他從戰馬上摔下來後又跳躍著奮戰不止,親手殺了數十人。直到身中數箭被大順軍捉住後,周遇吉仍然罵不絕口,拒不低頭,誓死不屈。於是大順軍就將周遇吉週身捆綁住,吊於教場旗竿之上,並用亂箭射死,然後又亂刀分屍。
而寧武關城中的軍民也都被周遇吉這種捨身取義的精神所感動,自發參加巷戰,殺死大順軍不勝其數,即使是兒童、婦女,也沒有一個屈服的,後均慘遭屠戮。
當天,總兵衙門的護衛相繼出戰,全部陣亡;周遇吉夫人劉氏,英勇無畏,親自率領家中眾婦女,登上屋頂用箭射殺起義軍,每發一箭,射死一人,使得大順軍不敢靠近。直到實在堅持不住,她又下令放火環燒總兵暑,周遇吉老母、劉氏及全宅數十口人全部葬身火海。
如此慘烈的寧武戰役,使得李自成對前去直搗京師的決心一度產生動搖。在攻下寧武關城以後,李自成召集眾頭領商議說:「寧武關雖被攻破,但我軍將士傷亡也相當慘重。自此到達běijing,還要歷經大同、陽和、宣府、居庸等軍事重鎮,那裡皆有重兵把守,倘若都向周遇吉這樣頑強抵抗,我軍還能剩下一人嗎?不如暫且先撤回陝西休整隊伍,以圖來日再與大明決一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