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明末瘋狂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七章改組內閣 文 / 再次等候

    黃道周對於楊嗣昌的攻擊,卻完全是站在理學意識形態的立場出發的。他認為即使天下再缺乏人才,也萬萬不可用像楊嗣昌這樣應該在籍守制的「不祥之人」,因為這是違天理、逆天道的。楊嗣昌不能堅決迴避辭免,就是貪圖祿位,居心陰險。

    而對於議款,那更是關乎國家大節,即使有百利也絕不能行。何況他還認為,就是從眼前利益來講,議款也是行不通的。並且他在奏章中說:「不用說建虜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使款矣、成矣、久矣,目前寧遠、錦州、遵化、薊州、宣府、大同之兵,何處可撤?」

    不過這個邏輯卻相當有趣。黃道周似乎認為:由於不好安置因和平而裁撤的軍卒,那就根本不應該去追求和平。這樣高明的邏輯都能夠被推導出來?真心獻上我的膝蓋啊!

    可黃道周的地位和聲望遠非幾個普通言官所能相比,他的攻劾所造成的影響力也就超乎尋常。在這樣一股風潮中,楊嗣昌款虜誤國幾乎已成了輿論中的定評,他在精心籌劃十面張網中取得的功績也被輕鬆地放置在一旁,沒有人願意為他評功擺好。

    好在崇禎皇帝在這個問題上並不糊塗。他出於天朝皇帝的傲慢和形勢好轉帶來的盲目樂觀,完全不願考慮「議款」的建議,但對於楊嗣昌的信任和珍視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弱。他也清楚,朝臣們攻擊楊嗣昌帶有濃厚的朋黨意味,在「款和」問題上立論雖然同他一致,用心卻全然不同。他還是一心一意地信用楊嗣昌,同時也禁止再議論對清方構和的問題。

    此外,崇禎皇帝還為楊嗣昌的上位掃清了障礙。在六月,他又一次對內閣進行了大改組。他先是在此之前把首輔張志發和黃士俊、賀逢聖、孔貞運先後免除了閣職,這樣內閣中已經沒有一個同溫體仁共過事的人了,而且人數驟減。

    之後,崇禎皇帝就開始「逗你玩」了。為了充實內閣,他先組織了一次對重臣的策試,親自出題,擺出天災頻仍、流寇難平、邊餉匱乏、吏治紊亂等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要大臣們出主意、想辦法。

    可臣僚們怎麼不懂崇禎皇帝的心呢?誰都知道崇禎皇帝又有了任用新人的打算,卻要用這種虛假的考試來向群臣表示自己的公允。所以大臣們無心答卷,多一半人沒寫幾個字就交卷走了,有人乾脆就交了白卷。重臣們也是有尊嚴的,他們也有「拒絕再玩」的權利。

    而崇禎皇帝對此當然是心知肚明,對於重臣們無言的抗議,他也沒有責備,不過也繼續自己的「逗你玩」戰略。

    接著,崇禎皇帝又讓吏部等衙門走了一下會推的形式。這也是多年沒有實行過的,這一次算是對朝臣的一種安慰。但會推選中的名單卻基本上沒有被採用,最後他還是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人選直接任命了五位內閣大學士:程國祥、楊嗣昌、方逢年、蔡國用、范復粹。

    崇禎皇帝組織這一屆內閣有他的特殊動機。由於長期以來,內閣成員多是詞臣出身,雖然文學優長,對於國家各部門的實務卻缺乏瞭解,很難真正起到顧問輔佐的作用,他想要把在中央各主要部門有實際工作經驗、又通達幹練的大臣集中在內閣裡,形成一個通曉六部公務,有實效的班子。因此,挑選的都是有實務經驗的重臣。

    當然,這次簡選閣臣最引起人們注意的當然還是那位「楊愛卿」了。因為他仍然在服喪期裡,以不祥之身主持兵部已經大乖於體制了,如今又入值內閣,很有些駭人聽聞。於是,崇禎皇帝就打算有朝一ri讓楊嗣昌充任首輔之職,因為內閣位次一向是按入值的資格而定,只能及早先讓楊嗣昌進來,將來才好安排。至於輿論會有什麼反映,他就不準備理會了。

    為了楊嗣昌的上位,崇禎皇帝真是用心良苦啊!

    而楊嗣昌入閣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兵部尚書這個位子需要一個合適的人來接替,那就是盧象升了。可盧象升剛好在不久前也死了父親,接連上五疏請求回鄉奔喪守制。

    可崇禎皇帝反正虱多不癢,再次奪情,反而打算命盧象升在熱孝中接任兵部尚書。可盧象升的升職又造成了宣大總督的空缺,而宣大總督主管著京門要塞,不能一ri無人。再次虱多不癢,他又任命同樣在服喪期,正在四川老家守制的原任宣府巡撫陳新甲奪情出任宣大總督。

    而在陳新甲未到任前,盧象升仍留守宣大總督之職;盧象升未赴尚書任前,楊嗣昌仍署理兵部印信。這樣一來,主持軍機大事的三位高級官員同在服喪期,都是以不祥之身奪情任事,這在明代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簡直有點不把人倫大道放在眼裡了。

    因為輿論方面的反對意見太多,而且盧象升本人是新近喪父,要求奔喪很堅決。不過他也沒辦法不堅決,因為盧象升也彈劾過楊嗣昌不丁憂,戀棧不去呢。可是這麼一來,崇禎皇帝最後只好把原來的安排改變一下,而楊嗣昌以輔臣兼任兵部尚書(這又是沒有過先例的),仍任陳新甲為宣大總督,加盧象升兵部尚書銜,同意他在陳新甲到任後回籍。

    而在這種情況下,盧象升出於表明自己丁憂的態度,就基本不理政務,幾乎處於一種半離職的狀態下了。而這種半離職的狀態,卻在後來給宣大的防禦帶來了極大的惡果。

    「衝啊!」在前面的正白旗旗丁奮勇地衝入土堡。

    「睿親王!這仗打得真輕鬆啊!」多爾袞身邊的一名參領笑道。

    眼見著清兵魚貫地衝入眼前那座殘破的土堡,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無聊地打了一個哈欠。

    在消除了蒙古和朝鮮的威脅以後,滿清開始著手應付當時孫承宗主持建造的,也對他們威脅最大的寧錦防線。rs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