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備道的做法錯了嗎?應該沒錯。他既然沒能力帶兵,因此很有自知之明地把已經軍心渙散的明軍帶回開封,保存守衛河南的實力,以防沒有明軍防守的河南腹地空虛。這做法也是此時的合理之舉。
可這麼一來,卻完全打破了原先吳世恭和玄默定下的軍事計劃,放棄了河南邊境的防禦,以至於農民軍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河南。更為不妙的是,包括吳世恭的汝寧軍,余子璉的汝州軍等所有其他河南的明軍都不知道這計劃的改變。
但現在說什麼都是於事無補了。有了決斷的這八千明軍立刻帶著玄默的遺體趕回開封。只有不甘心的周俊吾,請求了李兵備道派一隊親兵的護衛,先至汝州報訊,再尋找吳世恭,要讓他的汝寧軍及時應變。
這些天的崇禎皇帝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陝西剿匪相當不順,不僅城池連丟、西安兩次被攻擊,而且兩員大將曹文詔、艾萬年相繼陣亡。接著竟然傳來了河南巡撫玄默被誤傷陣亡的消息。
「溫愛卿!陝匪如此肆虐,愛卿又有何良策呢?」因為兵部尚書張鳳翼的重病,所以現在的崇禎皇帝對首輔溫體仁是更加器重了。
「稟皇上!」溫體仁躬身道,「老臣閱近半年之戰報,察洪總督所為並無不妥,可為何連連小挫?思其所轄過為龐大,難顧須尾,故顧此失彼。」
「哦?」這些天崇禎皇帝也為陝西農民軍的肆虐召集了重臣商議了幾次,可大臣們所提出的解決方法無非是加兵加餉,這不是讓捉襟見肘的崇禎皇帝更犯愁嗎?可是今天卻聽到溫體仁的新說法,不禁是大感興趣,於是連忙追問道:「愛卿快說!」
溫體仁掩飾住心中的得意,接著說道:「老臣以為。雖說為了事權統一,任命了洪總督為三邊加五省總督,可其責權確實太大,應另派一重臣就任五省總督,讓洪總督專心為三邊,這樣一東一西,各指揮下轄分頭迎擊,才可事半功倍剿滅賊軍。」
其實溫體仁的說法也很有道理,之所以當時朝廷要加設五省總督的官職,就是為了統一指揮。提高剿匪的效率。
可是對洪承疇的任命卻有些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了。要知道,洪承疇原先的三邊總督的職位還沒有卸任呢,而這兩個總督管轄的又是明朝除遼東以外最重要的兩個戰區。所以確實就如溫體仁所說的:管轄的地方有些太大,有些顧此失彼了。
但溫體仁的提議當然也有私心的。他還是生怕洪承疇的權力太大,剿滅農民軍後威信太高。之後入閣威脅到自己首輔的位置。所以趁著這個機會要消弱洪承疇的權力。
可是溫體仁的提議卻很合崇禎皇帝的心意。對他來說,現在不用銀子的方法都是好方法。而且溫體仁所說的確實也有理。所以他的興致也就一下子上來了,於是微笑著問道:「那愛卿以為該派何人?」
「老臣本有倆人上報皇上。可惜玄巡撫不幸,現也只有盧撫治了。」溫體仁裝作很無奈地說道。
崇禎皇帝這才發覺,其實玄默的陣亡倒也不一定是件壞事,至少本來應該在玄默和盧象升倆人之間頭疼的,而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於是立刻點頭道:「准奏!」接著又覺得有些對不起玄默。又吩咐道:「愛卿!讓禮部從優撫恤玄巡撫!」
「遵旨!」
崇禎八年的八月,崇禎皇帝賜盧象升總理直隸、河南、山東、四川、湖廣諸省軍務賜尚方寶劍,專門負責中原的防務,而洪承疇則專門負責西北地區的軍事防務。
東西兩方各自負責。不再進行力不能及的大圍剿,而分別進攻所轄地區的農民軍。盧象升就任軍務總理以後,調整軍事部署,以河南為中心,將明軍進行相對集中,以祖寬率領的關寧鐵騎為中堅,其他各部配合,固守洛陽。
至此,盧象升的天雄軍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崇禎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費了老鼻子氣力,終於把亂匪圍住了。大人,什麼時候把他們徹底解決啊?」李三河興奮地說道。
「別心急!這才圍住幾天啊?亂匪還挺能鬧騰的。先把他們的氣力磨平了再說!」吳世恭也笑著說道。
少了玄默和余子璉的軍隊,吳世恭就與薛永利聯繫共同行動了。之後足足花費了近二十天,終於把六萬多亂匪的主力圍在了杞縣這一帶。可是現在的天氣正是盛夏,讓亂匪凍餓花費的時間就比較長,於是吳世恭就堵住了亂匪逃竄的路線,想要慢慢消磨掉亂匪的士氣和精力,減少自己平靖的損失。
尤其是在被圍的亂匪中,還有上次農民軍留下的一些老營人馬,他們的戰鬥力就很強,再加上還有著一些河南本地的亂匪加入,如果冒然進攻,汝寧軍的損失肯定很大,所以吳世恭總的思路還是以剿促撫。
「報大人!營外玄巡撫那裡的周參議求見!」從大帳外進來的親兵突然稟告道。
……
「什麼!」在大帳內的軍官異口同聲地驚叫道。
「這種事能開玩笑嗎?」吳世恭苦笑著搖了搖頭,「周參議正在後帳休息呢。」
聽到玄默突然身故的消息,所有的軍官都像吳世恭剛知道情況時一樣,覺得有些難以置信。可是那些軍官只是擔憂失去了玄默的軍隊在河南邊境防禦,將會給汝寧軍的平靖帶來很大的變數,他們卻並不知道,吳世恭在政治上將會失去更多。
說實話,直到現在為止,吳世恭才僅僅與玄默這一位高官形成同盟。本來以為有了玄默的支持,吳世恭在發展汝寧軍的勢力時,將會得到一個保護傘和一些幫助,可現在剛結成同盟沒幾個月,玄默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故去了。
吳世恭忍不住有些自嘲,是不是自己命該如此,將不會得到任何官場上的幫助。就是與自己形成同盟的高官,也會走了霉運啊?
可不管怎麼樣,還是先應變。
「大人!我們該怎麼辦?」還是梁輝最冷靜。
吳世恭這時候也是心亂如麻。返身去堵上河南明軍主力離開時留下的缺口,那麼這些天圍住的本地亂匪的努力將會前功盡棄;可按照原定的平靖計劃不變,那麼陝西的農民軍將會暢通無阻地進入河南。要知道,現在汝寧軍的主力可是大部出動了,不要上次那種老家空虛的局面再次上演啊?
唯一兩全其美的方案就是急攻被圍的亂匪。可這麼一來,汝寧軍的損失肯定不會小,那也會給將來汝寧軍對付農民軍和韃子的時候,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於是吳世恭就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就想思考出一個周詳的方法。考慮再三,吳世恭發現自己只能夠相信自己的老情敵余子璉了。只要他的汝州軍保護住自己的背部,再入河南的農民軍肯定不敢肆意深入的。
可是相信余子璉卻讓吳世恭總感到有些不是滋味,所以反覆權衡,吳世恭還是決定先把私人感情放在一邊。他停下腳步吩咐道:「等周參議醒來,讓他再辛苦一趟,去汝州告訴余知州,怎麼樣也要堅持一個月,等我把這裡的亂匪剿滅乾淨再說。」
吳世恭決定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剿滅被圍的亂匪。不過對於余子璉是否有能力用他的烏合之眾拖延住農民軍的腳步,吳世恭也只能夠賭人品了。
見到吳世恭已經下定了決心,那些軍官立刻同時稱:「諾!」,領命而去了。
也許吳世恭的人品確實來了。沒幾天,被圍的亂匪就派出使者向吳世恭投降。而促成這次投降的主要是亂匪中的一位首領——袁時中。
袁時中的小袁營正是被圍亂匪中的主力,他是趁著當年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大旱,飛蝗蔽日,至冬大饑時,聚眾數萬率饑民造反的。
可是袁時中一直想走造反——招安——做官的老路,卻又一直找不到門路,而原先汝寧軍對豹子頭殘暴地圍剿也把袁時中嚇壞了,讓他不能夠定下決心向汝寧軍投降。
可是這次袁時中確實走投無路了,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就收拾了幾位比較強硬的首領,整合了其他的亂匪部隊,接著派出了使者,帶著厚禮向汝寧軍投降。
而得知亂匪來降,吳世恭當然是大喜。可是他也不敢怠慢,到底以前吳世恭遇上的詐降也太多了一些。於是吳世恭一面欣然接受投降,一面小心翼翼地解除亂匪的武裝。
所幸的是,這次袁時中是真的投降,因此改編亂匪也進行的相當順利。可再怎麼說,六萬多亂匪的收繳兵器等雜事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所以一時三刻汝寧軍並不能脫身。
直到八月五日,吳世恭才騰出手,帶著虎吼鎮的一萬主力返身去援汝州,而薛永利看押著歸降的亂匪回歸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