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守株待兔 文 / 孤鴻夜飛

    張揚攻破東平府後,便又讓宗澤帶楊志、呼延灼、張清三千馬軍和一萬步軍下山而來。大軍在城外紮下營寨,張揚則與宗澤一起進城來勸降張叔夜。

    春季正是欣欣向榮的時候,張叔夜看著花樹上的嫩芽,卻是心如死灰。城破後,自己一家便被軟禁在府衙,並沒遭受什麼苛待。張揚也來了幾次,只是都被自己斥退了。不過經過幾次談話,對張揚也是十分欣賞。以他的武藝和謀略,如果肯投效朝廷,必然會是中興之臣,可惜他卻落草為寇了。

    張揚見張叔夜正站在花樹下發呆,便道:「張公好興致。」

    張叔夜聽的張揚聲音,也不回頭,冷冷道:「你回,老夫是不會落草的。」

    張揚笑道:「今日我給你帶來一個故人,張公何不回頭看看。」

    張叔夜聞言,搖頭道:「我的故人不會來勸我落草的,你也不要多費心思了。若真敬我,便殺了我,免得令祖上蒙羞。」

    張揚見他還是油鹽不進,只好示意宗澤說話。

    宗澤笑道:「嵇仲(張叔夜字),數載不見,你還是如此強啊。你也收到朝廷與金人簽訂盟約的消息了?」

    張叔夜也早知道宗澤在梁山的事情,聞聲笑道:「沒想到汝霖(宗澤字)落了草,居然還關心朝廷大事。」

    宗澤道:「當日你我都是反對聯金滅遼的,我雖然暫時落草,但卻一直關心朝廷爭鬥。可惜盟約還是建立了,嵇仲認為我朝比遼朝如何?」

    張叔夜道:「遼國戰力要強些,但我朝經濟實力佔優,戰爭損害的承受能力也要強過遼國。」

    宗澤道:「嵇仲說的是十年前,當今聖上一心只圖享樂,又有蔡京等奸臣弄權。如今國庫空虛,又有田虎、王慶等人作亂。形勢恐怕還比不上遼朝。」

    張叔夜道:「田虎、王慶不過蘚疥之疾,揮手可滅。我大宋土地膏腴、商業發達,數載間也可使國庫充盈,豈是遼朝可比。」

    宗澤搖頭道:「那如何朝廷大軍屢敗,而田虎王慶聲勢也越來越大呢。」

    張叔夜也是心中歎息不已,但仍強辯道:「不過是所用非人而已,若遣一良將領兵,旬ri間必可大破二賊。」

    宗澤道:「可惜奸臣弄權,忠良報國無門。而且朝廷局勢恐怕數載內難有變化,再助金國滅了遼國,豈非驅狼引虎,滅國之禍不遠矣。」

    張叔夜道:「汝霖此言差矣,去年我朝盡奪橫山城寨,西夏失了屏障,已無法和我朝抗衡。只需調西北精兵往河北駐守,金人又怎敢輕犯我大宋邊界。」

    張揚前幾次來,張叔夜都未與他多說,此時聽的他原來抱希望在西北邊兵上,不由笑道:「西北邊兵確實是百戰雄師,可惜會在國內損傷大半,也無法倚重。」

    張叔夜笑道:「王慶、田虎不過兩個大盜而已,手下只是烏合之眾,又不得民心,恐怕無法損傷西北兵實力。至於梁山,雖然兵精將廣,但人馬不過兩萬,也無法撼動西北數十萬大軍.」

    張揚笑道:「張公卻想差了,損傷他們實力的不是我們。」

    張叔夜愣道:「國內恐怕還沒有實力超過你們三人的亂臣賊子?」

    張揚聽的張叔夜稱呼,也不以為忤,問道:「張公可聽過東南明教?」

    張叔夜道:「略有耳聞,其教眾追求清淨、光明、大力、智慧,其經文也入選了天子最新編修的道藏,應該是道教的一支。」

    張揚道:「其實此教乃唐朝時傳入中原的摩尼教,後來會昌滅法,才改頭換面在東南紮下根來。其教卻出了一位豪傑,加上近年朝廷在東南大行苛政,使得民怨沸騰,不需多久,他必然會揭竿而起,到時四處教眾響應,不用一月,必然席捲東南。天下財賦又多出自東南,到時天子必然會調西北精兵平亂,到時必然是兩敗俱傷的場面。」

    張叔夜也知道近年朱勉在東南大征花石綱,民怨極大,但卻不認為會發生席捲東南的起義。認為張揚不過是危言聳聽,當下只是搖頭不語。

    張揚見狀,笑道:「我們便作一個君子之約如何?年內東南爆發大規模起義,你便投效於我;反之,我便隨你安排。」

    張叔夜見張揚願以自己未來換取自己效忠,心中也是大為感動,但仍搖頭道:「不管怎麼樣,我都不會做個亂臣賊子。」

    宗澤道:「嵇仲此言差矣,若當真東南大亂,中原又有王慶、田虎肆虐,朝廷又有眾奸臣掣肘,數年內必然無法平息內亂。彼時金人也滅了遼國,必然會揮兵南下,中原又內戰不止,亡國滅種之禍不遠矣。天下也不是一家的,若真到了那個地步,我只選對我大漢民族有利的人。」

    張叔夜聞言也是一愣,自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忠君與愛國為一體,聽了宗澤的話,不由開始考慮哪個更為重要。

    張揚見張叔夜半天不回話,便也與宗澤一起出城。

    次日開始,張揚便讓各部輪流演練攻城,在城外看來,便彷彿東平府仍在堅守一般。

    卻說青州知府逃回東京後,蔡京正要派人打探東平府情況,卻收到張叔夜求援信,才知道門生膽小如斯,大罵了門生一頓。

    又差人請來樞密院官商議,童貫引三衙太尉來後。蔡京把東平危急之事,備細說了一遍:「如今將何計策,用何良將,可退賊兵,以保城郭?」

    眾人卻都知道梁山兩敗朝廷大軍之事,也都沒把握,自然不敢應聲。

    宣贊武藝高強,卻因不是童貫、高俅嫡系,一直不得陞遷,見機會難得,便出列道:「小將當初在鄉中,有個相識。此人乃是漢末三分義勇武安王嫡派子孫,姓關,名勝,生的規模與祖上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現做蒲東巡檢,屈在下僚。此人幼讀兵,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必然馬到功成。」

    蔡京聞言,不由大喜,就差宣贊為使,繼了文,連夜去請關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