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總結(一) 文 / 我就是胖

    此時江東之地還有五處郡縣沒有在我的手裡,分別是鄱陽郡,豫章郡,臨川郡,建安郡和廬陵郡,不過也已經在接收的途中了。事實上孫權手下的將領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在我的麾下任職,像朱治,韓當,因為在戰鬥之中殺了他們的後人,雖然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但是他們心裡還是放不下,所以我在收降孫權手下諸將的時候,朱治和韓當不想投降,選擇了和孫權一樣搬遷的夷州去。隨著韓當的離去,老將程普和黃蓋也不想再戰鬥了,按他們的意思就是自己已經老了,不想再過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了。我想反正他們也搞不出什麼花樣就讓他們各回各的祖籍去了。這樣一來也把程普,黃蓋和韓當分開三地,他們就是想搞點小動作也沒有人支持他們。

    我派人隨周瑜去接收江東的時候,江東剩下來的十幾萬水軍也在接受著甘寧的整編,這也是一種防範的措施,沒有了水軍的江東就像沒有牙的老虎一樣,我想這麼捏就這麼捏,他們沒有反抗的餘地,不是我不相信孫權等人,但是這種政治上的事情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的,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行。

    江東之行還算是順利,只有在廬陵郡的時候遇到一點阻力,山越人因為兩代的首領都死在我軍的手裡,對我軍的牴觸情緒很大,好在周瑜及時解釋,兩軍交戰之時死傷在所難免,然後隨著周瑜一起去的蔣干又搬出了我對武陵蠻人照顧方案,表示如果山越人願意像武陵蠻人一樣,臣服於大漢洛陽王陛下的話,那將受到和武陵蠻人一樣的待遇。其實山越人和漢人的爭鬥起因就是利益的分配不均,現在我提出一個這樣一個政策,對山越人來說是一件好事,就這樣個人的私仇被種族的利益取代,廬陵郡和平的接收到手。當我知道我軍已經接收了廬陵的消息以後,是鬆了口氣。整個江東最麻煩的就是山越人和漢人之間的仇恨問題,江東本來好不容易收復了山越人,如今江東易主,還不知道山越人的態度,現在看來我讓蔣干帶去的優惠政策被山越人接受了。

    隨著廬陵郡入手,整個江東算是正式由大漢王朝重新掌握。然後我命令留守會稽郡和臨海郡的焦觸和張南的水軍乘船沿海向建安郡行去,同時陸路上於禁也正向著建安郡的方向趕去,我可是答應過於禁,讓他率領水軍給我開疆拓土的,這次去夷州就由於禁率軍前去。

    三國時候的建安郡應該就是現在福建省的位置,有了這個大體的位置,那夷州也就是現在的台灣也就好找了。只要行軍的方向確定,我就不擔心於禁水軍的安危了,因為為了安全,我還讓韓當也隨於禁一起前去,反正韓當也是在夷州定居,現在去正好可以事先找一個適合住人的地方,畢竟現在的夷州還沒有被發現,上面只有一些土著人,對於這些土著人來說,生活極端落後,就像現在的日本,如果不是唐朝的時候他們曾派人來中土學習先進的知識,他們在唐朝的時候恐怕還處在奴隸社會,比我們的社會發展慢了何止幾百年。不說這些沒用的,等到孫權他們到了夷州以後,就可以把中土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傳到夷州,教化那些土著,使他們變成我大漢的子民。到時候還可以以夷州為踏板,找到另外一些島嶼,當然這不是一時能夠完成的。

    於禁去建安的時候,前往交州的呂蒙也傳回了好消息,交州也接收完畢。這時候我才知道我尋找不到的張紘去了哪裡。原來在孫權和我軍交戰處於劣勢的時候,曹操不光想要支援孫權,還打著趁火打劫的主意,而打劫的地方就是和西川有著聯繫的交州,交州的士家被孫策征服以後,臣服於孫策,孫策也就繼續任命他們做交州的州牧,執掌交州事物。但是孫策死後,交州就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只是當時我並沒有征討江東,孫權還有點時間來整頓內部,士家就一直還依附著江東。到了我和孫權交戰的時候,曹操看到孫權戰事不利,就打起了交州的主意。幸好張昭雖然不是軍事家,但是對於這樣政治方面的爾虞我詐卻是十分的敏感,交州一出現不穩的狀況,他馬上就覺察了出來,為了穩定江東的局勢,張昭不得不請張紘前往交州。而和張紘一起去的就是孫堅哥哥孫羌的兒子孫輔,本來孫輔是廬陵郡的太守,和山越人交情深厚,而交州也正是山越人眾多的一個州,有了張紘的機智和孫輔幫助,他們到了交州以後就悄悄的拉起了一隻山越人的軍隊,這一下士家再也不敢有什麼動靜了,因為雖然士家久鎮交州,卻和山越人處的並不好,一直以武力壓制為上,雖然他們也拉攏了一些山越人,但是山越人和漢人混合的軍隊問題多多,和孫輔拉起的隊伍相比,他們的戰鬥力非常的低下,這樣一來他們生命就受到了威脅。但是張紘卻並沒有命令孫輔進攻,反而在合浦郡駐紮下來,合浦緊鄰交州的治所交趾郡,然後給士家的家主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勸他們不要有什麼異心,江東現在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只等到戰鬥結束再說,但是萬一你士家背叛了江東,那將面對江東全面的報復,而且江東已經和和西川的曹操結盟了,曹操冒然插手江東的事是站不住理的,一旦江東和交州交戰的話,曹操一定不會給與你們保護。張紘的書信讓士家的人暫時打消了投靠曹操的想法,他也害怕萬一這場戰鬥是江東勝利了,到時候江東和曹操就真正有了和我對抗的本錢和實力,屆時兩家絕對不會翻臉,而自己到時候就兩面不是人了。而且就算江東失敗了,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和曹操聯繫。只是士家人的算盤打錯了,江東失敗的消息並沒有快速的傳開,只是在一個極小的圈子裡面完成了受降,而他們也沒有想到呂蒙會帶著孫權和周瑜的命令去見張紘。而呂蒙本身就身處荊南,又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根本沒有給士家的機會,直接和張紘的部隊兵臨交趾郡,壓迫士家的人投降。至此交州完全落入了呂蒙的手裡。

    江東的勢力完全融入我軍的治下,地盤大了事情也就多了,而且還要協調各地軍隊的調動,將領的調動,麻煩的事情一大堆,而且還有收軍的事宜,糧草的最後調整,荊州北部由於人口都被曹操遷移走了,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失,大量的良田被荒廢,還需要再遷移一部分人口到荊北居住,恢復荊北的生產。還有各地人才的調查,人口戶籍的普查,江東雖然在孫策和孫權的治理下百姓生活不錯,但是他們統治的時間過於的短暫,很多事情都沒有做,江東人口的戶籍情況還是他們統一以前的,現在都需要重新來一遍。還有江東的地方官員還需要熟悉我軍的律法,才能重新的上任,否則一個地方一個律法,這樣豈不漏洞百出,到時候百姓動亂就不遠了。

    而且現在還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江東水軍經過整編後,新兵,老兵總共有士兵二十三萬,和我軍水軍加在一起近乎四十萬人,和我軍中原四州總兵力相等,而少了江東水軍這個敵人,我軍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水軍,這樣一來就面臨著裁軍的問題。黃河水道我還準備讓凌cāo掌管,水軍有五萬就足夠了,三萬巡視黃河,兩萬保護青州和三韓,北州島的海上航路。長江上由於還有曹操蔡瑁的水軍,需要保持十萬精銳水軍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將有二十五萬的水軍需要裁撤。好在郭嘉給我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原四州的陸軍經過幾年的戰鬥損失不少,我軍原來的水軍中一半人都是於禁後訓練的,只訓練了兩年,水戰沒有江東水軍強,不妨把他們轉移到陸軍當中,補充陸軍的損失,而且現在地盤大了需要的軍隊必然增加,江東的部分水軍也可以轉型為陸軍,進駐荊南和江東等地成為駐防軍。這樣只是把他們的戰場轉變了,待遇不變,並不會引起他們強力的反彈。我一想也對,諸葛亮接手荊北以後還需要重組荊北的守軍,這樣一來就需要重新徵募新軍,還不如直接從要裁撤的水軍中挑選這些既有經驗,又訓練足夠的士兵的好。不過這樣一來,光這些士兵好像還不夠,我不由苦笑,剛才還在擔心士兵的安置問題,現在就需要擔心新兵的徵募問題了,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

    事情總有辦完的時候,拉拉雜雜一大堆的事情硬是拖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樣一來又是一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家人了,想到家裡的妻兒,真是思念萬分。現在也是收軍的時候了。不光是我,軍中的很多將領都需要回家看一看了,在外征戰幾年,軍心疲憊,多少士兵傷勢還沒有好就需要繼續參加戰鬥,很多將領也是如此,雖然表面上看沒有問題,但是身上暗傷無數,都需要好好的醫治一下了。就好像演義裡面的馬超,本是五虎上將之中最年輕的大將,諸葛亮北伐的最大助臂之一,卻最後病死於床榻之上,單就是病來說,不排除他年輕的時候在戰鬥中留下的暗傷的拖累(個人猜測),身體素質下降,最後染病不起,導致他在人生的黃金年齡的時候身隕,真是惜哉,痛哉。所以我一定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時刻的注意我軍將領的身體狀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