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鄭三俊在當今皇上登基後的表現來看,他屬於保守派的大臣,而且還是朝中保守大臣的領頭人物之一。當初皇上就是不願鄭三俊在朝廷內阻礙新政,這才找了一個借口將其這個內閣大學士下調到南直隸來主持兩省劃分的事宜。經過這麼多年,兩省行政區域早已經劃定,但是奇怪的是皇上並沒有將鄭三俊召回朝廷,反而是繼續留在了江南。這樣鄭三俊也就成了大明唯一兼任兩省巡撫的內閣大學士。
不過他這三年在三省確確實實做了不少的事情,兩省的劃分雖然是皇上確定的,但實際版圖可是他親自沿著兩省走了一圈才定下來的。區域劃分後,鄭三俊主理兩省的內政,自然而然的要接觸到民生這一塊。幾年的賦稅收下來讓他有了很多想法,他之前的一些觀念也隨之改變了。江蘇比之安徽要富饒得多,特別是海禁開放後,江蘇富戶明顯多於安徽行省。但是江蘇籍的官紳們同樣也多於安徽省,直接造成的後果是富裕的江蘇行省每年賦稅並沒有比安徽多多少。
之前鄭三俊對豪強大族並沒有什麼偏見,因為他自己就是建德鄭氏出來的。對於官紳不納糧這樣祖制,鄭三俊也是認可的。但是他主持兩省政務後,越發覺得銀子的重要性。藩庫沒有銀子,可以說他這個巡撫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現在可是取消了徭役,直接折算成銀兩了。江蘇跟安徽都是靠近長江邊,每年防洪那是肯定的,但是他這個巡撫拿不出錢來。還有書院,地方道路橋樑等等的建設,這些都需要銀子。
他原本是寄希望於豪門大族自己自覺將免稅的那部分捐獻一半出來,畢竟那是朝廷的恩典,你們就算是全部捐出來也是為朝廷效力,何況只是要一半,但偏偏事與願違,這些坐擁幾百頃的大地主官紳們絲毫不為所動,還跑到鄭三俊跟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訴苦,說自己哪裡哪裡要花銀兩,哪個莊子又有刁民鬧事等等,反正說到最後就是說銀子是沒有太多了,捐獻還是可以出一點點的。這一點點還不足他們田地數額的百分之一。
這在鄭三俊看來是不合理的,所以他採用了自古地方清官都會採用的辦法——抑制豪強大族。此時的鄭三俊可不是還在朝中做大臣的鄭三俊,他明白施政者的難處,知道作為地方大員,手裡沒有錢也是不行的。在其為難的時候,鄭三俊想起自己以前只是為了什麼君子名聲而阻擾皇上的改制,心裡不由萬分愧疚。
鄭三俊也是想在地方做一番事出來的人,之前他被皇上『逼出』京師,他就想是在地方做出政績來,用事實證明自己的主張是對的。這個想法跟之前的文震孟是一樣的,可惜文震孟還沒有體會到難處就過世了。而鄭三俊這幾年切切實實的想辦些事情,之前他在朝廷之中也常常聽皇上的『宏圖大計』,如今的老百姓只要有口糧能吃過一年那就不錯了,但是皇上卻認為這是不夠的,而是要家家都有餘糧,當時聽的大臣們都傻了眼。他們這些大臣雖然是位居高位,可也有不少人是從貧寒之家考出來的,知道所謂『家有餘糧』已經是殷實之家了。皇上要讓天下老百姓大部分人家都這樣,這怎麼可能呢?千百年來都是如此的事情,皇上要想改變,這樣的『雄心壯志』真讓大臣們感歎之餘心驚不已,好在皇上並沒有好高騖遠的盲干,這才讓大家放下心來。
之前大臣們都以為皇上說的是『大話』,但等鄭三俊到了江南,他經過親自到地方瞭解之後,發現在江南皇上描繪的景象也不是那麼難以實現。江南本是糧食畝
產最高的地方,但是松江等府的老百姓卻過得相當清苦,除了朝廷在此處課以重稅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兒的自耕農相當的少,良田大部分歸地主官紳所有。老百姓不僅要交國稅,還要交田租,自己能得的只有十之一二。如果他們是自耕農的話,那麼在江南有三四畝地也可以自給自足了。
現在這種情況自然是土地兼併的結果。對於土地兼併的惡果已經是不能單獨從家族福蔭,好逸惡勞來解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才是真實的寫照,一邊是嗷嗷待哺的饑民,一邊是花天酒地的富戶,這些東西讓鄭三俊有了極大的震撼。
毗鄰安徽的河南已經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有不少富戶逃離河南,現在也過得相安無事,如果不是河南境內有一條黃河,只怕河南在黃道周的治下更是風生水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河南百姓的賦稅比之安徽,江蘇兩地還要輕一些。這完全得益於河南境內所有的糧田全部都征了稅額,平攤下來自然要少很多。富戶們是恨黃道周要命,但是老百姓們卻是相當的愛戴,若不是因為魏忠賢搞壞了生祠的名聲,估計河南省的百姓就要為黃道周建生祠了。
鄭三俊看來,黃道周這樣的後生小子都能夠贏得生前身後名,自己還能差過他嗎?何況這個官紳一體納糧雖然不能徹底的解決老百姓的問題,但是卻是好過無為而治。將富戶們的銀子收到朝廷中來,使得朝廷手中有更多的銀子去辦事,即使遇到災荒,也能夠及時的賑災。所以明刊上透騰出徵稅的意思後,鄭三俊就上了一道奏折表明自己的立場。
鄭三俊的奏折立刻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沒有想到鄭三俊會公然支持新政。有的人也以為他這是在跟皇上低頭,以此好返回內閣中樞。朝廷也沒有浪費鄭三俊的這封奏折,一字不漏的全部刊登上了《明刊》,這對保守的大臣打擊十分大,一連幾日倪元璐都是黑著臉不說話。
明刊上的宣揚對官紳一體納糧越來越有利,朝廷也投桃報李的給鄭三俊下了一道旨意。不僅仍舊是兼任兩省巡撫,還讓他暫管南都政務,主持丈量土地、納稅事宜。這個消息傳來,讓南京城裡的官員們大吃一驚。
因為南邊主管田稅的是南京戶部尚書沈縝,現在突然調了一個大學士來,他這個戶部尚書自然要讓位了。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可問題是,這來南京的『強龍』原本就是『地頭蛇』升上去的。
接到朝廷的公文,沈縝心就涼了。這擺明就是讓他沈縝降一級嘛!他臉色的神色陰晴不定的變化著,甚至騰出過一絲狠se,但最終經過短暫的驚慌失措後,沈縝冷靜了下來。他沒有去找人商量,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手下人比自己更加驚慌,只有自己鎮定才能夠穩住陣腳。
經過一陣子的閉目衡量,沈縝心情似乎好了許多,臉上居然還騰出絲笑意,再也沒有為公文的事情而著惱的神色,跟之前判若兩人。
「鄭三俊來就來吧,我還正好扔掉這得罪人的差事,我就聽命行事,到時候江南的官員亂了也有鄭大學士頂著!若說那點賦稅,我沈某人也看不上,犯不著自己去賣力冒險!」
想著納糧的事情,沈縝突然又想起了阮大鉞,之前這傢伙對合夥江南官員鬧事有很大興致,但在最近這些天又突然不見了蹤影,這讓沈縝不由皺了皺眉頭。
「看來自己似乎該去找找那姓阮的傢伙聊一聊了!」沈縝心裡這般想到。
鄭三俊來南京任職的消息傳來,另外一個人也激動不已,那個人就
是黃宗羲!鄭三俊原先雖然是保守派,但現在卻支持新政了,還有一點是,鄭三俊原先是東林黨人,跟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還是有些香火情份,所以得到鄭三俊來京的消息後,黃宗羲的心思就活絡起來了。
他從崇禎八年到現在,已經在錢府讀了一年半的書了。皇上的旨意又相當的奇怪,既沒有給他指婚,也沒有說什麼時候完婚,只是一味的在錢府住下去。經過一年的相處,黃宗羲對錢家小姐越來越瞭解,發現確實是自己的良伴知己。錢家的話事人錢象坤倒也沒有為難黃宗羲,他對這個年輕才俊還是蠻欣賞的,至於那回白玉蘭的事情,錢象坤也明白,人不風流枉少年,自己何嘗不年輕過。對於孫女跟黃宗羲的婚事,他自己也是在等。
可憐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皇上眼裡看來,黃宗羲跟錢家小姐都還年輕,沒有必要這麼早結婚,所以一直壓著沒有提。
婚事遙遙無期,但自己總不能困在家中讀書,黃宗羲視鄭三俊的到來就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