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異世明皇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四章 預設奇兵 文 / 半介過客

    兵部的案件雖然連史可法呈上來的報告也是虎頭蛇尾,但總要給個了結。最後刑部只是定了個監管不力的罪責給兵部尚書,然後又念其老邁,順理成章的讓王永光回家養老去了。這是一筆糊塗帳,連督察院都沒有了深究的意思,也就沒有人再提起來。相對而言,大臣們更關心下一任的兵部尚書人選。可惜皇上絲毫沒有透露出什麼訊息,甚至連吏部提出的廷推也給皇上留中不發。正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終於有人發現了一點蛛絲馬跡:皇上派侍衛去宣保定巡撫張鳳翼進京。朝中登時傳言張鳳翼將入主兵部,不少大臣更是寫好保舉奏折迎合聖心。

    保定離京城不是太遠,還不足三百里路程。在我發出旨意的第六天,就有內侍來報說保定巡撫張鳳翼已到宮門外求見。這張鳳翼倒來得很快,不知道他一個文官是不是也可以像盧象升一樣騎著快馬趕路呢?否則怎麼可以這麼快到京師。我從奏折裡探出頭來道:

    「方正華!」

    「奴才在!」方正華適時的出現在我面前。

    「你去內閣宣旨給張惟賢,就說朕有事在忙,讓他先領張鳳翼到兵部坐坐,順便考較一下他的兵事見識如何。有了結果再來回報朕!」

    「奴才這就去。」方正華複述了一遍才去宣旨。

    我要張惟賢先去考較張鳳翼倒沒有別的意思。一來對於行軍打戰的東西,我自己也知道得不多,若是問得幼稚豈不貽笑大方。還不如讓張惟賢去探個底,好讓我心中有數。再者我現在手頭上有份緊要的奏折需要批復,先要將它解決了再說。

    這份奏折是常炎林跟徐子文兩人寫來的。至從我上次駁回他們的請求,讓他們死守大同城後,林丹汗又進攻了大同幾次。但次次都是無功而返,在耗了三個月後終於頂不住要撤兵走了。常炎林他們剛探到蒙古人撤兵的跡象就發六百里加急來,想請旨追襲林丹汗。

    蒙古人雖然是騎兵,追襲戰最終也會在野外進行。但蒙古兵銳氣已經耗盡,又面對缺衣少食的境地,戰鬥力至少降了幾個台階。而大同的守軍士氣高昂,常徐二人又是帶兵的好手,只要他們用好手中的王牌勇士營,在追襲戰中,林丹汗肯定要吃大虧。

    這不是我想見到的局面,因為最終只會便宜皇太極。可我怎麼回絕這份奏折呢?!體恤士兵的借口在上回已經用過了,我若留中不發,或者強行命令他們停止追擊,只怕以他們獨擋一面的大將性格,肯定會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常炎林他們要追襲林丹汗,一個黃得功只怕阻止不了他們,勇士營說到底還是他們的舊部。

    苦思良久,我最後還是決定告訴他們,放過林丹汗的意義所在。明蒙之戰不僅是明蒙數百年的恩怨,也關係到明蒙金三家的平衡。所以我要求不要追襲林丹汗,讓其保留實力,相信以他們的戰略眼光是會明白我的用心。

    我批復完奏折馬上讓人快馬發出去,否則要是晚了,說不定常炎林他們就已經捷報傳來。

    辦完這件事,剛批了幾份奏折沒多久,張惟賢已經考較過張鳳翼,正在殿外候著等進來回報。我示意方正華去傳了進來。

    「結果如何?」不待張惟賢行禮我便劈頭問道。

    張惟賢行過禮後才回奏:「回皇上,臣與之交談,發現張鳳翼對行軍佈陣倒也熟悉。不過他給微臣最大的感覺卻是變化甚大!」

    「變化甚大?什麼意思,難道愛卿跟他共事過嘛?」

    「微臣雖不曾與他共過事,但以前聽人傳聞,張鳳翼在巡撫遼東時,對邊事柔糜而無所區畫,工於趨利,巧於避患,內外事務都是靠著孫大人主持著。他二人同在遼東,但政見不一,常上奏折自辯。當時閹黨還未專權,內閣便是葉向高,韓枇轎淮筧酥鞒鄭𤉸罄湊糯筧吮闋約荷鮮櫬僑チ恕=袢瘴3加胝歐鏌斫惶鋼𤥀攏𦹅氪叶糯蟛幌嗤𤆥壻烕一苟韻衷誄𡥘1呤露嚶芯儁酥旑浴!?

    嗯,張惟賢這話說的雖有些含糊,但也不難聽得出來。張鳳翼恐怕跟東林人不合,跟孫承宗更是不妥。兩下相爭,輸的自然是張鳳翼了。孫承宗跟韓杷駡槍叵的姉酰𦹅侄際俏業哪詬蟠笱𨮜浚𡟜且哉盼┤鴕膊桓頤魎怠o氳醬舜Γ𦶦倚Φ潰骸澳僑鞝慫道矗婣歐鏌硎且桓鋈瞬怕蓿?

    張惟賢躬身道:「張鳳翼雖然不錯,但是否真有才學,微臣學識有限,不敢妄言。皇上聖鑒萬里,一試便知!」

    「愛卿既然說不錯,那就九成是可以了。張愛卿是不是怕人說你的閒話,才不敢跟朕舉薦啊?」

    張惟賢連忙惶恐的跪倒道:「皇上明鑒,外邊傳言張鳳翼極有可能接任兵部尚書,皇上又命臣前去考較。此事事關重大,微臣有點私心,是怕人說微臣收了張鳳翼的好處才極力推薦。而且事關部院大臣任命,應由皇上獨斷,微臣不敢多言!」

    「嗯,好,就照你所說。反正朕也要見見他,宣他進來吧!」

    「是!」

    一會後,內侍領著一個人進來,只見他身材高大,穿著從二品的官服,一張臉黝黑,留著三捋長鬚,大約五十歲上下。他進了殿,端端正正的行禮道:

    「保定巡撫張鳳翼叩見我皇,願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和藹的笑道:「愛卿平身吧!」

    「謝皇上!」張鳳翼起身後,規規矩矩的站在張惟賢後邊等我說話。

    雖然是我要考較他,可還沒有想到問什麼,而且也不能一上來就問他,所以我只好扯些其他的東西先:「張愛卿任保定巡撫五年了,崇禎二年京畿圍獵女真人也是立過功的,這些朕心裡記得清楚。」

    「微臣只是盡臣子的本份,不敢居功!」張鳳翼謙遜的回奏。

    我隨口道:「嗯,能把保定駐兵練得兵強馬壯,愛卿可是文武雙全。愛卿這一路是不是騎快馬而來,朕都沒有想到你會來得這麼快。」

    張鳳翼沒有想到我會問這些,沉默了一下才道:「微臣久在軍營,為便於跟將士們演練,都習慣騎馬行走。皇上召見微臣,臣不敢怠慢,是以接到旨意後,將政務交接給總兵張其平後,就立即趕來。」

    「那好啊,文官能夠騎快馬的不多,朕印象中袁崇煥,盧象升幾個人會,現在又多了你一個。」我拿起手中的一份奏折道:「愛卿既熟悉兵事,朕這裡恰巧有本奏折,想跟愛卿參詳參詳!」

    「微臣不敢當,皇上請說!」

    「北邊林丹汗也不知吃錯什麼藥了,從去年末到現在,一直在大同鬧事。朕已經命開國公他們守住大同,這蒙古人一連攻了三個月,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常炎林他們估計著林丹汗要退兵了,特地來請旨問要不要追襲。朕心裡也是為難,所以今日就乘著這個機會問問愛卿方略。」

    張鳳翼偏著頭聽完後便道:「敢問皇上蒙古人還余多少?」

    「不足七萬!」

    「大同又余兵丁多少?」

    「大約六萬間!」

    聽完我的回答,張鳳翼沉思起來。一旁的張惟賢也皺起眉頭,彷彿也在思量這件事。過了一會,張鳳翼才回奏道:

    「微臣以為不應該派兵追襲?」

    「哦,為什麼?」

    張鳳翼舔了一下嘴唇,說道:「眼下看來,雖然蒙古人在大同銳氣盡失,但畢竟仍有七萬之眾。我大同士兵慣於守城而不熟野戰,一旦進入草原,勝負難料。況且即便佔優,所謂殺敵一萬自損八千。蒙古人肆虐大同一線,周圍也損失慘重。無論是撫恤士兵,還是戰後救濟都需要銀兩。如今大明四處都有災情,要用銀兩的地方頗多。因此,微臣以為不必再生是非。況且,微臣以為,蒙古乘我大明廣寧之敗來襲,其中必有內幕。蒙古人與我大明交惡,受益的乃是遼東的女真人。大明若是重創林丹汗,皇太極要入北方草原,則毫無阻擋。我大明也將萬里烽煙防不甚防!蒙古人雖好利無信,但也好過女真人。臣以為就此放過最好。」

    我讚許的點點頭道:「英國公以為如何啊?」

    張惟賢笑著道:「張大人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微臣恭喜皇上又選中一人才!」

    我也很是滿意,沒有想到張鳳翼居然在這件事情上跟我的想法一樣。有這樣的見識,讓他任兵部尚書是可以的。不過我倒不急著現在就表態。

    「嗯,說的是不錯。張愛卿趕了幾天的路,就到驛館歇下吧。朕過兩日再召見你!」

    聽到我的表揚,張鳳翼激動不已,叩頭謝恩,辭了出去。我將手中的折子放在一邊,喝了幾口茶。

    冷不丁,張惟賢突然出言道:「微臣孟浪,但皇上先前問的奏折,微臣以為要極快發出去才是!」

    「為什麼?」

    「怕是只要蒙古大軍一動,臣恐開國公就會先行拿主意出擊了。是以,微臣以為還是加發六百里快馬給開國公下旨穩妥些。」

    我哈哈一笑道:「愛卿說的是,朕早就將奏折發出去了,這個奏折不過是朕隨手拿起來的。」我又接著問道:「張愛卿,現在這裡沒有別人,朕問你,你覺得放林丹汗回去可是妥當?」

    「皇上覺得還不妥當嘛?」

    「你說呢?」

    張惟賢見我這麼說幡然省悟道:「難道皇上的意思是說,蒙古人退回草原後,即便我大明不去進攻,女真人也會乘此機會剿滅林丹汗!?是了,此時我大明遼東人馬都在錦州,剛遭逢新敗,自然不敢有什麼舉動。蒙古人又與我大明交惡,他們此時出戰最為有利。放走的蒙古人極有可能成為女真人的俘虜,不久就會成為進攻我大明的士卒,這倒大大的不妙啊!」

    「朕也是這般想法,大明是不能坐視不理北邊出現這種情況啊,可笑林丹汗現在還沒有弄清自己的處境,居然擅自動起兵戈!」

    張惟賢道:「皇上,此事只怕……畢竟蒙古人率先毀約,我大明邊境連遭兵禍,恐怕孫大人那邊不肯出兵。況且我大明出力禦敵,蒙古人卻未必這麼想。戰場上不能配合已是危險之極,若再生什麼事端反而不如不理。」

    我歎了口氣道:「嗯,你說的有道理。朕也是顧忌這個!林丹汗畢竟心虛,剛打完我們,朕就派兵幫他,只怕換了別人也不相信。朕說不作壁上觀,並非說要大明出兵,遼東的軍馬也最多只是一個牽制的作用。你估計一下,若是皇太極要遠征蒙古,會出兵多少?」

    張惟賢思忖了一下道:「皇太極在廣寧雖有損失但計上補充的,軍馬兵額應該在九萬之間。為了防備我大明以及地方駐防,若是出征蒙古應該可以抽調四萬人馬出來。加上遼東蒙古的兵馬,兵力應該會在七萬左右!」

    我心底鬆了口氣:「估算很合理,朕也是這麼想。皇太極肯定要防備著我大軍偷襲,所以不會派出全部人馬。不過就是這樣,兩邊的兵力已經相近,女真人彪悍,又經年作戰,蒙古人連我大同都攻不下,肯定不是女真人的對手啊!」

    此事幫也不是,不幫更不是,著實讓人左右為難。張惟賢想了一會都無頭緒便請罪道:「那如何是好?此事棘手異常,微臣愚鈍,一時想不到策略應對。還請皇上恕罪!」

    我不禁有些得意的站起身來道:「這事不怪你,朕已經想好怎麼處置了!」

    「微臣恭聽皇上明示!」

    「蒙古人不夠女真人打,朕還是要出兵的,只不過,這兵不是我大明的人馬!先前在遵化跟女真人對決的時候,曾經有一批依附我大明的蒙古部落前來護駕,人數在萬人間。朕便想著以這支人馬作為奇兵,讓女真人無功而返。他們雖與林丹汗決裂了,但同為蒙古人,朕只要他突襲女真人便可,相信應該不成問題,我大明只要費些武器裝備給他們就可以了。」

    聽我這麼一說,張惟賢如我所預料的說道:「皇上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微臣佩服萬分!」

    「這不算什麼,朕也是想著想著就想到了他們,現在沒有誰比他們更適合出兵了!即便林丹汗知曉,也會以為是蒙古部落來馳援他這個蒙古共主。」

    「皇上說得是!」張惟賢轉而問道:「那皇上打算派何人前去接洽他們?此事不宜拖得太久,微臣以為可以派扶夷總兵王世忠前去。此人久歷邊事,又跟遼東蒙古人相熟,相信他必不辱使命!」

    「不用了,朕早已經派宋獻策前去。他拿了滿桂的書信,又有朕的詔書,這件事應該辦得下來。其餘的事情,我已經讓遵化巡撫王元雅配合。成品的鐵器可以優先供應給他們,就是盔甲也給他們一批。只要女真人一出兵,他們就在後邊尾隨。」

    張惟賢沒有想到我已經悄悄的將事情辦了,愣了一下才道:「皇上匠心獨運的用這一手佈局,女真人肯定想不到提防……」

    我打斷道:「你可別盡誇朕,朕跟你說這件事情,可不是要聽誇獎的。朕是想讓你參詳一下,看看還有沒有漏洞。大明對著女真人兵敗過一次,可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張惟賢恭敬的回道:「微臣不敢!他們兵力相當,只要他們相持一段時間,我大明在傳言出去要攻打瀋陽,女真人勢必退兵。皇上聖心獨運,自然沒有什麼漏洞,只是微臣擔心這裡邊蒙古人不好控制,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微臣是擔心給以後留下什麼!」

    張惟賢這話說得在理,即使我支持依附大明的蒙古諸部,也要能夠控制得住他們才行。否則對大明就會是一對雙刃劍,搞不好就會割傷自己。

    「你說的朕心裡記下了,現在還不足以要制衡。這件事朕辦得機密,你也無需跟其他人說起。朝中那幫老臣若是知道朕要幫林丹汗,還不來朕這裡鬧翻天,朕還想清淨幾日。王元雅奏請的折子你就幫忙批一下,現在兵部還沒有尚書,你先管起來。朕過幾日再下旨意!」

    「微臣知道!」

    張惟賢走後,我心中又將張鳳翼跟傅宗龍比較了下。雖然經過今日的交談,張鳳翼見識不凡,但缺就缺在他辦過的實差中還沒有讓人心服的功績。而傅宗龍可是在貴州戰功赫赫,對我又極為忠心,我把他拉到京師來,只是作個小小的副院使,他也未有絲毫怨言。這樣的官員也是難求!

    這兵部尚書的人選我不得不慎重點,現在大明兵事將起,只怕在一段時間內都停不下來。兵部尚書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兵部的運轉如何。若是再出些奏折都丟失的事,我那點內庫銀子可沒有多少了!

    他們兩個用誰好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