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王爺萬人上,也曾落難棲人下。
酸甜苦辣皆遍嘗,人生百味肚中明。
吉星打開通天路,苦盡甘來魔難脫。
潛龍隨風舞九天,南朝迎來陳宣帝。
本以為昨天都忙完了,可是誰想到這第二天巳時剛過三刻,楊府又來了一隊宣旨的宦官。這皇上是下旨沒下過癮,怎麼又有旨意下了,楊府搞不清這又是什麼旨意,連忙將香案擺好,準備接旨。可是帶隊的鍾良說:「旨意是請韓公、大將軍和三位少將軍與陳頊一家一起來接旨。」陳頊一家現在後面的院子裡,過得別提有多滋潤了,別看剛來舒坦了不過十天半個月左右,可是由於最近的營養好,也不用幹活,整天還有人侍候著,所以面色出奇的好,聽說讓其一家出去接旨,這心裡也是「咯登」一下子,不知道對自己是吉是禍,戰戰兢兢的帶著一家人出來接旨。
就聽鍾良讀到:「奉天承運,大周皇帝令。朕夜讀太祖起居注,發現太祖當年曾親口在朝堂上,應允南歸江陵之戰所被俘之南民,怎耐太祖當時正要出巡邊關,吩咐他人辦理此事。不想太祖此去,竟染風寒,一病不起,客死他鄉,與親人永別。之後朝廷恰逢多事之秋,新皇所辦理之事千頭萬緒,不想此事就被耽擱了。如今朕已就此事問過丞相,丞相說太祖在彌留之際還一再提起此事,只不過是朝野的事情太多,一時顧不上,因此就被被擱置了下來。現經朕提起也認為這件事應該做個了斷了,所以朕決定要完成太祖的遺願,許陳安成王頊在今年適當的時候南歸。現朕決定恢復陳頊安成王的爵位,並加封他為我朝的柱國大將軍,其子陳叔寶為安成王世子,撥給大將軍楊忠府第後邊一座四進宅第為其安成王府,並賜宮女兩名與其為次妻,其餘所缺東西從韓公楊義處供給。望其今後為兩國成為友好鄰邦多做貢獻。欽此。」楊亮聽著旨意,心說:「這皇上還挺會趁熱打鐵,不知怎麼說服了丞相宇文護,這旨意到下得快啊。」
送走鍾良後,陳頊一下抱住了楊亮說:「兄弟真是太謝謝你了,你真是我的福星啊,我答應你的事我一定會做到的,我會使我們兩國相安無事的。來叔寶,今天為父在這跟你說,以後你要視你亮叔如為父,他的話就是我的話,不聽你就是不肖之子,明白了。」「明白了,父親,以後我就叫他亞父吧,就像項羽對范曾,劉禪對諸葛亮一樣如何?」「比喻還行,關鍵是聽,真正的去聽,去執行,懂嗎?」「懂了。」楊亮聽了這些,心裡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與惆悵。
公元562年的元旦總算來了,這一年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北齊武成帝高湛河清元年,陳文帝陳倩天嘉三年。
這一年的元旦對長安城的百姓來說,可是熱鬧非凡的一個元旦。當今皇上娶妃,丞相、太保嫁女,大豪紳、大將軍娶兒媳婦。這喜貼已由快馬送到了全國各地有頭臉的人手上。這不,初二才過,各地收到請柬的人就紛紛上路了,初三、初四這長安城裡已湧進了大量的外地來的貴族士紳、將軍英豪,把個長安城裡的大大小小的客棧、酒樓、會所都擠滿了,沒辦法經丞相宇文護特批,把長安城邊的一些軍營作為接待遠道而來的在職將官們。總之,這會受益的是整個長安城中的老百姓,現下的生意是特別的好做,不說高檔的金銀、玉器、瓷器、珠寶等商品,就連賣糖葫蘆的小販也賺了大錢。
這天是初五的早晨,一清早楊堅就來找楊亮、楊劍兩兄弟說:「兩位兄長,今個兒小弟帶你們兩位去見個人。」「誰啊,這麼重要,還要我兩人現在去見他,你沒看家裡這忙呢?你看不到我正帶人做爆竹呢?這玩藝比較危險,我離開萬一出點什麼事怎麼辦啊。你瞧,為了趕活昨天我又加了十幾號人裝藥,我怕是離不開?」楊亮說。「是啊,如果被父親發現我們現在還溜號了,又要罰我們坐「噴氣式」了。」楊劍也緊著說。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個沒完沒了,總之就沒有想出去的意思。就聽楊堅說:「沒事,這事我跟父親和大伯都講了,他們同意了。一會兒咱走了讓楊安盯緊點就行了,反正他已經全掌握了。」楊亮說:「那你先說說這個人是誰啊,看是否值得一去。」楊堅說:「他就是建忠公,大將軍——韋孝寬。」「哎,這個名字我好像不陌生啊,聽得很耳熟啊。」「當然了,我們一邊走一邊聊,他就住在我們楊家的天香閣客棧。」「好,走吧。」楊亮又對楊安囑咐了一番,哥仨這才出了楊府,朝客棧走去。
一路上,楊堅向兩人介紹說:「這韋孝寬可是咱們大周朝的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呢?他是我們弘農楊氏另一大貴族楊侃的女婿。按輩份咱應該叫他姐夫。說起弘農楊氏楊侃這支,本是比我們這支還要正宗。北魏自孝文帝遷都洛陽以來,就注意同漢族中大貴族接觸,我們弘農楊氏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隨著族中在朝中做官的人越來越多,有些楊氏後人,就被派往六鎮為官,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榮耀,因為那會這六鎮中連兵士都是拓跋部中的貴族子弟和漢族大貴族子弟。我們祖上就是這樣去了哪裡,並落地生根。誰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六鎮開始衰落,士兵成份也複雜起來,充軍的犯人開始被發配而來,而貴族子弟再也不以此為榮了,拒絕前來此地防衛,並最終導致了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你看不管是高歡,還是宇文泰,包括東西魏的開國元勳們,都是通過六鎮起義或是鎮壓六鎮起義而成長起來的。楊侃一族在北魏時代,沒有到遠方戍邊,在洛陽城出仕的都是高官權貴,其本人就是當年鎮守潼關的大都督。怎想北魏末年的動亂,這一支被亂軍殘殺的不下近百人。在宇文泰統領關中後,通過大伯與父親取得弘農楊氏對他的支持,當時楊氏的族長就是楊侃的父親。現在弘農楊氏都以我們這支為榮,但楊侃的勢力也是不容低估的。韋大哥,將門之後,很小就從楊侃出征,因才能出眾,被楊侃所賞識,妻之以女。後來又與伯父和父親跟隨岳父大人一起征戰,未到三十就獨擋一面任并州刺史。如今已官至九命,才剛剛四十出頭,可以說,他正成為我朝未來的領軍人物。他的成功,離不開楊侃的慧眼識珠啊。」
各位朋友有票就投,有地就收藏,狠狠的點擊啊,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