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只要不斷爬,也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在太初身臨到所謂的齊魯山下時,幾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沒有到過山東,但是也聽聞過那裡的一些名勝古跡,此一刻,這方圓十多里地面的山體下,處處是縮小了的天下奇觀:除了孔陵,墨子塚,孫子與孟子銅像,姜太公封神台等,還有一個天下第一哭的大碑石、、、
只是,這裡處處有種被人為破壞掉的痕跡,不說別的,只是姜太公手上原本那個封神榜,現在早不見了影蹤。
太初沿著石階,漫步登上擺著『岱宗』石碑的齊魯山,一時間,真有種上到了泰山之巔,而激揚起的澎湃情懷,杜甫的那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由真切湧來。
此時,處於地宮內絕高處,太初對山腳下被割成兩個小世界的古齊魯,生出莫名的追憶之情,多少古往人物,已經不復存在,多少傳誦佳話,卻只成一個個塵跡,人生在世,真是百年間的榮辱,即使成就再大,又能換來什麼?只看龍牙村那些群眾的行為,就可知,尊重之心只是發至幾個人,而不是全世界。
自打被那圖案感染以來,太初的心態,好像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也似蒼老了幾百年,甚至一千年,或者更久、、、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現象,無論是誰,面對一個沉寂了差不多三、四千年的古跡,也會深感心情沉重的。
他收拾心情,由另一面下了齊魯山,穿過一片青松林,在經過林外一個刻有『落凡石記』的碑石後,迎面一個超大型的石砌屏風,落入了花小蟲的視線。
走上前去,竟是一個地宮成因簡歷,還有訴說此處過往所經之事.反覆審視、仔細琢磨之後,太初才明白了一個像天方夜譚的神話事件。
上面講的是在四千百多年前,一個厭棄了征殺的部族移居此間後,所經歷的發展與覆滅記錄。
大意是:那個部族稱自己為修靈人,又為女媧氏,在母系氏族後期,因父系氏族的更替,導致列國戰爭頻繁,她們作為捍衛母系的皇族親衛,在一番血淚征伐中,只殘剩下不多的族人,最後在大勢不可挽回中,只得撤離到這方偏遠之地。
原本此處,只是個天然溶洞,在她們來到之後,才慢慢將之改造了的,從公元前2458年開始,直至公元前202年竣工,歷經兩千多年才算完成。
在歷史幻變中,原本純為女子組成的她們,為了繁榮部族,不得不從外界接引優秀男嬰進來,撫育成人,為她們繁衍後代,並開闢『地府』空間格局,讓其自求發展。但終生不得踏進唯女子可居的『天府』,還要負責將所出男嬰撫養長大;
看到這裡,太初不由出聲道:「不會?這樣也行?男人怎麼淪喪到這種地步呢,簡直就是個播種機器嘛!厲害,真不愧是母系捍衛者、、、」
繼續觀看,又見:在經歷了堯舜禹、夏商周等朝代的更替,『地府』之中,男子多論學術,卻也奇才濟濟,他們由喜好而發,對女媧氏們特意分解出來,給他們學習和鑽研的大批文卷,不斷做著精心探討;
而『天府』上乘天運,秉持著護衛乾坤,延續天下命脈更替的職責,一直修習著一種長生秘法!兩廂雖隔著一道屏蔽,卻不可有除接種外的任何牽扯。
那時,因為十女生育、男嬰倒有七、,而被選入『天府』的女子,奇少無比,『地府』卻漸有人滿為患的危機。不得已,『天府』只得先將『地府』不能接種之老年男子,遣送到天下各處寄養,只等其辭世後再移埋回『地府』;然而,危機依然存在,於是,『天府』每年定下『選優淘劣』的制,凡是年滿二十,身體強健,機智者可繼續留存,其餘一概遣散。而對遣散者,補其錢財,留記名稱,以待百年後歸身此間。
太初移目到那些記名之處,第一行中的『姜尚』二字,讓他猛然怔愣了一下:「姜尚?姜子牙?齊國開國太公?」
接著,他從那人名後的簡歷批註:『姜子牙花鬢之人,移居外間,匡助明君,造福蒼生,實我女媧氏之天幸,特此給予修習神罰秘訣的機會,以增其體質,懲奸罰惡,並使之可延續天年,完善大業,享年180歲余,傳國齊地。』馬上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太初感悟道:「太出乎意料了,怪不得那傳說年滿80的老兒,能創造出天大的偉業?原來是有後盾的、、、」
他邊想,邊繼續掃視起那些被遣散者的名字來,只是,不看還好,越看越讓他驚心不已起來;此刻太初盯住的第十七到二十九行列上,一個個光輝人名,簡直讓他不敢接受這是事實。
因為,那些人中,有的是曾扭轉過歷史的名臣,有的卻是影響了華夏幾千年文明傳承的大思想家,如春秋時的名臣:齊之管仲、鮑叔牙,晉之狐偃、先軫,秦之百里奚、由余,楚之令尹子文、孫叔敖等,都對歷史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
又如戰國期間的名臣:魏相李俚,楚令尹吳起,趙相公仲連,韓相申不害,齊相鄒忌,秦之商鞅等,簡直就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其中更有一些聞名世界的學術家、思想家、外交家、政治家、軍事家等宗師級的人物,如:儒之孔丘(孔子),孟軻(孟子)和荀卿(荀子),墨之墨翟(墨子),道之李耳(老子)和莊周(莊子),法之李斯,縱橫之王詡(鬼谷子)、張儀、蘇秦、范雎、蔡澤、唐雎、藺相如、毛遂,名之惠施和公孫龍,陰陽之鄒衍,雜之呂不韋,農之畢鈞(花蟲子),兵之孫武(孫子)、司馬穰苴,孫臏、尉繚、公孫鞅,白起,醫之扁鵲、秦和,小說之白若(無名子),帝之元華(嬴政)、趙高;
只是看到畢鈞、白若二名,太初莫名無比,覺得好像在哪個穿越小說中見到過的,只是還來不及細想,那元華名字後,批注的嬴政二字,早將他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對元華此人簡歷上這樣寫道:「彼之出世,體甚微,觀之難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