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是必須的,這個大方向不會改變。
益州是有龍興之相,但同樣也有困龍之局,如果不是劉協強勢,如果不是他運氣較好的話,第一次打出益州絕對不會這麼簡單。想想歷史上諸哥多少次想要衝出益州卻以失敗而告終吧!
其實說起來,是龍興還是困龍,其實只取決於對手的強大與否。對於歷史上的劉跑跑而言,碰到老曹這樣的對手,諸哥碰到司馬那樣的對手,那就只仰天長歎徒之奈何了。
但是對於如今的劉協而言,李郭二人,馬韓二人,以及關中諸將,全都是一盤散沙,根本無法集中力量,也沒有足夠強悍的謀士給他們提供大方向,大策略。反觀劉協那邊,軍機處三大謀主隨便拉出一個來,都足夠這些人喝上一壺了,更何況是三個齊出。武將這邊,更是一個賽一個的猛……
如此一來,如果還無法衝出益州的話,那麼劉協真的可以窩在益州混吃等死了,還提什麼統一天下!
繼續呆在成都的話,倒是可以減少老袁跟老曹二人的緊張感,可是對自已這邊的氣勢,卻是個不小的打擊。
之前本來是打算先把西涼收復,然後去開發西域,至於李郭二人,就先那樣拖著,等袁曹開戰之時,再把李郭二賊一股拿下,然後在袁曹二人開戰的時候,默默發展洛陽。
可如今,李郭二賊直接被拿下,馬韓二人的投臣,已經可以預見。那麼還開發洛陽的話,那麼老曹跟老袁還會繼續開戰嗎?歷史上,老曹跟老袁開戰之前,老曹其實是不想跟老袁幹架的,因為他那個時候自已也很慘。
可如今,老曹沒有與張繡開戰,跟呂布也沒有斗多久,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兗、徐、豫三州,跟老袁開戰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可關鍵是他得防著被劉協撿便宜啊!
如果有個人牽制一下劉協的話,那這個擔心倒不至於太大,可如今,還有誰能來牽制他呢?
……
就在劉協他們幾個商量著如何破這個局的時候,諸哥跟張遼、呂蒙等人大搖大擺的來到了許昌。
他們是打著來勸降老曹的口號來的,當然了,這是對外的說法。畢竟劉協是帝王,是大漢的天子,總不能直接承認老曹的身份合法性,然後跟老曹合作吧!那他這天子非被人罵慘不成!
諸哥幾個帶隊來到許昌的當天晚上,作為司空的老曹,便在府內款待諸位。這個時候的老曹,雖然早已經稱霸了朝堂,但還沒有恢復丞相制,當然了,這個也快了,反正現在朝堂上,全都是老曹的人。那些不滿老曹的也不會跑到老曹這裡來受這份罪,畢竟除了老曹這裡,這個天下,還有另外三位天子呢!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嘛!
是以,老曹除了沒有入住許昌皇宮內之外,其實基本上與皇帝沒什麼區別了。
對於諸哥幾人的到來,老曹是樂於看到的。只是他們幾個打著來勸降的口號,實在讓老曹不喜。當然,不喜歸不喜,老曹也沒有辦法不是!嘴長在別人身上,人家愛怎麼說你還管得了了?
對於劉協這種『當了裱子還要立牌坊』的舉措,老曹其實是挺欣賞的,這樣的人,才配成為他的對手啊!
而身為上位者,這種臉皮也是需要的,劉協自然不會那麼傻,落人口實。
晚宴上,老曹就感歎了,他的目標是張遼,說是當初在徐州的時候,沒能『留』住他,甚是婉惜。在老曹的眼裡,呂布手下能夠入他法眼的,也就只有這個張遼了。當然,陳宮另說!
只是老曹也知道陳宮這人太直,跟他這種說句話都要繞三繞的人,合不到一塊去。而他老曹也總不能去遷就他陳宮吧!是以,就算抓到陳宮,其實也只有一條路可以選了,因為陳宮是不可能再次投降他的。
但對於呂布的逃離,這就讓老曹心裡著實不爽了!因為呂布就是頭老虎啊!如今一逃,豈不是虎歸山林?是以老曹很喜歡劉協對呂布心懷警惕,暗地裡打壓呂布他們……可惜,看到張遼一投臣便撈到了個副使的身份,他就知道,呂布在劉協那邊,肯定會混得很滋潤,只要呂布再收斂一下他的狂傲,那麼……
本來老曹以為這個少年諸葛亮來這裡當使者,那口號不過是喊喊罷了,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酒過三旬菜過五味之後,這個少年居然真的開始勸他投降起來了。
諸哥的理由很好很強大:請問曹司空,你還是大漢的子民嗎?
請問曹司空,聽說你曾經的夢想是如衛霍二將那般揚威域外,如今這個夢想,還在嗎?
請問曹司空,你自信是陛下的對手嗎?
……
一連串的問題,問得老曹啞口無言,直到沉默了一會,他才拍著巴掌哈哈大笑起來。
但此時,在老曹的一個眼色之後,一個與諸哥差不多大的陪座少年朝諸哥一揖,出言道;「在下司馬懿,字仲達,在下覺得,諸葛使君時才之言其實不妥。司空乃大漢臣子,又豈非大漢臣民?至於司空年少時的夢想,如今司空不正在一步步努力去實現嗎?只是前方頗多艱難險阻,需要司空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至於諸葛使君時才所說的,對奉獻陛下是否有信心……即便沒有信心又如何?大漢,只能有一位天子,許昌這位,才是正統。在下倒是要勸使君一句,棄暗投明方為上策,以使君之智,實不應被人所蒙蔽,而閉了視聽……」
看到這個容貌神色看起來有些yin騭的少年,諸哥呵呵輕笑起來,朝他揖道:「原來閣下便是河內司馬氏中的司馬仲達(『司馬八達』之名,在這個時期還沒那麼出名),在下倒是久仰大名了!時才閣下所言不差,大漢天下,只能有一位天子,試問閣下,許昌這位可是先帝子嗣?可有先帝血統?古語有言,君為臣綱,父為子綱,閣下所作所為,實乃不臣,閣下身為漢民,就不覺得自已所作所為實乃令先賢蒙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