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中國福爾摩斯探案集

龍騰世紀 十三細細講推理二 文 / 不甘寂寞的鋼筆

    十三細細講推理(二)

    押走一干人犯後,助手們紛紛要求王科長講講他的思考過程,他們覺得太神奇了。

    「事情還得從那天我上街談起。」王科長說,「我想起了在某個報紙上看到的一個觀點:當某個難題苦苦得不到解決時,最好幹點別的什麼放鬆一下,這時往往意想不到的靈感會忽然降臨。為了放鬆一下,我決定去看場電影,看的恰好是《最後的瘋狂》,這部電影也是描寫逃犯的。

    「我在看《最後的瘋狂》時,完全沉浸在電影意境中了,電影和現實交織輝映,使我有時簡直不知道我的情緒、感情是滋生於電影還是滋生於現實了……

    「忽然,我鄰座的一位中年人對他的妻子發議論了:『虛假,太虛假,每個情節都讓人想著是不可能發生的。』我陡然覺得似受到了某種啟發。正在這時,那個中年人又說:『這位編輯先生應該好好看看《性格心理學》這本書……』這種啟發在我心中更加明朗了。

    「令人感到幽默的是,電影散場後,去看《性格心理學》的不是編劇先生而是我,老同學讓我看了偵破小說《心理分析法》後,我更急不可待了。我跑到新華書店,在書架上找到了《性格心理學》,立刻買了回來,然後連夜攻讀。

    「我終於悟出了:一個人的行為必須符合他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性格,那麼《最後的瘋狂》中的逃犯,決不可能像精神失常似的多次在大街上拋頭露面。同樣,眼下這個越獄逃犯在越獄後,首先一個念頭必然是迅速逃走,逃得越遠越好,即使是為了獲取經濟來源而去作案,也應選擇在外地某處。

    「每次我們及時出動圍捕罪犯,本應必得卻一無所得,則更說明了這幾件案子的虛假性……」

    大家一下恍然大悟,搶過王科長桌上的那本《性格心理學》紛紛翻看,並慨歎說:「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但大家就是思考不到,王科長就是比咱們多了那麼一點點竅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