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過這塊木方的各個面完全一致而且能夠達標以後,徐毅這才按著之前的操作流程把所有的松木全都加工出來。再換了另一根鋸條調整好以後,徐毅把幾根櫟木也全都給加工成邊長差不多為十七厘米的木方。
看著堆在整整齊齊堆在帶鋸機邊上的那些木材,徐毅滿意地停下手來欣賞了一會兒,就準備把這些木頭再給加工成尺寸合適的木材。
幾根櫟木的加工比較簡單,徐毅只需要把它們正中心畫個十字形再把它們剖開就算完事兒了。
雖然沒辦法檢測空間裡面出產的這些木材的耐壓性到底如何,不過在外界的條件下,櫟木不管是耐壓性還是耐磨性方面都遠比松木更好。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櫟木太少,徐毅完全不介意把所有的用料全都使用櫟木來完成帶鋸的安裝工作。不過現在木材不夠用,所以徐毅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鐵路在道基上面鋪設枕木那種辦法。
徐毅準備先在地面上鋪上一層木板,然後再在木板上面鋪設這些櫟木當成枕木。即便如此,這也比之前鋪設木板更加堅固耐用,而且因為下面鋪設木板的面積更大,整體上也使得地面承受的壓力比起之前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這樣難免在這些枕木中間堆積木屑或者其它雜物難以清理,徐毅準備再在上面相應地鋪設一層木板,以便能夠徹底地避免這個問題。
只是這樣的話,難免要出現一個問題。這些木板只能橫向安裝要不然就會順著軌道的方向。必然使得鋼軌下面的木板的壓力遠超其它部位的地板。天長日久下來難免會讓這些木板損壞,再去維修也太麻煩了。為了避免這個情況這些木板就得橫向安裝,盡可能把鋼軌的份量分散開,那就難免需要在這些枕木中間加裝一些橫撐專門用來支撐這些板材。
所以,徐毅同樣還得再用松木加工出一些跟那些櫟木至少在高度上完全相同的木方。
反覆計算幾遍,確定自己需要把這些木材如何加工以後,就忙碌著加工起那些木料來。
那些櫟木的木方,自然是被徐毅給整齊地加工成規格完全一致的木方。
那些紅松。徐毅先挑出四根採用了跟那些櫟木同樣的方式鋸開,確保加工以後的木方每條邊長都超過十二厘米,這些木材是用來加工地平邊框之用的。
剩下的木頭加工方式還得再變一下才行。
徐毅準備鋪設的是一塊十四米長五米寬的地平,當然這樣的話兩面鋪設板子,這樣就至少得需要總面積達到一百四十平方米的板材。
有著之前那些去皮時候加工出來的那些窄木板外加著同樣厚度的集成材作為基礎,所以徐毅也準備同樣把這些木頭加工成三厘米的木板。
接近二十五厘米如果刨除鋸路的影響,似乎能加工出八塊三厘米厚的板子。不過正式加工的時候必須得考慮鋸路和後繼加工時候需要留出來足夠的加工餘量,事實上這最多只能加工出七塊一寸厚的板子。
這樣也已經不錯了,這每塊板子加工出來能鋪設的面積都快有七平米了,如果只用它們來組裝的話。那無疑也意味著自己需要把二十多塊板子給加工成板材。不過再加上那十幾塊集成材以及那一百多塊細木條,徐毅最後算出來自己最多也只要加工十二三塊松木方就夠了。不過為了避免在安裝時候有些錯漏,板子到時候不夠,所以徐毅準備乾脆加工出十五塊板子。
剩下的自然就是需要那些用來裝釘頂板的松木方的數量了,這就得先確定自己需要的櫟木的木方的數量才能確定。
徐毅走到帶鋸機旁邊數了下上面那些成對排列的鋼片數量,外加著每根槽鋼下面還得再加一根枕木,再加上兩側,最後計算出結果:自己只需要二十五根枕木就足夠用了。
二十五根枕木加工後的寬度相加正好是兩米,這樣算來自己每一行龍骨只需要按照十二米長計算就行,這樣一根木方按著九宮格方式解開,這樣就可以滿足三行龍骨的需求,足夠鋪設一點五米的距離了,再刨除掉左右兩側靠近外緣處各自接近零點五米的距離,自己實際上只要解決差不多只要再把三根破解開就絕對用不光了,這樣自己還可以省下十一塊松木方,完全可以另作它用。
至於帳篷裡面撤下來的那些木板,徐毅暫時不打算再鋪回去了,發現這地面打夯以後還會把這地面完全硬化的特性,徐毅也愈加對自己蓋出木屋愈加的有了信心。準備乾脆等到以後空了,再去查找些資料再設計蓋上幾間木屋,自己也可以擺脫那兩頂黑咕隆咚的帳篷了。
計算全部完成,徐毅就加工起來,雖然有些疲倦還有些困乏,不過他還是堅持著把這些木頭全都加工好以後,才停了下來直接鑽到帳篷裡面睡了一覺。
起床以後,徐毅吃過東西這才神清氣爽地繼續忙碌起來。
這些加工好的木板和木方表面都比較粗糙,而且規格上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還得再加工一遍才能正式組裝。如果放在以前,徐毅肯定還得手工解決這些問題,那就不知道要耽擱多少時間了。不過既然現在有機器可以用,徐毅也沒必要非得逞強自己來幹這事兒,而且對於這種規則材料,自己的技術肯定不如機器加工準確性更好。
徐毅把壓刨機調整好參數,就把那些木板木方放到裡面加工起來。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些設備再怎麼先進總歸還是小型設備,光是加工這些木板和木方,徐毅就用了十幾個小時才完成。
一直到所有的木材全都被加工完,徐毅停下來準備正式開始組裝。
徐毅先拿著那幾塊邊長全部是十二厘米的木方,徐毅直接把它們放到雕刻機上,在其中一個面上靠近相鄰的側面兩厘米處,直接加工
出一條深度和寬度都是一厘米的凹槽。這條凹槽,是留著安裝上面一層面板時候使用的,只要再在邊上的那些板材直接用鋸子加工出相應的榫頭,就可以插在這條溝裡面,這樣只要把面板安裝上去就能保證它們完全的嚴實合縫,不會錯位。
全都加工好以後,徐毅就拿著尺子測量一下,隨後就把這些木材相應地用鋸齒榫連接起來,做出來一個內徑為十四米乘四點九米的木框,這個就是以後地平的邊框了。
再分別測量過,確定不管是上下表面的平整以及各個邊的長度以及四個角絕對呈直角狀態以後,徐毅又在各個連接部位的榫卯側面用電鑽鑽了幾個孔,這些等到全部完工的時候直接釘進去竹棍就可以保證它們不會移位,而且連接也更加的緊密。
雖然這樣肯定沒有相應的燕尾榫結合緊密,不過徐毅考慮到這些木頭足夠大了,絕對可以勝任自己的需求,自己也沒必要再把它給做到那麼堅固,如果真在使用中出現什麼問題,以後自己可以再把它們重新修整一下,那時候再換成更堅固,更耐磨的材料再考慮這個問題。
隨後,徐毅拿著鉛筆分別把這些木框的各個面和各自的順序標記清楚,隨後就把它們再度拆開了。
畢竟這東西太大了,即便沒加工之前的原木自己搬動兩塊沒有任何問題,不過做成這樣一個木框哪怕只有一根原木的材料,自己也絕對沒辦法搬動。後繼的加工還得利用到雕刻機和機床,哪怕自己有這麼大的力氣,這機床可不是金工的機床,只怕這麼重的料壓在機器上直接就能把機器的面板給壓壞了。
徐毅直接去搬了兩根沒加工的木方放在軌道兩端,隨後就把帶鋸重新拆開,把除了底座以外的零部件全都搬到不礙事的地方去了。
那些木皮之類的東西徐毅壓根就不準備留著了,畢竟自己這木材獲得太容易了,這些木皮再留著的話,必然沒有什麼太好的用處,不過徐毅暫時也沒時間處理它們,只能把它們全都搬到一邊。同樣再把剩下的幾塊木方全都搬走,地上的鋸末子和碎木屑之類的東西另有用途,所以徐毅就把它們用袋子裝了起來,同樣也給堆在了一邊。
這片工作區清理乾淨以後,徐毅照例也把跑車從軌道上面搬了下去。
拿著一根螺栓墊在那些竹竿上面,把那些固定軌道的竹竿用錘子敲到了下面的板子裡,把軌道也給拆了下來。
徐毅用力搬著軌道的一個堵頭,直接把軌道搬起來一尺多高,隨後就把之前之前準備好的那塊木方塞到軌道下面。小心地把軌道放下來讓它墊在木方上面,徐毅就再去了軌道的另一端,同樣也把那塊木方墊在了軌道下面,使得整條軌道徹底地懸空起來。
加工了這麼多的木材,幾塊木板上都粘上了不少木屑和細碎的樹皮,徐毅拿著掃把打掃起來。直到板子上面完全清理乾淨,以後,徐毅直接把原本壓在軌道下方無法抬起的固定帶鋸的板子從地上搬起來。果不其然,雖說地面上已經壓出來一個淺淺的凹印了。
這下面的板子面積只有兩平米左右,還得再承擔一部分軌道壓力果然不足以緩解機器高速運轉產生的震動現象。
想必再繼續加工幾天,這地面還得再被機器給壓下去不少,搞不好還得出現偏斜等狀況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