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沒在意,也沒想著找個東西墊在地上,等到簸完以後徐毅看著一地白花花的米糠,不禁得有些心疼。
如果有別的辦法,徐毅也不願意這麼幹。玉米這樣碾壓皮子脫不乾淨,能看得到很多被簸出去的玉米皮上還都粘著小塊的碎玉米。仔細看的話,就算是簸箕裡面剩下的玉米糝子上同樣也不少都粘著著皮子或者是胚芽呢。說起來這米糠裡面最有營養的當屬那些胚芽,不止蛋白含量高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玉米除了胚芽以外就沒有能夠提取油脂的東西,超市裡面幾十塊錢一桶的玉米油都是從米糠裡面分離出胚芽提取的。這樣簸到地上基本也沒辦法再摟起來,只能再用土蓋上這無疑是在暴殄天物。
自己這次沒碾多少玉米,米糠的量還不大,浪費也就算了。不過考慮到青團準備在店里長期出售,每次都這麼幹,且不說勞動量多大,這米糠積少成多最後都得成為一項極大的浪費。不說胚芽提取玉米油,至少把這拿來餵豬沒準兒都夠喂幾頭肥豬呢。
徐毅會這樣想倒不是小氣,真差了這點兒東西,他會有這樣的心思也是從小到大沒糟蹋過東西,節儉慣了。
把簸箕裡的玉米糝子直接倒在裝著糯米粉的盆子裡面,石磨磨製出來的糯米粉不管怎麼篩怎麼磨總是太粗糙。太粗糙的糯米粉不止粘度下降,嚴重影響成品的完整性,更會影響成品的口感,所以徐毅準備再把這些糯米粉再加工一次。
徐毅端著盆子進了帳篷,大致調整一下電磨兩片磨扇中間的縫隙,把進料口的插板插進去一些降低喂料速度,這才把盆子裡的糯米粉和玉米糝子倒在機器裡面開動機器磨了起來。
這電磨的確能夠磨製干粉,不過這東西的結構專門是為水磨製造的。大量磨製干粉會加速機器磨損,外加著更容易產生和積聚熱量,使得物料尤其這樣有粘性的物料很容易粘到磨扇以及過濾網上。老闆當時還跟徐毅強調過磨製干粉物料太濕或者喂料速度太快。都可能使物料粘溫度過高,長時間磨製會導致物料結塊糊化,甚至因為過熱而起火燃燒。
徐毅伸手到出料口接了點糯米粉,合起手指捻了一下。術業有專攻,這電磨磨粉比石磨強多了,不止磨製出的糯米粉更細,這效率也不慢。如果非要找點兒缺點的話,那就是這東西對玉米脫殼不是很有效果,出口那裡甩出的玉米皮很少,大部分玉米皮甚至沒簸淨的玉米胚芽都被打碎。隨著糯米粉流了下來。
雖說這糯米粉已經很細了。不過手感還是有些沙沙的顆粒感。徐毅再小心地調節了一下。感覺到流出的糯米粉沒有顆粒感不明顯了才換上個新桶接住糯米粉,正式開始磨製起來。等到出料口沒有糯米粉流出來,徐毅打開電磨把機器裡面清理乾淨,把那些粘在機器裡的材料混在最早磨製出的那些糯米粉。倒進機器裡重新磨了一遍。
再把大米粉加工出來,徐毅打掃完機器才提著東西走了出來。大米粉相對而言簡單多了,徐毅也不著急所以投料速度很慢,等到磨製完成以後基本上也沒什麼東西留在機器裡面。
徐毅比較了一下兩種粉加工的過程,長長地歎息了一聲,果然這手工操作比起純機械加工真的有天壤之別!
徐毅磨製了六斤大米,最終的損耗加起來都不到半兩。可是十斤糯玉米最終也只得到不到六斤的糯米粉,比正常磨製的至少得少小兩斤的量,這完全是因為沒有合適的加工設備造成的結果。
只能說自己勝在玉米沒有花錢。機器也是自己買的沒有什麼加工費,要不然磨製過程損耗這麼大,還不如直接買糯米粉更划算。
徐毅也盤算著自己得另尋他路,要麼把玉米帶出空間送去脫皮,要麼只能自己想辦法弄台脫皮機。無論哪種方法都能有效減少原料損耗。更能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自己這麼半天就弄這點兒東西,這要是用機器脫皮的話,只怕加工幾百斤都弄完了。
以後這青團如果對外出售,需要的糯米粉自然很多,如果還這麼加工,不止損耗太大,每加工五次就差不多有一次是被完全浪費掉了。更重要的是這也太浪費時間了,每天這麼弄,只怕自己真的什麼都不用幹了。
空間裡面產量不是問題,損耗大了真心不是問題,可是制約自己的恰恰是時間成本。提高出粉率不止意味著加工時候更加快速,更重要的是這耕種收割要花費的時間更多。使用更好的加工方式,節省物料自然意味著自己可以用最少的耕種收割時間獲得更多的成品,這變相意味著提高產量。也相當於更好地節省了自己的勞動力,也能在同樣的時間裡面完成更多的事情。
送出去加工比較麻煩,暴露的風險更高,十分的不可取,自己還是想辦法弄個脫皮機更靠譜。那樣不止能脫皮,還可以同時把玉米製成玉米糝子。
自己可以再把玉米糝子和大米全都用水泡發,改成水磨磨製,這無疑會使得產品更加細膩,製成的青團不管品質和口感都能更上一層台階。
徐毅這樣計劃著,把兩種米粉各稱出來八兩放在盆子裡再加上茶粉攪拌均勻,直接往盆裡面加上冷水和在一起,放在那裡醒了起來。
紅豆浸泡時間還短,根本沒有泡發,徐毅看著沒事兒乾脆就拿著書看了起來。
再吃過一頓飯以後,徐毅再看那浸泡紅小豆的水已經變紅,盆裡的豆子也因為吸水而膨脹起來,伸手一捻皮子就掉下來,露出裡面雪白的豆瓣。
徐毅把紅豆撈出來清洗乾淨,倒進電飯鍋裡煮了起來。畢竟是新鮮的紅小豆,水沸騰以後沒多久,電飯鍋裡就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香味兒。徐毅揭開鍋看到裡面煮豆子的水都已經變成了暗紅色,很多豆子都脫皮裂開,豆瓣都被染成了跟湯汁一樣的暗紅色,就蓋上鍋蓋把開關抬起來悶著省得豆子沾底糊掉。
悶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徐毅才再把電飯鍋開關打來,煮到湯汁基本收盡就把電飯鍋斷了電。徐毅拿著勺子撈起一顆豆子倒進嘴裡,綿軟嫩滑的紅豆用舌尖輕輕一頂就化開了,散發著一股濃郁的豆香。
徐毅墊上抹布,拔出電飯鍋內膽坐進裝著冷水的鋼桶,等到紅小豆冷卻下來,端著鍋子把紅小豆直接倒進搾汁機裡,直接打成了紅豆泥。
如果是在老家,這樣的紅豆泥只要加上白糖或者糖精就能直接使用了。不過徐毅這次想要換個花樣,他也不往裡面加糖,反倒又把豆沙倒進炒鍋裡面炒了起來。徐毅一直翻炒著紅豆泥,使得裡面的水份出去,一直到豆沙開始變干甚至稍微有點變白的時候才關掉電磁爐,讓紅豆沙冷卻下來。
等到紅豆沙徹底變涼以後,徐毅端著炒勺去帳篷裡面直接舀了蜂蜜加到豆沙裡面攪拌起來。蜂蜜怕熱,徐毅沒有辦法只好把豆沙炒干,要不然這蜂蜜的香味兒就淡了,到時候這成品的質量自然也會沒那麼出彩了。攪拌均勻以後,徐毅舀了一點豆沙品嚐了一下,滿口豆沙的清香還透著一股濃郁的蜜香,味道非常協調。
看來自己的想法果然沒錯,蜂蜜拌豆沙的效果比糖好多了!
這餡料的味道讓徐毅非常滿意,也對即將成品的青團有了更多的期盼。
徐毅美滋滋地拿來蒸鍋開始包青團,從麵團上揪下來比蛋黃稍大一塊搓圓拍扁,在中間加上一勺豆沙再包起來,做成比雞蛋還小的糰子擺在蒸籠的屜布上面。
等著所有的青團全都包好以後,徐毅往蒸鍋裡面添上水放在電磁爐上燒了起來,等到水開以後,直接把幾個蒸籠疊起來扣在蒸鍋上面,大火蒸了差不多一刻鐘。
熟透的青團看上去顏色非常鮮艷,或者還是茶粉太少的緣故,看上去沒有那麼綠,反倒帶著一種新嫩的色澤,淺綠色的糯米微微有些半透明的感覺,隱約可見中間包裹著的豆沙。
徐毅用筷子小心地夾了一個放在碗裡,這糰子看起來反倒像是一個大個兒的綠色湯圓一般。輕吹慢咬,茶香和著玉米以及椴花的清香混合一處,淡雅而細膩。咬開薄薄的外皮,香濃的豆香與蜜香撲面而來,直如三月晴陽時候正午的春風一般溫暖宜人。
這青團味道相當不錯,就算平素對甜食不感冒的徐毅都一口氣幹掉四五個才停下來。
徐毅心滿意足地歎了口氣,直覺這呼出的空氣都透出一股茶香和蜜香。
儘管蜂蜜加紅小豆這樣的搭配仍不難模仿,不過自己這不管紅小豆還是蜂蜜的品質都遠遠超過外界,共同調配出的餡料品質自不必說。就算是搭配皮子的那些茶粉,品質也絕對超過市面上那些普通的茶粉。不管是誰想要製造同樣的青團,形似肯定沒什麼問題——青團原本就是傳統應季小吃,做法沒什麼複雜的。但是如果想做到品質和味道跟自己這完全相同,這就不是誰都能輕易做到的——毫不誇張地說,自己這青團很可能這就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