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著先進的精確制導武器,「鋼爪」凌厲的打擊立刻就讓奧薩軍的炮兵閉嘴了。失去了最後的反制手段,奧薩軍便陷入了徹底的被動之中——而在這種絕境下,勇敢的奧薩聯邦陸軍士兵們,義無反顧地用血肉之軀,向著高地上的「鋼爪」坦克發起了反擊。
雖然他們的勇氣值得尊敬,戰術也還算巧妙,但是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在絕對的力量差距面前,人的因素同樣也是那麼軟弱無力。在3500米的距離上,奧薩軍士兵手中的單兵導力集束炮,根本就無法對「帕拉丁」坦克的主裝甲構成任何威脅——可是在同樣的距離上,135mm高爆榴彈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他們連人帶炮一起轟成渣。
而更加慘無人道的是,「鋼爪」先頭部隊根本就不打算跟眼前的敵人玩「公平」的對射——帶隊的指揮官一不做二不休,利用先進的戰術型eva數字化系統呼叫了後方的火力支援。兩三分鐘不到的功夫,m270火箭炮齊射的m26火箭彈就劈頭蓋臉地砸了下來,在奧薩軍的頭頂上下了一場劈頭蓋臉的「鋼雨」。隨後,幾架「超級大黃蜂」也掛滿了炸彈進入戰區,從天而降的制導炸彈將一個個炮位悉數摧毀。
在「鋼爪」壓倒性的火力優勢下,儘管這些名聲在外的奧薩軍精銳部隊戰鬥得很勇敢,但是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有效的戰果,而自身的損失卻大得難以承受——當他們最後撤退的時候,他們只是勉強擊傷了一輛坦克,而自己的戰損卻已經高達數百人了。
幾十年來,不管是之前的貝爾卡戰爭,還是對uisa的戰爭,奧薩聯邦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從來都是靠著領先對手的武器裝備和壓倒性的海空火力優勢作戰的——他們何嘗又會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陷入今天的這種境地?在「鋼爪」的連續打擊之下,他們徹底懵了——讓他們堅持下去的僅僅是身為軍人的戰鬥本能,但是沒多久第一陸戰旅的主力部隊就從各個方向,將整個基地都包圍了起來——這個時候,奧薩軍的指揮官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
一名指揮戰鬥的陸軍上校,正式向他的部下,下達了投降的命令——基地內的防守者全部放下了武器,轉職成了戰俘。第一陸戰旅將這些奧薩軍繳械之後,移交給了跟在後面,主要負責支援的第164陸戰旅,然後自己馬不停蹄地繼續前進——最後的目標已經近在眼前,而共青城,則將成為uisa收復的第一座城市。
雖然受制於後勤,以及沿途奧薩軍的不斷騷擾,第一陸戰旅前進的腳步不得不放慢了下來,但是四天之後,一步一步向共青城前進的陸戰隊員們終於到達了共青城的外圍。作為諾斯龐特島重要的大型工業基地和港口城市,共青城的重要性當然不言而喻,而這個時候更是奧薩軍在諾斯龐特島南部的最後一個主要據點,同時也是他們防守最為嚴密的地方。
在這裡,奧薩人將他們手中能夠集結的所有部隊都集結了過來——包括聯邦陸軍第10山地師、第三步兵師和第82空降師的三個營,外加一些工兵、炮兵和海軍部隊,總兵力六千多人,而且不僅配置了大量的「者」和「殺手」,而且還裝備了由奧薩聯邦蔡司中央工房研發的新一代單兵導力戰鬥套裝「聯邦上尉」,這種體積小巧,火力強大的單兵動力裝甲,對於城市戰來說明顯是個巨大的麻煩。
總而言之,這裡的奧薩軍,相對於快活嶺那邊可難對付多了——不過,「鋼爪」在火力方面的優勢同樣也是壓倒性的,而且受制於交通,失去了諾斯龐特南部海域制海權的奧薩很難為這些困守孤城的部隊提供什麼增援——直接橫穿文森斯山脈的話,沒有一兩個月是過不來的,但是顯然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困守一兩個月。
抵達共青城防禦陣地外圍的「鋼爪」並沒有立刻對守軍發起進攻——畢竟己方的火力優勢那麼明顯,好好利用才是正途。他們首先用自己優勢的空中與地面遠程火力,打擊和清除敵軍的外圍防線,然後逐步縮小包圍圈,盡量採用火力戰的形式壓迫奧薩守軍,迫使他們投降。如果可以的話,孫子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顯然是最佳的戰爭手段,現在奧薩軍已經陷入絕境,「鋼爪」全軍上至蔣玉成,下至戰鬥在前線的陸戰隊員,都認為要逼降敵人並不困難。
在共青城外圍的防線上,奧薩軍利用多日的準備時間,修築了大量的工事群——這些工事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鋼爪」的艦載航空兵就算是累死也炸不完——而且經過高強的空中打擊,「亥伯龍號」上的彈藥儲備已經快要到警戒線了。
而戰鬥在第一線的u.s.m.c同樣也遇到了這些麻煩——憑藉著數字化程高的eva系統,第一陸戰旅已經使用「網火」大量取代了傳統火炮和迫擊炮。可是這樣一來,雖然精確打擊點目標的能力提升了,但是大範圍轟炸面目標卻又顯得火力不足——畢竟「網火」的價格跟傳統火炮的炮彈完全沒法比,大把大把地撒出去也未免太敗家了。
在這種情況下,「鋼爪」海軍陸戰隊不得不趕快抽調炮兵前往前線——與此同時,第164陸戰旅麾下,具有強大的全地形適應能力的「沙暴」也搭乘著登陸艦,從海上及時上場。這些多功能的機動遠程火箭炮系統,這一次終於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火箭炮來對敵方目標進行大面積火力覆蓋了。
當第164陸戰旅的二十多輛「沙暴」一字排開地在共青城港口以南的海面上展開的時候,包圍了整座城市的「鋼爪」部隊頓時發出了陣陣歡呼——而與之對應的,則是駐守陣地的奧薩軍的絕望。
只見「沙暴」在距離海岸不遠的海面上,抬起了車載的火箭發射裝置,依靠無人機提供的偵查情報,修正了射擊諸元之後,便開始了他們那雷鳴般的咆哮。
一聲聲尖利刺耳的呼嘯,代表著火力覆蓋的開始——飛竄的227mm遠程火箭彈,接連不斷地射入空中,就連海面都被他們映得通紅!火箭彈的發動機只用了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就讓火箭彈達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極速——成群的火箭彈在發動機熄滅之後,變成了天空中微不可查的道道殘影。他們飛越了海岸,劃過一道道弧線形軌跡,如同鋪天蓋地的冰雹一般狠狠砸向下方的奧薩軍陣地。
m26雙用途子母彈在半空中紛紛爆炸,劈頭蓋臉的鋼雨,將奧薩軍的陣地從頭到腳淋了一遍又一遍。海灣戰爭時期的m270火箭炮,就曾經被稱為「方格毀滅者」——而現在的奧薩軍,就像當年的伊拉克軍隊一樣,承受了如此慘烈的打擊。目睹了整個過程的「鋼爪」軍非常確信,在任何一個世界上,都不會存在能夠挺過這輪打擊的部隊。
在完成了對第一輪打擊效果的評估之後,「鋼爪」主動取消了新一輪的打擊——一個小時之後,面對繼續進攻的uisa軍,奧薩軍的指揮官十分明智地下達了停火的命令。
硝煙仍未散盡的城市,幾乎不見一個人影——在進城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被火箭炮轟平的殘垣斷壁——上百發大口徑火箭彈,幾乎將這一整片街區都夷為了平地。不過走過這一片街區之後的情況就要好多了——整個共青城市的大部分城區都是完好無損的——得益於奧薩軍及時的投降,他們和平民的傷亡都被降低到了最低的限,這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時隔兩個月之後,藍白色的uisa國旗和「鋼爪」軍旗,終於再一次飄揚在了共青城市的上空——在全境淪陷之後,堅持抵抗的uisa部隊,終於從他們的敵人手中,光復了第一座祖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