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隊的鬼子別看都是經過了嚴酷的半年多的訓練,但是在進攻山坡陣地上,還是沿用的陸軍通用的戰術隊形,中隊長和隊部在山腳下指揮重機槍和迫擊炮提供火力支援,一個小隊分散在中隊部前方三十到五十米的範圍內,警戒和保護中隊部和重機槍等。
兩個小隊分成三層,最前面是二十名左右的散兵線,中間是輕機槍支援組和成建制的三個班組成的戰術集群,最後的那個小隊是第二梯隊,是完成整個進攻任務的主要突擊力量。
戰鬥一開始,擔任第一梯隊的這個小隊,在從山腳開始到半山腰的八路軍的陣地前沿,大約四百多米的行進距離上,已經損失掉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散兵線上的兵員在行進到一百米時就補充了一次了,跟在散兵線後的輕機槍的這個戰術集群,在八路軍發起反突擊前,已經把三個班的預備兵力基本都補充到一線去了。
白刃戰才開始不到兩分鐘,散兵線上的十多名日軍無一例外都被子彈和刺刀消滅在山坡上,輕機槍支援組,一半人被手榴彈和步槍消滅,一半人丟下被炸壞的輕機槍退了下去。
日本鬼子也不是鋼做鐵打的,白晃晃的刺刀從手榴彈爆炸的煙霧中突然的冒出來,誰看了不膽寒呢,剛剛起身要挺刺呢,那八路的身後還飛過來子彈,準頭還奇高,說打鼻子不帶打眼的,就更別說趴在地上躲爆炸的還沒看見八路衝下來的鬼子了,直接被刺刀給釘到地上了!
鬼子的第二梯隊和第一梯隊之間也就是二十多米的距離,前面煙霧還沒散盡呢,慘叫聲和悶哼聲四起,就都明白是八路衝下來了,就地準備還擊呢,自己的人先退了下來,緊接著機槍子彈和潑水一樣從側面掃了過來。還有那最令日軍心煩的八路的木柄手榴彈!
這時候從陣地裡衝下來的教導大隊的戰士們,從一開始的一字型隊形衝擊鬼子第一線士兵後,開始了第一次的變型,從一字型變成了碗底型。中間的兩個班衝擊速度放慢,兩翼的班組加快了速度,像兩隻伸出去的手臂,向鬼子的兩側兜了過去。
鬼子的第二梯隊的機槍射手剛要調整射界,機槍口還沒轉過去呢,從坡上突突突地密集的子彈就掃了下來,在側面山窪子壓制鬼子的機槍,已經趕到了衝鋒的隊伍中間,八路的機槍手背靠著山坡,懷抱著捷克式輕機槍。就照鬼子的集群中央打,這裡一般都是鬼子的指揮官和機槍的位置!
機槍是不能上刺刀的,可是白刃戰中,機槍的靈活使用往往能決定了整個白刃戰的結局,也經常是劣勢兵力通過白刃戰擊敗佔有人數優勢的對手的法寶!
而機槍和機槍手不管是敵我雙方都是戰場上最被人關注的目標。是敵我雙方都最想消滅的戰術目標,幾分鐘前這挺機關鎗的側射才打了兩個梭子就被日軍的火力壓制的無法再射擊了,如果白刃戰一開始就把機槍擺在一線,那純屬是給鬼子提供靶子呢!
只有在初期的白刃戰把一線的日軍幹掉後,在衝擊鬼子後面的戰術集群時,機槍提供的火力才是能發揮最大效用的時候,可以突然的給鬼子的臨時機槍射點以猛烈的壓制。讓他們不能對接近中的八路軍戰士構成致命的威脅,從而掩護反突擊能迅速地突進鬼子的第二梯隊!
有人該說了,八路的白刃戰有這麼厲害嗎?看好多的戰史記錄,不都是一和鬼子接觸就撤走了嗎,再說了,這種陣地戰的白刃戰。不是不提倡的嗎?
看待歷史真相,千萬別斷章取義,在鬼子這種空地一體化和步炮結合的大兵團作戰模式下,幾乎沒什麼重武器的八路軍如果處處去和鬼子拼陣地戰,打白刃戰。恐怕初期那三萬來人,連一場大戰役都打不下來就報銷光了!
所以抗戰初期,怎麼在敵後生存下來,發展武裝和建立政權才是第一位的,白刃戰多發生在我方對日軍的伏擊中,短距離的衝鋒,打上幾槍就到了鬼子身邊,這種白刃戰其實就是步兵間的格鬥刺殺,從現有的作戰記錄看,這類的拼刺格鬥,八路軍和日軍的差別並不明顯,這要得力於由紅軍改編成的八路軍多年來的實戰經驗,缺槍少彈的紅軍往往就是靠近戰肉搏打敗對手的。
再看許多的反掃蕩中湧現出的戰例,比如狼牙山五壯士,馬鞍山二十八勇士,宋莊戰鬥等,戰鬥力極強的日軍在人數比自己少的八路軍面前,還是要吃了白刃戰的虧的。
尤其是到了43年的下半年,日軍本身的作戰力就大大下降,而八路軍的戰鬥力經過41年和42年的艱難時期,在43年開始呈上升趨勢,這種陣地防禦戰打起來就不那麼打一槍就走的寒酸了。
近年來掀起來的貶低八路的論調,一是用日軍的戰史記錄作依據,強調八路的戰績對抗戰沒起什麼作用,二呢,抬**貶八路是種時髦,趕一趕無非是個樂子罷了。
而這些大多數的趕時髦的人,連日軍的步兵操典都沒看過,連八路軍的訓練科目是什麼內容都不知道,還以為白刃戰就是兩人拿著刺刀大刀的對著劈對著砍呢,也不想想,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對著劈砍的情況?擁有大炮飛機的鬼子有多少機會能給你八路來白刃戰呢?
真實的情況實際上是這白刃戰,是作為一種戰術在八路軍中使用的,是專門訓練士兵的一個科目,不是單純的訓練拼刺肉搏的,是訓練戰術的使用環境、時機、投放兵力、火力協調等等,這是從指揮員到普通士兵都要協調和參與的,是對付日軍戰地作戰的非常有效的戰術。
熱兵器時代的戰爭絕不是一般人拿著大刀長矛在那對著劈對著砍的,一條戰術指令下,幾個人或者是成千上萬的人,做出的戰場反應都要通過很複雜的從思想到身體的轉變來完成,一個很微不足道的紕漏都可能演變成巨大的災難。
打個比方,看軍事演習的新聞,播音員說了,畫面也演了,萬炮齊發,鐵甲滾滾的,好看吧,好看!可那車轱轆一動,是有多少條的指令來控制的?是需要多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把指令執行下去的?這個誰研究過?
再比方,日軍為什麼用三梯次的隊形對山坡上的八路陣地進攻,他們的機槍支援火力為什麼至於隊形的中心部位,一線的部隊被擊潰後,為什麼向兩翼逃,而不是轉身就隨意的跑?
戰爭那絕對是人類最複雜的一門科學!不是想像和編造就能夠詮釋出來的,說到這,俺又想起了那位在文中把一百多挺重機槍放到整個防線最前沿的作者了,還有那位用鐵板把小鬼子的炮彈和炸彈反彈回去的作者,應該讓他們早生幾十年,端上刺刀去和小鬼子過過仗才對。
扯遠了,還接著說咱教導大隊的白刃戰,捷克式輕機槍從偏南三十度的位置上對日軍的兩挺輕機槍臨時戰位,手沒停的一口氣打了兩個彈匣,這功夫,處於兩翼突前的戰士們已經和鬼子的兩翼士兵接上手了!同時在整條進攻線碗底部位的戰士們利用機槍掃射的時機,也下到鬼子第二梯隊中央位置十多米的距離上,第二排的手榴彈就預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