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庶門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七章 犒賞三軍(上) 文 / 一語不語

    建康城的平而又亂只是暫時的,畢竟鬧事的逃兵是少數,很快被朝廷軍鎮壓下去。

    此時的建康城沒有天子坐鎮,劉愈也沒有過去,光是柴錦,不能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因而霍病敢恣意妄為。劉愈不得不去向蘇彥請旨,親自帶徐軒築前往建康城,組織建康城的災後重建。

    劉愈到建康城第一件事就是處罰霍病,將他綁在淮王宮門口的木柱上「示眾」,霍病當然不樂意,從早到晚都能聽到他喊破嗓子的叫嚷。

    柴錦聽到霍病的交融有些不忍,也對劉愈勸了幾次,想早些放霍病下來,劉愈道:「不管束,下次說不定將天捅出窟窿。葫蘆,這小子不值得你同情。」

    霍病到後面便開始開罵了,罵劉愈忘恩負義,剛幫朝廷攻下建康城連功勞還沒賞賜就獲得不公的待遇。到後面罵的累了,綁在柱子上也就睡著了,第二天醒過來接著罵。

    建康城剛經歷一場大火,燒死燒傷的普通民眾不在少數,就算是安全逃生的也被煙嗆的不輕,建康既平,災後重建必須第一時間展開,但朝廷沒有銀子,淮王的倉庫大多也都空著,根本拿不出銀子。

    劉愈正在為建康城災後重建發愁的時候,南淮之地的大多數郡城縣城的掌舵人開始向朝廷示好並表示願意重新接受朝廷的任命,朝廷軍在攻破建康城之後蓄勢待發,現在淮王已死,沒有人組織他們與朝廷軍進一步對抗。就算有人出來主持大局,他們也知道無法阻擋朝廷軍的勢不可擋,順應天命,反而成為這些城池的主腦所面對的第一選擇。

    劉愈也為此回了幾次揚州,將這些郡城和縣城的使節帶去面君,不過蘇彥關心的卻不是這些無關緊要的郡守和縣尉。

    「定王呢?」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蘇彥很怕再出來一個藩王。再令他吃一次徐州城一樣的苦,或者乾脆將天下奪了,令他自己像淮王一樣死不瞑目。

    劉愈道:「定王軍中有人想劫王投靠朝廷,不料被定王發覺,將這些將領斬首。定王當這些都是朝廷授意所為,已然對朝廷失去信任,率定王軍往東南方向逃去。」

    「東南?」蘇彥琢磨了一下。不知道「東南」離揚州有多遠,「要不師傅,您帶大軍去將定王掃平了,定王應該沒多少軍隊了,不難吧?」

    劉愈沒想到蘇彥會這麼迫切地絕後患,其實此時的定王已形成不了氣候。現在更應該關心的是蜀王以及其他有兵有勢力藩主的態度,他們之前奉淮王為天下的正主,現在還處在跟朝廷的對立面,這層僵持的關係需要第一時間化解,否則就是兵戎相見。

    至於定王和定王軍,現在是無家可歸,到了哪裡也不會有容身之地。

    劉愈把這些關節一說。蘇彥想了想,道:「師傅是不是這場仗打累了?朕也有點累了,不如……我們回長安城吧,有點想家了。」

    之後雖然蘇彥再沒說什麼,但從行宮出來的劉愈還是有些不對味。

    這次跟蘇彥相見之後,總覺得這個皇帝哪裡跟以前不同了。現在反過頭一想,是蘇彥更加有主見了,雖然事事也會徵求他的意見。但自己說的時候比聽別人說的時候增多,表達他自己意見的方式也更加激進。劉愈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還是另有其他的意義。

    劉愈最怕的,還是兔死狗烹,就算蘇彥現在再如何的馴服,他畢竟是天下之主,像雛鷹一樣總會有展翅翱翔的一天。

    現在的揚州城有些熱鬧。

    從建康城撤下來的兵士。褪去旅途的疲勞和戰事的辛苦,終於可以清靜休息幾天,他們也在等著朝廷的頒賞。

    犒賞三軍,不但有金銀和財帛。更有土地和官職、軍職的提升,當兵打仗,辛辛苦苦的戎馬征戰,為的也就是勝利那天的頒賞,兵將們也都在期待。

    但劉愈知道現在朝廷是拿不出財帛來進行賞賜,本來寄希望於從淮王宮掠奪回來一批金銀髮軍餉,現在發現淮王宮空空如也,到底是戰爭損耗大導致淮地空虛,還是因為被人私下運走。這些需要時間去追查,但現在他知道的是,連軍餉都不能按時發,何況犒賞三軍?

    從長安城風塵僕僕地過來一隊人馬,這隊人馬並非是為應戰而來,他們的目的,是運送從長安城而來的軍需糧草、金銀財帛,用以解除現如今朝廷南征軍的困窘。這隊人當首的,便是劉愈許久不見的韓升。

    老友相見,分外高興。

    這一天是正月二十六,平定淮地的第十一天,劉愈算算日子,從長安城馬不停蹄地趕來,就算不眠不休也需要八天以上,加上平定淮地的消息還需要一兩天的時間傳回去,這次韓升來可說是緊趕慢趕。

    「得知建康城破,我就知道劉小兄你定為軍餉和犒賞之事煩憂,幸好有隋家小姐打點,很快從長安城商貿司的商戶中納捐了一批財帛,星夜兼程運來,也算能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吧。」韓升跟劉愈敘了敘別情,馬上轉入正題道。

    劉愈看了看這次運送貨物的清單,雖然也不算多,但已經是長安城商賈所能納捐的極限,朝廷軍這次到江南來的兵馬算不上多,卻也有六七萬,算計下來,一人差不多能分到四五兩銀子,再加上可以空口先許下的田地和軍職的提升,這次的犒賞三軍,勉強能應付下來。

    「韓老哥辛苦了,走,咱們去面君。」劉愈笑容滿面道。

    「暫且……先不去面見皇上。」韓升道,「這一路旅途勞頓,我也快撐不住了,可否先讓我見見那兩個乖孫女?」

    「藝兒和婷兒住在別院中,有女軍侍衛照顧著。韓老哥,你……」

    劉愈有些看不透韓升此行的用意,既然是運送軍用物資,那就應該第一時間去面聖,他畢竟是商貿司經理衙門少卿兼戶部尚書,來到揚州不馬上面君不太合規矩。

    「總之劉小兄你便遂我一次願。」

    難得韓升大老遠的來,人老了要見見孫女也無不可。於是劉愈陪著韓升去見過韓家姐妹,因為這些日子韓家姐妹都是跟徐軒築在一起,還有蔡迎奴和呂楚兒等侍衛照顧,她們也不覺得孤單,更重要的是,只要劉愈沒事就會過來陪她們。

    見過兩個孫女,韓升老眼通紅,走出來,被劉愈問及這次見面的目的,韓升歎道:「我一生都混跡於朝堂,只為天下安定這一天。現在這願望被你小子給實現,也到我功成身退的一天。我這就準備去跟皇上請旨,允許我辭官回鄉,從此不問政事。」

    韓升要掛官回鄉是劉愈始料未及的,這次朝廷可以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平定淮王的叛亂,負責大後方協調的韓升居功至偉,韓升的激流勇退,讓他突然覺得好像身邊缺少了左膀右臂。

    「韓老哥如此說,小子我也沒話可說。之後日後相見可就難了。」

    韓升並非關中人,而是山東一代,若是韓升回故里,劉愈再想找這個老朋友商議事情就難了。

    聚散總有時。

    到了發軍餉以及犒賞三軍的時間,揚州城突然熱鬧了起來。

    這次犒賞三軍,除了從長安城運來的價值二十幾萬兩的財帛,還有從靖王地和定王地倉庫運到的少量金銀,總數在四十萬兩以上。

    犒賞三軍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補發軍餉,完成之前朝廷對兵士的虧欠。有了這些銀子,普通的士兵也可以回鄉買二三畝熟田,娶妻生子無虞。

    第二部分,是額外對有功將士財帛和田地的頒賞,這部分從高到低,按照軍功的不同,會有很大差異。高的可以提拔為將領,受賞百兩銀子以上,並有財帛和田地的賞賜;低的可能也只有一兩多的津貼,這也是大多數士兵的補貼標準。

    至於田地,也是朝廷賞賜的重點。這次隨軍出征的朝廷軍士兵,半數以上都來自於關中,而關中剛遭受大旱,土地方面還是不缺,再加上開墾荒山等特權,這些士兵其實拿到的山林和土地的擁有權不在少數,只要朝廷頒賞,一整片的山林都可能劃歸到某個立功將士的名下,以後這片荒山再如何發展,開墾出多少畝田地也完全由其來自由支配。就算有些地方不適合開墾,山林的木材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種許可權,往往也只有立下軍功的人才能獲得。

    第三部分,也是軍中將士最期待的一部分。就是對軍職的升降調動。

    這次就算是敗,各地的朝廷軍也基本在之後的南下戰役中將敗績找補回來,功過相抵,功還有甚。對於普通隨大流的士兵來說,有財帛的賞賜已經燒高香了,而對於那些拚死殺敵有功的將士,他們更期待的是軍職的提升,那些財帛只是表層,只有軍職提升才可以得到一份金飯碗。

    但至於是金飯碗,還是銀飯碗,又或是鐵飯碗泥飯碗,有時候也不好界定。對於立下少許功勞的,他們還是貪心得到更多,對於立下大功的,他們又怕自己的功勞被別人掠奪。又怕朝廷事後不認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