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零陵飄香

正文 第十二章 駕崩 文 / 燈火闌珊

    一國之君戰死沙場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自古以來皇帝只有一個,但千百年積累下來,坐上這個職位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在這些皇帝之中,會親自踏上戰場的少之又少,而其中有幸戰死沙場的,那更是鳳毛麟角了。

    回想起北宋時期的靖康之難,明末時候的土木堡之變……這些史書中記載的在戰亂裡失去國君的例子,都讓葉薰對大周的前途產生越來越不好的預感。

    未來的大周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問題現在的葉薰無法想像,但至少她知道,這個消息對大周兵馬士氣上的打擊是空前絕後的。無論這位皇帝陛下是英明還是昏聵,是神武還是庸弱,他總是大周的皇帝,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這個朝代的中心,是任何人都無可替代的。

    軍中此時應該已經人心惶惶了?連涼川城內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各種各樣的留言紛迭而至。有說皇帝中了誘敵之計,身陷重圍,已經戰死沙場;也有說陛下是被突厥兵馬給俘虜了,如今正被解押著往雁門關那邊去呢;也有人對這些傳聞不屑一顧,中原帝王率領大軍卻戰死於蠻夷之手,這種事情聞所未聞,必是蠻人見王師勢大,自認為不敵,放出惑眾的謠言……

    保持著樂觀心態的人很多,畢竟皇帝戰死沙場這個消息,至今也只是從回城運糧的補給隊伍裡面透漏出來地。實際上。對於這項榮耀的戰功,突厥至今並未真正宣揚,所以很多百姓都認為這只是突厥動搖民心的手段而已。

    但葉薰卻知道皇帝確實是凶多吉少了。

    能夠得到精確的消息,還是沈歸曦的功勞。

    當日沈歸曦堅持跟隨金菱去參加宴席,實際上不僅僅是為了打探情報。沈家長年坐鎮涼川,與突厥抗衡,在突厥陣營之中自然也安插了不少細作探子。沈歸曦那次前去赴宴。就是為了暗中聯絡這些勢力。

    這些密探雖然大多都只是僕役護衛之流的底層人士,也無法幫兩人逃出戒備森嚴的涼川城,但打探消息。傳遞情報卻最是方便不過。現在兩人所能得到地消息自然不是城中紛紛攘攘的謠言所能及的。

    大周建國時就曾經擊潰突厥。將其逐出中原。立國這些年來,突厥地勢力始終被牢牢扼守在雁門關外,中原一片太平盛世。日常邊關紛爭,大周守軍佔據地利優勢。自然勝多敗少,於是朝中不免對這些「蠻子」逐漸輕視起來。尤其當今皇帝即位以來,突厥內亂不止,一直無暇南顧,而沈涯坐鎮北方地數年間又一直是捷報頻傳,所以在當今陛下的心中。突厥蠻夷無可懼也。縱然此次來勢洶洶。也不過是一群有勇無謀之輩。等到他真龍天子御駕親征。自然能一舉蕩平蠻夷,揚顯聖威。

    但真的到了北方。這位從未踏足過戰場的皇帝陛下才發覺戰事地艱難。縱然以他帝王之尊,在軍中依然是御輦華器,金帳寶馬,行走坐臥與宮廷無異。但僅僅是幾次急促的行軍趕路就已經讓他吃足了苦頭,更不要說那些突厥蠻子還喜歡使用夜間偷襲,凌晨攻城之類的卑鄙手段。

    相比起在京城宮廷的夜夜笙歌,平安和樂,御駕親征的這半年多簡直是無間地獄。

    早就有心退回京城,將這裡的軍務交給沈涯他們,但又生怕就這麼回去,會被史家文人諷刺勞民傷財無功而返,丟了面子。只能說,當皇帝也有皇帝地難處。

    終於在這個窮鄉僻壤地地方熬到了年關,突厥連吃敗仗,在皇帝地印象中似乎距離覆滅已經不遠了。而且年關大事,朝中的政務也需要處理了。所以終於有了一個充足地理由,擺駕回宮了。

    鑒於突厥殘留在勢力依然不小,為避免偷襲,回宮的佈置是秘密安排的,路線和啟程的時間更是絕對機密。

    可就是這樣機密的行動,竟然還是被突厥發覺,並且截擊成功了。

    安排保護御駕的侍衛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銳,眾人拚死護送著車駕殺開血路南逃,奈何還是抵不住突厥大軍重重圍殺,在長達數天的追擊戰之後,御駕最終在山地叢林一帶失去了消息。

    那裡正是武陵山地向西延伸去的地帶,地勢複雜,溝壑縱橫,更兼林木茂密,猛獸橫行,據說連經驗豐富的老獵戶都輕易不敢進山裡去。御駕進入其中,只怕凶多吉少。而窮追不捨的撒兀甘已經親率大軍抵達,誓要搜遍一草一木,絕不會讓這條肥魚從手裡溜走。

    「怎麼樣了?有新的消息沒有?」葉薰跨進兩人落腳的小院子,向屋裡的沈歸曦問道。

    沈歸曦正對著她繪製的那張簡陋地圖仔細端詳著,眉頭扭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他正在沉思著什麼,對葉薰的到來恍如未覺。

    葉薰乾脆走到他耳邊,提高聲音又問了一遍,沈歸曦這才猛地驚覺,抬頭看是葉薰,微微鬆了一口氣,道:「沒有,依然是撒兀甘領著士兵在林中。」他昨晚又暗中潛回沈家府邸探聽消息去了。

    「這麼說了,陛下還是有可能逃出去的。」葉薰抱著一絲希望地問道。的工作已經持續數天了,依然沒有消息。

    沈歸曦搖了搖頭,「據說撒兀甘已經開始放火燒山了,只怕……」

    放火燒山!葉薰心下一沉。

    從城外傳遞消息入城也是要花費時間的,放火燒山至少也應該是五六天前的事情了。如果真的如此,說不定那位倒霉皇帝的御駕此時已經落在突厥人的手裡了。

    「這幾天難道就一直無法援救」

    沈歸曦歎了一口氣,「此次突厥人必然是早有預謀。王將軍前去救援地兵馬在半路上就遭受了伏擊。之後突厥的防線也遲遲無法打破……」

    葉薰的視線情不自禁地轉到地圖上,那一片雙方對峙的山地被她畫上了個醒目的圓圈。就是在這個狹窄的範圍內發生的變故,正牽動著整個大周朝,甚至這整個天下未來地走勢。

    而自己除了在這裡對著地圖發呆著急之外,什麼也幹不了。不過仔細想來,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如此,縱然心中掛念著這場攸關每個人未來的戰事。但憑他們地力量也只能夠掛念而已,對戰局地變動無絲毫的力量。

    而此時最有機會扭轉局勢的人……沈涯,他在幹什麼?

    葉薰的視線落在地圖上。無奈地盯著另一條南下的道路。根據情報。就在御駕啟程的同時,沈涯就領軍前去接應即將送抵的糧草去了。這批糧草是整個大周兵馬冬天的給養,關係重大。據說前些日子突厥一直向東部暗中增兵,打劫的意圖昭然若揭。因此沈大人親自領軍接應去了。而且據說他前去接應糧草還是皇帝陛下親待地命令。

    這樣想來。突厥人地佈局簡直完美無缺。

    故意在東邊河道處增兵,擺出打劫糧草地架勢,引得沈涯率兵趕往東部。而同時安排重兵埋伏在救援的道路上,將匆匆趕來救駕地兵馬一網打盡。

    沈涯所屬的兵馬是暫時無法趕回了,但西部的戰事依然激烈,在第一波救駕的兵馬全軍覆沒之後。緊隨其後的援兵依然源源不絕。

    領兵救援的王文峰將軍也是大周的老將了。統領京城禁軍。對皇帝忠心耿耿,此次御駕親征。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沈涯。聖上危在旦夕,此次就算明知突厥人有埋伏也不得不上前拚命了。只可惜突厥這次佈局縝密,援軍遲遲被阻截在樂川一帶,難以進入武陵山脈。

    念頭一轉,葉薰忽然想到,如果那位皇帝陛下就這麼送了性命,這位王將軍就算攻破了突厥防線,只怕他也逃不了救援不及的罪名?

    反而沈涯他正奉旨前去接應軍糧,逃過了這個罪責。

    這也太巧合了!

    不僅如此,在這場激烈的戰亂之中,沈涯所帶的兵馬幾乎沒有受到絲毫打擊。突厥人擺出的劫糧草的架勢不過是個空殼,一觸即潰。

    難道說……

    葉薰心臟剎那間漏跳一拍。心中忽然浮起了這個念頭。

    而且仔細一想,突厥人這次的計劃如此周詳,必然對大周的兵馬動向瞭若指掌,尤其是他們竟然知道御駕的行程路線,這樣詳細的情報……若說他們沒有內線,簡直不可想像。

    她的目光禁不住移向身邊的沈歸曦,他正在沉思之中,看著地圖不知在想些什麼。

    這幾天以來,他就時常沉默出神,

    他應該早已經想到了。自從得知了柳拂虹的事情之後,他對於自己的血脈,對於自己父親的野心,應該也能夠猜出大概,應該早已經想到了自己父親與突厥有勾結的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皇帝是絕無生路了。葉薰禁不住搖搖頭。而一旦皇帝駕崩,沈皇后就是太后之尊,朝中本就已經是沈涯大權獨攬,如今連在兵權上唯一能夠與他勉強相抗的王老將軍也要被牽連獲罪……

    那時候豈不……

    葉薰睫毛輕顫,視線低垂了下去,猶豫了片刻,她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如果……」

    然而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外面傳來一陣嘈雜的吵嚷聲。

    怎麼了?葉薰和沈歸曦面面相覷。兩人快步踏出房門,發現外面是幾個小廝正驚慌失措向後院跑去。

    葉薰一把拉住一個小廝的衣襟,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你們要去幹什麼?」

    小廝被她嚇了一跳,看清楚是葉薰,連忙說道,「是那個突厥太子回城了,聽說……還帶著聖上的首級!!!」

    「什麼?!你說的可是真的?」葉薰悚然一驚,剛剛還在擔心的事情竟然這麼快變成了現實。

    「當然是真的,蕭師傅,據說那首級就懸在車門前呢,待會兒回來的大軍就能從我們後門的那條大街走過了,所以小的幾個才到這邊來,從後樓的窗戶上就能夠看見了。」

    幾個小廝爭相向堆積雜務的後樓方向跑去。葉薰和沈歸曦對視了一眼,也跟了上去。

    一路上又遇見了不少人,神色倉皇地向著這邊跑過來,想親眼見證這驚悚的消息的真偽。

    「一定是騙人的,陛下英明神武,沈將軍又在軍中,怎可能……」一個丫環合著雙手祈禱著。

    「夭壽的,天子是真龍啊,誰敢動刀!」

    「哎,你沒有聽說嗎?前幾天我還聽人說起過,這個突厥太子是天上的黑蛟精轉世,專門……」

    紛雜的議論聲中,葉薰隔著窗戶望出去,凱旋的突厥大軍果然正在入城,沿著街道的方向蜿蜒成一條曲折的線。因為相隔遙遠,領頭的馬車入了眼中也不過是一個小黑點而已,根本什麼也看不清楚。

    可就是那遙遠的影像,在葉薰的眼中卻意外的清晰。一輩子錦衣玉食,沒想到最終卻是死在荒山野嶺,亂軍之中。說世事如棋,也許莫過如此。

    回想起宮廷的那次見面,葉薰對這位皇帝陛下的唯一印象也早已經模糊不清了。可那終究是大周的帝王。他的死亡,將會引起怎樣的變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