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龍興華夏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丈來拜 文 / 銀刀駙馬

    這個兒子,現在雖然已經親政了,但離她的期望,還差得太遠。

    「林鯤宇今日是立了功,我看得賞。」慈安太后聽到了同治皇帝的話,微笑著說道。

    「姐姐說的是。」慈禧含笑道,「姐姐說賞些什麼好?」

    「我看,就把這些個筆墨紙硯,一併賞給他好了。」慈安太后笑道。

    「臣謝皇太后恩典!」

    林義哲臉現驚喜之色(演戲的本事一流),立刻拜伏謝恩。

    因為他知道,兩宮給自己的賞,絕不僅僅是一套文房用具那麼簡單!

    但令林義哲感到鬱悶的是,直到這次覲見結束,林義哲也沒有機會,發出結束催眠的暗示。

    算了,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大礙(洪鈞這麼長時間都沒事),以後再說吧……

    想到現在這個老大帝國的幾位最高統治者,已然成為了自己手中的棋子,林義哲的心中又禁不住有些得意。

    出了宮,林義哲回到了賢良寺自己落腳的館舍,兩宮皇太后的賞物便已經送到了他的屋裡。和林義哲原來猜想的筆墨紙硯這些不算太值錢的東西不同,兩宮的這些賞物分別為湖筆一盒(包括他用過的那兩隻)、七星端硯一具、灑金宣紙一封、御制貢墨一套(十二塊)、唐英造仿鈞窯乳釘紋紫釉筆洗一個、南紅瑪瑙「太師少師」(就是一大一小兩隻獅子的造型)鎮紙一對、白玉龜形硯滴一個、青玉筆架一個及銅鎦金畫琺琅熏爐一具。這些東西都是宮裡御用之物,不但材質名貴,而且製作極為精美,件件都是價值不菲的寶物。

    聽說林義哲得了封賞,洪鈞第一個趕來道喜。

    「皇太后賞賚如此之豐,可見對鯤宇之器重!」洪鈞一下子見到兩宮賞賜給林義哲如此多的宮廷珍寶。喜道,「鯤宇的前程,從此定了!哈哈!」

    林義哲將今天覲見的情形告訴了洪鈞,當然對皇后和慧妃的洗腦是萬萬不能說的,「皇太后允我回任原籍。只是不知能否繼續辦理船政。」

    「鯤宇念念不忘實務,真是令人佩服。」洪鈞歎道,「為兄不如也!」

    「不知皇太后皇上會如何安排陶士兄。」林義哲說道。

    「呵呵,我回原任是不可能的了。」洪鈞笑道,「再說了。我也不想回原任,若是能外放為駐法使臣,心願足矣。」

    林義哲聽到洪鈞居然想要討駐法公使這樣的「鬼差」,先是一愣,隨即明白了過來。

    洪鈞定是對那位「法蘭西王妹」芳汀念念不忘。是以才有這樣的打算!

    二人正說著話,不多時便有內監前來宣旨,任命林義哲為船政提調(實授),護理福建巡撫,洪鈞則授總理衙門辦事大臣、加戶部侍郎銜。

    聽到洪鈞進了總理衙門,當了辦事大臣,也就是表明他徹底脫離了「清流」的隊伍。加入到了洋務派的行列當中,林義哲既為他感到高興,也暗暗替他擔憂。

    林義哲高興的是,洪鈞升了官。進了總理衙門當辦事大臣,自己可以說又有了一個強助,而擔憂的是,原來本是「清流名士」的他。硬生生被自己給洗腦成了洋務派,勢必要和「清流」們絕裂。從此和自己一樣,承受「清流」的口誅筆伐!

    而且,第一個不會放過他的,便是他的恩師、軍機大臣、「北清流」的領袖李鴻藻!

    送走了宣旨的太監之後,洪鈞再次向林義哲道喜:「鯤宇回任原籍,而且實授了船政提調,加了巡撫銜,真是可喜可賀!咱大清的巡撫雖多,可沒有似鯤宇這等年少俊彥!鯤宇日後前程,不可估量啊!呵呵!」

    「陶士兄任總理衙門辦事大臣,他日位列中樞,可不是我這外臣能比的。」林義哲笑著說道。

    「不瞞鯤宇老弟,京中非我願留之地。」洪鈞笑著搖頭道,「總理衙門僅是暫時棲身之所,駐歐使臣,才是我想要的。當然,現下時機未妥。而且,我還有些舊帳,得在京中了結了,才好上任啊。」

    聽到洪鈞說自己在京裡有「舊帳」要算——當然這個帳不可能是經濟帳,林義哲不由得很是驚奇。

    林義哲正待細問端詳,僕人來報,稱「承恩公」崇綺來拜。

    「當今國丈都來給鯤宇道喜,鯤宇可是有面子啊!」看到林義哲不明所以的樣子,洪鈞笑著提醒了他一句。

    林義哲聽到「國丈」一詞,眼前立刻浮現出了阿魯特氏的身影,不由得背後冒出了一絲冷汗來。

    難道是自己對阿魯特氏做的事,讓人看破了?人家爸爸找上門來了?

    「快快有請!——不!我去迎他!」

    當林義哲來到門口時,看到一個身材矮胖的花白鬍子的老頭正在那裡背著手踱著步打轉,顯得很是焦慮。他上前剛要打招呼,老頭看到林義哲出來,立刻搶步上前,納頭便拜。

    「恩人!」

    什麼什麼?恩人?

    林義哲一時沒反應過來,但他的手卻不慢,上前一下子扶住了老頭,不讓他拜下去。

    「崇老大人!這是做什麼?折殺晚輩了!快快請起!」

    這個老頭,便是阿魯特氏皇后的父親三等承恩公崇綺。

    崇綺的身世,可以說是頗為坎坷的。

    崇綺是蒙古八旗子弟,原隸蒙古正藍旗,是大學士賽尚阿之子。崇綺最初為廩生,通過捐輸軍餉,謀得八品筆帖式,不久被任命為玉牒館謄錄,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後中舉。1851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爆發。咸豐皇帝任命賽尚阿為欽差大臣,督師廣西,進剿太平軍。太平軍勢如破竹,衝破清軍圍剿,從廣西進人湖南,直逼長沙城下。咸豐皇帝大怒。將賽尚阿革職,押回北京,定斬監候,籍沒家產。崇綺也受父親牽連被革去工部主事官銜。

    家道中落,崇綺可以說備嘗「身居鬧市無人理」的世態炎涼。他索性閉門讀書,研習書法,練成一筆好字,他還擅長丹青,尤喜畫雁。以寄寓其「滄州舊隱無人識,正似寒蘆落雁邊」的感憤。

    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逼近天津,威脅京師。咸豐皇帝下令設巡防所,宣佈戒嚴。巡防王大臣調崇綺充任督練旗兵處文案。次年。孤軍北上的太平軍彈盡糧絕,為清軍所敗,崇綺因抵禦太平軍北進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筆帖式,並開復舉人。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帝倉皇逃奔熱河。崇綺以隨辦巡防名義守衛內皇城,並協理內城團防晝夜巡行。以備不測。英法聯軍退去後,因守城有功,崇綺被提升為主事,後遷員外郎。1864年(同治三年)。寧夏將軍都興阿奏請讓諳熟軍事的崇綺隨他去西北參與軍務,兵部上疏堅請留崇綺在部獲准,崇綺遂調充步軍統領衙門兼辦司員。

    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禮部會試。崇綺順利地取得了貢士資格,農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參加殿試。殿試這一天。崇綺沉著鎮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筆有如行雲流水,不多時,便洋洋灑灑地寫完了上千餘字的經史時務策文。次日,8位閱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試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親覽。可當時同治皇帝還是個10歲的孩子,此事便由兩宮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見一本卷子文辭寫得不錯,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張點這本為狀元,慈安太后說不出什麼意見,就由著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狀安排停當,並用御筆點了。密封試卷拆開,才發現排在一甲一名進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藍旗人崇綺,這可是清代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先例。原來,清初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在科舉取士上採用「旗不點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這是從順治帝開始歷朝因循的慣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筆點中的狀元,又不好改換。養心殿上,兩宮太后和閱卷大臣們皆頗費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猶豫不決,遂決定交給軍機大臣和閱卷大臣商議。眾大臣經過反覆爭論,得出「但憑文字,何論滿漢」的結論,奏復兩宮。

    崇綺作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當了科舉考試的狀元,引起了滿朝的議論和稱羨,成為當時轟動朝野的重大新聞。祟綺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狀元」的美稱。而整個清代,滿、蒙人參加漢文考試最終能奪魁的也只有祟綺一人。

    崇綺金榜題名後,照例入翰林院為修撰。1870年,崇綺升為侍講,是年秋,又任河南鄉試主考官,後來又充當日講起居注官,侍奉於皇帝左右。

    1872年,同治皇帝已屆成婚之年,需從高級官員的女兒中選一皇后。崇綺之女阿魯特氏因相貌端莊美麗,性格文靜嫻淑,被東宮慈安太后相中,最終獲得同治帝首肯,被冊封為正宮皇后。作為皇后之父的崇綺,受封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爾佳氏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親屬從蒙古正藍旗升隸滿洲鑲黃旗。

    ps:人的一生最少要判刑十次。1、治安處罰拘留10個月(胎兒時期)2、保釋期3年(幼兒時期)3、勞動教養改造12年(中小學時期)4、假釋(大學時期)5、無妻徒刑(畢業後工作時期)6、緩刑監控(戀愛時期)7、有妻徒刑(結婚)8、有期徒刑10-30年(買房按揭時期)9、生個兒子(死緩)10、最後死刑。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求點擊!求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