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借醉一吻:公主亂紅妝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一章 希樂公主遠嫁匈國 文 / 過路人與稻草人

    希樂把可人趕了出去。免得一會她又說些什麼尷尬的話來。她最近總是瘋瘋癲癲的。估計感情的路也不大順利。她本來不想可人跟著去。皇兄也希望她可以代為勸說。但是可人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愣是要跟去。她也沒有辦法。所以最後她跟王梵之說。她去匈國的時間不會太長。她一定會回來的。到時候可人也一定會跟著回來。既然一直相對著卻無法和平共處。不如分開一陣子。看看感情會不會好點。王梵之也知道兩人的問題在哪裡。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可人不會接受他還有其他女人。而他身為一個皇帝。也不可能廢掉後宮。尤其如今自己根基未穩。他是真的愛可人。但是他更想一展抱負。做一番大事業。以慰父皇在天之靈。

    在這樣種種矛盾之下。他只得同意讓可人先離開。雖然不明白希樂為什麼一定要去匈國。但是她一定有她的理由和苦衷。既然她說是因為私事。想必是對她很重要的。她為了靖國辛苦了很久。如今有她的追求。他雖然捨不得。卻還是讓她離去。

    二王爺王獻之隨著師父堪輿離去了。所以對這些塵世事也就不清楚了。

    二月十八。匈國迎親的隊伍抵京。王梵之接待之後第三日正式啟程。

    迎親使者是匈國禮部的侍郎。叫鍾寄游。年紀也就是三十多。是個圓滑世故的人。他對希樂倒是十分尊重的。因為在匈國也聽過希樂的大名。第一時間更新一個女子能謀算他們的皇帝。雖然想起來是大不敬。但是又不失為有勇氣有計謀之人。

    希樂的嫁妝不多。嫁過去只是一個幌子。她自有辦法應付莫震天。所以即便封妃也罷。做嬪妾也吧。對她而言都是無所謂的。她只要接近莫震天。接近皇宮。

    路途遙遠。加上天寒地凍。迎親隊伍走得十分緩慢。無隱樓的人自然是尾隨而去。大家得悉門主可能在匈國。各個分堂都安排了一定的精英尾隨而去。希望能輔助主人把門主救出來。

    青花由於不懂武功。所以不能帶她去。因為在敵國。很容易會陷入危險中。若是半點武功都不懂。什麼時候被人害死都不知道。茹公公死活要去。希樂念及他年紀大了。不肯答應。但是他以死相逼。希樂沒有辦法。只好也帶上他。茹公公的武功很高強。但是年紀畢竟是大了。如此舟車勞頓。只怕會很辛苦的。

    四大侍女肯定是要去的。她們和可人一樣。都成為希樂的左膀右臂。

    二月二十一日辰時。希樂拜過祖廟。踏上了前往匈國之路。在百官看來。希樂是為了兩國的和諧友好而甘願犧牲自己遠嫁匈國。所以朝臣們紛紛相送至城門口。太后與布貴太妃站在城門上。流著眼淚看著希樂出了靖國的京城。第一時間更新一路塵埃飛揚向匈國而去。

    「母后不必太掛心。希樂是個聰明的女子。不會受委屈的。」王梵之自己都心亂如麻。也不知道用什麼話來安慰母后。其實這麼千里迢迢而去。莫說委屈了。就連傷害都會受到的。莫震天對希樂定是恨之入骨的。他心裡不安。希樂得罪莫震天。也是為了他。為他拉攏中立的臣子。若說希樂真出了些什麼事。他這輩子都不會安心。更何況同去的還有他最愛的女子。

    太后微微歎息。「哀家不知道她為何一定要嫁到匈國去。那匈國皇帝哀家見過一次。眼神邪氣寒毒。不是什麼好人。希樂即便多麼聰明。那畢竟是別人的國土啊。」

    布貴太妃也哀愁地道。「是啊。那是別人的國土。也就是肉在案板上。任由人家處置了。」

    王梵之道:「只是不知道。她為何一定要去啊。」

    布貴太妃歎息道:「哀家私底下問過可人。可人說莫震天手上拿著藍傲的信物。希樂覺得藍傲是落在了莫震天的手上。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過去看看。」

    「為了藍傲。」王梵之道。「只要是為了藍傲的事情。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她。」

    「藍傲的失蹤實在有些離奇。莫非真的被匈國皇帝抓走了。」太后也沉吟道。

    王梵之冷然道:「若真是如此。兩國兵戎相見。是遲早的事情了。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妹妹幸福得來不易。若真是匈國皇帝蓄意破壞。他這個兄長斷不會坐視不理。

    德太妃也擁著庸之出來相送。庸之問太妃:「母妃。皇姐姐要去哪裡啊。」

    德太妃強忍住一腔眼淚。柔聲道:「你皇姐姐此去。是修補匈國和靖國之間的關係。讓兩國的百姓不受戰禍之苦。庸之長大之後。也要像皇姐姐一樣。輔助皇帝哥哥治理江山。知道嗎。」

    庸之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第一時間更新又道:「可是。父皇死的時候。兒臣答應父皇要好好保護皇姐姐的。皇姐姐很喜歡兒臣。兒臣不想皇姐姐走。兒臣聽底下的人說皇姐姐之前得罪了那個皇帝。她嫁過去之後會被那皇帝殺死的。」

    德太妃連忙道:「別胡說。這些都是底下的人謠傳。你信母妃還是信底下的人。等母妃回去掌那些人的嘴巴。看看他們還敢胡說不。」

    庸之連忙道:「不要掌嘴巴。之前兒臣見穆母妃掌潘公公嘴巴。潘公公的嘴巴都流血了。好可怕啊。」

    德太妃心中一痛。他在穆漾身邊多年。肯定是見慣了穆漾嚴厲對待下人。所幸的是他並沒有沿襲穆漾的惡毒。在他心底。還是覺得那些方式是錯誤的。所以。她摟住庸之道:「好。我們都不掌嘴。太殘忍了。」

    齊太妃和康馨也來相送。平素和希樂感情好的。不好的。身子惡劣的。如今都放下了個人恩怨。前來城門相送。

    百姓哭了一路。都捨不得他們聰慧的公主嫁到匈國去。大家都知道。若是希樂不嫁。匈國皇帝的百萬雄師便要踏破靖國的邊疆地界。直揮京師。大家都覺得希樂是犧牲了自己的幸福。毅然遠嫁匈國。她是不忍見靖國的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都哭了。」惜春在馬車上掀開簾子看著兩旁的百姓。熱淚盈眶地道。

    「就讓本宮做一回民族英雄吧。讓他們用祝福的心送他們的公主遠去匈國。」希樂心裡還是很激動的。本來去匈國只是私人理由。並沒有這麼偉大。但是這一刻。她知道自己即便不是為了私人理由也該遠嫁過去。否則兩國兵戎相見。苦的。都是老百姓。

    她記得在自己的那個年代。浮躁的中國人對懦弱的政府都十分不滿。希望中國能強硬起來。沒錯。中國需要強硬起來。但是不能像某些好戰分子所言。不服就打。看阿富汗。看敘利亞。看伊拉克。他們用戰爭解決了什麼。一批又一批的難民。一批有一批失去家園失去父母親人甚至失去身體手臂雙腿的普通百姓。她不是懦弱。但是她不贊成戰爭。戰爭是作為外交的最後最無奈最迫不得已的手段。而不是動輒便是不服就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