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表少爺的抗戰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一舉四得 文 / 落魄三哥

    蔣委員長言出必行,一接到電報就由柳州飛回九龍坡機場,會同剛從市區趕來的黨政軍大佬、各界代表和國內外媒體記者,迎接即將凱旋的空軍健兒。

    相比出征時前的廣陽壩,這裡守備和防空措施更為完善,是國府政要從空中進出重慶的專用機場。就在不明所以的人們聚集在跑道邊竊竊私語,相互打聽會有什麼重要人物抵達的同時,剛下飛機的蔣委員長,正在簡陋的航站樓裡聽取陳誠和梁宇皋的匯報。

    「半小時前,陳部阻援部隊已陸續退至卜代、了河一線,由於武丹路、鎮澄路、武青路、溧武路、錫宜路及京滬線遭到嚴重破壞,南京、江陰及無錫方向日軍增援速度遲緩,東線之敵甚至一連後撤二十幾公里,生怕重蹈獨立混成第11旅團之覆轍。」

    在自己指揮下,冷欣那個最不起眼的江南遊擊區,取得整個冬季大反攻中最輝煌的勝利,「小委員長」激動不已,連說話聲音都帶著顫抖。

    「是役,殲敵獨立混成第11旅團直屬獨立步兵大隊、第49步兵大隊、山炮大隊、通信隊、工兵隊、運輸隊及第17師團西野大隊全部、鐵道第13聯隊石井中隊全部、第17師團平源大隊及第15師團鳥取聯隊之一部,擊斃擊傷日軍達三千八百一十二人,生俘兩百三十七人。繳獲敵偵察機一架、輕型轟炸機四架、運輸機一架,大小口徑火炮一百四十八門,輕重機槍兩百八十一挺,步槍、子彈無數……」

    蔣委員長流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何應欽一直被蒙在鼓裡,感覺有些不可思議,瞄了牆角邊的梁宇皋和道骨仙風的陳洪真一眼,急切地問:「旅團長高橋重三呢?」

    「於凌晨兩點四十三分被擊斃。」

    陳誠故弄玄虛,頓了頓之後才補充道:「除此之外,還有前第5師團長、日本陸軍大臣、現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以及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附、現興亞院華中聯絡部附原田熊吉中將和須賀彥次郎海軍少將。」

    這番話讓所有人倍感震驚,何應欽更是從陳誠手上搶過電文,怎麼都不敢相信是真的。

    看著眾人那副面面相窺的樣子,蔣委員長強按捺內心的下激動,一字一句地說:「諸位,板垣授首,獨立混成第11旅團被圍殲,不僅是自冬季大反攻以來所取得的最輝煌之勝利,也是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我中華民族所取得的最輝煌之勝利!必鼓舞我抗戰軍民之士氣、大快我全國民眾之人心。這一巨大勝利,除指揮得當、將士用命外,我南洋愛國同胞居功至偉。」

    一戰定乾坤,陳洪真同樣十分激動,但還去起身笑道:「委員長言重了,這都是我等華夏子孫應該做的。」

    「陳老先生無需過謙,要不是令侄孫和邱、謝、楊、林、陳五姓子弟忍辱負重,跟日寇跟汪逆虛與委蛇,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何來如此輝煌之勝利?」

    蔣委員長緊握著他的手,一邊環視著眾人,一邊接著說道:「算上跟第三戰區江南遊擊區一起擊斃的獨立混成第11旅團長高橋重三,令侄孫共擊斃一個日本大將、一個日軍中將和兩個日軍少將,這在戰爭史上也是極其少見的,必須通令嘉獎。」

    蘇聯援華空軍支援隊的六架戰機,已升空為即將抵達的六架繳獲日機護航,陳大少爺也安全撤至第三戰區江南遊擊區根據地溧陽,陳洪真可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凝重地說道:

    「此戰純屬僥倖,若非三戰區幾萬將士浴血奮戰,將日軍主力吸引至武南一線,且在關鍵時刻全線反攻,恐很難取得如此輝煌之戰果。好在天祐中華,敝侄孫幸不辱使命,總算沒辱我穎川堂陳氏百年之清譽。現大局已定,不知委員長和諸位長官今後打算如何使用老朽那個少不經事的不肖侄孫?」

    關於陳大少爺的前途,眼前這位已在自己面前旁敲側擊過無數次,只是精力一直集中武進前線,能做主的蔣委員長又不在重慶,所以一直裝糊塗,沒有給個明確的說法。

    人家出人、出錢、出力,如今大功告成,「小委員長」意識到不能再迴避了,立馬從梁宇皋手裡接過一份電文,回頭說道:「這是三戰區剛發來的急電,也是有關於陳部的歸屬,請委座過目。」

    一秀遮百丑,對抗戰軍民而言,陳大少爺是當之無愧的抗戰英雄。儘管他同樣是汪偽的中央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但絕不會像高宗武和陶希聖一樣會被人指責為「大節有虧」;對日軍而言,陳大少爺則是陰險狡詐的卑鄙小人,吃這麼大一虧,日軍會對他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可想而知。

    所以顧祝同的意思很明確,強烈要求陳大少爺有多遠走多遠。而且理由非常之充分,他的第三戰區在冬季大反攻中殲敵不少,但也元氣大傷,絕不能因此而引來日軍的瘋狂報復。第三戰區不要,其他戰區肯定也不會要,看著手中的電文,蔣委員長突然意識到陳大少爺真個燙手的山芋。

    何應欽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緊握著陳洪真的手,「陳老先生,令侄孫立下蓋世奇功,理應來重慶當面接受委座嘉獎,但這麼一來,惱羞成怒的日軍必會加大轟炸強度,山城將會因此而生靈塗炭啊。」

    「無妨,」陳洪真擺了擺手,豁達地說:「一切以大局為重,實在不行就讓他跟老朽回南洋。」

    剛打完勝仗就回南洋,讓天下人怎麼看自己?

    蔣委員長不僅不會幹這樣的傻事,還要把陳大少爺這面抗戰旗幟留下,用他鼓舞士氣、對付汪精衛的同時,爭取更多的南洋捐款。一想到南洋捐款,他靈光一閃,呵呵笑道:「陳老先生,令侄孫練兵有方,讓他擔任軍政部第28補充兵訓練處少將處長怎樣?」

    補充兵訓練處那就是不用打仗了,陳洪真當然不會有意見,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道:「軍令如山,何去何從由委員長定奪。」

    有第28補訓處這個單位嗎?陳誠百思不得其解,看著他那副不明所以的樣子,蔣委員長乾咳了兩聲,接著說道:「既然陳老先生沒意見,那就任命陳繼祖為軍政部第28補訓處少將處長,駐紮昆明,專事訓練回國抗戰的愛國華人華僑。」

    雲南王搖擺不定,把陳大少爺這面不屑於跟汪精衛同流合污的抗戰旗幟插到昆明,對穩定大後方將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陳誠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道:「委座高見,昆明屬大後方,日軍飛機夠不著,所以無需擔心像重慶一樣被轟炸。」

    補充兵訓練處的編制可大可小,少則兩三個團,多則十幾個團。

    想到為適應抗戰需要,雲南去年也成立了一套軍、師、團、管區的新兵招募、訓練和補充機構,何應欽意識到蔣委員長是打算來個一箭雙鵰,在利用陳大少爺這面旗幟穩定雲南民心和軍心的同時,打著「專事訓練回國抗戰華人華僑」的幌子,公然挖滇軍後備力量的牆角。

    於是接過話茬,似笑非笑地說:「委座,陳老先生的侄孫年少有為,不妨再讓他兼個西南運輸處副主任的職務,畢竟滇越鐵路已經斷了,愛國華人華僑們只能從緬甸或印度轉道回國,這麼一來,從仰光到昆明都能照顧到,一舉兩得啊!」

    豈是一舉兩得,簡直是一舉三得,乃至一舉四得。

    「嗯,這個主意不錯,」蔣委員長哪能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立馬同意道:「事不宜遲,敬之、辭修,你們二位現在就辦,一定要做好陳繼祖和龍主席的工作。」

    何應欽和陳誠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應道:「是!」

    八點二十三分,六架漆著猩紅標誌的日軍飛機,陸續在九龍坡機場的跑道上降落。要不是十分鐘前已通知大家不要緊張,等候已久的軍政要員、各界代表和媒體記者非得嚇出一身冷汗。

    委員長夫婦親自迎接,並宣佈了武進大捷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機場內外歡聲雷動。陳大少爺不出意外地成了抗戰英雄,而「大節有虧」的高宗武和陶希聖則被關在機艙裡,直到人們散去後才被軍統悄悄接走。

    回梁公館的路上,陳洪真越想越不對勁,見司機也不是什麼外人,便直言不諱地問道:「賢侄,委員長讓繼祖兼任西南運輸處副處長到底有何用意?」

    「三叔公,委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他葫蘆到底賣得是什麼藥?」

    「海路和鐵路都斷了,滇緬公路成了進口緊缺物資的唯一通道。總共就那麼多輛卡車,路況又不好,宋子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滿足國內需要。加之下面人胡作非為,貪污、走私層出不窮,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對西南交通運輸批評、討伐和呼籲改進之聲不斷,連參政會都接二連三提出質詢。方方面面壓力太大,事關抗戰大局又不敢輕易整頓,所以只能轉移視線、緩解輿論壓力。」

    「這不是把繼祖當擋箭牌使嗎?」

    「可以這麼說,而且事實上還不止如此。」梁宇皋輕歎了一口氣,搖頭苦笑道:「敲打雲南王、穩定民心軍心,緩解各方對西南運輸處的壓力,挖滇軍牆角……委座這一著棋走得實在是高啊。」

    ef=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a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