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無限三國之群英重生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一章 江東猛虎 文 / 一路征伐

    豫州,某處官道之上,一軍橫行。

    領先一騎,黑袍黑巾,竟是和張梁一樣打扮。

    而其周圍數個將領跟著,皆是面目猙獰,叫人一看便知,不是好人。

    這時行了數里,其中一人就按耐不住,開口問道:「人公將軍,到底還有多久可到?」

    又是一人附和道:「是啊,這都行了數日,眼見糧食都快吃光了,怎麼還不到地兒?」

    「人公將軍,依俺老劉之見,就留在這兒,做山賊強盜,搶上幾個嬌美娘子,豈不快活?何苦一直埋頭趕路,連個娘們也沒有,嘿嘿!」

    兩人滔滔不絕,這時說完,又各自嘿嘿不已。

    這蒙面之人,自然就是張寶,他提前了司馬寒十天進入,故而一接到任務,知道將有聯軍聚集討伐董卓之後,就早早趕到了豫州,收復了此地剩餘的黃巾諸將。

    不過若是有人有透視之眼,就可以看見張寶一張老臉,此時分明是冷若寒霜,看那表情,顯然是十分忍耐,才讓兩人將話說完。

    「劉辟,龔都!」

    張寶心中恨恨,望著這兩人一路聒噪,就是一陣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拔刀,將他們砍死立威。

    不過也只這樣想一想罷了,張梁神色黯然,雖然不甘,卻也沒辦法。

    誰叫自己只是憑藉著昔日哥哥威名,就妄想叫他們離開各自山寨,進行大舉遷徙呢?

    這時不能服眾,他也只有無奈,畢竟自己孤身一人,哪能真的殺人立威?

    若不是原先就跟隨自己的裴元紹力排眾議,並且爭取到了原本張梁先鋒周倉的支持,這時光憑自己號召,怕是壓根就不會有人願意挪窩!

    眼神掃過廖化,杜遠,何儀,何曼,張闓,黃邵,卞喜諸將,張寶又是一陣難受,這些原本的黃巾棟樑,此時都眼神冷漠,雖然無聲的看著自己,卻又好像在問:「你一個該死之人,如何還要來擾我活人清淨?」

    故而這時,張寶心情,著實低落。

    不過一想到任務,一想到冥土,一想到只要這戰能夠勝利,賺取到了足夠的運數,就可回到冥土,繼續過那逍遙的日子,獲得那無所不有的快樂,張寶就又是一陣激昂。

    當下就再不厭倦,一遍一遍的,將早已重複多次的承諾,再次向諸將說道:「諸位將軍!且放寬心,我張寶保證,用不了多久,我等就可徹底翻身,脫離賊寇之身,成為保國之人,屆時建功立業,豈不快哉!」

    眾將一路行來,張寶就總是這句,這時又聽,不由嚷嚷:「總是這般,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不過雖然頗為不服張寶,這些黃巾將領,倒也不認為張寶會誆騙自家軍馬,而且脫離賊籍的誘惑,實在不小,因而此時,雖有不滿,也只是說說,依舊是腳步不停,一路望兗州而進。

    「這伙莽夫,忒難伺候!」

    張寶長吁一口氣,暗道:「不過好歹又過了一關,終於是可以清淨一下,想想之後的法子了。」

    四月,一份討逆檄文,自兗州陳留傳出:

    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

    今我曹操,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yu掃清華夏,剿戮群凶!

    望各地官員,於檄文到ri,共興義師,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於是天下十三州,皆盡震怖。

    冀州渤海太守袁紹,最先響應,聚集麾下文官武將,引馬步軍三萬餘人,來與曹操會盟。

    兗州刺史劉岱,攜帶治下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

    只是三日之內,就傾盡兗州十萬兵,行了十日,就匯聚於州內陳留。

    而其餘各州郡,雖然各有遠近不同,也依次在二十日內趕到。

    徐州刺史陶謙,同治下廣陵太守張超,共三萬軍。

    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胄,司隸河內太守王匡,荊州南陽太守袁術,則各兩萬軍。

    揚州長沙太守孫堅,幽州北平太守公孫瓚,涼州西涼太守馬騰,并州上黨太守張楊,由於路途實在遙遠,頗耗錢糧,故而只各引一萬軍。

    而青州北海太守孔融,無奈新近被黃巾賊軍所敗,兵力大損,故而不能前來。

    然後又有一人,自稱是交州蒼梧太守黃寶,明明沒有收到繳文,卻也引了兩萬軍來投。

    而那黃寶總是黑巾蒙面,黑袍加身,似乎性格頗為怪癖,加上交州實在地處偏遠,又是自古的流放之地,有著各類傳說中的怪病,故而其他諸侯一時之間,倒也無人找上去交攀。

    於是五月,十八路諸侯,就共率三十萬大軍,於陳留會盟。

    次日,就築起三層高台,列遍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出袁紹為盟主,登壇立誓。

    眾諸侯整衣佩劍,就慨然而上,袁紹一人當先,錦衣冠袍,立於中央,就朗聲道: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

    袁紹等人,恐懼社稷淪喪,因此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凡我同盟,必無二志,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眾諸侯聽著,皆淚流滿面。

    讀畢,就是歃血。

    於是下人端上雞狗馬血,眾諸侯一一以手蘸入。

    獸血從指甲淋漓而下,眾諸侯慨當以慷,就以手抹唇,數息之間,歃血完畢,下壇。

    於是一行人入帳而坐,袁紹為盟主,坐於位,其餘兩行位置,則各自依照爵位高低、年齡大小,一一分定。

    當下數巡酒喝完,就聽曹操起身,說道:「既然今日定下了盟主之位,何不立刻商議出破敵之策?」

    眾人看去,只見此時曹操,全身皆有布包,顯然是大傷未癒,就帶傷出征,不由都大為欽佩。

    袁紹聽了,很是滿意曹操這話,就道:「孟德說的很是,袁紹雖然不才,但是既然承蒙諸公推薦,做了盟主,就要行盟主之事,商議出破敵之策!」

    眾諸侯連忙道:「敢不聽命!」

    袁紹沉吟一會,就道:「我弟袁術,就為後勤總督,應付諸營糧草,使其不得有缺。」

    袁術大喜:「俺袁家人辦事,諸位盡可放心!」

    袁紹點頭,又道:「那麼,就還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為我軍增添士氣。」

    於是眾人目光,皆看向長沙太守孫堅,畢竟孫堅勇烈,天下聞名。

    孫堅頭裹赤幘,面容雄奇,這時見眾人都望向自己,便也不推遲,就立刻起身,應道:「孫堅願為前部,攻破汜水關!」

    袁紹看著眼前江東猛虎,大喜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