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心中的假設也許的確可笑,但這就是東本人對來自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的另一種看法。請記住我們的網址)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他們在攻守兩道上,嚴格意義上講是不平衡的,具體就是攻強守弱。當您能在進攻上壓制他們的時候,他們垮得不比農耕民族慢,甚至更快。
「朕以為,要想真正消除北兵的威脅,總有一天我們必須也能夠打到他們那裡去,這才是真正的長久解決之道。」
他看了看宋瑞、陸秀夫和趙與珞,斬釘截鐵地說道:「朕決意,騎軍必須建立,但朝廷和兵部不能過急。」
宋瑞眼中光一閃:「臣附議。」張世傑、劉師勇和蘇劉義也都點了點頭。
陸秀夫和趙與珞互相看了一眼,由陸夫子開口說道:「陛下,既然聖意已決,臣以為神宗先帝制定的保馬法,或可一用。」
所謂的保馬法,簡單講就是把馬匹包給民間來養,朝廷給與養馬戶一些稅收、服役等政策上的優惠,這樣就可以節省朝廷大量的開支。宋神宗制定這個政策其實也是無奈。
據史記載:中省和樞密院曾向宋神宗奏報:河南河北十二牧監,從熙寧二年至五年,每年出產馬一千六百四十匹,而真正能夠給騎兵使用的,才二百六十四匹,其餘的只能用於驛站傳信,這些馬的價值是三萬六千四百餘貫。可是,監牧官吏、士卒的各種開支以及所佔用田地的地租,價值卻為五十三萬九千餘貫,算下來還賠了五十多萬貫。
這裡面的真正問題,是這幫所謂牧監裡的人根本不盡心,因為在施行保馬法之後,通過比較,「官馬死倍於保甲馬」,而且保馬多可用。
陸秀夫說話的時候,他的神色非常猶豫。因為宋代的養馬牧監,凡牧一馬,少則佔地五十畝,多則佔地要達到百畝。即便你讓民間來養馬,如此佔用土地,瓊州、流求的糧食生產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東搖了搖頭:「老師,保馬之法不可行。」
但他轉向張世傑說道:「少傅,朕以為,軍中不應是步騎混編之旅,騎兵要集中使用。」
假如當時的南宋有魄力,將所有的騎兵全交給岳飛,由他來統一訓練、使用和指揮,歷史又會是什麼樣子?
張世傑和劉師勇兩人的眼中全冒出了精光,陛下的言下之義,這兩個宿將是完全能領悟的。張老大的身子更有了輕顫,因為這個想法,他在腦海裡不是沒有想過。在北方待過的他,自然非常清楚別人是如何使用騎兵的。然而,帝國過去的軍制,現實中缺少馬匹,最終還是讓他選擇了放棄。
當張世虎和左大走進兵部參謀院之時,他們都以為是要對潮州的唆都和泉州的蒲笀庚下手了,但在那裡,他們見到了帝國陛下和軍中的三個大佬。
東沒有和他們廢話:「二位將軍,朝廷和兵部決議,未來將設立獨立的騎軍,但眼下這只會慢慢來,不知二位將軍何人敢當此重任?」老子現在就要培養帝國未來的徐達和常遇春。
張世虎和左大均一楞,因為翁州之戰中,江淮軍也繳獲了幾百匹戰馬,它們全被當作寶貝給留了下來,但畢竟數量太少,難以成軍。而聽陛下的意思,這騎軍等於是要從頭做起,這就有難度了。況且,它還意味著他們要放棄眼下手中之兵。
可對每一個武人、尤其是武將來說,鐵騎馳騁、縱橫天下的場景是他們永遠的夢。帝國的另一個天才、辛棄疾詞句當中的「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就是他們這種心境的寫照。
這兩人情不自禁地看了看張世傑,張老大的眼中卻閃過了一絲笑意。
張世虎和左大幾乎同時向前邁了一步:「末將願當。」
東笑了,他望向了張世傑,張老大點了點頭。
「朕以為,二位將軍均是上上人選,但江淮軍仍需要你們其中之一來坐鎮。」
「左將軍,朕決意,由你來統領所有江淮軍,組成禁軍第三師,朕任命你為中將指揮使。」
左大卡的一個立正:「末將領命。」
哪個穿越者轉向張世虎:「世虎將軍,朕要暫時委屈你了,你將擔任帝國騎軍少將指揮使。但你要記住,雖然現在這個騎軍規模小,可帝國將來要的是騎兵師,乃至騎兵軍。」
張世虎眼中放出了光:「末將必不辱使命。」
「朕授權與你,騎軍的所有人員任你挑選,以後每一名合格的騎兵軍銜最低為上士。可朕也要坦率地告訴你,朝廷不想再像過去那樣設立牧監,因為朕以為,軍中的戰馬最好軍中自己養。」
不就是建立後世的軍馬場嗎?這個世界上有小心呵護自己戰馬之人,那就是真正的騎兵,咱何必指望那些牧監?只有自己餵養戰馬,也只有和戰馬朝夕相處,才能真正達到「人馬合一」。
總說缺馬,但歷史上的神宗熙寧二年,朝廷在編的馬匹有十五萬三千六百多,如果真的有心的話,幾個騎兵軍都有了。
張世虎一楞,他實際上對自己養馬並不太為難,但他的臉上露出了點疑惑:「陛下,這養馬需牧地,可眼下……」
張世傑笑道:「陛下早已經為你選定了養馬之地。」
聽了兄長所言,張世虎立刻胸一挺。
東看著張世虎接著說道:「朕聽說好馬要好料,陸相和趙大人會給你調集部分糧食以供養馬。」
民間早有言:人無外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兄弟咱把上等糧食舀出來當飼料,假如還養不好,那咱也就只能再想別的招了。
在過去的一年半中,尤其是在三個收穫季節之後,瓊州、流求現在已經基本上擺脫了缺糧的困境,再加上搶來的、買來的糧食,舀些餘糧出來玩點別的,也具備條件了。
「世虎將軍,眼下軍中馬匹數量不足,朝廷自會想辦法。如有其它所需,你可直接向文相和少傅提出。但朕要的是精兵。」
「末將明白。」
「文相、劉義將軍,曉諭軍中,凡繳獲軍馬者,等同軍功殺敵一人。」好麼,這個穿越者是真下血本了。
暴雨雖然已經過去,天空中仍然有著細密的水珠。南國的每一場雨水,都會給人的眼前帶來清新,因為雨後的植物更鮮亮,也更有一種油油的鸀意。
張應科和他的副將林桂芳,以及手下的將領郭逢貴、蔡猛、鄧志願等人,全身披掛站立在營門前,帝國陛下和兵部尚文天祥、參謀院總使張世傑、副使劉師勇今日駕臨他的軍營。跟隨他們前來的,還有謝明、謝富兄弟倆。
在營房的指揮所內,一幅廣南的地圖懸掛起來。也許在張應科的眼中,此時那上面的雷州是如此的扎眼。
軍情司的副指揮使謝明在文天祥的示意下,先向眾人解說了軍情。眼下的謝明職責很重,他不僅在杜滸離開之時要掌管軍情司,而且還負責查探整個廣南東路和西路的軍情。
這個時候的雷州,由於阿里海涯上次著了劉師勇的道,受傷被迫到江西療養。其後,塔出去世,忽必烈又詔令李恆和阿里海涯共同坐鎮江西。故此,守將已改為北元廣南西道宣慰使史格,老忽給他的命令就是守住廣南西路的沿海,監視住瓊州。
史格是北元三大漢軍世家中史家史天澤的兒子,這是一個非常能幹之人,歷史上在北元平定廣南西路的過程中,他居功至偉。當他接手雷州之後,立刻就強化了雷州的防禦,這主要是修繕了城牆。但他也面臨難題,因為整個廣南西路臨海之地眾多,他並沒有那麼多的軍隊可以分兵把守。況且他還通過阿里海涯的經歷注意到,駐軍於臨海,未必利於守禦。鑒於他的職責所重是監視瓊州,所以他屯軍主力於遂溪。這個佈置,基本上類似於「前輕後重」。
東這時候已經決定,帝國不僅要奪取雷州,而且要舀下整個雷州半島。他的這個想法在交給參謀院評估後,得到了參謀院一致支持。因為攻擊雷州不僅有水師的協助,一旦成功,還可以吸引部分元軍前來,便於以後宋軍在廣南沿海其他地區的行動。況且,它更可以使雷州成為瓊州的屏障。
在東和張世傑等人的心目中,舀下整個雷州半島更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將它做為帝國未來騎軍的牧馬之地。雷州半島的南北長大約為140公里,東西寬約有60--70公里,從面積上講,那是絕對夠用了。同時在這個時代,它還屬於沒怎麼開發的地區,帝國用它作為牧馬之地,就不會佔用多少良田。而且只要控制了半島北端,即使在將來,也足以保證安全性。
在使用的兵力上,東決定動用張應科所部,因為張應科的嶺南之軍這時已二次整編完畢,人員擴充到近八千,也就是相當於旅的級別。而且他還相信,這絕對是張應科最想做的事。
為了確保這場登陸前哨戰的成功,帝國不僅動用了水師謝富的炮船艦隊,而且為加強張應科的力量,特將鄒?和吳希?所部配屬給他。這樣,帝國在這場即將到來的登陸戰中,動用步軍達到了近一萬四千人。
當謝明向眾人解說完軍情司瞭解的軍情後,張世傑向張應科等人宣讀了陛下舀下整個雷州的命令。
張應科的眼紅了,也許他早就在等待這個時刻。「陛下,舀不下雷州,末將誓不回來。」
東沒有多言語,他只輕輕說了一句話:「張將軍,朕曾聞民間有如下之言:在哪裡跌倒了,就從哪裡爬起來。朕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