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龍騰世紀 第八十九章教育與民政 文 / 西南北無家

    回到了朝堂上,帝國的大臣們還在猜測,小皇帝開口了:「各位大臣,朝廷要教化天下,首先就要從這裡做起。)。瓊州和流求現在有了那麼多的百姓,他們中很多人都拖兒帶口有孩子,朕希望這些孩子都能上學。」

    這點大臣們沒人反對,教化天下本來就是聖人的理想,但他們也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陛下的打算。果然,小皇帝接著說道:「朝廷要在瓊州和流求兩地多建立學校,讓孩子們上學,學子們可以到哪裡當教習,朝廷給他們俸祿,這俸祿由各位大臣來議定。」

    這幫學子你就是給了他們地,他們中不少人也是租給別人來種,既然這樣,你們就為咱的教育大業做點事吧,至少你們還能向孩子們灌輸點忠義之心。

    陳宜中、楊亮節、謝枋得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異口同聲地回道:「臣贊同。」

    但小皇帝隨後的話就又有點出格了,因為他說道:「諸位大臣,朕希望不僅男孩子都必須上學,女孩子也要讓她們上學。」

    中國的家庭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孩子出生後和母親待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母親對幼兒的影響最大。從教育上講,母親的教育作用甚至要高於父親。儒家的祖師爺孔子就有個好母親;帝國另一個死難的重臣陳文龍,在福建興化被俘之後,堅貞不屈,也是絕食而死。他的母親當時被關押在福州尼寺中,「病甚,無醫藥,左右視之泣下,母曰:『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亦死。眾歎曰:『有斯母,宜有是兒。』」

    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中國古代的名人身後,都有一個傑出的母親。咱這是在從教育的源頭抓起,就是從胎教的角度來看,這也是必須滴。

    宋代以前的中國社會並不像後世所想像的那麼封建,流傳下來的唐代仕女圖中可以看到,淑女們哪個時候經常露出一點香肩,只是到了後代的明清,才變得淑女們把腳露出點來也成了天大的事。

    宋代開始的時候,社會習俗同樣也沒有那麼嚴酷。唐婉和陸游分離後,再見面也沒見當時的人說啥,唐婉也沒有來個什麼一女不侍二夫,趙士程不僅沒有因唐婉是改嫁就嫌棄她,更沒有因前情敵在,就故意找茬,相反他還善解人意地讓這兩人待了一會,要不淒美千古的《釵頭鳳》怎麼會寫出來的?不過就是程朱理學出來後,世風開始有點改變,元明清三代更是強化了這種趨勢。(請記住

    後世這些儒生們的腦袋也就是糨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整不出花樣來了,改找女人的碴,實在不行了乾脆將她們的腳都裹起來了。女人們個個顛著個小腳走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哪身體素質能好?她們的身體素質差了也就不說了,可是嬰兒的體質就容易造成先天不足;再加上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智力低下的人生出來孩子,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上講,整體智力也就難以提高。一代一代下來,人的總體素質只見下降沒見提高。這幫鳥人對東亞的這個民族犯的事大了,後世「東亞病夫」的帽子,與這幫鳥人不是沒有關係。

    雖然宋代士大夫的觀念還不像後世哪樣,但對陛下所言,大臣們還是覺得過份了。在男尊女卑的世俗傳統下,古代女子也有不少讀的,但她們的讀,一方面主要是在家裡,另一方面是為了「通文達意,應變隨機」。而陛下現在竟然要女子上學,他們面面相覷。陳宜中開口說道:「陛下,這不妥,前朝未有先例,而且這有傷風化。」

    「陳相,女子讀了,她們將來可以從小就教化孩子啊。朕不是要她們和男孩子們一起上學,而是單獨上學。」哪個穿越者又開始忽悠了。

    「謝大人,國學院要建女子學院,專門教育女孩子,就從瓊山府開始,朕自會恭請太后親任院長。」咱沒想一步到位讓所有女孩子都能上學,什麼事都是先有開始再有以後,不急,咱慢慢來。咱要先搞一個女子貴族學校出來,把謙良溫恭、知達禮、小鳥依人的好傳統給保留下來,免得後世盡出些什麼野蠻女友。不過太后哪裡,怕是要好好琢磨一下怎麼去忽悠,這才是比較頭痛滴。

    好傢伙,你花樣越來越多,還把太后都抬出來了啊,太后會同意?大臣們都轉了轉心思,老謝也眨了眨眼,不知所措,但他們也並沒有再表達反對的意見。大臣們其實想的遠啊。

    東如此做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哪就是給楊淑妃找點事情做,東他自己神經過敏,老覺得背後有人盯著。要轉移目標,更要善於轉移視線。其實後宮裡現在又有多少事情?就算人家盯了,也是太后關心皇帝。只是他沒有想到,當他和楊淑妃講了這個事之後,太后竟然很快就答應下來了。而且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子貴族學校,更是首先就建立起來。

    陸秀夫和趙與珞在這個過程中沒怎麼說話,他們對小皇帝已經是見怪不怪。但他們考慮的就比較多,他們可是管朝廷花錢的,朝廷的財政實際上現在還是很緊張,在相互看了一眼後,老趙開口說道:「這建立學校的花費,陛下的意思是……」

    「朝廷出,學費也全免了。」東小手一揮,很有氣魄地說道。咱一定要貫徹聖人義務教育的思想,好的規矩咱更要保留。自孔子開創平民教育以來,歷代還沒有哪個像後世那樣,讓百姓在教育上花費那麼多錢。花了錢不說,您再看老師的素質,不少孩子進校先被讓填個表,寫上父母是幹什麼的,這都打得什麼主意呢?孩子受到的影響能好?其它老百姓有意見的事就更多了。

    一方面整個社會抱怨世風日下,一方面教育體繫在培養投機鑽營之輩,你永遠也不可能改變社會的現狀,這不是惡性循環是什麼?整頓社會風氣首先就要從清理教育開始,你不從源頭上抓起,那沒用。偏激一點,有些磚家叫獸也沒有資格進行抱怨,他們更應該念兩個字:輪迴,是他們首先放棄了自古以來好的傳統。

    您別怪咱對後世的有些磚家叫獸有意見,就他們,還提什麼儒家傳統、師道尊嚴,拉倒吧,孔聖人都在地下哭泣。

    東還在哪裡意氣風發,大臣們早嘀咕了:敗家啊,朝廷狀況才有點好轉,你就這樣折騰,雖然教化天下很重要,但現在這時機不對啊。他們剛要發表意見,小皇帝搶先開了口。

    「老師、趙大人、謝大人,這個學校,要一個一個建,不要急,朕提議每月建一個或兩個。」什麼事情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干快上哪的確不是時候。

    大臣們這才鬆了一口氣,一個月建一兩個學校問題還不大,他們一致表示了贊同。其實在後來的實施過程中,建學校速度是很快的,而且朝廷的花費並不太多。中國傳統上的重教,更不要說這是在文風鼎盛的宋代,使得每一個地方都極其重視這件事。各地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多學校是立馬就建起來的。

    「老師,趙大人,諸位大臣,關於瓊州和流求百姓的民居,朕以為朝廷也要考慮。」好麼,小鬼頭今天有點興奮,不成你又要給百姓免費蓋房子?哪就不是朝廷所能承受得了。

    「朕看這瓊州總有風災雨災,想必流求也定然如此。」裝什麼裝,肯定如此。

    「所以朕覺得朝廷應該給百姓建房,以防天災。」不說咱現在就住在瓊州,就說後世的電視新聞上,海南和台灣的颱風災害報道年年都有。

    大臣們心裡是直嘀咕,你看看,亂來了吧,這小鬼頭有時候就是瞎整。可是他們還沒有開口,陛下就又把他們的話給堵了回去。

    「朕看這兩年裡,瓊州的百姓已經有不少屋倒房塌的事例出現。朝廷與其到時要救災,還不如現在就防災。但這個給百姓建房,朕不準備免費。」大臣們一楞,太陽升起的方向不對啊,小鬼頭轉性了?

    「各位大臣,朕的意見是,朝廷給百姓建房,但要和他們立約,能現在付錢的最好,不能的,以十年為限,可以分期付完。」咱這也是安居工程。古代的分期付款購房也冒出來了。

    夫子們楞了楞,花樣是夠多的啊,但好像這不是不可以接受。

    要想留住人心,讓百姓安居樂業,衣食住行你一定要盡量解決。眼下雖然沒有後世房地產行業的問題,但有些事情還是要提前考慮到。

    「老師,趙大人,告訴工部的大臣,讓他們和建築隊的工匠們進行商議,多舀出些民居的方案出來,然後以此定價,經朕同意以後,讓百姓選擇。」不就是多弄一些樣板房供消費者選擇嗎?這問題不大,但定價就關鍵了,你要讓下面的人來定,哼哼,他們少不了做手腳。

    陸秀夫、趙與珞和大臣們互相看了看,如果是這樣的話,朝廷倒也沒怎麼吃虧。但有大臣又問道:「陛下,如果有百姓想自己建房呢?」

    「哪朝廷就無須管他們了。」咱不可能什麼都大包大攬,也不必進行強制。

    陸秀夫和老趙是基本上同意陛下意見的,陛下要審核房屋定價的本意,他們明白。但他們早盤算過了,按陛下說的這樣做,建築隊的一部分人就暫時無須朝廷來花費了,因為無論你再怎麼樣,工匠們的工錢你還是要計算進去的。而陛下已經告訴過他們,建築隊的規模還要擴大,他們正為這又要增加的花費犯愁呢。

    可是,在東的心底裡,他已經開始為未來謀劃,因為將來一旦登陸沿海,重新築城是必然的,而動用百姓來進行,哪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專業化隊伍的效率是一般民夫遠不能相比的,大規模的動用民夫,一是容易造成耽擱農時,影響糧食生產。二是容易引起百姓的怨言,歷史上這樣的教訓是很多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