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347章 復得汜水關 文 / 白氏傳奇

    張合雖然年輕但頭腦卻很冷靜,他見出戰沒有勝算遂準備固守汜水關跟關羽打持久戰準備將關羽耗退,張合以為憑借汜水關堅固的城防和他精心的佈置能抵擋關羽大軍的鋒芒,最為主要的是張合一看城下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卻不料關羽在騎兵的背後早已部署了一批攻城的特種部隊,其實不管張合怎麼認為,他的結局注定就是一個失敗,因為普通的城防根本無法抵擋關羽如此強大的攻勢,何況區區的一個汜水關,關羽推出的這「霹靂車」威力太大了,就像是一股火力將城上的守敵壓住,不能施展防禦,這樣一來就為攻城的軍士贏得了優勢。

    關羽大軍五輛霹靂車集中發力向汜水關發起攻擊,汜水關之上的守敵被拋來的石塊砸的紛紛潰逃亂作一團,根本無暇顧及城下的攻勢,而此時的城下關羽的火車已經衝到吊橋火勢乘勢而上一下子將吊橋點燃開來,城上的守敵根本無力顧及這個完全為拋來的石塊所壓住,關羽見吊橋被燒隨即指揮大軍向城門撞擊,卻見大軍推著攻城的沖車向汜水關的城門處衝擊而去,以前關羽攻打城門都是用一根足夠粗的木樁經過水泡然後用足夠多的人抬著這根大木樁向城門撞擊,且不說這個木樁有多沉重,需要不少的人力,這還不說主要是攻打的效率十分低下,一群人抬著根大木樁,行動十分緩慢,大大降低攻城的效率,如此多的人力還有被攻擊的危險,所以這樣的攻城方式十分粗放,關羽經過琢磨推出了一種新式的攻城器具,什麼器具呢?那就是用木頭構築一台戰車。下面安放六個輪子,車上用木頭搭築成一個封閉結構,類似一個封閉的大木箱,兩端橫出兩根足夠長的大木樁以便人力來推動這台戰車,戰車上面搭築幾個粗壯的木頭,木頭上懸掛鐵鏈。鐵鏈有數條用來吊著一根粗壯的大木樁,也就是以前需要人工來抬著的大木樁這次裝到了車上,人只要推著這台戰車就可以將這跟大木樁推到城門處,而且還用不著那麼多的人手,這跟木樁豎掛在車上,長出戰車數米,木樁前頭銷成圓柱形以減少衝擊的阻力,因為木樁是用鐵鏈吊起來的,雖然放在了戰車上但仍然可以移動仍然是活動的,所以只要這台戰車將木樁送到了城門處。人就可以推動這木樁向城門撞擊

    關羽的沖車猛地向汜水關的城門處衝擊而去,如同一隻箭魚一下子衝到了城門處,勢如破竹,此時城門處的吊橋已經為火車所燒燬,只留下城門,眾軍士簇擁著沖車開始撞擊城門開來,「哄、、、哄、、、、哄、、、」伴隨著這一陣陣的撞擊聲,汜水關的城門被撞得搖搖欲墜。此時的汜水關內,守敵正在極力護衛著城門。不過在強大的攻勢面前這種阻擋又能維持多久呢?

    就在關羽大軍的沖車衝擊城門的同時,關羽的特種部隊也開始了發起了總攻,這是一隻受到過專業訓練的隊伍,善於城池的攀爬,具有攻城略地的經驗,別說一個小小的汜水關就連長安城那麼大的城池也不在話下。這支部隊紛紛架著雲梯有的附帶著撓鉤奔向了汜水關,飽經炮彈攻擊的汜水關城上一片狼藉,在強大的炮擊下城防工事損毀嚴重,基本喪失了防禦能力,現在汜水關上的守軍哪裡還有心思防禦啊!這一番飽和的炮擊讓城上的士卒死傷嚴重。沒死的嚇都嚇破膽了,他們哪裡見過這等陣勢?從空中一下子飛來好幾十斤重的大石塊,我的個天哪!如此恐怖的事情讓這些從來沒有見過場面的小兵豈能不膽寒,關鍵是面對如此攻勢沒有任何好的辦法,什麼能招架的住這樣的攻擊?唯有躲閃,否則就是找死啊!

    經過一番飽和炮擊之後,汜水關上守敵死傷慘重加上飛來的拋石,整個城上已經是亂七八糟狼狽不堪,張合見關羽的炮擊停止了,知道關羽下一步就要攻城了,張合與李肅商議:「關羽要攻城肯定是雙管齊下,上下進攻,我們分頭去訖,我在城上阻擊,汝去城下指揮軍士堵住城門!」

    「這樣最好!事不宜遲我這就帶軍下下城!」李肅說完提劍帶領一撥軍士下了汜水關直奔城門處。

    張合在關上指揮軍士趕緊就位來阻擊關羽大軍登城,城上的士兵得令紛紛出來阻擊,此時的關羽大軍攻城特種部隊已經衝到了城下對汜水關發起了攻擊,有的架起雲梯有的飛起撓鉤紛紛攀城開來,張合率領大軍奮起阻擊,但談何容易,城上已經是混亂不堪,地上橫七豎八的倒著人和石塊,好多防禦用得東西都被壓在了下面,而關羽大軍的攻勢又是如此的猛烈,如果等著將東西和人移開再搬出防禦物資肯定是來不及了,張合見事態緊急急忙下令守城的軍士們就地取材,用躺在地上的人和飛來的石塊作為防禦物資投擲,軍士們得令將地上的死去的士兵的屍體抬起砸向撲上來的關羽士兵,有的則搬起飛來的石塊砸向衝上來的士兵

    李肅帶領一幫人等奔赴城下城門處來阻擊關羽大軍的沖車發起的攻擊,但談何容易,沖車的衝擊力極強眼瞧著城門忽閃忽閃,城門處的橫著的橫桿被撞的都已經彎了,李肅見城門已經是搖搖欲墜,再看城門處一群軍士正在奮力堵住城門避免城門被迅速撞開,不過他們的抵擋在強大的攻勢面前已經是徒勞無功或者說無濟於事,卻聽「光」的一聲響,城門的橫樑一下子被撞折了,城門很快被撞開了,關羽大軍一擁而入,李肅見關羽大軍撞開了城門不禁大驚當即率領守軍與關羽大軍展開了激戰,關羽大軍如同一股逆流逆勢而上,紛紛衝入城內好似摧枯拉朽一樣勢不可當。這些士兵乃是攻城特種部隊,關羽見城門打開遂命令重裝騎兵改步兵向城內攻擊。

    因為汜水關的城內相對狹小,所以對於全副武裝的重裝騎兵來說行動十分不便,但重裝騎兵並不是一潭死水,他們從戰馬上下來直接就變成了重裝步兵,徒步入城攻擊。戰鬥力依然強大,而且全身鎧甲可以抵禦一些弓箭的襲擾,特種部隊攻入城內緊接著重裝步兵方隊跟進,殺入城內所向睥睨,城內的守軍與重裝步兵一遭遇那簡直就是活靶子,他們的攻擊絲毫傷及不到重裝步兵,而重裝步兵一發力就如同切菜剁泥將城內的守軍砍殺,城內守軍很快被擊潰開來,李肅見關羽大軍如此強大知道不是對手。他率領一支人馬盪開陣腳倉皇奔逃。

    與此同時在城上關羽大軍也陸續登城

    開來,張合率領眾守軍奮力阻擊,正遇龐德,龐德登上城樓與張合激戰開來,二人紛紛掣劍在手開始廝殺,一連戰有20餘合不分勝負,張合見形勢危急,城下已經被攻破。城上再阻擊也是無濟於事,敗局已定。只手根本無力回天,遂放棄阻擊開始撤退開來,張合率領一支人馬衝下城去,左突右擋奮力衝殺極力突圍,很快殺開一條血路,張合衝到城下準備奪路而走奮向北門突圍。卻見一將攔住去路,此人生的面如冠玉,腰細膀寬,一表人才,看上去十分的年輕。張合見一小將攔路看樣子比自己還要年輕,遂不放在眼裡掣劍來戰,二人當即動手,那小將也不答話拔出身上佩刀直取張合,二人交鋒戰有十餘合,那小將殺的興起,張合招架不住,就在這時城上的龐德也殺將過來,二人將張合圈在垓心,張合左突右衝不能得拖

    張合被馬超和龐德圈住很快又陷入了重圍之中,被關羽大軍圍的是裡三層外三層,張合奮力擊殺然同時應對兩員上將,他在多的抵抗也是白費,一不留神被馬超擊倒在地,眾軍士一齊上前將張合生擒活捉,這時關羽已經趕到,見活捉了張合遂問李肅的情況,有軍士稟報稱李肅已經逃走,關羽聞後哪裡肯捨,親自駕馬帶領手下的十八勇士去追李肅開來。

    李肅見事情不妙急急撤退從北門倉皇出逃,正在奔逃卻見後面塵土飛揚一騎人馬從後面追來,李肅嚇的魂都飛了,拚命的向前奔跑,掣馬疾行,然後面的追兵卻離他越來越近,連人影都看的見了,李肅見後面追兵人數不多而自己帶領的人馬足有百餘人,再看看後面不過十餘騎,李肅遂不把後面的追兵放在眼裡,他調轉馬頭謂眾軍士道:「弟兄們我們不要怕後面不過十幾個人我們現在至少有百餘人,大家跟我一道將來追之敵消滅,以解後顧之憂然後我們也好放心奔走,弟兄們跟我來!」那百餘人一聽這話頓時也來了精神跟隨李肅一道調轉馬頭來戰關羽。

    李肅以為自己人多勢眾準備憑借自己優勢力量消滅關羽,其實他哪裡知道前來追趕他的人是誰,如果他知道是關羽前來追趕,他一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等到與這股子靠近了李肅方才發現時關羽,追悔莫及啊!兩支人馬這麼一遭遇,李肅傻眼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關羽會親自帶人來追趕,二人就這麼近距離的一接觸確切的說是零距離的接觸,真是新仇舊恨百感交集啊!關羽擺開了陣勢,李肅也將人馬一字擺開,現在的他知道再跑已經來不及了唯有一戰。

    關羽勒住了韁繩,對李肅大罵道:「叛徒哪裡逃?」

    「關羽你何必要將人逼入絕境呢?我曾經也幫助過你,你為何非要置人於死地?」李肅急道。

    「少廢話背主之人,我豈能容你?」關羽端起大刀喝道。

    李肅牙關緊咬:「關羽我今天跟你拼了!」說完指揮手下軍士一齊向關羽進攻開來,關羽拍馬舞刀攜十八勇士奮力向前一連擊殺數十人,李肅見狀不妙帶領剩餘的幾十人再次奔跑開來,關羽見狀拈弓搭箭對準李肅「嗖」的一聲射去,「啊」的一聲李肅應聲落馬栽倒在馬下

    關羽射死了李肅翻身回撤,再次折回汜水關,此時的汜水關已經為大軍所佔領。其餘受敵全部投降,關羽鞍馬勞頓,眾人押著張合來見關羽,張合被按倒在階下,關羽謂張合道:「張合敗軍之將還有什麼話說?」

    張合將頭一揚不忿道:「為今兵敗乃是天意唯有授首一死!」

    「汝如此年輕難道就這麼甘心一死?」關羽接著說道。、

    張合聞後歎了口氣:「生死由命成敗在天!年輕然命運如此又有何惜?」

    「如果我給你繼續活著的機會呢?」關羽繼續說道。

    關羽說完張合瞪大了眼睛,望著關羽。那眼神裡分明充滿了期待,說道:「莫非丞相能留給我一條生路?」

    「我留給你生路,你會作何選擇?」關羽接著說道。

    張合一愣陷入了沉思說道:「吾乃袁紹之將如今兵敗理應為主赴死,但丞相給了我生的希望,吾願歸順到丞相帳下!這也是吾之夙願!」

    「好一個貪生怕死之輩!如此不義之人留你何用?來人啊給我拉出去斬了!」關羽突然發號施令道。

    關羽說完張合一愣,不過他馬上鎮定道:「大丈夫死則死矣!吾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人人都傳關雲長任人唯賢,慧眼識人,今日得見也不過如此!」說著突然站立起來就要跟著壓解的士卒走向帳外。

    「慢!」關羽闊步走到張合近前,親自動手來解張合手上的繩索。張合見狀不覺目瞪口呆,關羽解完了張合手上的繩索,拍了拍張合的肩膀道:「吾深知汝是個難得的將才,前翻不過試探耳罷了!汝真心歸降勝過奪得汜水關也!」

    張合聞聽這話感激涕零的說道:「張合感將軍知遇之恩雖肝腦塗地無以回報,願為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說著再次跪倒在地,關羽急忙將張合扶起。

    就這樣關羽再次收復了汜水關,用了僅僅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關羽對這次攻打汜水關有功的馬超和龐德大加封賞。加封馬超為典軍校尉加封龐德為討虜將軍,留下龐德鎮守汜水關。帶著馬超和張合回洛陽開來

    卻說袁紹征討揮兵北上征討公孫瓚,這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治今河北遷安市)人,出身貴族。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後逐步做到中郎將,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北方遊牧民族,作戰勇猛。威震邊疆。公孫瓚是貴族子弟,但因母親出身低微,只能任書佐。因美貌、聲音洪亮與才智受太守賞識,被邀請為女婿。受岳父幫助曾與劉備和劉德然共同師事於盧植。公孫瓚後來在太守劉君下任御車。在劉太守犯法被發配交州日南時敢於違法喬裝成士

    兵沿途護送,途中劉太守獲赦還。公孫瓚歸來後因此德行被舉孝廉,任為遼東屬國長史。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公孫瓚就退到空亭對隨行隊伍說:「如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殺。」於是手執長矛策馬帶隊衝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幸於死,自己也損失過半。鮮卑人以此為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公孫瓚陞遷為涿縣縣令。

    公元178年-公元184年(光和年間),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發三千精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公孫瓚率軍到薊中時,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人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攻佔右北平郡(今河北豐潤東南)、遼西郡屬國的城市。公孫瓚以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立下戰功,升為騎督尉。此時,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眾歸降公孫瓚。公孫瓚又升為中郎將,封為都亭侯,進駐屬國,此後的五六年間,與北方遊牧民族爭戰不斷。

    公元188年(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孫瓚與張純、丘力居等戰於遼東屬國石門,張純等大敗,張純於是拋下妻兒逃入鮮卑境內。公孫瓚繼續追擊,由於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圍困於遼西管子城二百餘日,糧盡士潰,士卒死傷大半。丘力居軍也糧盡疲乏,遠走柳城。朝廷詔拜公孫瓚為降虜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領屬國長史。公孫瓚於是統領兵馬,守護邊境。每次一聽到敵人來襲,公孫瓚馬上聲疾色厲,作戰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從此烏桓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不敢再來進犯。公孫瓚常與身邊數十個善於騎射的人都騎白馬,相互間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