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335章 剷除左豐 文 / 白氏傳奇

    「左豐醒醒吧!你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返了,像你這種人就應該跟董卓、摩登一個下場那就是不得好死!有句話講『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普天下百姓造福為社稷披肝瀝膽而死死的就要重於泰山,相反損公肥私、以一己私利而廢天下之事、盤剝百姓、禍國殃民死的就比鴻毛還輕,你這種人和董卓、摩登一樣就是死也是死的比鴻毛還輕!」關羽接著批判道。

    關羽這一番話說得左豐在眾人面前丟盡了臉面啊!作為一個上層人物平生第一次被人連損帶貶批評的是一無是處啊!左豐聞聽完關羽這第二番話真是羞愧難當加上氣急敗壞,本來身體就有病,今日來朝堂已經是勉強,哪知關羽來這麼一手,左豐身心備受煎熬啊!關羽卻是嘴不饒人,關羽年輕氣盛啊!聲如洪鐘一般根本不給左豐還口的餘地,在那裡是喋喋不休口若懸河,左豐一邊聽一邊不住的搗氣啊,眼瞧著他上氣不接下氣,卻見左豐一口氣沒上來當即昏倒在地,獻帝身邊的太監見狀連忙跑到階下去扶左豐

    左豐在幾個太監的攙扶下急促的呼吸著,眼睛瞪的溜圓,他用有氣無力的手指了指關羽,彷彿要說些什麼,不過還沒等說出來就見他眼睛一直,嘴角頓時湧出鮮血開來,然後便不省人事了,幾個太監哭著喊著左搖右晃但左豐就是不動彈,他死了!左豐本來就已經上了年紀再加上有病,身板哪能禁得起這麼折騰,就是健康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氣啊!何況左豐這麼多年來從未聽過這麼刺耳的話。就這樣左豐被關羽數落的一命嗚呼了。

    左豐一死整個朝堂上的人都驚呆了,這左豐不是一般的人啊!他是符號型的人物啊!這個人三朝元老雖然沒幹什麼好事但左豐身在官場這麼多年,而且又是歷代皇帝身邊的紅人,經常擔任特使一職,為朝中不少大員都辦過事,門生故吏十分廣泛。左豐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這麼多年沒少收人錢物,當然左豐這個人也十分狡猾聰明,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見風使舵什麼時候該明哲保身,所以苟活到現在,要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他左豐怎麼可能就這麼的完了?

    左豐一完象徵著一個勢力的徹底垮台,整個閹黨的大樹一下子倒了,朝中再無人能與關羽抗衡了。這下朝堂之上很快再次熱烈起來,眾大臣們又開始眾說紛紜了,有的大臣狂呼:「該死!這樣的人早就該死了!」「這個好東西沒幹好事!」「終於把這個大蛀蟲給剷除了,痛快!」關羽看著這些人是歡欣鼓舞啊!跟之前相比真是一反常態,左豐要是不嚥氣,他們哪個敢出大氣呀!這下左豐一死好比牆倒眾人推破鼓眾人錘啊!群臣激憤紛紛譴責左豐啊!

    其實這些大臣們之所以前後表態截然相反,這也是有原因的,這些大臣們雖然位居高位。但跟左豐比起來還是要遜色很多,左豐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尤其是在桓帝、靈帝的時候。那時候皇帝還是有實權的,左豐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那是相當的了得,無論是朝裡朝外都得為他馬首是瞻,朝裡他向皇帝說幾句話就可以讓一個人陞遷,朝外的官員不論你是統兵的還是封疆大吏,作為朝廷特使的左豐一到你就得大出血恭恭敬敬的供奉著。試想這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就連關羽當時喝酒都得給左豐陪好了,左豐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左豐紅火的時候這些群臣是什麼,什麼都不是。說白了在左豐面前那就是個螞蚱說碾死就碾死啊!

    這些大臣們也都親眼見到過左豐的能量,有的人甚至找左豐辦過事情,還有的就是找左豐幫忙解決過家裡什麼子女的問題,這些人或多或少都跟左豐有過交集,因此當左豐出現時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沉默了,這個人物居然出現了得罪不起啊!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這些大臣有的貴為一品大員,但跟左豐相比仍然是個馬而已,現在左豐死了,群臣一下子有恃無恐了,獻帝見狀當場嚇壞了,關羽接著勸道:「陛下!左豐雖然已死然其罪過卻不應寬恕當沒收其所有非法所得歸國庫!」

    獻帝聞後戰戰兢兢道:「准奏!左豐已死人死如燈滅我看清理太監之事就算了吧!」

    「此事絕不可就這樣算了,鑒於陛下需要太監服侍,臣建議精簡宮廷太監的人數,僅僅保留必要的一些人等其餘全部解散!」關羽拱手薦道。

    獻帝一聽這話頓時喜上眉翹了,不管減下去多少人只要還保留這個人等就行,畢竟要比剷除這一職位要強太多,獻帝當即應允道:「好!好!就依關將軍!」

    這就樣整個朝會歷經幾個波折最終達成了一致,雖然過程有些艱苦但獻帝基本上答應了關羽的請求,而關羽也基本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收穫頗豐:自己榮升了丞相,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有了丞相之職就可以總攬全部政務了,這丞相一職一般都是實職,不似司徒、太尉這些一品虛職,關羽因為兵權在握所以擔當丞相一職自然不虛,這樣一來關羽便可以大權在握了,以自己的權力推進改革,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關羽還以此為契機將自己的心腹之人全部推到了政位之上,讓這些人順理成章擁有了爵位,關羽還以此為契機將那些不聽話的對立面全部拿下,基本上達到了精兵簡政的目的,現在朝綱之上基本上都是擁護關羽的人了,排除了對立面,日後免生禍端,以免自己外出征戰而擔心後方不穩

    關羽這個**絲出身的人物曾經的一介布衣,在年僅33歲的時候就榮登了丞相之職,這是多麼了不起啊!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丞相這是一品大員中的實職,總攬政務大權在握,國家社稷於一身的人物,丞相協助皇上處理政務。統帥百官,權力十分了得,而此時的獻帝不能理事,全部政務皆由關羽掌控,關羽儼然就是丞相中的丞相,權力基本上比獻帝還要厲害。而且坐擁軍權,自己實際上就成了真正的主宰者,關羽從這時起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領袖了,不再惟命是從不再寄人籬下,而這一切卻是來的如此之快又順理成章,關羽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出道十餘年終於達到了權力的巔峰,榮耀至極,位極人臣。其實從這時起他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王」了,至於獻帝那就是個擺設而已,自己可以聽他的也可以不聽

    聽他的,但他凡事都尊重這個孩子給他足夠的面子徵求他的意見不像董卓那麼霸道專橫。

    擔當丞相之職是關羽人生的一個重大轉變,也可以說是他的一個華麗轉身,他從一個單純的軍事首領一步跨入了政界的巔峰,成為了政界的老大統領朝政分管百官,而關羽之前根本沒有擔任政界官員的經歷就是連最小的縣令都沒有做過。沒有這方面的經歷和經驗,一切都是從新開始從頭進行。他既是學生又是師長,但是關羽有的是先見之明和知識還有治軍的很多經驗為他擔任丞相一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現代的時候關羽學過管理學尤其是行政管理略懂經濟,重生之後關羽還讀了不少書,歷代的史書還有一些儒學經典這也為他擔當丞相一職奠定了基礎,關羽擔當軍事將領的時候注重人才選撥培養這也為他擔當丞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要做好這個事情,關羽深感自己還需要不斷歷練,但此時的他在政治上經歷頗多,政治上已經相當成熟了。

    作為一個統帥擔當丞相一職,關羽深感自己肩上的重擔之大。從微觀直接步入宏觀,他需要掌管的事情很多很多,國家財政收支是重中之重,還要發展農業經濟尤其是水利工程,還要制定各種發展的規劃和計劃,審批各地報上來的折子,批閱奏章這是常事,關羽還要主抓人事,除此之外涉及到民族外交祭祀禮儀的事情他都要參與,關羽還要掌管軍事權力越來越大事情變得越來越多了,很多事情他還得從新研習,邊學邊做,其實關羽原本不必如此,他可以瀟灑的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就像董卓那般每天享樂,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對政事從來不管不問,缺錢了就徵繳,以暴斂的方式解決問題,當然這樣做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最起碼的可以將事情交由別的大臣來做,自己分配任務就行了,同樣也可以輕鬆許多,不必推著事情做,叫事情找上門來集中批閱也不是不可以,怎麼做都有怎麼做的道理。

    但關羽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使命感強這也許跟他多年的軍旅生涯有關,不管是在現代還是重生之後關羽作為一個軍人一直都沒有懈怠過,無論是在什麼崗位上他都努力做事將事情做得更好,當然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做出了一番成績,他這個人是幹啥像啥幹啥啥成,你說是學習還是練武,是打鐵還是開舖子,是擔當副將還是主將,在任何一個崗位上他都追求卓越,對事業的那份忠誠和勤奮是他進步的基石,試想如果一個人不努力,即便是你有良好的條件,讓你一步登天擔當了統領萬軍的領袖,你一樣可以啥也不是葬送了前程,這就叫做「有德無才難勝任,有才無德事難成」,做什麼事情都得有那個能力,否則再大的事業再大的權力也都可能毀於一旦,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一個人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學習不斷歷練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關羽這個領導人一直都深諳這個道理,他也是出奇的能幹,幾乎很少有歇著的時候,除了睡覺吃飯以外他基本上都在做事情,不論是研究軍情還是分析形勢不論是研究改革還是執掌人事,亦或是調研。當然最多的時候是打仗,關羽真的是很忙很忙,他將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事業之上,他的職業看似風光無限看似無上榮耀,但這其中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領悟的了的,多少次他夜不能寐的思慮著問題。多少次他通宵達旦的研究軍情,多少次他夜以繼日的忙碌,作為一個年輕人他遠比同齡人要老,姑且將這叫做成熟吧,一切都是為了心中的那個夢想,夢想著有一天他一統華夏,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實現萬人朝拜,夢想著有一天蠻夷都像自己進貢俯首稱臣,夢想著有一天治下的百姓都高呼「萬歲」。夢想著有一天萬人敬仰。

    擔當了丞相,關羽感慨萬千俯首往事暢想未來,這放佛是一個夢突然間變成了現實,走到今天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太多,這也許是他該得的榮譽,這似乎又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在夢想與現實之間他做到了,關羽作為一個領導人勤於做事積極進取。他也鍛造了一支優良的勁旅,戰無不取攻無不克。作風優良,戰鬥力極強,這就是他嚴於治軍的結果,當然也是他的映射個人魅力帶動的結果,在官兵們看來關羽這個主子十分的英明,十分的勤勉。更是以身作則,他對事業的那份熱忱,他的責任感之強進取心之大,無不影響著手下的士卒,關羽做事公平公正對待下屬更是平易近人。這樣一個主子誰不願意跟著他干呢?跟著關羽做事大家都有一股勁頭,願意為這個主子效力,願意為他赴湯蹈火,願意在他面前表現,這就是一個成功的領導人的魅力,關羽做到了。

    士兵們願意跟著關羽做事,關羽也不忘給他們恩惠,自從自己擔當將軍之後,他一直致力於提攜人才,從優秀的士兵中選撥人才擔當領導,逐級提拔,以此作為他們做事的動力,讓士兵們看到只要你努力了表現優秀了就有希望,上面都看著呢,造成了士兵們個個爭先人人奮勇的局面,關羽除了在這方面激勵士兵還注重加強對士兵的物質獎勵,俗話說『當兵吃糧』,沒有糧餉作為支撐就缺少了動力,關羽深諳這一道理,他擔當主將的時候每當繳獲錢財的時候都不忘給手下的弟兄們分點,用以提高他們的待遇,而且他從來不剋扣軍士們的糧餉,即使再困難日子再不好過,正是因為如此手下的弟兄們都願意跟他幹,除此之外關羽有的時候還給軍士們「加薪」,增些待遇,提高糧餉待遇,這無不讓手下弟兄們歡欣鼓舞。

    關羽深愛著這支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軍隊,也摯愛著每一個軍士,把他們視作生命而倍加珍惜,雖然職權是如此之高,地位是如此之重,但他對待手下的弟兄們卻是沒有一點架子從不搞特權,與手下弟兄們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運,正是因為如此手下的士兵對待關羽都忠心耿耿,敬愛有加,正是因為如此他在軍中才有了崇高的威望,贏得了上下的一致認可,關羽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根植於士兵的心裡,大家從心底裡佩服他、擁戴他,正是因為如此當關羽被架空的時候,當他決心要發動軍變的時候,一呼百應,整個軍隊紛紛向他倒戈,擁護他的領導,這就是他這個軍事主官的魅力。

    關羽作為大將軍贏得了軍心,這次榮升丞相之後,他更要依靠他的魅力贏得民心,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麼,天時關羽已經佔了,此時的他已經在眾諸侯中崛起而且贏得了先機佔據了洛陽,在年齡上關羽也佔了優勢,他是眾多諸侯中可以說是最年輕的,這就是所謂的天時,關羽已經佔了,接下來關羽的主攻方向就是人和了,這也是他擔當丞相努力的方向,要爭霸天下就要獲得百姓的支持和認可,誰得到了民心誰贏得了百姓誰就能在未來中佔領先機,從現代一路走來的關羽更深諳這其中的道理,從古今的歷史中關羽瞭解了太多這樣的例子:好多起義因為最後丟失了民心多以失敗告終,而偉大領袖因為採取了人民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是活生生的例子,關羽從中吸取了正反兩方面的教訓,他決心不走彎路,雖然現在的他位高職尊了,但他更要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絕不能高高在心不可一世更不能享受特權,他關羽不過是個做事者,一心一意的進取者,萬里長征不過走完了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現在的他距離自己的夢想還很遠很遠,自己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是他對現實的清醒認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