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260章 袁術起兵 文 / 白氏傳奇

    當然顏良不敵典韋也是有原因的,一連與曹操手下兩員大將交手,耗費了不少體力,尤其是剛剛與夏侯淵過招雖然僅有40合然這讓他頗費些體力,這還不算,此時的顏良心理還有些負擔,什麼負擔?那就是曹操突降6萬大軍,神兵天降一樣,殺得顏良有些措手不及,在體力和心理雙重負荷之下,顏良迎來了與典韋過招,而此時的典韋以逸待勞,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體力上更是保存了實力,所以典韋完全可以做到放手一搏,沒有包袱,這場打鬥他可以完全投入進去,盡力的拚殺,與他比起來顏良的狀態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只是疲於應付罷了,不能完全的做到放手一搏。

    武將的打鬥一方面來自自己的實力,而作為實力相當的武將,狀態也決定著打鬥的勝負,很難想像一個狀態欠佳的武將能有什麼出色的表現這與現代的考試道理是一樣的,狀態不佳很難取得什麼好成績,用在這裡道理一樣,由於情勢所迫此時的顏良本來心思就不能完全投入進去,他與典韋的武力本來也沒有什麼大的差距,而此時的典韋完全使出了渾身解數,所以顏良的結果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為典韋擊退,典韋若想殺死顏良,他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所以能逼的顏良退卻那就是最大的勝利

    典韋奮力擊退了顏良,曹操大軍由此威勢大振,士氣再次高漲起來。

    曹操見時機成熟遂催令大軍進攻,六萬大軍吶喊著撲向顏良,顏良料抵擋不住大軍一下子潰散開來,這時劉延也殺出大寨開來,與曹操合兵一處攻打顏良,顏良為兩軍逼迫退到黃河渡口,前面曹操仍然在奮力向自己衝殺。後面則是黃河渡口,顏良顧不得許多策馬直向河中退去,大軍落水者無數,紛紛向水中奔逃,竟有不少溺水身亡者,顏良策馬在水中奔逃,就在這時卻見水面上一下子多了無數艘帆船開來。顏良見狀心中大驚:這又是怎麼回事?

    前有追兵後有堵截,看來吾靈官顏良注定要折戟沉沙在這黃河了不成,此時的顏良有些絕望了,不過河對岸的帆船很快向他靠攏了過來,顏良緊握鋼刀,此時的他準備做最後的一搏。即使是死自己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帆船離自己愈來愈近了,顏良的視線也漸漸的清晰起來,顏良定睛一看不禁大悅,來的不是敵人正是主公袁紹的大軍,前面幾隻船上站的分明是大將張郃與高覽,顏良簡直喜出望外。他調轉馬頭謂正在奔跑的眾軍士道:「弟兄們我們的援兵到了還不趕快與曹操決一死戰?」

    軍士們聞聽是援軍殺至,遂來了精神,就要回馬向曹操反撲開來,張郃、高覽千帆竟發來救顏良,見顏良就要回馬廝殺,張郃遂道:「曹操已經奪了南岸此時不宜廝殺,我們前來特來救將軍回去!」

    顏良聞後回望南岸見南岸已經完全由曹操大軍所佔領,如果貿然前去攻打顯得不現實。所以只能「打道回府」了,張郃、高覽救下顏良也不戀戰,向黃河渡口北岸駛去,曹操大軍見狀遂向河上放箭開來,不過對於漸行漸近的袁軍來說也是徒勞無功曹操復得白馬,差點殺死顏良,這一仗打的痛快。斬獲不小,若不是張郃、高覽前來相救,顏良已是凶多吉少,總算挫動了袁紹大軍銳氣。現在兩軍隔河相望,成了鼎足之勢,本應該就這樣對峙下去,此時的曹操還沒有吞併袁紹的雄心,因為他心裡清楚的很以現在他的實力若想吞併袁紹好比是蛇吞大象一樣,袁紹雖然是個不咋地的主子,然手下雄兵猛將眾多不乏人才,雄踞的冀州和渤海更是人口眾多,地大物博,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人脈方面袁紹四世三公,地位遠比自己顯赫,這次袁紹又是奉詔討伐自己,自己居然成了叛賊,這罪名可是不小啊!弄不好要得罪普天下的所有人,不過憑借區區的一個袁紹想滅掉自己也絕非易事,自己不是好惹的。

    袁紹大軍與曹操隔河對峙,而那邊於禁三千人馬奔赴延津,大張旗鼓的動靜鬧得袁紹派大將文丑前去救援延津,文丑率一萬人馬從黎陽出發前去支援延津,這是袁紹擔心顏良一支力量對付曹操主力多少有些捉襟見肘,所以派出大將文丑前去接應,以確保延津無失。

    可是當白馬打起來之後,袁紹大軍隔河望見白馬那邊喊殺聲震天,濃煙滾滾一看就是再進行激戰,謀士審配很快發現了這一軍情遂在第一時間向袁紹稟報開來,審配謂袁紹道:「此必是顏良與曹操在進行激戰!」

    袁紹聞後驚道:「曹操的主力不是奔延津方向去了麼?」

    「這又是曹操的詭計,乃是調虎離山計,他這是將主公的視線轉移,以遷出顏良,然後主力大軍遂向白馬進攻,將顏良引出後再消滅,而主公的視線轉移到了延津方面定不會關注白馬方面,所以顏良將軍危矣!」審配接著勸道。

    袁紹一聽頓時急了:「如此顏良真的危矣!顏良乃是吾心腹愛將必須營救才行,傳我命令讓張郃、高覽即刻渡河前去營救顏良!」

    張郃、高覽遂乘著剛剛打造的上千隻帆船奔向了黃河南岸,果真如審配所說此時的顏良已經走投無路,正在渡河,幸虧來的及時,二人接了顏良回到了河的北岸,不過白馬是奪不回來了。

    卻說文丑率一萬大軍趕赴延津,等到了延津一看原來是於禁率三千人馬屯駐了延津,當即大怒,文丑遂率一萬大軍前來與於禁交戰,於禁深知不是文醜的厲害遂放棄延津渡河而去,文丑遂奪了延津,整個黃河北岸全部為袁紹所掌控,而南岸則牢牢的掌控在了曹操手上。兩軍隔河對峙開來,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就在袁紹與曹操交戰之際,南陽的袁術已經起兵進犯東郡了,袁術起馬步兵5萬大軍,以張勳、紀靈、為先鋒,雷薄、陳蘭為副將,李豐、梁綱為中路,橋蕤、樂就為合後,以楊弘為謀士,大舉向東郡進攻開來,原來這袁術對東郡素有野心,只是苦於實力有限,力量不夠而不敢輕易發兵,如今經過了一番韜光養晦、厲兵秣馬之後,現在的他已是羽翼豐滿,正是出兵的大好時機,況且南陽緊鄰東郡,立刻可下。

    袁術出兵東郡可謂是一舉兩得,一是了卻他對東郡的所圖的夙願;而是他出兵乃是對袁紹來信的一種相應,作為兄弟他出兵也是在幫襯著袁紹,一舉兩得:既得了實惠又賣了人情,何樂而不為呢?袁術對此還是十分精明的,吃虧的買賣他從來都不做,當初在洛陽時,董卓想借助他的背景取事,想利用他為自己所用,袁術一下子就猜到了董卓的技倆,當即便跑出了洛陽,精明程度可見一斑。

    這次與上次不同,這一次對於袁術來說是個賺錢的買賣他何樂而不為呢?對於袁術來講這是個出兵的絕好機會,因為曹操正在被袁紹牽制,已無暇西顧,不顧曹操同樣是個精明人,為防止東郡出事,他特意安排了曹仁、曹洪二位兄弟共同守把東郡,在東郡有三萬人馬由二人支配。

    曹仁、曹洪乃是兄弟又是曹操的同宗,此時的曹仁方才24歲,而曹洪也不過23歲,所以曹仁年長於曹洪,理所當然的成了這裡的主將,而曹洪為副將,二人皆是武藝出眾、弓馬嫻熟之人,曹操放二人固守東郡足可見對東郡的重視,這裡可是他起兵的根據地,也就是他的根脈所在,所以絕對不能丟,基於對此地的重視,曹操放兩個同宗兄弟把守此地。

    當下袁術起兵攻打東郡,曹仁、曹洪聞後不禁大怒,二人皆是身懷武藝之人又正值年輕,居然碰到這樣的事情,二人當即一拍即合準備出城迎戰袁術開來,俗話說「打虎得靠親兄弟」,二人此次一同上陣出了城去,兩陣對園,擺開了陣勢,袁術坐著車蓋在眾將的簇擁下而出,左有張勳、橋蕤、雷薄又有紀靈、梁綱、陳蘭,身邊乃是謀士楊弘,陣容可謂是及其強大

    曹仁、曹洪見袁術手下武將甚多,強大的陣容讓他們不免有些意外,先不說人家的武藝如何,但說這陣容就讓人不寒而慄,八員上將齊出,看來袁術此次還是費了不少的心思,居然將主力戰將全部列出,不過年輕氣盛的二位兄弟沒有退縮,袁術見兩個年輕人一同上了陣前不禁有些輕蔑起來,這二人袁術也有所耳聞,前番虎牢關大戰的時候,這曹洪與文聘大戰不分勝負倒是有些勇力,曹仁也曾露過面這都是曹操手下的猛將,武力不容小覷,不過好在自己帶的人手多,這一次他倒要看看是自己培養的這些手下厲害還是曹操這批手下厲害。(。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