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252章 收徐晃 文 / 白氏傳奇

    關羽這麼一勸,徐晃被說的茅塞頓開,遂謂關羽說道:「吾也知道這楊奉不是成事之人實難托付,怎奈苦於未曾遇到良主,只能屈居膝下為生,這次將軍有意收留徐晃,徐晃當竭盡全力效忠將軍,併力討賊!」

    「將軍錯矣!並非效忠於我,而是效忠於天子陛下,匡扶漢室,此乃大義之舉,公明與吾同鄉,這次能在一起某事真是三生有幸啊!」關羽接著說道。

    徐晃聞後道:「可不是麼!真是不打不相識啊!前翻多有得罪還望將軍恕罪!」

    「公明多慮了,之前我們各為其主,如今我們共同舉事,這正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啊!得遇公明吾身邊又多了一員猛將啊!征討四方又多了一得力干將!」關羽欣慰的說道。

    徐晃聞後表示道:「將軍如此看好公明,徐晃當鞠躬盡瘁、竭力輔佐將軍!」

    二人一拍即合,徐晃當即投靠到了關羽旗下,成為關羽手下又一得力干將,不過此時的徐晃年方23歲,年紀尚青,還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一般人並不能看好這個魯莽的小子有什麼大的本事,不過關羽曉得這徐晃的威力,這是個潛力股,日後他的餘暉會日益顯現出來,作為五子良將之一,他的前途很被關羽看好,這也是繼奪得馮翊城之後關羽第二件喜事了,在出征前他就已經盤算著要收徐晃,沒想到事情進展的這麼順利,不過此事他還是要感激一下陳宮,要是沒有陳宮的主意,他也不會這麼快就收了徐晃

    原來在關羽設計拿下馮翊之後,方才得知徐榮已經向長安方面去了信。要李傕出兵救援馮翊,陳宮經過盤算遂設下了伏擊之計,留下張遼與高順在半路中截殺援軍,只許放過等救援的人馬撤退之時再突然殺出,結果楊奉與徐晃果然前來救援。但基於馮翊城已經失陷,二人的救援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只有打道回府了,結果二人剛剛回撤,半路中就遇到了張遼和高順的伏擊。

    本來遇到張遼和高順也沒什麼,二人奮力拚殺很快就要衝出去了。誰知後面關羽攜周倉突然殺至,前後夾擊之下,楊奉與徐晃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了,不過二人還是殺透了重圍,不過張遼、高順死死咬住,緊追不捨。後面關羽趕來,楊奉與徐晃很快又再次陷入重圍,情急之下徐晃不得已殿後保全楊奉,徐晃依仗自己勇力獨鬥張遼、高順,準備拖住二人一段時間然後自己全身而退,不過關羽的殺至一下子打亂了他的美好計劃,關羽一刀下來便生擒了徐晃。徐晃就這樣被關羽活捉了。

    之前關羽萬萬沒有想到這次前來增援的人手居然是楊奉和徐晃,徐晃的出現簡直讓關羽喜出望外,在西征之前他就將收徐晃列入了西征的計劃之中,之前與李傕大戰的時候,關羽與徐晃交過手,對徐晃甚為愛慕,果然名不虛傳,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武力過人,如果能成功收了徐晃,自己身邊就多了一員猛將。為日後爭霸天下贏得了一難得的將才,現在曹操已經在山東崛起了,而且網絡了不少人才,文的不說,單說武將曹操身邊已經是人才濟濟了。什麼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岳進、於禁,前翻又收的猛將典韋,未來還將收的虎癡許褚,如此強大的陣容,難怪曹操能夠在歷史上稱霸北方,這是重要的基礎,再看現在自己這邊只有張飛、張遼、文聘、高順、李嚴、周倉等人,一流武將不過張飛、張遼和文聘而已,可謂是寥寥無幾,如果這次能成功收了徐晃,那麼自己武將的陣容將會增加一支強大的力量。

    徐晃的再次出場讓關羽高興極了,他見徐晃力敵張遼、高順,遂趁其不備一刀撥了過去,生擒了徐晃,西征的一項重要計劃就這樣落實了,只剩下攻取長安了,不過此刻的關羽已經是信心滿滿了,拿下了馮翊長安還會遠麼?不過是嘴上的肉而已,什麼時候吃都來得及,關羽佇立在馮翊城上,遠眺前方的黃河,卻見滾滾的黃河水不斷的向前奔湧而去,此時此刻他不禁想起了現代的詩來:「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李白的《登鸛雀樓》。還有杜甫的《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胡曾《詠史詩?黃河》:「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王安石《黃河》:「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吹沙走浪幾千里,轉側屋閭無處求。」還有王安石的《江上》:「江北秋陰一半開,曉雲含雨卻低徊。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黃河總能給人以遐想,更孕育了不少文人墨客的情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河之所以如此的神秘乃是因為他是中華的母親河,這條河孕育了華夏文明,幾千年來人們不斷的征戰、繁衍生息,黃河見證了這其中的血和淚,它的咆哮也許正是在為此吶喊著,他也曾氾濫過那是對人類無情的懲罰,他更孕育了一種不屈的精神,「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關羽遠眺著黃河,對於他而言這是一條孕育夢想的河流,承載著他雄霸天下的夢想。

    終究有一天他要將整個黃河置於自己的羽下,然後對黃河大修水利,讓黃河充分發揮他的灌溉作用還要在黃河上捕魚,終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黃河上千帆競技,萬船齊發而不是為了戰爭,終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黃河之上有船隻在游弋,不是為了逃離而是為了渡河;終究有一天他可以看到黃河再次氾濫不是因為發了洪水而是為了灌溉;終究有一天他可以橫渡黃河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游泳

    就在關羽攻打馮翊之時,東面的袁紹幾乎與此同時對盤踞在兗州的曹操發起了進攻,袁紹起兵15萬,以顏良、文丑為先鋒,張郃、高覽、鞠義、淳於瓊為大將,其中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號稱是河北的四庭柱,乃是袁紹手下的王牌戰將,這一次傾巢出動,袁紹以郭圖、審配、沮授、許攸、逢紀為謀士,大舉進犯兗州地界,前鋒逼近倉亭地界。

    曹操聞聽袁紹興兵15萬大軍討伐自己甚為意外,他當即與手下眾謀士商議對策開來,謀士程昱分析道:「此番袁紹起兵討伐主公定是奉召而來,這其中定是關羽所為,拿天子以令諸侯,要袁紹興兵討伐主公,無非就是前翻主公未能奉召,關羽西征擔心主公在東面犯亂,遂號令袁紹征討主公,意在挾制主公,防止主公進一步擴張勢力!」

    「雖說如此袁本初此次興兵15萬犯境,動作可謂不小啊!」曹操眼睛瞇縫著說道。

    荀彧出列道:「袁紹如此大的動作犯境絕非是奉召那麼簡單,他意在吞併主公,袁紹自從奪了冀州之後一直就對兗州虎視眈眈,早就有南下的意思,即使洛陽方面不發出詔書,他也會興兵討伐主公的,只不過這次給了他一個順理成章的借口罷了!」

    「文若兄說的有理,所以此次禦敵還得主公親自出馬才行啊!」郭嘉出列說道。

    謀士呂虔接著說道:「袁紹此次征討陣容強大,搬出了河北『四庭柱』,勢力可謂是不小啊!」

    「什麼『河北四庭柱」,不過是一些酒囊飯袋罷了,吾倒要會會這所謂的『河北四根桿』!哼!」夏侯惇不忿的說道。

    曹操遂道:「元讓不可造次!袁紹手下人才濟濟,正是我們敵手,如若針尖對麥芒,勢必會兩敗俱傷,不知道諸位有沒有什麼別的良策可以禦敵啊?」

    「主公的意思是讓袁紹退兵,這個不難辦,只需取信一封給北平的公孫瓚約其在北面共同舉事,兩下夾攻袁紹,袁紹南下北面空虛,主公約公孫瓚在北面進攻,冀州乃是袁紹的根據地,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袁紹知道公孫瓚襲其後方定然不敢耽擱下去,定會回救冀州,到時候主公再發兵追擊袁紹,定會大獲全勝啊!」謀士荀攸薦道。

    程昱聞後反駁道:「冀州重地豈能無防?袁紹傾巢來攻,冀州北面定是有了防備,公孫瓚若要取冀州也絕非易事!」

    郭嘉接著說道:「依我看主公這樣辦,一方面去信與公孫瓚,相約夾攻袁紹,不管袁紹有無防備只要公孫瓚從後面進攻就給袁紹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壓力,鬧得他軍心不穩;其二就是主公親征袁紹與他來個針鋒對決,要袁紹知道主公的厲害,最後逼其知難而退,不敢輕取兗州,更不能小覷主公;其三袁紹此次征討意在速戰,主公且不可與他正面交鋒,只需與他周旋即可,以消磨其戰鬥力,遷延下去袁紹的糧草都成問題;其四袁紹多謀少斷,手下謀士互相傾軋、各自為政,日久內部必生變,所以我們只要與袁紹周旋即可,這四點下來的最終結果是袁紹不得已而退兵!」(。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