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244章 謀划水攻 文 / 白氏傳奇

    徐榮見關羽攜大軍兵臨城下,謂關羽道:「關雲長不知量力的傢伙,莫非這次還要見識見識我們的利箭否?上次便宜了你,這次可沒那麼幸運了,知趣的話就趕緊退兵免得一死!」

    「敗軍之將何以如此猖狂?馮翊郡守何時變成了你?試問張既哪裡去了?讓他出來答話!」關羽接著問道。

    徐榮聞後笑道:「關將軍找到結義兄弟現在正在天牢裡等著你呢!別以為你們的勾當別人不曉得,張既是你的結拜兄弟,你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麼?這件事李將軍早就知曉,所以在你還沒來馮翊之前就已經將他拿下了,要不等到你們二人狼狽為奸那豈不是晚了?關羽別以為這馮翊那麼輕鬆就收了,有我徐榮在你休想踏過這道坎!我要讓馮翊成為你的葬身之地!」

    徐榮這一番話讓關羽聽的是怒氣填胸,火冒八丈,只見他鋼牙差點咬碎,恨不得立馬攻城開來,不過見馮翊城池堅固又有重兵把守,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己大軍又是遠道而來,所以他只好忍了,不過他很快就叫起板來:「敗將徐榮可否下來與我一戰?」

    徐榮聞後笑道:「匹夫之勇!有種的你來攻城啊?」

    關羽見徐榮不肯下來決戰,徐榮的叫板讓他血往上湧,陳宮見關羽有些急了遂勸道:「將軍莫急!來日再戰不遲!修要爭一時痛快!」

    關羽聞後點了點頭,遂引兵退卻30里下寨,徐榮見關羽兵退卻了也不追趕只顧守城開來

    關羽在馮翊城外30里安營紮寨準備做長久打算,陳宮謂關羽道:「徐榮不肯出城膩戰,看樣子是堅守馮翊。做長久之計!李傕這是想靜觀其變,他們是想拖住將軍以待洛陽方面有故啊!」

    「公台分析的有理,看來這馮翊必須力克才行然後進攻長安,不能拖延下去了!」關羽聞後道。

    陳宮接著道:「馮翊城防堅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力克難下啊!」

    陳宮說完關羽眼睛一亮。遂喃喃的說道:「地勢險要、地勢險要,這樣明日公台隨我到渭水察看察看!」

    關羽說完陳宮立馬會意開來道:「將軍的意思是?」

    關羽看了看陳宮臉上突然綻放出了笑容,二人都心照不宣的望著對方,那眼神裡分明充滿了默契。

    第二天關羽攜陳宮帶著隨身的十八勇士,來到了馮翊城外的渭水,開始察看起來。關羽與陳宮從渭水下游逆流而上,仔細察看渭水的河水情況,步入初秋的渭水河河水奔流而下,整個河流的流速十分的迅速,河水水流湍急,還夾帶著浪花。整個河槽十分的寬闊,水面也是及不平靜,河水不斷的翻騰著,這渭水河乃是關中的大河,河流十分寬闊,步入初秋的河水陡漲。

    關羽與陳宮順著河流向上發現越往上這渭水河的水勢越發的猛烈,水流不僅湍急而且十分的具有氣勢。二人一直來到距離馮翊城僅五里的地界,發現這渭水河的河水距離馮翊城不過500米,關羽望著氾濫的渭水河謂陳宮道:「吾有一計可破此城!」

    「莫非是水攻?」陳宮會意道。

    關羽點了點頭道:「公台果然聰明正是如此!」

    「這渭水河固然有些水勢不過依靠這般水勢要想淹沒馮翊城恐非易事!」陳宮憂慮的說道。

    關羽解釋道:「單憑現在這水勢當然達不到淹沒馮翊城的目的,不過憑借我曾經在馮翊地區呆過的經驗判斷,這雨季就要到來了,到時候水位一定會上漲我想到了那時情況就會如我們掌握的那般美妙了!」

    「雲長想得太樂觀了,即使到了雨季,河水氾濫開來也不至於把城淹沒吧?如果是那樣這馮翊城這麼多年為什麼依然如此堅固呢?」陳宮疑惑的問道。

    關羽笑了笑解釋道:「公台有所不知,這渭水河即使河水陡漲不至於淹沒馮翊的原因全部在上游!」

    「上游?」陳宮納悶道。

    關羽接著說道:「上游有學問,這馮翊城地勢險要不假。它位於兩條大河之間,南面是這渭水河,而在馮翊城的北面卻是有條大河,名作洛水,這兩條河都是關中地區有名的大河。而在這兩條河的上游就是兩條河的交匯之處,距離這馮翊城有百餘里,在交匯處有一座大堤乃是先前時期修建的,試想如果下過雨之後我們將這大壩打開會是什麼結果?到時候洪水傾瀉而下,我們再從馮翊城邊倔成地塹築起工事,河水不淹沒城池才怪!」

    「哦!原來如此,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馮翊城豈不危矣?可憐城中13萬百姓難道都要跟著殉葬,此舉有些不妥啊!」陳宮憂慮的說道。

    關羽聞後勸道:「公台想多了,我們豈能這麼做呢,我們的目的是將馮翊城淹到半截,半截的水深,馮翊城內應該也不過莫過膝蓋而已,如此的水深豈能死人?到時候我們準備好木筏,乘坐木筏進攻馮翊城,就容易的多了!就算我們不進攻就這麼的困著徐榮,徐榮也堅持不了多久!」

    「此計甚妙!將軍步兵真乃神人也!佩服佩服!如果按照將軍之計,我們只需在馮翊城的東面築起工事就成了?」陳宮接著說道。

    關羽再道:「不錯我們需要在距離馮翊城足夠近的地方掘一道足夠深足夠寬闊的地塹,然後將兩條大河的河水引入地塹,這就妥了,這就對馮翊城形成了包圍之勢,只要上面河床一打開,沖天的洪水從天而降,這是什麼效果?整個馮翊城就成了一座水城!」

    陳宮聞後這些勸道:「要掘成如此之大的地塹絕非易事,如果被城上的徐榮知曉了,他豈不要給我們搗亂?」

    「如果真的能引徐榮出城那還就好了,怕就怕他窩在城裡不出來,如果他膽敢出城吾自有妙計對付!」關羽繼續道。

    陳宮聞後再道:「為今之計就是叫軍士們趕緊打造木筏了?」

    「沒錯!要加快進度,趕在大雨到來之前必須打造出上千隻木筏出來,這件事就由你和李嚴親自來督辦!」關羽命令道。

    陳宮拱手道:「諾!計策已經定下,為了迷惑徐榮不至於引起他的懷疑將軍還需派人到城下膩戰叫陣!」

    「公台提醒的是,我馬上安排人手!」二人商議完畢很快定下了計策,陳宮馬上去安排去了,關羽則沿著這渭水河溜躂開來,他支走了所有的人一個人獨自的溜躂開來,他想散散心一個人靜靜,因為一直有件事情讓他無法釋懷,什麼事情呢?那就是自己的妻室和張既的下落,他們會不會出什麼事呢?會不會有什麼意外?要知道一個是他的結髮妻子,一個是他年幼的兒子關平他的親骨血,還有一個就是他義結金蘭的兄弟,這些都是他的親人啊!如今的馮翊卻沒了他們的影子,關羽怎能不擔心,他的心怎能平靜?

    走在這初秋的季節了,雲淡風輕的季節,看著這奔流不息的河水不斷的湧向前方,多麼美好的一副江山畫卷啊!不過他卻沒有心情欣賞,他只是覺得這樣的情景可以減輕他內心的煩惱,或者將自己的苦惱降到最低,不過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自己的親人有失或出現意外他將讓敵人付出萬劫不復的代價

    原來張既自從上次與關羽分別之後便繼續坐鎮馮翊,後來關羽的家眷來到馮翊受到張既的熱情接待,張既念在當年與關羽結義的情分上將關羽的家眷收留在馮翊加以保護,後來李傕和牛輔作擁三輔之後,張既繼續坐鎮馮翊沒有任何變動,三輔重地處於中部一直沒有戰事,胡定金母子在張既這裡一直很安全,但後來關羽在洛陽發動了事變之後,李傕便開始反叛,三輔重地皆是李傕的死黨,張既一直作擁著馮翊,作為一介郡守,也沒有人考慮打他的主意,本來張既就可以這麼的維持著,當得知關羽殺死了董卓,撥亂反正之後,張既更加的堅信了他這個結義兄弟的為人,知道他是為著正義而戰,在心底裡也更加的敬佩關羽,他也曾經幻想著有一天能親自迎接關羽進入馮翊城,盼著關羽早日到來,就在張既做著這樣的美夢的時候,東窗事發了。

    厄運提前降臨到了張既頭上,這一天張既正在府上批閱政務,卻見一對人馬闖了進來,張既定睛一看全部都是帶甲之人,張既正要招呼門丁,早有兩個侍衛上前二話不說便將張既押解開來,張既憤恨道:「你們是什麼人居然敢動本郡守?」

    這時人群中閃出一人卻見他身高八尺十分的壯碩,身材魁梧,滿臉的絡腮鬍子,此人走到張既近前將張既的頭扭起說道:「張郡守暫時委屈你了,這裡的主人已經不是你了,要恭喜你啊!你高昇了,要去長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