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正文 第194章 長安起兵 文 / 白氏傳奇

    李傕和牛輔守把三輔重鎮及西涼,勢力不可謂不強大,是個不小的割據勢力,而東面的張濟和張繡擁有5萬大軍同樣是個不容小覷的力量,可以說眼下洛陽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如果此時關東軍也趁火打劫在裡面攪和上一勺子那就真的危矣了!

    關羽仔細一盤算面臨的敵人還異常強大,不過他很快確定了未來的目標及打算,面對李傕和張濟的東西夾擊,關羽決定分而拒之,張濟和張繡要攻打洛陽的話在洛陽城東製造一防禦工事,阻擊二人的進攻,然後將重兵放在西線,以對付李傕、牛輔二人,為什麼選擇這樣佈局呢?

    關羽有其道理,東線的張濟、張繡二人擁有的兵力相對來說比較少,這二人盤踞虎牢關和汜水關,這是兩處重要的關隘,張濟和張繡若是起兵犯境必須在兩處關口留下把守的人馬這樣一來就會分散他們的兵力,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他們把守的這兩處隘口是洛陽東面的門戶,也就是說這兩處隘口是用來抵禦關東軍來襲的,如果他們貿然的撤出兵力,就會導致這兩處隘口的空虛,這就會造成關東軍的可乘之機,張濟是個明白人他曉得這其中的厲害,如果他將全部的兵馬搬出,這關隘便成了一道不設防的關口,關東軍若是趁此襲擊,他將得不償失連最基本的老窩都會喪失,到那時洛陽城內突然發兵,他便沒了退路,因此關羽判斷張濟不會輕易動武,若是動武也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造成東面的恐慌從側面幫著李傕攻打洛陽。關羽經過認真分析遂不把張濟放在心上,而將目光放在西面的戰事上

    卻說李傕、牛輔二人親率西部軍馬10萬浩浩蕩蕩的殺奔洛陽而來,前鋒直至洛陽50里的地界下寨,此時洛陽城內頓時恐慌再起,朝中尤為激烈。大臣們都對這一消息弄得談虎色變,獻帝也是驚恐萬分,十萬大軍壓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對於他們來說尤其是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人來說怎能不害怕呢?

    獻帝很快召集眾人商議對策,關羽首先出列道:「陛下切莫驚慌,李傕10萬大軍不過是一批烏合之眾罷了。吾願親提大軍迎敵以解洛陽之圍!」

    獻帝聞後大悅:「關將軍出馬吾就放心了,還望愛卿不負朕望擊潰來犯之敵!」

    「請陛下放心,諸位同僚們放心吾一定成功擊潰李傕!」關羽信誓旦旦道。

    平定了內亂很快便迎來了外患,壓力總是將關羽緊緊纏繞,不過他向來就是個能挺硬仗之人,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不過朝野上下就沒那麼平靜了,獻帝及眾大臣們對於李傕犯境還是十分恐懼的,在他們看來這又是一次大考驗,儼然是一次危機的到來,李傕是什麼人?他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的?那是為董卓尋仇來了,如果他進了洛陽那還了得?還不得把整個洛陽弄個底朝天?弄他個雞犬不寧、貓飛狗跳?他們這些人哪個也逃脫不了干係。弄不好還得搭上性命,這樣的後果要說不害怕是假的,不過關羽的挺身而出讓他們方始寬心開來。

    這個年輕人的實力他們是瞭解的,這是一代戰神啊!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啊!攻無不取戰無不勝,之前的虎牢關大戰就是他的傑作,30萬的關東軍都被這小子成功擊退了,要知道那可是18路諸侯聯軍啊!對付一個區區的李傕和牛輔,還能難倒他麼?

    關羽的挺身而出讓他們再次看到了希望,這小子在關鍵時刻就是個救世主啊!一個普渡眾生的神啊!有他在洛陽就有希望,獻帝和眾大臣再次將希望寄托在了關羽身上。攘除了內憂的關羽再次被賦予了解除外患的重任,關羽從來都是受命於危難之間的人物,不過這一次他會有更大的自主發言權

    之前的他雖然也被賦予重任,不過上面的主子卻是董卓,好多事情還得向他請示。跟他商量著來,雖然董卓經常聽他的,不過這道程序卻是不能省,現在呢董卓沒了,獻帝年幼,他關羽又掌控了軍事大權,自己說了算,沒有第二個人能駁他的面子了,他也無須再向誰請示報告了,現在的他就是一手遮天,一人說了算,這才叫真正的「一把手」!

    關羽這回成了最大的軍事主官,名副其實的大將軍,治下15萬大軍統統歸自己管轄,權力登峰造極,地位顯赫至極,如此榮耀的光環,讓他倍感威風,此時的他剛好32歲,如此年紀就一手遮天了,讓這個年輕人有點忘乎所以,關羽不會忘記曾經,他不過一介漢末的**絲,僅僅十餘年的功夫就攀升到了中央而且執掌軍事大權,這一切簡直不可思議,重生前的他還只是個下級軍官,再看現在的自己要是換做現代都是司令了。

    能跋涉到今天這個地步全憑著自己精打細算,全憑著自己不斷的打拼,全憑著自己不斷努力,當然也得益於《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幫助,不過雖然權力達到了頂峰然天下尚有多處割據,現在的他雖然佔據了洛陽也不過是偏安一隅罷了,如果未來自己不打造出一個穩固的後方,他同樣要面臨諸多考驗,不過機會來了,李傕和牛輔居然送上門來了,如果成功攘除二人便可坐擁雍涼之地,可以為自己提供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即使他們不來找自己,自己還要找他們算賬呢!

    關羽很快便召開了軍事會議,會議由關羽主持,他很快分析了當前的軍事形勢,並且很快做了軍事部署,會議決定他親自領兵抵禦李傕、牛輔,留下張遼、李嚴固守洛陽東門以拒張濟、張繡,自己則與文聘、李肅一道出擊李傕、牛輔.

    關羽親提8萬大軍出了洛陽西門與李傕展開了對決,當下梁軍對壘,李傕、牛輔相繼而出,兩旁閃出若干名將領,分別是楊奉、徐榮、胡車兒,關羽帶著李肅、文聘二人也列到了陣前,李傕見了關羽不禁大罵:「關羽汝這個背主之人,主公將你從一個偏將提到成了大將軍,對你恩重如山,這麼多年來何曾虧待過於你,而你不僅不思回報反倒恩將仇報居然將主公殺死,如此忘恩負義之人,吾今日定要為主公報仇雪恨!殺了你這個負心之人!」

    「董卓倒行逆施、欺天罔地、禍國殃民、惡貫滿盈、殘暴不仁、天地不容、人神共憤,人人得而誅之,吾殺他乃是為了江山社稷除此賊,此乃大義!吾忍小義而尊大義何謂不義?董卓對我有恩這不假,然吾這麼多年來披肝瀝膽屢建戰功,早已還他的人情了,要不是吾這麼多年來浴血拚殺、出生入死安能有他董卓的今日?這還不算他董卓居然強暴吾還未過門的妻子貂蟬,居然做出如此不為人齒之事試問如此不仁不義狼心狗肺之徒該不該殺?李將軍對吾有恩當年是你向董卓介紹我參軍入伍成了一名小將,這一點吾至今不能忘卻,如果沒有將軍也就不會有我關羽現在,這一點雲長銘記在心、沒齒難忘,今日你我刀兵相見無非就是為了一個死去的人,太不值得了!將軍要是明大義的話就該放下武器你我同朝為官效忠朝廷,朝廷定不會怪罪於將軍,將軍為何執迷不悟呢?」關羽一番長談勸道。

    關羽這一番長談不僅委婉的駁斥了李傕,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李傕棄暗投明歸順朝廷開來,李傕聞聽了關羽的這一番話心裡簡直是五味俱全,是啊!誠如關羽所說的那樣,當年自己介紹他步入行伍,這一晃都十多年了,這麼多年來他們同僚為官,李傕是看著關羽一步步的成長起來的,作為當初的伯樂這匹千里馬時至今日仍然不忘自己的大恩大德,此時的李傕簡直是百感交集,心中是五味俱全,此時此景,關羽的這一番話讓他的心一下子糾結起來.

    李傕被關羽說的一下子愣在了那裡,倒是一旁的牛輔急了:「李將軍修要聽這個逆子胡言亂語,我們現在是敵人,勢不兩立的敵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現在各為其主,顧不得那麼多了,你今天不動手關羽照樣會動手殺了你,他既然連自己的主子都不放過豈能放過你?修要聽他胡說八道,這小子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不過是糊弄孩子吧!豈能瞞得過我?」

    牛輔這一番鼓動的話說的李傕一下子激動起來,本來他有些理不清思緒了,牛輔這麼一挑撥,他的心立馬橫了下來,牛輔說的對啊!這小子連董卓都不放過豈能放過自己?李傕這下心一下子堅如磐石了,李傕不禁大怒:「關羽修要粉飾自己,你這個背主之人吾今日定要讓你碎屍萬段!」(。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