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五章馮翊張既求推翊薦、收藏 文 / 白氏傳奇

    郡治所在地--大荔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自秦厲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設臨晉縣始,曾有過臨晉、懷德、華陰、南五泉、武鄉、朝邑、馮翊、河濱、河西、臨沮、同州之稱,黃河、洛河、渭河從境內流過,且渭、洛二水在大荔匯合,流入由南北走向折為東流的黃河,是古代出入秦晉的關隘和交通要道,素有"三秦通衢"、"三輔重鎮"之稱,為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以後相繼設郡、州、署,至今歷時1800多年,最大的郡是東漢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的左馮翊。左馮翊轄今陝西省渭河以北,涇河以東的洛河下游地區,周境長約800公里、東西長約250公里的關中東部、北部、南部遼闊富饒的區域,郡府原設今高陵縣,東漢末年移至臨晉(今大荔縣)。

    左馮翊府即左馮翊的官署,長官為太守,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

    左馮翊的名稱由秦掌治京師的內史發展而來。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內史為左、右內史。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內史為左馮翊。馮,意為輔;翊,意為佐,馮翊二字完整地可以讀解為輔佐。那改左內為左馮翊就以理解為這是一個輔佐君王的一個重要職位,職為太守。太守秩中二千石(秩指官的品級、俸祿),銀印青綬,與九卿同,得"獨奉朝清",三輔之一(三輔指左馮翊,京兆府,右扶風)。雖然左馮翊職位相當於郡守,但他的地位遠遠在郡守之上,無疑是君王看重的顯赫人物。

    東漢王朝遷都洛陽之後,長安作為陪都的地位有所下降,作為三輔之地的馮翊自然地位也大不如以前,不過比起其他的州郡地位還要高許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麼!」在西部馮翊的地位還是相當厲害的,關羽以蕩寇將軍三品武將的身份赴馮翊徵集軍馬、糧草,足見董卓對他的器重,不過在關羽眼中這個馮翊還是相當陌生的,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新的起點,不過他還是滿懷信心的去了,心裡不禁盤算:好你個董卓真夠狠得,玩人都玩出花來了,變著法的整人,而且手段還是如此的巧妙,果真是個老狐狸,越來越會精打細算了,越來越會當領導了!不過另一方面他不得不佩服董卓的領導才能。

    關羽帶著隨身的侍衛踏上了馮翊的道路,很快便來到了馮翊境內,卻見馮翊城門高聳、城防堅固、固若金湯一般,果然是三輔重鎮啊!城外的南面是一條大河流過,河水泛著黃色,激流向前,隱隱約約的有船隻在上面經過,果真一副風景如畫的地方,關羽攜手下進了馮翊城內,只見這裡市井繁華、人口眾多、店舖林立、客棧雲集,一看就是個富庶之地。

    關羽很快來到了馮翊府上,向府上通報了情況,府上人很快回話讓關羽攜眾人到府上見太守大人,關羽不禁思量:好大的派頭啊!我現在好歹也是個正三品的武將了,莫不成這太守比我的級別還要高了?不就是個郡守麼充其量也就是個正四品了,幹嘛這麼牛逼?居然都不親自出來接見?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自己在官場這麼多年大小也是個「領導」,這也太不拿領導當回事了!這件事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都是說不過去的事,他倒要看看是什麼人居然辦的如此的事?

    關羽走進馮翊府上卻見一人留著八撇鬍鬚、長方臉型、三角眼,30多歲的年紀,顯得十分的精神幹練端坐在府上,見關羽來到那人的表情絲毫沒有任何反應,關羽見此人如此傲慢無禮不禁有些生氣:想自己這麼多年來還是頭一次碰到如此人物,瞧不起我咋地?

    關羽走到那人近前道:「你就是這裡的郡守?」

    「不!是太守!你就是刺史下派的關將軍吧?」張既反問道。

    關羽遂道:「正是!敢問太守大人尊姓大名?」

    「張既,字德容!」張既答道。

    「張既」?這個名字在書中好像沒怎麼提及過啊!怎麼這麼陌生啊!看來應該是個不怎麼出名的小角色,居然敢如此無禮真是太不像話了!關羽這樣想著遂道:「你可知道我的名號?」

    張既不屑道:「當然曉得關羽,關將軍麼!董刺史的愛將!」

    「既然曉得我的名頭,那我就直說了吧,我這次來不是送佛來的,而是向你請佛來了,什麼佛?那就是三萬人馬及相應錢糧,越快越好的給我籌集上來,我好去向刺史大人覆命!」關羽正襟威嚴道。

    張既用冷漠的眼神望了望關羽道:「關將軍請注意你講話的態度和方式,還有這是董刺史的命令麼?沒有董刺史的手諭,我怎麼給你辦啊?」

    關羽一聽這話不禁大怒:「就是我說的難道你敢不從咋地?張既汝不過是一郡守撐死了也不過四品的級別,我乃刺史親封的蕩寇將軍,正三品大員,而且是封刺史的命令前來徵集兵馬汝難道敢反抗不成?我看還反了你了!」

    「關羽!汝安敢如此造次?在你說話之前你先打聽清楚了我這馮翊太守是何級別?」張既勃然大怒道。

    關羽聞聽這話知道他話中有話,不過他確實不瞭解這個張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官員和來歷,所以他沒有繼續發作,而是選擇了轉身離去,他要先搞清楚這個人的底細再作打算

    關羽開始打聽這個張既是何許人也,很快事情便有了眉目,原來這張既字德容,馮翊高陵人,公元152年生,長關羽8歲,出身寒門庶族,家中殷富,為人有容儀。十六歲就在馮翊郡擔任門下小吏,後來屢次陞遷,被郡裡舉為孝廉,但沒有前往京城入郎署為官,而是去做了一馮翊下面的縣令,並且以治縣政績第一的身份破格提拔為太守,實值關羽到馮翊時張既已經坐鎮三年有餘了,也就是說他太守之職干有三年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