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重生關雲長

龍騰世紀 第四十六章射死婁烏求推薦、收藏 文 / 白氏傳奇

    張角循聲望去乃是大將婁烏也,這婁烏乃是張角手下第二猛將,號稱「萬人敵」,當下躍馬提刀而出,直殺出陣營,望張繡殺去,婁烏正如其名一般,此人生的面相黑如火炭一般,但身體健壯身高八尺,提一口70斤重的三叉雙刃大刀,煞是威武。此時的婁烏已經是30多歲的年紀了,正值壯年。

    張繡見張角陣營殺出了第三員大將,不禁冷笑道:「敗軍之將安敢復出?」

    婁烏一聽這話不覺大怒:「豎子!汝還不知道爺爺的厲害,居然口出狂言!」

    二人話不投機當下動起手來,這婁烏號稱「萬人敵」,光聽這稱號就可斷知此人的功力了,「萬人敵」要知道能有此殊榮的在三國可是不多啊!婁烏號稱「萬人敵」,雖然有些灌水的成分,但功力也應該不差,婁烏大刀一揮,直向張繡砍去,張繡見婁烏首先發起了攻擊,金槍一橫攔將開來,「光」的一聲響,火光四濺,婁烏的大刀一下子砍到了張繡的金槍之上,這一刀果然厲害,張繡兩手直感到一陣發麻,隨之而來的就是婁烏的發力了,婁烏卯足了氣力,咧著大嘴使勁的向張繡壓去,張繡就如同感到一座五行山在向自己壓了過來,他的金槍被壓得直向自己的身體傾斜

    初次交手張繡便直感到婁烏的氣力之大,「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張繡被婁烏的大刀直壓到了近前,直逼他的頭頂,張繡牙關緊咬,拼盡氣力將婁烏的大刀撥了回去,張繡費了好大氣力將婁烏的大刀撥了回去,絲毫沒等他喘過氣來,婁烏再次發起了進攻,大刀再次襲來,張繡金槍急擋,婁烏此次大刀依然是氣力十足,張繡再次被倒逼起來,此次婁烏從側面襲來,張繡將金槍一豎,將婁烏的大刀擋了下來,張繡深知如果拼氣力他絕對拼不過眼前這個黑鬼,他靈機一動,就勢將金槍一滑,整個連人帶槍都避了開去。

    婁烏大刀一下子撲了個空,張繡一下子結脫開來,金槍搖擺從拼氣力轉移到鬥技法開來,一副百鳥朝鳳槍使得是呼呼掛風,直向婁烏戳去,婁烏見狀,大刀飛舞,二人的兵器開始在空中急轉,廝殺開來,二人打得是難解難分,董卓暗暗稱奇

    二人一連鬥有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從這個方面看,二人在技法上的差距不是太大,但張繡畢竟氣力不敵婁烏,而婁烏卻是越戰越勇,大刀在張繡面前也愈發的沉重,張繡漸漸乏力,槍法也漸漸紊亂,頭盔都被婁烏砍歪了,二人斗至60合,張繡漸漸處於下風。

    二人的打鬥張濟早已看在眼裡,見自己的親侄兒眼瞧著就要敗下陣來,張繡一旦敗下陣來,不旦前功盡棄,一旦有失就連功名也會直接受到影響,所以張繡此次得失關係厲害十分清楚,張濟想到這,便拈弓搭箭,瞄準婁烏拚力的射去,只聽「彭」一聲弦響,一支離弦的箭朝著婁烏飛了過去。

    此時的婁烏正在與張繡酐鬥,而且漸漸處於上風、佔了優勢,絲毫沒有任何防備,張濟放的冷箭「嗖」的一下過來,婁烏絲毫沒有察覺,他直感到一隻弓箭朝著自己射來,但為時已晚,這只箭不偏不倚正中他的右眼,婁烏「啊」的一聲大叫,扔下大刀,張繡見狀金槍一挺一下子刺穿了婁烏喉嚨,婁烏就這樣被張繡殺於馬下

    張角見董卓這邊放冷箭將自己的心腹愛將婁烏殺死,不禁大怒,遂指揮大軍掩殺開來,董卓這邊見狀也是毫不示弱,大軍乘勢掩殺,雙方大軍混戰到了一處,兵對兵、將對將,戰鬥整整進行了兩個小時,殺的是人仰馬翻、日月無光、昏天暗地,見天色已晚雙方方才罷兵,各自歸去。

    兩軍收兵回營,雙方這一仗董卓佔了優勢,大軍士氣為之一振,回到營中董卓召集眾將,對張繡的表現大加讚賞,擢升其為越騎校尉,正式成為了一名將軍,位列李肅之後、華雄之前,張繡由此一戰成名,董卓再次發現了一得力干將。

    張繡出了董卓大營,張濟隨後趕來,二人並肩而行,張繡謂張濟道:「今天多虧叔父這一箭,才使得侄兒轉敗為勝,多謝叔父!」

    「俗話說『打虎得靠親兄弟,上戰場還是父子兵」你我叔侄上了戰場理應互相幫助,今日汝得到了提拔,日後可要好好努力才行,汝還年輕,憑你的能力日後還有陞遷的空間!」張濟對張繡叮囑道。

    張繡答謝道:「侄兒能有今天都是叔父栽培,叔父放心侄兒日後一定努力,爭取做得更好!」張濟看了看張繡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二人說完便各自回營去了。

    關羽從董卓府上回來,獨自走在營外,一直以來他都以一種「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的世外桃源中人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同僚們,也就是他不與任何人拉幫結派搞鬥爭,他也不站任何隊,而是以一種中立的態度與董卓的同僚們相處,所以他不為任何人所牽扯進去,對於張繡的提拔,作為一個旁觀者他看得清楚,這是張濟在力挺自己的侄子,這張繡武力雖然了得,不過在關羽看來並不會威脅到自己。

    對於張繡的出場,關羽沒有表示過多的在意,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張繡不可能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眼下黃巾軍逼迫再急,董卓手下又乏良將,這個時候張繡出場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最起碼的他能為自己減輕些負擔,因為說實在的,在董卓身邊多年,董卓身邊真的沒有什麼得力的幹將,張繡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白,因此張繡的提拔沒有遭到他這個安東將軍的反對,如果他在董卓耳邊說上幾句,也許他張繡今日也還只是個副將不可能陞遷這麼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