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徵要取代**的東漢。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萬人到鄴準備,又數次到洛陽勾結宦官封胥、徐奉,想要裡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應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餘人,並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由於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難,史稱黃巾起義或黃巾之亂,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所以被稱為「黃巾」或「蛾賊」,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分別在兗州、冀州、青州、幽州、荊州、徐州、豫州、揚州八州二十八郡等地聚大小三十六方,大方幾萬人,小方幾千人,大小方各設渠帥,分歸張角、張寶、張梁直接領導,當下三人聚手下信徒幾十萬人同時發動在八州發動起義,號稱百萬。在當地攻擊劫掠州郡,紛紛殺死郡守,奪得城池,一時間整個大漢江山陷入黃巾軍起義之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起義」。
消息雪片似的飛報洛陽,漢靈帝聞後簡直如同晴天霹靂,嚇得渾身都軟了,他急忙召見大將軍何進、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俊等商議對策,命何進為征討大都督掛帥征討,盧植、皇甫嵩、朱俊分別奔赴黃巾軍的重災區冀州、幽州、兗州等地平息叛亂,官軍也開始在各地徵集義軍討賊,並下令各地太守負責鎮壓本地區的黃巾軍,一時間整個華夏大地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下。
西涼作為一個唯一沒有黃巾軍起義的州郡,真可謂是「世外桃源」,董卓從內心感到「幸災樂禍」啊!為什麼?作為同樣執掌地方軍政的封疆大吏,唯有自己身處世外桃源,免於戰禍,一是自身實力得到保存,二是其他州郡的軍閥實力得到削弱,所以擁兵自重的他無疑將坐看自己做大做強,成為普天之下的霸主。
董卓心裡正打著如意算盤,這時有下人稟報稱:朝廷特使來到!董卓聞後臉色頓時變得晴轉多雲起來,這個時候朝廷來了特使十有**沒什麼好事,董卓心中的如意算盤一下子被打碎了,不一會兒朝廷派的特使來到了董卓府上,董卓急忙下殿迎接,寒暄完畢,特使遂掏出皇帝詔書謂董卓道:「中郎將兼西涼牧董卓接旨!」
董卓一聽連忙跪地聞聽聖旨,這時特使宣佈道:「方今天下黃巾賊寇興兵作亂,以下犯上,作亂天下,帝都蒙難,黎民遭殃,為平定叛亂,聖上經再三斟酌決定特遣中郎將領西涼牧董卓為征討副都督出兵豫州平定叛亂,欽此!」
「臣領旨謝恩!」董卓雙手顫抖的接過聖旨,如臨深淵一般。
經過一年來在西涼厲兵秣馬的準備,董卓再次踏上了東征黃巾的征程,這一次他提十萬大軍出兵豫州,要知道這可是個黃巾氾濫的重災區,看來皇上對自己還是很眷顧啊,命他負責這重災區的征討,還是格外的器重自己啊!沒辦法董卓只有將他在西涼精心儲備的全部「家當」十萬大軍拿了出來,畢竟是為皇上賣命,自己作為臣子也只有聽從的份了。
董卓即日點將,擇日就發兵征討豫州的黃巾軍了,手下幾員大將:李傕、郭汜、關雲、樊稠、張濟、李肅、華雄、牛輔都跟隨出征,黃巾軍賊勢浩大,人數眾多,所以不能掉以輕心,關雲以前將軍的身份跟隨董卓征討,對於黃巾起義他並不陌生,無論是中學學過的歷史還是三國演義都有過介紹,結果當然是以失敗告終,但自己沒有想到的是居然讓他碰上了,說實在的這是個農民起義,農民顧名思義這是個受剝削的階層,他們起義肯定是過不下去了,漢末的統治如此黑暗,起義是很正常的事,但此次起義的主角是張角,這個人的名聲可是不咋地啊,學過歷史的他瞭解這分明就是個妖道,利用傳道的講經聚攏了很多門徒,利用這種方式蠱惑人心,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其實說白了這張角就是一個十足的野心家,有著極強的政治抱負,他以傳道的名義聚攏人氣,最終為自己的政治抱負服務,禍亂天下,最終達到推翻政權的目的,而廣大農民一旦將他推上正位,他絲毫改變不了這種人剝削人的方式,農民一樣受著壓迫和折磨,所以這黃巾起義的廣大農民是被利用的,而主角張角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所以這次起義並不具有什麼是非黑白之分,既然張角發動了叛亂,他就是歷史的罪人,所以就不需對他留任何情面,黃巾軍也是如此,關雲想到這便堅定了討伐的決心。
董卓大軍從西涼出發,經過輾轉半個多月便到達了豫州的邊界,當下豫州最為氾濫的黃巾軍聚集地為宛城,這裡黃巾軍頭領楊曼城殺死太守,奪得城池,屯兵宛城,聚眾達7、8萬人,董卓大軍遠道奔襲至此,很快便要逼近宛城,早有人報知宛城太守楊曼城,楊曼城聞後大驚很快便率手下大軍衝出宛城來戰董卓,雙方在距離宛城西20里的地方擺開了陣勢
黃巾軍頭裹黃巾手持兵器,隊伍如同一盤散沙般一湧而出,雖然人數眾多然隊列不整,關雲見狀心想:畢竟是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烏合之眾,雖然人數眾多卻沒有威勢,讓人感覺不到那種殺氣,與自己訓練的西涼兵比起來就像是一支別縱隊與正規軍的交鋒,西涼大軍不僅整齊劃一而且隊伍列裝整齊,橫看豎看都是一個「齊」儼然如銅牆鐵壁一般,威嚴有加,黃巾軍見狀不禁有些人人自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