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明末小兵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八章:報復,準備 文 / 老卒

    第五十八章:報復,準備

    崇禎九年五月三十日,清皇太極集結八旗兵,蒙古兵約十萬,由英武郡王阿濟格統帥,偕同饒余貝勒阿巴泰,揚古利伐明。

    六月二十七日,阿濟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獨石口。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拒戰,兵敗而死,明軍退保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

    七月初,京師戒嚴。崇禎帝急令內臣李國輔守紫荊關、許進忠守倒馬關、張元亨守龍泉關、崔良用守固關。幾天後,又命成國公朱純臣巡視邊關。五日,清兵會於京畿延慶入居庸關,十七日,清兵自天壽山後突現昌平城下,攻昌平城。降人內應,清兵陷昌平,明總兵巢丕昌降,戶部主事王桂、趙悅,判官王禹佐、胡惟弘等被殺。

    京畿形勢艱危,崇禎帝急召當時還是兵部侍郎職,肩負著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湖廣,宣州、大名、山西等處剿賊軍務的盧象升前來護駕。

    而此時的盧象升在朱仙鎮大敗了闖王高迎祥等部,逼其向豫州,南陽一帶逃竄。之後,盧象升又聯合了祖寬帶來的關寧鐵騎,在七頂山給李自成來了一次殲滅戰。幾乎全殲了李自成部的所有精銳騎兵,血戰中李自成帶著十七騎慌亂逃竄。

    歷經多少次大風大浪而不倒而日益威盛的農民起義軍,此刻彷彿走到了盡頭。戰場之上的接連失利,官兵的緊追不捨。形勢堪危,用盧象升本人的話說就是:「賊疲矣,東西邀擊,前阻漢江,可一戰殲也……」

    眼看著就要畢其功於一役了,奈何,東奴放佛料定了流賊之敗一般,領兵叩關。兵鋒直指京師。崇禎帝惶急,急召盧象升回援,數次危難大明的流賊們好不容易被朝廷聯兵給整成了一盤死棋,卻在盧象升領軍救駕後,死局變活了,起義軍渡過漢水,流入了陝西。湖廣,四川交界的群山之中。繼續對抗明朝。

    ……

    盧象升率隊馳援京師,於此同時崇禎也急召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李輔明,山海關總兵祖大壽……,等各鎮總兵前來京師勤王。

    浩浩蕩蕩的數鎮精銳戰兵。輔兵在十餘萬之上。集結後明軍,與滿清的阿濟格對戰幾場,滿清此次叩關只為搶掠資財,並未攻取城池之目的,因此並未與明軍硬撼。兩方做過幾場後,互有傷亡。清軍在阿濟格的統帥下,欲往文安、永清,往日裡頗為畏懼清軍的明軍們,卻在崇禎帝責令中,無奈的緊緊吊在清軍身後,擺出一副決一死戰的樣子,內中卻是一副要打不打的模樣。

    剛開始清兵還有些顧忌,後來發現這支明軍最大的作用就像是一支尾巴,威脅不大,於是賊心大盛,猖狂起來,四處燒殺搶掠,京師各處如同煉獄,這種情況直到盧象升歸來,率天雄軍關寧鐵騎大挫敵軍鋒芒,奴賊這才稍稍有些收斂,雙方又陷入了僵持對峙的狀態。

    就在盧象升率領各鎮總兵與賊奴阿濟格對壘之時。卻聽得大同府內傳來戰報:清饒余貝勒阿巴泰領兵一萬,攻入大同,大同守兵不能御,賊奴猖狂,形勢危急。

    由於京師勤王,把大同各處精銳戰兵抽調一空,看守關隘的大都是老弱病殘,哪能抵得過凶殘的清兵。所以阿巴泰率領的清兵,在大同府內橫行往來,恣意妄為,卻無阻攔,俘獲百姓數萬,錢財不計其數。且,清兵隱有前往太原之戰略意向。

    阿濟格領兵八萬牽制住了明朝各鎮勤王兵馬十多萬,把明軍所有能戰之兵全部逼到京師,然後讓阿巴泰,揚古利掠奪各地,而無阻攔,如此聲東擊西。讓崇禎帝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鑒於此,司禮監掌印大太監曹化淳向崇禎諫道:「奴賊深入,各地苦無兵將困守,應抽調大同各處的精銳家丁,派遣一驍將統領,馳援大同府,剿殺賊奴。」

    曹化淳的建議正是崇禎帝所想的。

    於是廷推。讓文武百官舉薦這個馳援驍將。

    廷推後,結果卻出人意料,此事居然毫無懸念的落到了秦明的頭上。這自不是崇禎帝對秦明有多麼的器重,也不是這幫官員們見識過秦明有多厲害,畢竟明末能打的驍將還是不少的,而之所以攤到秦明身上,主要是此前百官們的報復行為。

    要知道官商一家,秦明破壞掉這麼多人的利益,早就被人恨上了,想不招惦記都難,這不,這借刀殺人計,刀鋒已然直指秦明。

    崇禎帝對於百官們打的小九九,不是很瞭解,他只是關心這個秦明能不能剿殺賊奴,畢竟東奴這些年太過猖狂了,擄掠大明如入無人之境,大明的各鎮將官也都如同擺設一般,就連崇禎帝本人也對於明軍能不能戰勝清軍都開始有了懷疑。

    儘管這樣,崇禎帝對於此次馳援大同的明軍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既然推舉出來了秦明,為了安崇禎帝的心,這些言官們又開始渲染秦明對戰多爾袞,袞楚克的戰績,雖然他們的本意並不是讓為了幫秦明,卻也在無意中讓京師各處知道了秦明的威名,崇禎帝這才了然這個戰將精如此驍勇。

    既然如此,崇禎帝當即拍板,就是秦明瞭。

    於是兵部的公文,以八百里急報的姿態下發到山西行都司,然後流轉到大同右衛,再到殺胡堡。

    ……

    殺胡堡守備署大廳內靜悄悄的。靜寂的如同颶風過崗,萬物蟄伏一般的安靜。

    這段時間奴賊兵鋒之盛,就算是他們處在邊外,也能感到颶風過崗的壓迫感。更多人都是心存僥倖,奴賊禍害的是京畿各處富庶之地,與他們邊外小堡毫無關聯,這多少讓這些光拿餉不幹事的官員們鬆了一口氣。但秦明與他們顯然不同。

    秦明直起身來,揚了揚手上的兵部的公文,沉聲道:「就在剛才,本官接到朝廷的旨意,賊酋阿濟格領兵十萬,攻我大明,現有八萬已被盧督師圍困在昌平,獨有一萬清兵由滿清貝勒阿巴泰率領流竄到大同府內。四處燒殺搶掠,為禍一方,懷我大明根基。故陛下有旨意,令本官率領精銳善戰之士阻擊清軍。」

    秦明目光橫掃當場,眾人的反應多少讓他有些欣慰,夏尋目光平靜,秦明還是能感到這雙平靜目光下隱藏的激昂戰意,而一旁的林文浩顯然沒有那般顧忌,戰意澎然噴發。陳玄仿似個沒事人一般,兀自的擺弄著自己的寶劍,葉青雀現在早已把殺胡堡當做自己的歸宿,聽聞秦明要領兵出戰,一臉的擔憂。

    秦明語氣更為低沉,「此次賊奴勢大,我大同精銳戰兵悉數調往京畿,所以本官勸諸位做好最壞的打算。」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臉色一變。

    沒等眾人消化這個炸彈一般的消息,秦明又順手丟來了一顆,他吸了一口氣,沉聲道:「本官出戰期間,為防止奴賊侵襲,為了不給奴酋一草一木,所以,本官決定,堅壁清野,殺胡堡下所有屯堡,民堡,墩堡,家口物質等悉數轉移到殺胡堡內。原各墩,屯,堡悉數焚燬,務必不能讓奴賊奪得一草一木。此誠危難之際,我等身為大明官兵,當以國事為重,慷慨成仁,以死報國……」

    全部燒掉?

    眾人都吃驚的看著秦明,直覺得秦明後一道命令比前一個消息來得更讓他們震撼,畢竟前一個看似離他們太過遙遠。

    在秦明下達這個命令後,場上的林文浩,夏尋等人,都是一臉的不甘,正要起身說話,可看到秦明那難看的臉色,頓時又嚥了下去,兩人都是一副肉疼的樣子,他們都是跟著秦明從墩堡出來的老兄弟了,秦明升任千戶時,堡外各處荒廢,是秦明花了大筆的資源,精力,才創造了今日殺胡堡的繁榮,自然知道能夠走到這步的不易,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內中的滋味想必只有他們最懂秦明瞭。眾人神情低落,也只有陳玄看向秦明目光透發著奇異光彩。

    看著他們情緒不高的樣子,秦明自然不會告訴他們清兵有可能兵臨殺胡,如此緊要關頭,還是安撫為上。

    「本官領兵截擊阿巴泰之時,堡內所有軍務,交與夏千戶掌管,陳玄先生輔助。」

    頓了頓,秦明銳利的目光慢慢變得柔。看向夏尋,陳玄沉聲道:「夏兄弟,幽遠先生,本官把殺胡堡就交給你們了。」

    「屬下定當誓死保衛殺胡堡!」夏尋霍然起身鏗鏘有力道。陳玄也是臉色凝重,深施一禮。

    此刻眾人臉色都露出了堅決的神色。紛紛正色道:「屬下願與殺胡堡共存亡!」

    ……

    「此次阻擊,本官決意堡內留下兩千新軍守禦,其餘者悉數隨本官出征,林文浩千戶隨我前去。」

    ……

    ps:感謝超凡哥哥.搖把人.阿布鞋.魔道vs騎士幾位兄弟的打賞。老卒拜謝了。

    另,今天還有一章。(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