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兵臨全球

龍騰世紀 第四十節 開啟造船(十六) 文 / 染血的羽毛

    就在張振宇忙著在東南沿海發展自己的海軍之時,此時的印度加爾各答。

    這是一座在後世非常出名的城市,也是印度半島上最為龐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印度最大的一處海港。

    這座城市位於恆河三角洲地區,可以說是處在此時印度的黃金地段。

    而此時放眼望去,卻並不能從這座城市的外表發現它所具有的各種殊榮,看到的致使髒亂,沙石小道,到時是乞求施捨的人群,偶爾有英國人從人群之中走過,路邊的小乞丐圍了一群。

    而此時的海港,幾條巨大的船舶斬開碧藍海水,向著這座巨大的海港城市行來。

    船上飄蕩的國旗宣示著這條船是屬於大不列顛帝國的海船,確切的說是屬於英國海軍的巨型戰艦。

    這已經不是在大清沿海出現的英國戰艦了,此時出現的巨型戰艦比先前的船隻大了將近一倍,船體已經出現了後世鋼鐵戰艦的影子,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包鐵的痕跡。

    而此時在船上的英國海軍兵士更是知道,這幾條海船上更是裝備著此時英國最為先進的火炮,這些火炮都是專門為船舶研發設計的。

    而即使船上水兵和所載陸軍的單兵火器也已經是世界一流的火器,前裝燧發槍此時已經漸漸從這支新出現的海軍隊伍之中消失了身影。

    幾條巨船停泊在了加爾各答港,從海港上一群上身赤露,單瘦身體已經被曬得黝黑的印度本地人匆忙給船上運送補給,旁邊的精壯印度警察用皮鞭抽打著這些印度苦力,稍有不稱這些本地警察心意的事情發生,就是一頓狠狠的鞭子。

    透過視線的盡頭,一隊隊的英國兵已經在這座髒亂巨大的海港城市集結,此時迅速的向這座海港停泊的船隻前行。

    他們的目的地顯然不是加爾各答,而是位於千里之外的另一處地方。

    在大清,他們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北京城下簽訂的合約更是讓他們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可以說,虎門銷煙對英國造成的損失已經在北京城下千百倍的被英國索取回去了。

    但是,在大清東南沿海的戰爭,無論是那一個曾到過大清東南沿海的英國兵想起,都將是一場噩夢。

    連續的慘敗,一敗塗地,這就是東南沿海海戰的結果。

    他們對付大清朝廷取得的勝利,和東南沿海的慘敗比起來,顯得暗淡無光,英國的全球霸權遭受了致命的創傷,讓大英帝國在那裡顏面盡喪,甚至,已經威脅到大英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統治。

    神話被打破,就如同當年英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令無敵艦隊的神話破碎一般。

    大清東南沿海的失敗絕對不是一場局部戰爭的失利。大英帝國要挽回顏面,此時已經從歐洲調集來了他們的主力戰艦。

    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是這些軍艦的最終目的地,加爾各答只是一處中轉地,他們需要補充食物飲水以及兵員。

    巨大的海船在港口停泊了數天,然後隆隆的機械聲音傳來,震天的汽笛聲音之中,大海船緩緩駛出達爾各答海港。

    此時的廣州,第一台由英國專家和漢人本土科學家研製出來的機器正在試運行,這部機器是參照張振宇從羅伯特手中得到的那批英國機器研製出來的,在不少地方做了改進。但是不得不說,作為根本,這部新研製出來的機器依然只是英國機械的改進版而已。

    用張振宇的話來說,這是山寨英國機械的版本。

    不過,研製出來這部機械,已經徹底宣告華夏土地不能建造機器的時代已經結束,未來的道路一片光明。

    而在沿海一處海港,此時一艘十幾米長的漁船噴吐著滾滾的濃煙駛出海面,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漁船駛出了數里,然而,卻在要從人們視線之中消失的霎那沉入海底,旁邊的海船上頓時一陣吵嚷忙亂,將沉沒漁船上的船員打撈上來。

    將蒸汽動力運用到海船上的嘗試失敗了,海灘上人們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而在這些人之中,一個人的神色卻始終未變。

    「沒有失敗,哪得成功?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如同幼童學步,成功正是從一次次的跌倒中尋找到的。」說話的正是張振宇,他的一句話讓周圍幾個人感受頗深。他們都是漢土本地的第一批科學家,這些天之中,不斷的進行著各種機械,各種動力改造的嘗試,這一次將蒸汽動力運用到海船之上,也是他們負責設計和運用的。

    別人也許不知道科研道路上的曲折,但是他們深深知道,成功正是從一次次的失敗之中孕育而出的,沒有失敗,哪得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憑借一次次失敗之中得到的教訓,他們才一次次的距離成功更近一步。

    巨大的海浪滔天席捲,位於汪洋之間的魔鬼峽在任何天氣之中都是一片雲蒸霧騰的景象,即使外界風平浪靜,天光萬里,但是魔鬼峽之中依然驚濤拍岸,亂石碎空。一大早就有海船停泊在魔鬼峽之外,海船小心的航行在航海圖之中標注的魔鬼峽航線之上,巨大的船體從山崖驚濤之中穿過,兩岸的巨大崖壁壁立百丈,從人們的視線之中匆匆掠過。

    今天的航行已經不同以往,今天進入魔鬼峽的海船除了普通的船員,還有幾名英國以及漢土的船舶專家,而在這些人之中,一個年輕女子的翩翩身影格外引人矚目,這也是這條海船上唯一一個女子身影。她就是秦可欣,大明十二船工世家秦家的後人。在他的身邊,一個中年的魁偉英國漢子正雙手拿著一張圖紙,喉間忍不住的上心滾動,不斷從喉嚨間發出不可思議的讚歎聲。

    「我的天,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即使英國最先進的海船上,也沒有這般的動力傳遞裝置!」中年漢子的漢語說的非常好,儼然不像只學了幾個月的樣子。融入一個大環境之中,對於這個大環境之中的語言風俗學習的速度當真是快到了急速。

    他手中的圖紙就是屬於秦家的,秦家當年被一個滿清貴族陷害,弄得家破人亡,張振宇在得到東南兩省之後,就已經將那個滿清貴族的家抄沒了,將原本屬於秦家的莊園產業全部歸還了秦可欣,令人欣喜的是,秦家當年的書房竟然保存了下來,大概是那個滿人故意附庸文雅留下來的。

    而在其中,張振宇自然得到了之前秦可欣所說的那些圖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