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兵臨全球

龍騰世紀 第二十六節封閉山村二 文 / 染血的羽毛

    張振宇忍不住看了這個孩子幾眼,此時才猛然發現,這個孩子並沒有像普通的漢人孩子那樣留著長辮子,而是將頭髮盤在頭上。

    要知道,此時可是清朝,剃髮令在道光年間雖然沒有滿清剛剛開始的那般嚴厲,但是留辮子卻是必須的。

    像張振宇自己,就因為辮子被炮火炸掉,還讓和他關係要好的陳三和幾位沙角炮台的兵士緊張了半天。最後還是林大人給他剃了頭髮,才讓這件事情告一段落。

    沒有想到,這個山村裡的孩子竟然沒有剃髮留辮子。

    此時,張振宇身邊的兵士也有人發現了這兩個孩子的不同尋常,沒有留辮子實在是太過明顯了,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

    張振宇聽到自己身邊兵器的聲音,趕忙制止了自己兵士的舉動。

    此時是道光年間,漢人對滿清的反抗很是激烈,白蓮教,天地會,紅花會,這些幫會可絕對不是只出現在電影電視裡面的東西。

    而這些幫會舉著的旗幟無一例外就是反清復明,此時,在這裡看到沒有按照滿清風俗習慣生活的山間村落,這些兵士自然表現出了警惕甚至是惡意。

    只是,張振宇自己就是漢人,林大人也是漢人,即使面前的是那些反清復明的漢人分子,張振宇對於他們也沒有任何的仇恨,更何況,張振宇此時並不認為自己是遇上了這些人。

    「把武器都收起來,不要嚇著孩子。」張振宇對著身後一道命令,那些兵士都將自己的兵器收了起來,只有押解洋鬼子的那些人沒有收武器,畢竟,他們還要用武器威懾這些並不是很安分的洋人。

    「小傢伙,我是漢人,姓張,叫張振宇,你幫我叫一下你們村裡管事的大人。」張振宇一開始就強調了自己的民族,因為張振宇隱隱覺得,自己似乎到了一個世外之地,看到對方的衣飾習俗,要是沒有錯,這些人是不和外人交往的,而這些人居住在大山裡,應該是逃避什麼。

    逃避什麼,恐怕一想到這個,張振宇就想到了魏晉時期的一位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在這個時代,能逃避什麼,最可能的就是戰火,那麼,距離此時最近的一場全國範圍的戰爭就是滿清入關的戰爭。想來,這些人應該是逃避滿人的追殺才躲進山裡的。所以,張振宇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民族,讓對方減少對自己的警惕。

    「好,你們在這裡等著,我進村子裡給你叫人。」孩子畢竟是孩子,看到對方讓人將武器收起來,還告訴自己的民族和姓名,而且,張振宇的臉上那種坦誠也讓孩子認為面前的人並沒有危險。

    只是張振宇不知道的是,這個孩子之所以進去叫人,還有一點,就算這些人要對村子裡的人不利,死傷慘重的也不會是村子裡的人,當然,以後,張振宇會清楚的認識這一點。

    過了沒有一會,一個鬢角微白,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出了村子,這個人背著雙手,腳踏方步來到了張振宇的面前,張振宇一看這個人的相貌和走路的姿勢,就知道,這個人應該就是這個村子裡管事的,要是在外面,應該就是一村之長的人物。只是張振宇看這個人,還看出了這個人身上有一種讓人頗感不可度量的氣質,讓人覺得,這樣的一個人絕對不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村子裡很久沒有來外人了,你叫張振宇,倒是一個漢人名字。只是看你們這些人的衣著,卻是滿人的穿著。大男人,留一條辮子,不像話。」那個男子一來到張振宇的面前,就不帶絲毫客氣的說著,甚至,後面的話已經帶上了教訓的味道,若不是對方並沒有表現出惡意,恐怕那個村長模樣的人說的就不是辮子,而是豬尾巴了。

    從這個人的話語裡,張振宇知道,這個人是知道滿人的,看來,這個村子應該是滿清入關以後,為躲避滿清統治,才遷徙到這裡的。聽這個人的語氣,應該是知道剃髮令的,想來,這個村子的人還保留著明代的生活習俗和傳統。

    「身在屋簷之下,人不得不低一下頭。先生帶人躲進這深山老林之中,自然是逍遙。只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塵世之中的人,還要為了生存,不得不低下腦袋。」張振宇聽到這個人的話,聽出他話語裡那份不滿的意思,說話的時候,也不想太過客氣。

    「哼!漢人裡面就是出了太多你們這些只懂低下腦袋的人,才會落得國破家亡的地步。」聽到張振宇的話,這個村長摸樣的人怒喝道。

    「先生說的好,只是先生可曾想過,我們都是低下腦袋的人,唯一不同的是,先生低下腦袋,躲進了山林,我們低下了腦袋,活在了世俗。先生若是昂起腦袋,恐怕此時不是屋簷頂破,就是頭破血流了。」張振宇說完,那邊的人當先大笑起來,然後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動作,將張振宇一行人讓了進去。

    張振宇身邊的人此時倒是不明白為何是如此了,張振宇也不想解釋,那位村長模樣的人更不會給他們解釋。

    只是當張振宇一行人進村以後,村子裡面的人都圍觀而來,對於張振宇一行人,這些人倒還罷了,但是對那十幾個洋人,這些人就像是看到了稀有物種一般,看著這些人,不斷在一旁說著什麼,有的人甚至上前摸了摸這些洋人,顯然,他們對於白皮膚藍眼睛的人還是第一次見到。

    張振宇也不感覺奇怪,別說是此時,他生活的那個年代,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來一個外國人,也會是這種場景。張振宇此時還記得,自己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外國的學校組團來他們學校參觀,這些人來的時候,他們全校的學生都走出了教室,在樓上趴在圍欄上圍觀。

    「年輕人,我活這麼大,你還是第一個來到我們村子裡的外人,怎麼樣,給我說說外面的情況,我老頭子憋在這村子裡幾十年,可真的是兩耳不聞天下事了。」進了村子,張振宇一行人就被村子裡的人帶到他們休息的地方去了,那十幾個洋人,張振宇讓幾個信得過的親兵看守,全部關在一個村民的院子裡。而張振宇自己,就被村長帶走了,此時的張振宇已經知道,這個村長姓洪,只是對方沒有說出名字,張振宇也沒有問,問沒有必要,對方要說自己會說的。

    「洪叔,不知道你們是什麼時候搬進這裡的?」張振宇沒有回答洪叔的話,也沒有一開始就給洪叔講此時的事情,而是先問道。

    「永歷十五年夏。」洪叔也沒有絲毫的隱瞞,給張振宇說出了一個年號。

    不過張振宇對於這樣一個年號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以張振宇的歷史知識,能知道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已經不錯了,怎麼可能知道永歷這個年號。

    不過,張振宇也聽出,這絕對不是一個滿清的年號,那麼,只會是明朝的年號,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年,但是肯定,這些人最遲也是在清初的時候搬到這裡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