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也是為了鴻達。」
「我看也是。」饒有貴附和道。
「為什麼?」
「望弟呆在大旺寨,是沒法和鴻達在一起的,望弟她娘雖然過世了,但鴻達的爹娘還健在,有他們老兩口在,兩個人是走不到一起的。」
從兩位老人提供的情況來看,饒鴻達和辜望弟原來是一對癡情男女,苦命鴛鴦。饒鴻達追隨辜望弟到南山鎮,難道真是要和辜望弟再續前緣、演繹一段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淒美愛情嗎?現在,誰也不能做結論,除了情感的因素以外,還有沒有其它原因呢?大家不要忘了,辜望弟的箱子裡面可是有些貨的,要不然,她怎麼會買下南山鎮後街118號的房子呢。
「饒鴻達四十幾歲才結婚生子,他父母能接受嗎?」
「不接受不行啊!鴻達是獨子,強種一個,從小橋生慣養,性子倔強得很,他在外面教書,離家遠,爹娘老子就是想過問,也沒轍啊。」
「饒鴻達是什麼文化?」
「高中畢業——在咱們山裡,高中文化已經不易了。」
「他是怎麼當上民辦教師的呢?」
「鴻達從小嬌生慣養,農活,他做不來,他爹找人給他謀了這個差事。雖然拿錢不多,但肩不挑擔,手不扶犁。在咱們山裡人的眼裡,這可是香餑餑。」
「饒鴻達是什麼時候調到玉泉公社去工作的呢?」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吧——差不離,是在那年的夏天。」
一九六九年的夏天,應該是饒鴻達最後一次到南山鎮——是饒鴻達從南山人的視線中消失的時間。
「他先在玉泉公社寫寫畫畫,後來當上了民政助理。說起來真奇怪,自從到玉泉公社工作以後,他就開始收心了。」
「收心?此話怎麼講?」
「結婚生子啊!」
「他家是不是有親戚在上面當官啊?」
「沒有,肯定沒有,我們是親戚,咱們饒家的祖墳上沒有長這棵蒿子。八成是送了東西,使了錢。」
鄭峰對老人的回答非常滿意。
「饒鴻達的經濟條件怎麼樣?」
「你看到他就知道了,一打眼,誰也看不出他是咱們山裡人,他平時抽的是帶把子的香煙。」
「帶把子的香煙」就是過濾嘴香煙。
「鴻達結婚的時候,辦了十幾桌。」
大娘補充道:「這倒不算什麼,饒家送給女方家的財禮錢就有六百塊,六百塊啊!咱們山裡人累死累活,苦上幾年,也掙不到八百塊錢啊!鴻達還給二翠買了一輛永久牌的自行車,咱們寨子到現在還沒有一輛自行車呢?」
大娘提供的情況很重要,饒鴻達哪來這麼多的錢?他以前只是一個民辦教師,在農村,民辦教師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塊錢。他不應該,也不可能有什麼積蓄。難道是饒鴻達的家底厚實?
「饒鴻達家很有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