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絕技,碧海潮聲曲
表面上,這是一首演繹大海潮聲潮落曲子,可實際上,黃老邪將絕頂的內家功法融入這首簫曲之中,真正能夠做到殺人於無形
別說尋常不懂武功之人,就算武功絕頂之人,若不幸中招,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老頑童周伯通,這斯內功、招式都不弱於黃老邪,可照樣被黃老邪虐得欲死欲仙
楊鐵心的功夫,目前而言,相較於洪七老叫花這個層次的高手還有差距,不只是內力修為,還有招式的純熟程度,而差得更多的,則是武學見識!
比如,洪老叫花一眼就能看出曲三這層次高手的的武功來歷,也能大致猜出其功法罩門之所在所以,就算洪七老叫花施展出同等修為的功夫,也能輕易的擊敗曲三兒這個級別的高手除非有人能夠修煉出某種幾乎沒有破綻的功法!或者就算有破綻,也能讓別人抓不到!
可是,這種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楊鐵心不知道,自己在東邪這種級別高手的眼中算得上什麼層次,同樣的,楊鐵心目前也沒看出自己所修的功法破綻在哪裡!
九陽和純陽至尊功都是頂級絕學,創作這兩門功法的人思路都很縝密,反正楊鐵心是沒看出什麼破綻來
滄浪決也同樣是頂級功法,從楊英幫主的武藝便可看出來!
楊鐵心可融合了滄浪決於九陽神功而創造出來太極玄功,本身卻遠不如這兩門功法那麼完美無缺,這也是受楊鐵心的武功見識所限之故
洪七老叫花和楊英幫主等人雖然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可其中不免夾雜了二人自己的武學理念,這種理念,於原本楊鐵心創造太極玄功的理念還是有差別滴!這說不上誰對誰錯、誰高誰低,只能說,各人的出發點和思維方式各不相同罷了!
以本身駁雜不純的修為,還帶了個拖油瓶的上官志雪,再遭遇到黃老邪這種決定高手的強勢碾壓,結果黃老邪的碧海潮聲剛剛奏到一半楊鐵心便已經覺得內裡不穩、搖搖欲墜了
識海之中,一道如山巨浪洶湧而來,攜雷霆萬鈞之勢,筆直地向楊鐵心的頭頂拍落
懷抱太極,如封似閉!
意念畫圓,楊鐵心一遍又一遍地運轉太極玄功,收縮週身的的氣機,將其盡數化成一個又一個的圓圈兒,最後整體化成了一個重重疊疊的大圓球牢牢護在自己的身周
可楊鐵心明顯感覺到,自己身外的這個大太極球,明顯有一處不慎牢靠之處,那就是身前尺許處!
那個位置,正是上官志雪的所在
似是尋到了楊鐵心的破綻之所在,洶湧的海潮一浪高過一浪,而那海浪,每次豆漿最強的攻擊集中作用於楊鐵心那太極球最薄弱環節處
沒等海潮生發至巔峰,楊鐵心的太極球已經被打擊得光華暗淡隨時可能破碎了!
「守住心神!運轉金丹,陰陽合一!」
就在楊鐵心覺得,下一刻自己就要淹沒在海浪之中時,一聲清叱在楊鐵心的耳畔炸響
同時,一股純陰元氣已經自背後渡入了楊鐵心的體內
那是孫道長血丹經所修練出來的純陰元氣!
楊鐵心修煉出來的金丹元氣至陽至剛!哪怕是如今楊鐵心轉修太極功法之後,內家真氣已經開始向陰陽平衡的方向發展了可那金丹元氣依舊我行我素!
孫道長的血丹元氣則至陰至柔!
雖然經過二人合修後,自己的元氣都沾染上了對方的氣息,可這種陰陽屬性,不但沒有融合,反而愈發變得涇渭分明
可有一點二人的元氣卻都不排斥對方的元氣了!
此刻,孫道長的元氣蒲一渡入楊鐵心的體內,便自發地按照血丹經的路線運轉一周天,然後歸於丹田,和楊鐵心的金丹元氣匯合!
而楊鐵心,則一遍又一遍地運轉太極功法,讓這陰陽兩種屬性的元氣交融運轉,化作一個太極圖,然後迅速向外擴張!
不論是楊鐵心的金丹元氣,還是孫道長的血丹元氣,看上去數量都不多!貌似還不及二人真氣量的百分之一
可就是這點看似孱弱的元氣,形成了一個薄薄的巨大太極球後,竟將楊鐵心、孫道長還有上官志雪,盡數保護其中
這層太極求雖然極薄,似乎隨便一陣風就能將之吹破,可神奇的是,這太極球竟然頂住了黃老邪那怒海狂濤的一擊,僅僅是明滅了一下,便再次頑強地撐了起來
以及未果,黃老邪招式不停,怒海狂潮一浪高過一浪,一浪更勝一浪,招招不離楊鐵心年的頭頂三尺
每一下巨浪的打擊,那太極球都會明滅一下,其厚度和亮度似乎都減了一絲,可每次都頑強地撐了下來
而楊鐵心更是神奇地發現,在這巨浪的強勢打擊下,自己的金丹元氣與孫道長的血丹元氣,正以某種玄異的方式飛速融合
看那情形,似乎有點兒太極的痕跡,可仔細觀察之下,似乎又略有不同
雖然還弄不明白這種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好是壞,可目前而言,融合後的兩種元氣,結合的密度更強,也更具有柔韌性,似乎應該不是啥壞事兒!
看到這裡,楊鐵心終於心中有底,也便不再理會其它,只管聚起全部精神,一遍又一遍引導著兩股元氣按照太極功法的模式搬運周天
一種新的功法,尤其是那種養生健身、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功法的誕生,總是讓人覺得迷醉!沉浸於這種神奇的修行體驗之中,楊鐵心渾然忘記了外界還有黃藥師這麼個強敵,但只將全部精神力集中於兩股元氣的融合過程,仔細感應著每一次陰陽結合轉換之間的奧秘!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鐵心終於恢復了清醒!
這可不是楊鐵心意志堅定,從某種迷醉之中擺脫了出來而是不知何時,那種陰陽和合的過程,竟然中斷了!
太可恨了!
誰這麼可惡?竟然敢打斷老子悟道的過程,真是,豈有此理!不給你們點兒顏色看看,你們都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