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友好」磋商,高陽公主又派來四名心腹侍女,前來學習李治傳授的「仙家」手藝。
李治的方法很簡單,先學習繪圖和雕刻。這繪畫技法,卻既不用毛筆,也不用宣紙,而是要用白在塗黑的木板上繪畫,務求比例真實,透視合理。
在當時的美術界和工程界,閻立本閻立德是響噹噹的大拿。他們負責宮廷繪畫,並且負責修建李世民和李治的陵墓,分別是當時的將作大匠和工部尚書。大型工程都是他們設計建造的。
他們使用的畫法,是在南北朝繪畫的基礎上發展的一種平面線條畫法。他們的傳世作品有《歷代帝王圖》,《步輦圖》,《秦府十八學士》,《凌煙閣工程二十四人圖》,《職貢圖》,《蕭翼賺蘭亭圖》,這也是中古繪畫界的一個高峰。其中,《帝王圖》等這些真正的國寶級的文物現在安靜的躺在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波士頓美術館,享受著良好的待遇。
欣賞這些古畫古字,光看一看網絡上的照片,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研究古代書法的名家,不惜為了能一睹古代摹本的真容,不遠十萬八千里跑一趟,就為了看一眼真的,能區分那一撇一鉤一點和紙面接觸浸染的最細小部分。就算現代有了高分辨率的照片,古字畫的細節,仍然難以完整的通過現代科技保存。尤其是看到真跡時,那種韻味和衝擊,是屏幕無法取代的。
因為它們是一群和你智商相同甚至更高,審美浸淫更深的大師級的人類,用畢生精力和經驗表達的智慧和美學的結晶。欣賞這些古畫,除了一些虛無縹緲的意境,更多的就是細節的生動程度,以及情形的再現。儘管唐初繪畫仍然比例不是很正確,線條略顯重複和呆板,沒有逃離原始藝術的框架和局限,遠遠看去就像一群笨拙的小人畫。但如果能近距離「欣賞」,人們會承認這是藝術上的精品之作。
但同樣的,從繪畫的表現力和表達技術上講,它還是處於比較落後的一個階段。比如從《職貢圖》上來說,職貢圖並非某一副畫的名字,而是指中國封建王朝每朝都會編修的一本「外交和公務記錄」,最早的《職貢圖》是南朝蕭繹畫的,到了清朝,仍然有清朝的《職貢圖》,如果把這兩個圖上的人物進行比較,你會發現:咦,看上去就像動畫片《葫蘆娃》和《聖鬥士星矢》的區別嘛!
沒錯。中國畫的技法,最早是從描法,也就是從線條的表達技法開始的。到了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這十八描法分別是:高古游絲描,琴弦描,鐵線描,混描,曹衣描,釘頭鼠尾描,橛頭釘描,馬蟥描,折盧描,橄欖描,棗核描,柳葉描,竹葉描,戰比山水描,減筆描,枯柴描,蚯蚓描,行雲流水描。這些描呢,大部分都是為了畫衣服的……
此外,國畫的一些「意境類」的技法:潑墨,渲染,留白等等,都是後來的文藝青年發明出來的。至於有多少染法,有多少設色法,筆者就不深究了。太累了。因為至少在唐代,大部分的畫家都是老老實實描線,敷色,用傳統壁畫的繪畫方法來作畫的。
可見中國畫的發展,主要是受到了繪畫工具的制約,以至於走上了卡通化的不歸路。真的,你去看一看清代的《職貢圖》,上面的各色小人,風格真實可愛極了。
相比之下,如果說古埃及的壁畫中,還能找到和漢代磚畫,戰國帛畫很相似的部分,那麼到了羅馬帝國時期,所謂的龐貝四種風格,就完全脫離了古埃及宗教畫的影響,變得十分現實主義了。
具體的說,古埃及bc3600年的吉伯來繪布就是風格類似史前文明壁畫以及漢代磚畫的線條色塊的繪畫技法。但這個比較不是很具有代表性,因為磚畫和亞麻布都是便宜的材料,現代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些阿貓阿狗隨便畫的。但是宗教繪畫和帛畫這種嚴肅題材和貴重材料代表的,更能體現繪畫水平和趨勢。那麼《鵝》的精美程度,就足以擊碎任何懷疑。它畫的如此漂亮而真實,以至於完全可以用於現代的書刊。馬王堆帛畫則和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壁畫《法老王向赫特女神奉獻》,以及第十八王朝的石版畫《家庭和樂園》看上去則更像同一時代的畫家所畫。
但是到了埃及的新王朝時期,也就是古埃及藝術最燦爛的時期,在雕塑上他們取得了更關鍵性的進展,那就是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比如《內費提提王妃頭像》,看上去就是栩栩如生的一個人,非常震驚的現實主義手法。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在第四王朝的《書記官坐像》中,就很盡職的還原了他肚子上的肥肉。新王朝時期的第十九王朝修建的阿布辛貝爾巖廊也有20米高的皇帝本人雕像。這些作品在美學上的成就就足以等同甚至超越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雕塑。
同樣,兩河文明中阿卡德統治者頭像,就已經是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處理眼窩,嘴唇和鼻樑。納拉姆辛記功碑的人物造型,構圖和比例都和唐代的宗教繪畫十分相像,但是細節仍然已經有了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
至於到了古希臘和愛琴海地區的美學呢,在古樸時期,還略有遺存原始崇拜的大胸脯女子雕像之類的帶有抽像風格的雕塑,而bc460年的青銅宙斯像,就已經和我們現在感知到的希臘古典主義的肌肉猛男像沒什麼區別了。
古羅馬時期的龐貝城被維蘇威火山灰蓋住以後,留下的珍寶中就有四種風格的壁畫,其中龐貝第二種風格,就是為了擴大室內的空間感而創作的繪畫,它的透視和空間感,足以讓現代學習素描的同學感到膜拜……
一直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雕塑,其實都是對古希臘和古羅馬審美情趣的重現和發展。
文藝的昌盛不是沒有經濟和政治原因的。當時的西方和東方一樣,都停留在多神教的時代,但是西方城邦制的民主,讓文藝的生存,具備了更多的自由。什麼是城邦制呢?其實他們和中國的部落們比起來,就一個區別:
人家有房啊,還是私有的!所以願意為了房子畫啊!你看鮮卑人,蒙古人部落雖然分等級種族吧,但某些層面也是講民主的。但他們都是不修房子,敵人來了馬上就捲鋪蓋滾蛋。漢文明的城市都是政治城市,一打仗別說房子了,什麼都完蛋。
不說遠的,直到今天你買了房,你敢說自己有房?正在倒數70年呢!就這房還能漲成這樣,只能用中國人幾千年沒住過好房子來解釋了——這憋的是相當厲害。
=分割線=
為了幫助高陽公主實現她在貴婦圈內「低調的奢華」,引領「時尚風潮」,最後還能賺錢的目標,李志堅首先要設計一套風格獨具的馬車和飾物。
唐代的馬車是以掛著金光閃閃為榮,遠遠看去,就跟一座金山在移動似的。其實他這樣做就一個目的——讓人能認出來的同時感到震驚。等到人人都用上這個風格,難免就覺得膩歪,只能繼續堆金子,攀比數量了。
李治要干的,就是不靠堆金子,也能達到讓人過目不忘,並且絕難效仿的目標。
那就是——銀色流線型懸掛式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