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舉鞍齊眉

龍騰世紀 第二十九章 上門問理 文 / 草木蔥

    霽月堂裡,燭火通明,對著哭得梨花帶雨的呂夫人秦氏,晏老太君心裡猶為膈應。

    早在一年前,有次姑娘們一起打鬧,她客氣地讚了一句呂家那丫頭,高氏乘機拿話試探過兩位長輩的意思。鄭氏當時躍躍欲試,被她用目光制止了。如今眼看著高家快倒,就巴巴設這樣一個圈套。

    世上人皆以為自己最聰明。

    想到這裡,晏老太君感到無比疲倦,懶得瞧她們表演,兀自地閉上了眼睛。

    「老夫人,妾身都跟鄒家暗地裡換了庚貼,如今鬧出這事來,可如何是好!雖說鄒大人跟咱家老爺關係不錯,當時許多人都瞧見了,想瞞都瞞不住。幾家都是有頭有臉的,這事遲早得傳出去。鄒家當時就把庚貼還了回來。」呂秦氏坐在鄭氏對面,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道。

    鄭氏羞愧得幾乎抬不起頭來,她小兒子這幾年,行事越發乖張了。幹了不少的荒唐事,但都沒此次闖的禍大。

    呂夫人秦氏一邊用手絹擦著眼角的淚水,一邊悲慼地說道:「我家蘭兒真是命苦,從小跟著咱們在榆林那窮地方吃苦,如今……這讓她以後可怎麼做人!」

    對面繼續喬張做致,齊府的大家長晏老太君不動如山。手裡捻著佛珠,心底默默念著經。

    作為跟兩邊都有瓜葛的高氏,怕局面僵持下去不好收場。遂出來調節氣氛,想把話題引得朝高家有利的方向發展。

    「要媳婦說來,表妹從小跟四叔青梅竹馬,感情甚好,跟兄妹一樣。不然,四叔也不會在外頭,還要拉著她說話。姨母何不將此話說與鄒夫人聽?」高氏一副維護小叔說話的模樣。

    鄭氏聽聞,忙不迭地點了點頭,感激地朝兒媳望了一眼。

    一同前來的高家少奶奶魏氏,在一邊連忙解釋道:「何曾沒解釋過?!可鄒大人任職禮部,鄒太夫人出身規矩森嚴的江南世家。這事不知怎地,還傳到鄒六公子耳朵裡。夫人們也知道,他是個心高氣傲的主兒。如何能忍下這口氣?!」

    呂夫人停住抹淚的動作,臉上神情悲痛欲絕。

    高氏緊擰眉頭,一臉無奈地望著太婆婆和婆婆,晏老太君還是一副老和尚入定的樣子。

    高氏「噌」地一下站了起來,朝她姨母呂秦氏跪下,自責地請罪道:「姨媽您就責罰我吧!自從養在我身邊的誠兒沒了後,就常招娘家姐妹來作伴。沒想到最終誤了蘭妹……甥女該死,姨媽您要怪就怪甥女吧!」

    說著,她以堂堂世子夫人之尊,朝呂秦氏不停磕頭認錯。

    鄭氏在旁看到了,心裡不免有些動容。

    別人不知道,兒子兒媳日常相處的情形,她是一清二楚的。自誠兒沒了,小兩口就形如陌生人一樣。念起她早夭的長孫,鄭氏心中生起一絲憐憫。

    高氏的嫂子魏氏,上前攙起她,勸慰道:「你也是閨中寂寞。若是身邊再養個孩子……」說著,她朝齊府三位夫人掃了一眼,眸中意味深刻,似是另有所指。

    這話別人聽到了倒沒什麼,可聽在鄭氏耳中,心裡不由升起一股怒意。她剛剛親身經歷過失孫之痛,見不得再提養孩子的事。

    旋即她又想起,高氏這些年的作惡。還有兒子當初聽聞,文家姑娘進宮的消息,半個來月不吃不喝,形若枯槁的樣子。她心腸又硬了起來。

    見座上幾位還是沒反應,高氏繼續磕頭謝罪。須臾,晏老太君睜開眼睛,掃了高夫人、呂秦氏和高氏一眼,十分艱難地開了口:「既然,孫媳和峻兒都有過錯,那就抬進齊府來為妾吧!」

    呂秦氏倏地站起身來,冷哼一聲,說道:「老夫人,恕晚輩無理!愛女之心人皆有之。蘭兒乃三品大員的千金小姐,讓她做妾,齊家怕是沒那麼金貴的門檻。這是想打相公的臉面?還是給高姐夫下馬威?若是傳揚出去,於齊府呂府名聲,怕是都有不妥吧?!」

    鄭氏這時總算清醒過來,當即也站了起來,回擊道:「既然是千金小姐,秦家妹子自當好好養在閨中才是。」

    這話的言外之意——既沒得雙方長輩的默許,你女兒為何老往齊府跑,是怎麼一回事?!況且都訂親了,還跑到鄒家去作甚?!

    這時,一直在旁邊沉默不語的高夫人,突然出了聲:「要我說,小姐妹之間來往本沒什麼!三夫人的甥女,還不是住到了貴府。」

    聽她拿舒眉出來說事,施氏求助地望了婆母一眼,後者微微點了點頭,施氏出聲解釋道:「舒兒自幼失恃,妾身憐惜她一個沒親娘的孩子,接在身邊照顧,也是人之常情。」

    她的話音剛落,晏老太君在後面補充道:「老身十多年前,就跟文家的老姐姐,訂下孫輩的結親之意。這事孫媳該是知道的……要是放在貧寒之家,文家那小丫頭,就是接到咱們府裡當童養媳,也沒人有資格說嘴半句。」

    呂秦氏悲聲更甚,又開始哭她那苦命的女兒。

    高夫人輕哼一聲,說道:「人之常情……妾身的妹妹不願女兒為妾,更是人之常情。在座各位,都是為人母的,也養過女兒。說起這事,本身錯就在貴府。蘭兒並非跑到齊家出的事,才要讓貴府負的責。」

    施氏當即反唇相譏:「那是,咱們峻哥兒並未跨過垂花門,進入到鄒家後院。跟呂家姑娘碰上,純屬意外。還不如找鄒家負責為好!」

    呂秦氏聽了這話,神色有些慌張。

    看著她姨母亂了陣腳,高氏抬起頭來,給她嫂子魏氏遞了個眼色。

    魏氏先是不解,愣神片刻後,想起昨晚收到的信,忙出聲解釋道:「聽說,鄒家跟貴府並無來往。他不會是故意去碰蘭表妹的吧?!」

    高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狀:「是了!蘭妹一個多月沒來齊府了,四叔會不會……」

    施氏輕嗤一聲,說道:「峻哥兒也一個月沒回府了,要截住她,早在路上堵著就成了。何必到別人府裡現眼!」

    想起女兒的囑咐,高夫人給妹妹遞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起身就要告辭。

    送走上門問理的高呂一眾人,鄭氏感覺渾身像虛脫了一般。陪婆母說了幾句話,就回了松影苑,施氏則留下來陪晏老太君。

    被兒媳扶到暖炕上,晏氏又在沈嬤嬤伺候下脫了鞋,她坐定之後朝施氏問道:「你妹婿怎會這時派人來接舒兒?」

    「許是聽到什麼風聲,怕她受委屈吧?!」施氏挨在婆母身邊坐下。

    晏老太君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能這麼快!許是來之前就備下了的。想來,那僕婦是跟在她們後面出發的。」

    被這樣提醒,施氏一拍膝蓋,恍然大悟:「可不是,若是真過禮了,舒兒是不該再住到齊府了。尤其今天還發生過這事……」

    晏老太君拉過兒媳的手,在她手背上輕輕拍了拍,愧疚地說道:「委屈那孩子了!」

    施氏臉上有些動容,真誠地回道:「算不得什麼委屈!她繼母就要生了,留在妹婿身邊,也不見得有什麼好日子過,還不如提前接來……」

    「唉!她們兩姐妹……展眉那丫頭,若不是當初老身的私心,最後也不會……到頭來還連累了易家和文家兩族。」晏氏心中頗多感慨。

    怕老人家傷心起來壞了身子,施氏在一旁勸道:「母親千萬別這麼說,齊府能對婕妤娘娘伸出援手。咱們府算將功贖過,想來文家嬸嬸在地底下,也會含笑九泉的。」

    「再千伶百俐,也抵不過命……」施氏面上湧出一抹戚色,「母親不必傷懷,總歸她現在有皇子傍身,日子不會那麼難捱了。」

    「但願如此吧!這樣一想,老身心裡好受多了。」靠在引枕上,晏老太君眼角一滴昏黃的淚珠,順著鬢髮滑下。

    誰知事情並未結束。第二天午歇過後,被罰跪祠堂思過的齊峻,突然衝進霽月堂,朝晏老太君的寢間「撲通」一聲跪下:「祖母,孫兒不孝!犯下此等過失,對不住列祖列宗,也不對起呂家妹妹。孫兒願意自己承擔。您讓呂家妹妹進門吧!不能誤了一條性命……」

    此話一出,剛才都喧闐一片的內堂,頓時沒了聲響。過了好一會兒,晏老太君才拄了龍頭枴杖,顛顛地走了出來,厲聲喝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齊峻將額頭磕得山響,說道:「高家剛才給大嫂送信,說呂家妹妹昨晚上吊自盡了!」

    「當——」枴杖從晏老太君手中脫落,她險些氣得昏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