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心靈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他有的時候會選擇性的忘記一些東西,當然這不是真的完全遺忘,而是選擇性的無視,裝作看不見記不起來的樣子。
正如俗話說的燈下黑,以及選擇性失憶。
但只要遭受一定程度對其本人非常震撼性的打擊後,原本被心靈選擇性無視,不願想起來的東西,就會在一瞬間充斥於腦海,然後對原有的個性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因為就本身來說,既然會被自身選擇性無視忘記的東西,不管他是好的還是壞的,本來就是和自身現有的性格相衝突的東西,是相對於現在來說,非常不好的記憶。
這就叫做震撼教育,通過掌控他人的心靈缺點,選擇性的製造人為的震撼教育,他可以讓好人變壞人,也可以讓壞人變為好人。
王允其實就是這個狀態。
多年的儒學和性格,造就了他的為人,一個眼裡揉不進沙子的人,這樣的人除非是生活在理想鄉,不然總會遭遇到各式各樣的麻煩,尤其是在這黑暗的官場中,更是會被身周的同僚排擠打壓,甚至陷害致死。
但很顯然王允是幸運的,因為他背後有著宗族支持而他的宗族本身就是個官宦人家,有著經營了不知道多少代從而形成的強大關係網存在,而漢朝又是一個有著所謂清流存在的朝代。
漢朝初生的儒家不似後世已經變得面目全非,被皇權和異族,以及各種懷著重重私心進入儒家中獲取利益之輩,踐踏過不知道多少次,比之女表子,還要女表子的骯髒之儒,以及完全固化了,代表著守舊勢力的腐儒。
此時的儒家正如純潔之處子,第一次掌握了這個國家的將來,無數的真正精研儒學的名士大儒,精心竭力的想要把這個朝代建立成儒家學術中的理想之國。
因為儒學在經歷過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冷遇之後,第一次勝出,作為了一個龐大王超的官學,而其他學術則統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桶內,這如何不讓他們歡興鼓舞。
此時的他們代表的正是先進的一面,進取的一面,各種各樣的學說襯出不窮,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學術世家。
但顯然他們失敗了,依靠所謂虛無的道德終究不能完全改造所有人的人心,因為利己乃是人之天性,而利他主義者?在人類歷史上卻少之又少,這還是按照全人類來計算。
然而雖然失敗了,但也賦予了這個朝代這個民族一種有特殊的氣息,正是視名譽重於生命,而在漢朝這點尤為濃郁,因為相對於有形的財富來說,名譽這種無形的財富,在漢朝這個獨特的朝代裡,能夠讓人們得到相比之於有形的財富,更大的名利。
而這也早就了原來三國歷史上,蜀漢王朝的建立者吊絲劉備的草根奇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惶惶如喪家之犬,偏偏還就是這樣的人,他的名聲卻越來越大,讓很多人視之為明主,最終得意三分天下。
為何?
皆因其養望得道,每一次戰鬥雖然戰敗了,但他的聲望卻更上一層樓,正如一名悲劇英雄一樣,讓人所敬仰,正是靠著這一點他才能不斷的吸引人才來投。
足見漢代名聲的重要性。
這樣獨特的朝代裡,王允有著背後的宗族支持,本身的性格又讓其堪稱一代清流之典範,一輩子的精研儒術,才能上也是沒有什麼挑剔之處。
這樣的人,就算是被一些同僚所不喜,卻也阻止不了其陞遷,一路而來卻也說得上順風順水沒有多少挫折,性格上自然沒有絲毫改變。
一切直至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團和十常侍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戰鬥中敗北。
致使他不得不黯然辭官退隱,這是他第一次受到的巨大挫折,而正是這次挫折和對於漢室的忠誠,讓他在被何進回復官職,並在董卓霸佔京師,倒行逆施的過程中,沒有針鋒相對,而是選擇了不同於往常的暗隱。
這樣的行為其實非常的有違其本身心性,但他忍受了下來,並找出各種理由來為自己辯護,進行了人為的自我催眠,和選擇性的使之無視。
但各種事件卻紛至沓來。
先是貂蟬,這名奪天地之造化的傾國女子進入了他的生活,對於其心靈又是一大考驗。
之後則是陳凱誅殺了董卓等逆臣之首,王允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格發作,加之一直以來在董卓壓力下裝孫子,這一下爆發出來,就像原來的歷史一樣,直接要清算整個涼州并州集團,從大將到小兵都不放過,遭到了陳凱以及一些清醒之人的強烈反對。
這裡和原有歷史上所不同的是,原有歷史上,雖然是王允和呂布一起誅殺了董卓,但呂布只不過是一介有勇無謀之輩,朝堂上的話語權其實完全被王允所掌握,他一意孤行下,就算是有人出來反駁,也無濟於事。
也造就了其後的悲劇,漢朝唯一的希望也就這樣的被其斷送掉,自己也唯有身死。
但此時卻是,雖然陳凱在漢室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都沒有什麼根基名望,就像一個突然蹦出來的人一樣,可是單單憑藉著duli斬殺董卓、呂布、李儒,還有原先的華雄、郭汜、李傕等涼州并州軍的文臣武將。
可以說完全是他以一己之力瓦解了董卓的龐大勢力。
在他全力反對下,再加上一些清醒之輩的幫襯,王允雖然不甘,但也只能無奈接受。
這對於其心靈來說卻又是一大打擊。
而此次的事件,則完全起到了一種一錘定音的作用,在陳凱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震撼教育,糾正了王允那有點偏激,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格。
而所有的心靈中的劇烈變化其實只是區區片刻。
「允,受教。」王允陡然肅然而起,向著依然是坐沒坐姿的陳凱,長長一揖到底,沉聲謝道。
而陳凱則是一臉詫異,心中疑惑這神馬情況,這王老頭不會是吃錯藥了吧?也忘了阻止他向自己行此大禮,再怎麼說也是老丈人不是,生生的受了這一大禮總歸不好。
渾沒有想到,此時的王允,已經不同於往日的王允了。
正如王允再次起身時,眼神中,再也沒有往昔的咄咄逼人,頑強剛硬之態,也沒有往日隱藏於極深處,偶爾才會流露出,就算是陳凱也沒有注意到的矛盾掙扎糾結之態。
有的唯有平和安詳,卻又讓人感覺深不可測,威嚴自生,一雙眼宛如已是看透了世間所有的世情人心,偏偏卻又不給人予壓抑之感的眼神,若要用世間一物來形容,唯有大海最為貼切。
眼睛本就為人的心靈之窗,只不過嬰幼兒心思單純,一眼看去猶如掌上觀紋一目瞭然,所以小孩子的心思很容易猜透。
而隨著閱歷豐富,每個人的眼神卻是蒙上了一層層自己製造出來的迷霧,正如不同場合的面具,不是精研此道的人,自然是看之不透,所以又有一說:人心難測。
陳凱沒有精研此道,但他的眼神敏銳如鷹隼,何況王允的眼神前後的變化也委實太大了點,只要不是瞎子,任誰都可以看得出來,自然心中驚訝更甚一分,不由問道:「你這是?」
此時此刻的王允可謂是容光煥發,滿面紅光,整個人彷彿年輕了十歲一樣,聞聽陳凱所問,捋著青須爽朗一笑,道:「哈哈哈,這還要感謝剛剛小友所言,其對老夫觸動頗大,想透了一些以前沒有想透之處。」但見一派神采飛揚,大儒之風盡顯。
而口中稱呼陳凱為小友,卻是在此刻從心頭認同了他,真正放下了貂蟬一事。
此時若是屋中有一名精通儒學之輩在場,定然就會發現此時王允卻是以得儒家中庸之道,中庸、中庸何為中庸,自然不是所謂的不作為,那不是中庸,而是平庸。
其實後世本是儒家所創,卻成為道家象徵之物的一事物,已是完美的解釋了何為中庸,正是陰陽太極,待人接物太鋼則陽,太軟則yin,唯有陽中有yin,yin中有陽,剛柔相濟龍虎交泰,這才是中庸之道。
正如武術中唯有剛柔相濟才算最上層,餘者不論陰陽一極都落了下層,唯有yin極生陽,或者陽極生yin才算大成。
而儒家所謂中庸做事之道,正如一名剛柔相濟的國術高手,完美的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之物,且發揮他們最大的效果。
正如尋常人看事物,雖然也有所思考,但依然離不開利就是利,害就是害這一條。
但中庸者,卻是可以看到利中之害,害中之利,從而以妙到巔峰的手法,結合自身四周所有有利之物,甚至化不利為有利,正是取其利而驅其害,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勿論何等艱難困阻,也難以阻其分毫。
此時王允的中庸之道,雖未至巔峰,卻已是登堂入室,可以想見只要加以時日,其人必然可以盡得中庸之道的精華。
其待人接物晉入化勁。
各種儒學經典,自有一番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於各種世事洞若觀火,正是世事通達皆學問,人情歷練即文章。
到那時王允已然可以稱其為一代儒學宗師,足以開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