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預謀的決戰 文 / see羽

    義氏很順利的接受了四國東部的土地,而長宗我部元親則是與三好義繼簽訂了停戰協議。可以說,整個四國又陷入了僵直之中,不過這種僵持的力量是不對稱的。一方面,長宗我部一族沒有實力做到鯨吞大象的水平,另外一方面義氏則是在準備與織田信長會盟開始後的第一次合作決戰。而這一次的目標就是淺井與朝倉的聯軍。

    在京都,雖然將軍的事情已經眾所周知,但是大家還是沒有把這層窗戶紙點破,將軍殿下也很順從的保持了這個姿態。將軍殿下在暗地之中不管做出什麼舉動來,表面上依舊是一副謙順和煦的樣子。而信長則是利用起了這一點,藉著將軍的名義開始對朝倉淺井制裁起來。

    「上次的謠言似乎對信長殿下非常不利。」籐孝恭敬的拜遞上了真柄直隆從四國送來的文書。阿波國的守護任務暫時寄放在了真柄直隆手上,而沼田這位籐孝的土地也遠赴其地協助四國的開發。

    義氏緩慢的把文書鋪開在了桌子之上「謠言?」

    「是的,從洛中到四國,可以說流傳著無數版本的故事,不過基本上就是說信長殿下這樣的傢伙,居然也會給淺井朝倉聯軍打的匆忙遁入山林之中。」

    「嗯,這個算是真的,不能說是謠言。只不過,這些話應該是朝倉放出聲來的。」用筆在書卷之上劃出了一個鉤鉤表示閱過。「可是,這樣的消息有什麼好呢,無非是激怒信長殿下……」腦中突然想到了什麼「難道說,為的就是盡快的開始戰鬥抑或是朝倉聯軍有所王牌?」

    「對,按照風聲來說,西部的長宗我部之所以不敢與我們為敵是懼怕我們的實力。而殿下現在如果把兵力全部送到前線,那麼他們一定會乘機攻襲三好家。而武田信玄的部隊也在東部的巖村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率領騎馬隊從信濃衝入美濃。」

    「他們是想看看信長殿下能拿出多少資本來對付這場變故。表面上的敵人是淺井與朝倉,但是實際上的敵人要多的許多,所以我們要速戰速決。」

    「殿下所慮的,也是臣所慮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筆。「這樣的事情就變得難辦了。」眉頭之上出現了難得的皺紋「一切就要看信長殿下的表現了,或許……等到月份天氣轉涼的時候,那位殿下有出乎意料的舉動。」

    事情如同預想的一般,信長已經派出了重兵把整個北近江前往南部的通道鎖死,戰況可以說是一觸即發。信長心中抱著一線希望,自己的妹夫能夠回心轉意,來幫助自己。這樣美濃方面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

    小谷城的屋敷之中傳來了一句蒼老的聲音「這裡是尾張的那個傻瓜送來的第十七封書信了。」淺井久政陰沉著臉孔,把書信放在了蠟燭之上。「我知道你一定有所動搖,但是身為武家,絕對不能夠背信棄義……」

    「但是是我們先……」

    「住嘴,還不是你那個媳婦幹的好事。」人失敗了總是想找原因,淺井久政也不例外。若不是乃菊前往義氏這邊送去了一盒南蠻的果子,義氏會去援助信長麼。

    「但是,只是一盒果子,這個是父親您親自叫屬下查閱的。」

    淺井久政冷哼一聲「一定是我們的疏漏,從今天開始,你的妻子市我打算接到我這邊來。」

    「您這邊?」

    「是的,武士如果太過於注重所謂的感情,你將會被你的妻子牽著鼻子走。到時候,我們淺井家怎麼能立足於世,記住沒有你的祖父與我,你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淺井久政鐵青著臉孔,離開了長政的房間,幾個帶甲的武士踏著重步也隨了出去,與其一同的還有織田家嫁過來的公主。

    父親久政已經成為一個完全看不清時勢,只活在自己褊狹觀念中的老人。從他居然選擇那個缺乏遠見的六角承禎為搭檔,說其將來也能平定這場動亂,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了。長政實在想不通那些老臣究竟怎麼鼓吹久政的。或許此刻他們認為能號令天下、平定天下的人,是現在的將軍,因此根本無法繼續與他們會談下去了。這裡的長政,不禁緊閉起雙眼和雙唇。

    「將軍殿下,麻煩您拿出一些骨氣來,至少讓我們看得到您的行動。」

    -------------------------------------

    信長預想到的比義氏要多上許久,就連規劃於己方的幾個傢伙這位也打上了敵人的標誌。他把松永久秀與筒井城的蒼松重信劃撥到了義氏的名下,讓其盯住北部本願寺和尚的動作,接著讓飛驒的國司守護住一條通往信濃的山道。而德川方面,信長居然下達了死命令,要其出兵一萬。其實這個是德川家康的傾國之力,如果調走了這批傢伙,那麼整個遠江三河可以說是空城。

    至於義氏這裡,收到的信函就顯得怪異起來。「信長殿下只是要我們在七月份之前,在南近江奉送上四十萬石糧草。」讓身旁堪太把這封書信遞送到了下屬的臣子身旁。

    只是聽到了這些話語,堂下的竹中就笑了開來「殿下,不必了。」推手示意自己不需要過目「敢問殿下今日是幾月幾日?」

    「六月二十四日。」

    「是的,那麼我們只是有六天。籌集這些糧草的士卒要把四十萬石糧草運往前線的話,總共需要多少士卒。」

    「這個……」對於這些事情,義氏把目光投向在末尾處的小一郎。

    「如果六天都在運輸的話,大約需要一千人。」小一郎跪坐出來,迅速的回答道。

    「好,那麼我們還有籌集糧草的時間,可以說我們實際上只是有三日的時間。那麼就需要兩千人的軍隊了,再加上現在已經是下午時節。可以說我們真的只有兩日,輸送的兵力也就增加到了三千。」

    竹中的意思很明確,信長會把這批輸送的士卒收編到自己的屬下,直到戰爭結束才會還給義氏。而戰爭結束,或許著三人人的輸送隊伍早就在姊川流乾了所有的鮮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