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二百二十四章尋山入廟 文 / see羽

    本以為可以拿著任免書回到了伊勢去風光一番,現在則是有些垂頭喪氣。找來筆墨把給信長的書信稍稍改了一些地方,好讓自己心安一些。看著送信的行腳商遠去,義氏搖搖頭無奈的歎了一口氣,於此鏡則是提出了去寺廟之中拜拜,讓佛主保佑保佑自己家的這位大人武運昌隆。

    本來想要去的就是那間金閣寺,不過因為戰爭的關係這裡阻止了遊人參觀,想要獲得參觀的許可也只能去請求京都的奉行,而不是將軍。為此義氏來到了山城的第一大寺,清水寺。山城三景,第一就是足利的現在居住的地方二條城,其餘則是金閣寺與清水寺了。

    相傳這座寺廟是由大將軍扳上田村麻呂於興建天寶年間,是由延鎮上人在此開山立宗。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順著奧院的石階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被視為具有神奇力量。遊客路經此地一定會來喝上一口,據說可預防疾病及災厄。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原本屬於法相宗這一宗派但目前已獨立,成為北法相宗的大本山。慈恩大師創建,慈恩大師是唐僧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清水寺與金閣寺,嵐山等是京都最為著名的名勝古跡,四季朝拜者不斷。另與石山寺,長谷寺等自古以來做為日本為數不多的觀音靈地而聞名,平安時代以來,經常出現於日本文學作品當中。

    走入山門便是仁王門,說起這個仁王其實是佛教徒對佛的尊稱,不過在扶桑還有一個成語叫做仁王挺立,這個是牛若丸(源義經)與武藏坊弁慶的一個小故事而傳開的。武藏坊弁慶,也就是義經最忠實的部下,傳說中最強的狂僧兵,他在衣川戰場上的仁王挺立流傳至今。所謂仁王挺立其實是說弁慶當時身受重傷,連內臟都露了出來,但仍然挺立繼續作戰,甚至掏出內臟扔向敵人……直至死後很久,敵兵依然不敢靠近他。

    走在山上的山道指望,遠遠的就能望到三重塔,聽周圍遊客傳說,這間佛塔乃是天文十七年的時候供奉的,也就是說是1548,義氏大概十四五歲的時候。隨著泥土的台階拾級而上,變可看到越來越多的蒼天古樹盤繞在周圍,顯得此處幽靜萬分。與此同時相比的金閣寺則是顯得土氣多了,一種是千金一擲的豪情壯志,一種則是幽靜僻遠的默默。

    遊客不是很多,不過道路之上則不乏可以見到一些插在土中的香火,聞著檀香微微熏制的味道,帶著眾女拾級登山有些妙不可言的感覺,前日的那些不愉快也就隨之淡忘。轉頭看去再邊上的一間小寺廟之中,義氏發現了一位熟悉的身影。依舊的岣嶁的背部,零星的戒巴以及破舊的僧袍,這位可是當年義氏在沿河寺的主持宗衡。當兩人擦肩而過,義氏不想搭理,這位則是無法認出,畢竟三歲的孩子現在這麼大了也難以見得。

    「大人。」櫻子在身後微微的拉了拉義氏的衣角。

    轉過身來坐在了台階之上「怎麼?累了麼,那麼就休息休息。」拿著袖子擦了擦頭上的汗水。

    「不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見見法華三昧堂。」見到的義氏表情,櫻子則顯得更加害羞。

    「呵呵,這個有什麼,直接說就是了,我們是一家人啊。」義氏露出了一臉笑容,「對了那個地方在哪裡?」

    阿惜回頭看了看四周「哎,那位師傅。」快速的叫住了遠去的宗衡。

    宗衡回過頭來,好奇的大量了一下三人,行了一個佛禮「不知四位施主有何見教。」

    義氏連忙站起身來,還禮,行動之中還表示了阿惜的無力感到抱歉「宗衡大師,請問法華三昧堂如何前往?」恭敬的答道。

    宗衡點了點頭,指了指山中間的一座寺廟,告訴了義氏等人的方向。現在的這裡距離山昧堂倒是還有些距離,三昧堂是修在了蘭霧之中,所以顯得有些中國道家的仙風道骨今的感覺。

    「對了。」宗衡依舊合掌看向了義氏露出了一臉疑問「請問這位施主在下好像未曾見面,何以知曉在下姓名。」一個偏遠小寺的主持在此地認出則是有些意外。

    義氏知道了自己快人快語說錯了錯口,不過相認總是有些尷尬,在駿河來說這裡是個判主的罵名。想到了一句佛家禪語,連忙依身彎腰答道「不可說.說既是錯。」

    「施主妙言,在下宗衡受禮,在下欲往山下一行,明日如果欲往阿彌陀佛堂,在聆師傅妙言。」恭敬的拜了拜,轉身下了山走去。

    「對了,大人,您是怎麼認識他的?」阿惜求知的大眼睛望向了義氏。

    看著遠去的宗衡「我小時候就是給雪齋師傅拐到的第一個寺廟,就是他的。」到底是無奈還是有些回憶的傷感,義氏無從知曉。

    行程許久,走的義氏雙腿都有些發麻,後面三人倒是神采奕奕,鏡與阿惜還好說說,為什麼櫻子也這麼能走?總算來到了法華三昧堂,為何有了這個名字,這個還是有些講究的。天台宗立有四種三昧,其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又分為方等三昧、法華三昧等二種。法華三昧以三七日為一期,行道誦經,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諦觀實相中道之理。

    堂中供奉的是摩訶迦葉,左手執袈裟之角,右手手掌向外,作施無畏印,坐於赤蓮華上。不過此地是嚴禁女性參拜的,迦葉的個性較拘謹,一生重視苦行與戒律。迦葉極端反對女性可以出家,也對阿難在佛滅後所傳的『小小戒可捨』的佛陀遺教,不表贊同。相傳迦葉曾受佛咐囑,在佛陀滅後,入雞足山入定,擬等候彌勒佛出世時,將如來袈裟傳給彌勒。禪宗所傳『拈花微笑』的典故,講的也是佛陀傳法給迦葉的故事。

    不過櫻子到這裡拜的不是這位主角而是在偏殿的供奉的神仙,義氏定睛一看原來是朝倉始祖,此地是由朝倉貞景奉進而成,所以有個一個神有些不足為奇。櫻子雙眼經閉,如雪一樣雪白的面頰露出桃紅色的暈紅,口中喃喃的念道「請朝倉家主保佑我夫君能夠武運昌隆,身體健康,請保佑櫻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靠在了團殿之上重重的磕了好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