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四十四章東國的故事 文 / see羽

    因為玉子和艷的修行,我們的隊伍基本上可以快速的開進。邁向了伊豆相模,這裡是北條家起家的地方,這片土地本來荒蕪而又荊棘。北條家隨著早雲在這裡生根發芽然後慢慢的長成參天大樹,不過這個亂世也隨著早雲的話語留下了懸念:「我夢見原野上長著兩棵大杉樹,看到有一隻大老鼠正在啃杉樹的根。讓人吃驚的是老鼠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老虎。」這樣的話語,在任何時候都是管用的。或許若干年以後的秀吉也只是把老鼠變成了猴子。

    因為北條氏的努力,在關東的土地上,戰國大名給北條家和後人帶來了無數光榮。相模伊豆在北條家數十年的治理下,儼然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地區,這裡農田遍地,來往的商人隨處可見。向我這種在駿河帶著一馬車茶葉的行商人來說,實在太少了。

    說起早雲籐孝和我說了一些事情:「當時,全國各地都配置有守護大名,相當於現代的縣長,由於一手包攬行政、立法、司法,因此也可以說是獨立國。守護大名必須住在將軍所在的京都,實際在領地掌權的是守護代,守護代底下則是地方豪門等。」我點點頭示意,連在邊上的伊籐也覺得好玩飄了過來。

    籐孝繼續說道「話說代將軍足利義政,不但不顧**,更熱衷於土木工程,現今京都的銀閣寺正是他當時別墅內的建築物之一。義政起初沒有子息,又極為討厭執政生活,二十九歲那年,費盡唇舌說服了已入沙門的弟弟義視還俗,要他於日後繼承將軍地位。」

    「原來有這種事情啊。」伊籐點頭說道。

    籐孝點點頭:「沒想到第二年夫人竟生下了兒子義尚,如此一來,夫人當然想讓自己的兒子登上將軍寶座。於是,全國各地的守護大名便二分為擁立弟弟與支持夫人的東、西兩派,於仁應年集中在京都打起來。東軍軍力大約十六萬,西軍軍力則大約十一萬,總計二十七萬軍力彙集在京都人喊馬嘶,且持續了十一年,這正是歷史上的應仁之亂,當然大名振臂高呼,相應之人不遠千里前來。可謂是浩浩蕩蕩殺向京都啊。」

    「那麼這個和早雲什麼關係?」伊籐又提問道。「我說你能不能安靜點,這種籐孝當然會說咯。」我鄙視的看了一眼伊籐。

    我示意籐孝繼續說:「當時,關東地區內亂頻繁,大名們沒有餘力參與這場戰亂,因而造就了日本史上第一位戰國大名——北條早雲。應仁之亂的東、西軍已交鋒了九年,京都到處是斷垣殘壁,荒煙蔓草,民不聊生,一片淒涼。

    天皇為了賺取外快,在皇宮大門外擺出地攤,賣和歌、詩箋、繪畫;貴族們不是當家庭教師便是藥劑行商;宮女們則為了籌措宮廷內三餐米飯,不是變賣服飾,便是客串流鶯。實況比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還要慘不忍睹。

    駿河國守護大名平定了一場戰亂,凱旋歸途中,竟被叛亂軍的餘黨殺死了。失去主君的家臣們亂成一團,因為守護大名正室沒有孩子,只留下寵妾生孩子,年僅六歲,幼名龍王丸。如果處在太平盛世,六歲的幼兒也可以登上大名寶座,於是,家臣一分為二,一派擁立龍王丸,另一派則堅持讓已經成人的今川義忠之堂弟嗣承。

    今川家的祖宗是足利幕府之祖尊氏的三男,權勢相當於副將軍,而且是直系子孫,如果京都將軍無後,今川家有資格繼承將軍地位。這樣重要的家系,一旦鬧起後繼問題,中央幕府當然不會等閒視之。然而中央幕府也正為了後繼問題打得屍橫遍野,哪有閒情來管地方的事?

    因為動亂的關係,東邊的上衫家派出了當時大將太田道灌,此人了不得,太田道灌正是建築江戶城的名人,這個時代的城,類似山寨,沒有所謂的防衛設計,但是太田道灌所建築的江戶城,卻是平地城,深溝高壘,內部的城廓組合也很複雜。,佔領了韭山城,接著運用了火牛計擊敗了當時小田原的城主籐賴。

    這一年,新九郎六十三歲,僅在前一年,有『蝮蛇道三』之稱的齋籐道三來到這世上而已,又過兩年,統領關西十國的霸主毛利元就才呱呱墮地了。早雲活到十七歲,對於後世有著極強的影響。」籐孝說完了北條家的歷史。

    我點點頭道:「如此,早雲也算是下克上的代表人物了,看來那些大名的成就或多或少有著早雲大人的影響啊。」

    籐孝滿懷笑意的看著我,然後說道:「大人說的不錯,竊國其實也很容易,是麼?」然後懷著深意的朝我笑了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