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四章聯合抗日 文 / 大咪咪愛我

    四月初八,武林大會如期召開了。此時正值驕陽最當空,開封府鐵槍門楊家校場上,聚積了近千名江湖人士。

    主席上坐著武林大會的號召者——鐵槍門楊天鄴,此人五十年紀,身材瘦小,不過雙目有神,彰顯出一股豪邁之氣。在他的旁邊還設有兩席,挨著次序排下來,首先是少林寺達摩院的首座無色禪師,那和尚看上去只有四十多歲,罐骨高凸出,精神內斂,像個深藏不露的高手,不知道少林寺的傳說中七十二項絕技,他練會了幾項。接下來是長白山的逍遙神仙,他安然而坐,神態淡定,從外表看不年齡有多大,不過他那一對白眉倒是什麼醒目,看上去像是個內家高手,但他的內功肯定是比不上我的。五大高手來了兩位,本來武當的沖靈道人,應該也會來的,現在武當派不見一個人,可能真是那天被我和柳飄飄長敗了,沒面子就**了。

    再入下一層,又設有二十多個座位,聽錦兒的介紹,大多是些江湖上有名有望的人士,什麼洛陽正氣門的門主王孝衛,天津忠義拳的掌門劉一飛,四川唐門的掌門唐鈺,還有空峒派的長老李文亮,太原萬馬堂的堂主馬長空,華山派的掌門令狐不群,峨嵋派的滅情師太,泰山派的靈冠道長等等,可說是武林的大半群精英都倒齊了,看來這個鐵槍門的楊天鄴在江湖上果然是有點面子的人。

    錦兒給我說了一大堆七幫八派的姓名,她經常奉劉瑾之命在外辦事,對江湖的人事十分的瞭解。不過我是沒有太仔細地記那些人的名字去,只是抱著看美女的心態,左顧右盼,可惜暫時沒有發現。

    除了上述那些有頭有臉,有名有姓的各門各派的一二把手之外在台上有席位之外,下面的廣場上還稀稀鬆松地站了近千人。這些人都是江湖中的蝦門小派,或者單槍匹馬的江湖游散人士,這些人都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地閒聊著,議論紛紛。由於這些江湖人士都來自五湖四海,口音各有不同,還有些操著粗口,所以場面很紛亂,一時間顯得人聲鼎沸。

    開始我還以為必須要英雄貼才能夠來參加這武林大會,來了才知道是不需要門票的,只不過大多數不請自來的人都沒有坐位安排,也沒有茶水招待。我由劉錦兒部著,和沈玉樓、柳飄飄便混跡在這人群當中。

    柳又是穿回了男裝,而且沈玉樓也跟著她學,穿了一身白色的武士長袍,很像是個從軍的花木蘭,畢竟我若帶著三個各有特色的美女來參加武林大會,擠在人群中也難免會顯得有點扎眼,所以柳飄飄和沈玉樓變了男裝,也正好合適。只得劉錦兒沒有換成男裝,不過她冰冷的氣質,讓旁人也難以靠近。

    「李兄,這裡可真熱鬧。你看上面坐著的,又有兩個當今江湖上的絕頂高手。你說你打得過他們嗎?」柳飄飄在我耳邊嘀咕道。

    「我們只是來看熱鬧,可不是來找架打的。」我聳了聳肩膀。

    沈玉樓聽到我與柳飄飄的對話,也湊過來道:「老公,這兒的高手這麼多,今天一定能夠大開眼戒。你說那個狂妄的柳生一刀今天敢來這裡嗎?」

    「誰知道呢?先看看再說吧。」我再一次聳了聳肩。

    這時候,坐在主席上的楊天鄴霍然起身,他先與旁邊的無色禪師以及逍遙神仙點了點頭,相互交換了個眼色,然後上前兩步,向在坐的各門各派的人拱了拱手,最後面向下面的眾人,抱拳向四方施禮。

    楊天鄴禮足了禮術,這才清了清嗓子,朗聲開口道:「各位江湖朋友,各位武林同道,楊某不才,發出英雄帖,邀諸位來開封趕會。今天見到這麼多掌門英豪不辭奔波辛勞,能趕來開封一聚,實在是賣楊某的面子。楊某真是感激不盡……」

    明朝雖然算的是目前世界上國力、軍事、科技等最發達的國家了,但比之後世,還要落後許多。基本上可以形容為,出門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沒有麥克風,也沒有括音器,在空曠地上對著成千上萬人講話是比較吃力的,不過那個楊天鄴,聲如洪鐘,說起話來儼然有一派大家的風範。

    他客套了一番後,又接著講道:「今日邀諸位武林同道來此共聚,其目的可能還是許多朋友不大清楚。那麼楊某就再鄭重地與大家說一遍。數月前,一個東瀛劍客,名為柳生一生,號稱東瀛第一高手。此人渡洋而來,踏足中土,名為比武較技,實在四處挑釁,到目前已打傷打死了我中原二十多名有名望的武林同道。而後此人更揚言要挑戰我中原武林。楊某召集天下英雄,便為了共商大計,對抗此人。」他頓了頓,又說道,「今日得少林無色大師,白長逍遙神仙賞面,以及各門派高手和江湖眾多英傑齊聚,不甚榮幸。楊某不才,只是做個牽頭人,至於如何對付前來挑戰我中原武林的狂徒,還請在坐諸位共同商議……」

    楊天鄴講話帶著幾分謙虛,不過大多數人在表面對他很尊敬。我聽錦兒說起,這傢伙不僅武功高強,一對鐵槍出神入化,重要的是他為人仗義,交友廣闊,所以在江湖中頗為得高望重,這也是為什麼他能請到動江湖中五大高手中的三個。

    楊天鄴剛剛講畢,下面人群中已有人開口叫道:「那個柳生一刀算是什麼人物,不過區區一個倭國武士,膽敢如此狂放,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們如此多人聚眾來對付一個外族來的劍客,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吧!」

    此話一出,便有不少人開始隨聲附和起來。楊天鄴又高聲道:「大家不可輕敵,柳生一刀敢公然挑戰我們中原武林,必有是備而來。」

    這時,忽然有泰山派的靈冠道長站了出來,表示贊同道:「楊老門言所言不虛,那柳生一刀號稱倭國的第一劍客,實力不凡,在下的師兄便喪命在此賊的刀下!」

    崆峒派的長老李文亮發話道:「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我就不行那個倭國武士有可怕。今日天下英雄齊聚開封,他若敢來,李某便讓他嘗嘗我派絕技七傷拳的厲害!」

    之後,在場的群雄又引起了一番爭論,有些自大之人提出柳生一刀根本不足為懼,而有些吃過柳生一刀大虧的人則提出應該團結一致,聯後對抗倭國來的高手。雙方爭持不下,亂哄哄的吵成了一團。

    「大家請先靜一靜!容楊某再講一句話。」楊天鄴清咳了兩聲,朗聲說道,「近年來江湖上紛爭不斷,各門派之間,常因一些小摩擦就結怨,有甚者經常發生械鬥。老夫不才,也曾為好幾次事件主持過公道。老夫有一句心裡話,一直想說,我們江湖中人,一直被朝廷視作草莽,無時不對我們行進打壓。召開這次武林大會,除了共聯合大家給御外敵之外,老夫還希望此後同位武林同道能夠相互團結起來!」

    眾位均沒有了回應,那個華山派的掌門令狐不群忽然站起來道:「楊老英雄的話,在下深表同意。想當年,元末之時,天下紛亂,太祖皇帝起兵抗元,我們江湖武林無不鼎力相助,匡扶太祖打天下,將蒙人逐回了漠北。可是後來,當朱元璋登上大寶之後,當年扶助他的那個武林前輩英豪們,如彭玉瑩、鐵冠道人、周巔等人又有如下得到了好下場?想想也令人心寒!」

    洛陽正氣門的王孝衛也站了出來,義憤填膺地道:「令狐掌門講的好,朝廷一直把我們江湖人士當作夜壺,想用的時候便拿,不需要的時候就一腳踢得遠遠的!所以我們武士同道就應該團結一致,爭取共同的利益!」

    我心裡不由好笑,夜壺這個理論聽著怎麼這麼耳熟。上面坐著的那些掌門、幫主也大多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反倒是兩位絕頂高手一直沒有表態。無色禪師一直雙手合什,閉目養神。而逍遙神仙更有一種瀟灑不羈之態,一直面帶微笑,把玩著他那中的一支玉蕭。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一時間也不知是誰喊出了這麼一句口號。中國人喊口號的看來在古時代就很強,因此很快地,許多人都一起伸著拳號,著跟大喊了起來,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武林一家,齊保江湖!」

    「齊保江湖,武林一家!」

    「李兄,原來這些江湖人士,大多都是光說不練之輩,這武林大會真是無趣。」柳飄飄被兩邊的聲音吵得煩了,不由眉頭大皺,又在我耳邊嘀咕起來。

    我心中暗笑,這柳飄飄不知怎麼會生成個女兒身,她那性格,三兩天不跟人打架或者鬧出點事來,就會手癢。照她這種性格,可能總有一天會闖出什麼大禍來的。

    柳飄飄見我沒有答話,大感無趣地翻了一個白眼,又偏過頭去,與沈玉樓低聲聊了起來。

    我只對劉錦兒低聲問道:「錦兒,你的情報準確嗎?那柳生一刀是否真在開封府?」

    錦兒還未答話,突然聽到院外傳來一聲長嘯,一個白色的身影形如鬼魅一般飛閃而入,在空中一陣飛旋後,落到了大台上。

    此如炫目的出場式,立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怔。我定睛望去,那人年約四十,穿著一衣白色的日本浪人服,懷中抱著一把細長的東洋武士刀,長髮披垂,掩住了大半邊臉龐,但並沒有掩住他冰凍放光的眼神。他的整個人就像一把刀一樣,自有一種絕世強者的氣質。

    「柳生一刀?」

    這回不用錦兒告訴我,我也猜出了此人的來路,同時心中暗想,這個日本鬼子還真膽大。這裡少說都有一千多人,大家正商量著怎麼收拾他,他竟然如此張揚地跳了出來。一千一口口不怕都要淹死他了。如果換作後世,面對著一大群的「憤青」,可能早都一擁而上,暴打日本鬼子了。不過這麼一個武功高強的日本鬼子,「憤青」們敢不敢上,又還要打一個問號。

    嗖!嗖!嗖!嗖!

    當眾人還處在一片驚疑之中,又有四個人影閃現,飛身而至,落到了柳生一刀的身旁站定。

    我舉目掃去,這五個也是日本人,他們年輕從三十到二十,造型各異,一把拿把十字槍,留著小鬍子,一個帶著一把鋼刃圓環,身形矮小,一個的兵器是件特大號的流星錘,留個光頭,人也長得和那大號流星錘很相襯,最後一個穿著紅色的忍者服,不過我從身形上看也,應該是個女子。

    劉錦兒在我身邊小聲說道:「少爺,這五人是柳生一刀的四名弟子,分別以風林火山為名,實力都很不簡單。」

    我摸著鼻樑調侃道:「其急如風,其徐如林,不動如山,侵略如火。呵!武田信玄也不過是抄襲孫武的兵法,現在還敢拿到咱們中國來顯擺。」

    柳飄飄也猜出了來者便是柳生一刀,不覺興奮地拍手笑道:「嘻嘻!這下終於有好戲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