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林逸又與蔣堅會了兩次面,這時他才知道自己失蹤後發生的一些事。部隊分散突圍後,最後能回到根據地的隨從士兵不到十人,跟他一組的幾個人一個也沒能回來。
許奐很運氣,也很機靈,化裝後混騙過關到了河陽城。可河陽城早被鄉兵所佔領,他覺得進入城內已沒有任何意義,於是轉往路南城尋求救兵去了。不想在河陽城城北十里處不期遇到突圍的人民軍第一師第二團大部,不由大喜過望。
當時圍攻河陽城的鄉兵,以為城內人民軍少,僅二千人不到,很是藐視,開始四面強攻,可是人還未接觸到城牆腳下就被射死了幾百人,鄉兵一下被打蒙了。綠營游擊謝育彪和鄉兵鎮標曹宗則商量這樣攻城不行,準備晚上把所有的火炮集中一起強攻一方;其餘三面不准點火把,摸黑攻城,這樣可以減小叛匪的射擊精確度。
戍時,清兵又開始攻城,炮火強轟後,河陽城南城門岌岌可危,而另外三方也有無數的鄉兵往上攻,牽制住大量人民軍。第一師第二團團長張軍和政委成名都認為河陽城守不住了,得馬上突圍。最後決定留下兩個連的人民軍牽制敵軍外,集中所有人民軍及其它政工幹部從北門突圍。而那兩個連戰鬥至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攻進城的鄉兵、綠營進行了殘酷的血腥鎮壓,大肆搶劫殺掠,造成河陽城人口最後所餘人口不過五百人。
這一戰,人民軍損失近五百人,是歷次戰役中損失最慘的一次,也是第一次敗戰,平民百姓死傷五千七百人,清軍鄉兵損失四千二百餘人。
許奐見到第一師第二團團長張軍及政委成名,詳細匯報自己與林逸主席那邊所發生的情況,並把林逸主席要他傳達的指示命令給了他們。張軍和成名聽說林逸主席在危難之中,隨時有生命危險,馬上就要去晉城救人。許奐阻止他們道:「林主席為了方便我回來傳達命令,把鄉兵的注意力都引往西面去了,我們既使過去也不可能找得到他,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貫徹林主席的命令,拖住敵人,消滅敵人就是對林主席最大的幫助。」
「可是我們也不可能不顧林主席,也什麼都不做啊?沒有了林主席,人軍黨和人民軍還有什麼意義?」成名還是不太願意道,他有點憤怒許奐對林逸主席的不關心。張軍與成名都是瓊台講武堂的學生,可以說是受林逸思想影響成長的人,他們對林逸不僅是尊敬更是崇拜。
許奐理解地看了成名政委一眼,並沒有在意他對自己的不滿,倒是嚴肅認真地道:「給我一連士兵,我去找林逸主席,林主席不回來,我就不回來了!」
第二天許奐走後,第二團遵照林逸的作戰思想打起了運動戰,專攻清軍的後勤,清軍清剿的人太少,幾次都被第二團吃掉,兩天下來,竟然損失了一千人。第三天,從路南趕過來的第一師主力到達河陽城,第二團與第一師取得聯繫後,一起進攻河陽城。人民軍的炮火無情地炮轟著河陽城,幾天裡經歷了兩次炮轟的河陽城,破爛不堪,到處是殘垣斷壁,人民軍很快衝進城中。清軍死傷大半,人民軍拒絕清軍的投降,所有在城內的鄉兵清軍全被槍斃,而謝志彪和曹宗則早在佔領河陽城的第二天就帶大部分清兵返回晉寧了。
第一師沒有歇息,當天追擊逃竄的散兵到了晉城下,然後四處搜尋林逸主席的蹤跡。最後打探到跟隨林逸主席的那一百五十多名士兵警衛,大部分被當場打死,受傷被俘的都被清軍鄉兵用各種酷刑活活折磨死了,林逸主席仍下落不明。第一師師長魯萬常把詳細情況寫成報告匯報到西進司令部,司令部又把情況匯報到人民黨中央常委會。
在南寧的人民黨中央常委由陳雲山牽頭召開了中央委員會議,在林逸主席失蹤的這一段時間裡會議決定:
1.由人民黨中央常委組成全面領導小組。
2.軍事政治由陳雲山負責。
3.政務經濟由劉汝明負責。
4.撤消朱達中央常委資格,撤消朱達中央軍委委員資格,撤消朱達情報部部長職務,暫代理情報部部長職務。
5.責成紀律委員會追究情報部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6.責成情報部務必查明林逸主席的真實情況。
7.派遣政務委員會主任劉汝明前往廣西州根據地主持全面工作
朱達在廣西州地區接到中央委員會的決議時,有苦也只能往肚裡吞,「確實,林逸主席出事,自己作為情報部長要負全責,林逸主席要是沒有了,那對人民黨、人民軍或是全國人民將是多大的損失?就是一百個朱達也不夠賠啊!!何況林逸對自己可是有救命之恩,再造之恩的人啊!」想到這些,朱達每每都痛恨自己不已,這段時間朱達憔悴了許多。
林逸在昆明優哉優哉的同時,在南寧的他的那兩大魔女,可鬧翻了天。知道林逸失蹤後,兩人輪流在中央常委的五個人面前哭了兩個來回。陳雲山、林春禮、葉先知、羅孝嚴不斷地安慰寬撫,說得口乾舌燥,往往剛前腳送走一個,馬上後腳又跟進了另一個。這四個人倒好說,劉汝明就沒有那麼好過關了。最後瑪麗娜與馬紫芳會師於劉汝明處,一左一右抓拉著劉汝明又是哭又是要人。劉汝明好話說盡,發誓都發到前十八代後十八代了,仍然沒能阻止住她們倆的眼淚。馬紫芳與瑪麗娜兩個人四個手臂掛在他的左右肩上,好累啊!衣服濕透了,有汗水有淚水,但大多是淚水,好難受啊!無法他保證過幾天去廣西州根據地時帶上她們倆,才好歹把馬紫芳和瑪麗娜勸說回家。
許奐帶著一連士兵查找到林逸的一些蛛絲馬跡後,穿過晉寧往昆明府方向去了,他們一邊打探消息,一邊打擊清軍,一邊發展部隊,部隊規模越來越大。
林逸還沒有跟蔣堅聯繫上的一個月裡,也是劉汝明帶著大批設備、學員、工作人員去廣西州地區的路上的一個月裡,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南寧根據地遭遇到了自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
南寧被人民軍佔領後,清政府意識到南邊的叛匪才是最大的隱患,責令辦理廣西進剿事務的大學士賽尚阿弛組織兵力圍剿南寧叛匪。賽尚阿弛調集兩個方面的清軍進攻南寧:從北面貴州、湖南及廣西北部調集七萬清軍,由蒙古都統巴德統率從柳州方面向南進攻南寧;從東面廣東調集四萬清軍,由廣州副都統烏蘭泰統率從羅定方面向西進攻南寧。
在南寧主持全面工作的陳雲山得到情報部呈送的情報後,緊急召開中央軍事委員會議,會議決定:組建南寧防禦統帥部,由陳雲山協調;權力下放,北部防禦司令部許侖將軍及東部防禦司令部古華將軍全權負責抵抗兩路清軍的進攻;後勤部及情報部全力配合;各地預備役及軍校學員迅速組建成軍,準備投入戰鬥;政務委員會及南寧市府作好可能撤退的工作準備。
戰鬥首先在鬱林州打響,從羅定直隸州出發的清軍,攜「剿滅凌十八農民起義軍」新勝之威長驅直入廣西地境。東部防禦司令部的作戰思想是:層層阻擊,步步撤退,引清軍至廣西容縣決戰。東部防禦司令部司令兼第三師師長古華將軍命令第三師兩個團及鬱林、北流、容縣三地所有預備役民兵組織防守容縣;命令第五師第三團從岑溪起層層阻擊、佯敗至容縣,並且每次都要用不同的部隊番號,混淆清軍;命令第三師一個團及第五師兩個團埋伏在容縣外圍,等清軍攻城時夾攻清軍。
進入廣西的廣東清軍只受到輕微抵抗,順利佔領岑溪縣城後,不可一世,貿然突進,進軍神速,儼然一天一夜既可打到南寧一般。從岑溪至容縣河流眾多,有義昌江、黃華河、北流江、還有無數小河小溪,清軍進展緩慢下來。
北面防禦司令部司令許侖將軍由於兵力少,所以早早就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主動放棄賓州以北大部分地區,因此與清軍的接觸稍晚於東部防禦司令部。許侖將軍手下的部隊只有人民軍第二師、賓州預備役團、及南寧預備師,就是加上軍校學員也不到一萬五千人,而從柳州府來的清軍竟有七萬之眾。
許侖將軍知道賓州守不住,早安排了賓州工商業的隱藏和撤退。清軍都統巴德率軍到達賓州時,賓州差不多只是一座空城,城裡僅有人民軍賓州預備役團在防守。許侖命令預備役團甫與清軍接觸,不要等清軍圍城,必須撤退至崑崙關。許侖將軍自己則帶領第二師第一團第二團繞到清軍的背後打擊清軍的後勤部隊去了。
崑崙關是南寧北部的屏障,崑崙關一失,南寧就像脫了褲子的女人,只能憑本能了。經過近半年的經營,崑崙關防線初具規模,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負責防守崑崙關的是第二師第三團、南寧預備役師、賓州其它民兵組織,南寧方面還組織了一支軍校學員預備隊,及一萬民眾後援服務隊。
佔領賓州的清軍準備休整兩天,待後援的物質到達後,再行南攻。可兩天後等來的卻是後勤運送糧草的部隊兩千人在鄒圩渡河時遇到叛匪埋伏,損傷慘重,大部分糧草落入水中的壞消息。這些都是許侖率領的第二師第一團第二團埋伏一天一夜的傑作。許侖將軍知道,這一次伏擊只能暫時緩解清軍的攻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清軍最大的後勤物質中心來賓城很快將會運送第二批糧草過來。如果能再次打擊清軍的第二批糧草,那麼形勢將向有利於人民的一方發展。
從廣東向西進攻的清軍被慢慢引誘至容縣,第五師第三團退入容縣後,清軍緊隨其後團團圍住了容縣縣城。容縣地處三江彙集處,全部過河的清軍人數太多,只能擁擠在並不很寬闊的容縣縣城城西。副都統烏蘭泰認為容縣將手到擒來,退入城中的人民軍也只是甕中之鱉。因為一路來,並沒有發現人民軍的大部隊,這些散亂的農民自衛隊在他眼裡當然是小菜一碟了。
列好陣形後,烏蘭泰命令前鋒部隊攻城。本是很安靜的容縣城頭上,在清軍將要接近城牆時,突然熱鬧起來,炮聲槍聲混雜在一起。清軍士兵在監軍的督令下,不要命地衝向城牆,可他們還沒有接近到牆根時倒下一大片。本是一隊隊的幾千名士兵,等到好不容易衝到牆根時,回頭一看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能跟上來。有的攻城梯子來了,卻沒有了往上爬的兵;有的士兵來了,卻沒有了攻城梯。整一個時辰,損失四千多人,副都統烏蘭泰很惱怒,就不明白叛匪怎麼突然厲害起來了?容縣怎麼會有這麼強的防禦能力?
接到賓州清軍糧草告急的求救信,來賓物質中心的清軍重新備好糧草,準備押送去賓州。護送的清軍並不多,因為這次走的是水路,只有水軍一千五百人。但在鄒圩接糧處卻布有重兵八千人。人民軍沒有水師,所以對於清軍的糧草隊也無可奈何。「看來只能在鄒圩至賓州的陸路上打主意了。」許侖將軍暗忖。
鄒圩離賓州約五十里路,八千清軍護著糧草緩緩地走在官道上。清軍顯然低估了人民軍的戰力,以為在後方搔擾的人民軍最多不過三千人,所以才敢如此毫無顧慮地行走在大道上。確實,在後面活動的人民軍是只有三千多人,但所配備的裝備卻是清軍無法比擬的。為了充分機動,人民軍沒有攜帶炮火,但許侖將軍同樣認為,清軍護糧隊也不可能攜帶火炮,這執有龍族05步槍的三千人民軍對壘八千多執冷兵器的清軍,應勝算頗大。所以他準備在賓陽救援清軍到來之前,正面解決掉這支八千人的護糧隊。
清軍探子快馬飛至報告:「前面有叛匪阻道。」
清軍護糧參將命令二千清軍前去打通通道,他不以為然,並沒有命令送糧隊停下腳步。
人民軍這次沒有利用任何地形地勢,就在平地上組成槍陣,等待清軍的到來。一聲令下,清軍潮水般地衝向人民軍陣地,慘烈的一幕再一次發生了。由於清軍對當時代武器和戰法沒有清醒的認識,後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無味地送死。
看到二千士兵轉瞬間無聲無息地沒了,清軍參將心裡直髮悚,帶著那麼多的物質後退是不可能的,參將立即命令所有士兵就地組織防禦陣地,固守待援。可人民軍哪有那麼輕易讓他如願?許侖將軍早就在清軍的背後設有一營伏兵。等清軍剛開始打亂隊形準備設置障礙時,那一營伏兵從清軍後面突然發起衝鋒,前面的人民軍接到信號也緊接著發起衝鋒。沒有了組織的清軍抵抗效果小得很,頃刻間崩潰。人民軍迅速打掃戰場,除帶走活著的人,和一部分物質外,其餘的全部燒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