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戰意衝霄

正文 第六十節政亂 文 / 傷痕難免

    宋寧宗三十八年春三月初二,這位多年致力於「長生不老」事業大宋皇帝陛下,卻在春雷轟鳴的夜裡魂歸天國。

    寧宗趙平在臨死前迴光返照地出現了近一刻鐘的清醒,召集眾皇子及文武大臣宣佈了最後一道聖旨,封已經成年的九皇子趙浩宣為安王,與大皇子福王趙浩風、三皇子明王趙浩華、四皇子瑞王趙浩正、六皇子弘王趙浩揚等五人共同監國執掌朝政,由錦陽王趙冶、安國公方志敏、護國公金厚德三人輔政。

    這道聖旨表面上看是國家大事有人負責管理了,其實卻埋下了一個重要的危機,或許是這位皇帝陛下病重心犯迷糊,競沒留下任何一字遺詔,立哪位皇子為太子以繼大統。

    寧宗的葬禮剛過,五位皇子們便在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是大殿下福王趙浩風未和眾人商議,私下扣押了派來進京奔喪的魏王代表,魏王梁國棟的唯一掌上明珠——郡主梁嫣然,理由競然是魏王有意謀反。當天下午,郡主的護衛潛入福王府營救人質,混戰中,郡主當場被殺。

    直到多年以後,一個曾經當過福王府內侍的人在酒後說出這次事情的真相。魏郡主梁嫣然天生麗質,天生身上帶著一股異香,號稱江北第一美人。多年前曾見過梁嫣然一面的福王趙浩風早就對她的美色垂涎不已。那是傍晚,福王以舊識的借口宴請郡主,做為臣子的梁嫣然自不便拒絕,便如邀赴會。趙浩風借酒壯膽,先是言語、而後毛手毛腳調戲起梁嫣然。這位郡主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不僅在言語上把福王罵了個狗血淋頭,還伸手狠狠地甩了他幾個大耳光。微有醉意的福王被打之下惱羞成怒,仗著自己力大,抓破梁嫣然的衣衫便欲實施獸行。梁嫣然表面文靜,實則內心剛烈無比,為保貞潔竟一頭撞死在雕花青石欄杆上。福王為了掩蓋自己的醜行,便編織了上面的說詞,並藉著郡主親衛來救人的那場混戰,宣稱郡主被護衛失手殺死。

    政事上一向不和,一直想鬥出個高下的五位皇子,闖起禍來也互不遜色。

    一向與大殿下不和的三殿下明王趙浩華似乎不想讓自己的兄長獨出風頭,居然以一詩打油詩為借口,稱龍淵閣大學士范士傑危言禍害社稷,將其全家抄斬。朝裡的知道內情的人心裡都十分明了,范士傑今日的慘禍乃是六年前種下的。

    六年前剛剛封王的趙浩華趾高氣揚,一日郊外踏青遇見了一位女子驚為天人,多方打聽之下此女子乃是龍淵閣大學士范士傑家的二小姐。趙浩華認為憑自己的身份上門求親必成無疑,不料卻遭到了范家的拒絕,這事後來一直鬧到皇帝陛下那裡,宋寧宗為此事大發脾氣,當庭狠狠地訓了趙浩華一頓,這禍便在那一時深埋下去。如今趙浩華覺得自己重權在握,便決定報當年之仇,在一干狗頭軍師的謀劃下,找出了范士傑年輕時寫過的一首打油詩做借口,將他全家滿門操斬,當然以前他吃不到嘴的范家二小姐所嫁的夫家也難逃此劫。

    當主子的不安穩,手下的那幫走狗自然也開始跟風,這一班那一群的,打砸燒搶無所不為,一會是明王府的,一會兒是福王府的,一會兒又是弘王府的,最倒霉的還是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京城裡那些執法的官兵更是為了避這些人繞著道走,生怕惹火上身。

    一時間,整個京城雞飛狗跳的,像是亂翻了天。

    老王爺是推病在家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兩位輔政的國公爺則是有心無力,只能在一旁暗自興歎。

    梁嫣然一死,秦、魯兩國的使臣也偷偷了溜回了國中。

    寧宗三十八年四月初六,魏國放開西北四城,借路給蒙軍。

    四月二十二,蒙軍大將烏蘇南望率大軍二十萬渡過長江,直取游龍關。

    西胡人也沒有閒著,西胡王親率十萬大軍攻打秦國的隴州城,秦國向朝庭告急,稱無力可戰,要求朝廷派兵拒敵。

    這是寧宗歸西後大殿上出現的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議事樣,眾臣位列兩旁,五左右上首坐著兩位輔國大臣護國公金厚德、安國公方志敏,由於寧宗未立太子,金殿龍椅只能空懸著,五位皇子依著年齡次序一排就坐於龍椅前臨時加起的座位上。

    「諸位大人,如今西胡與蒙兵同時舉兵進犯,社稷岌岌可危,今召集各位來些,共商應對之策。」福王率先開了口,在這種緊急關頭,另幾個王子也沒有心思去考慮福王這樣做有主持這場殿議的模樣,眼睛都放到了這些大臣身上,希望能有人提出解救之法。

    「難道我大宋朝每年付出白花花的銀子養的就是一群酒囊飯蛋?」膽小怕事的瑞王趙浩正率先按捺不住,呼地一下站起聲來,衝著眾臣大聲喝斥。

    「咳∼」護國公金厚德有意地輕輕乾咳幾聲,使得瑞王有所驚覺,忙收回了正要繼續的呵責。

    「諸位大人,想我大宋堂堂天朝,若被野外胡人騎在頭上欺凌,恐諸位臉上也都不好過。」九皇子趙浩宣看是笑著說話,卻無異給殿下重臣臉上重重地扇了一耳光,偏偏這個耳光誰都挨得心甘情願、無話可說,畢竟趙浩宣說的話十分在理,也和眾人潛意識裡的獨尊大宋理念相同。

    「諸會王爺,下官認為,蒙兵勢大胡人勢小,唯今之計可以懷柔之策安撫胡人,應付蒙軍,可派一能言之士前往魯國遊說,陳以利害之下魯國必會派兵相助,到時前後夾攻,蒙軍必敗無疑。」說話的,是兵部尚書季天安。

    「臣以為季大人之計漏洞頗多,」輕車將軍狄久義在季天安言語剛落便出列反對,「胡人乃虎狼之後,窺我大宋江山久矣,豈會放過如此機會;再者,若無魯國默許,蒙軍安敢渡江?臣以為魯、魏恐早有勾結,必不會出兵相助。」

    魏國控制的地圖裡只佔了長江的中游一小段,借道給蒙軍必是與控制長江中下兩段的魯國有所默契,否則以蒙軍領兵大將烏蘇南望乃當世名將之才,絕對不會將自已糧道和後路交給敵人手中。連狄久義這種中流的將軍都能想到這一點,烏蘇南望更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這一番話令眾臣心中的擔憂更深了一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