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傅友德廖永忠楊璟胡美
馮勝,定遠人。初名國勝,又名宗異,最後名勝。生時黑氣滿室,經日不散。
及長,雄勇多智略,與兄國用俱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
山,國用偕勝來歸,甚見親信。太祖嘗從容詢天下大計,國用對曰:「金陵龍蟠
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後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
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悅,俾居幕府,從克滁、和,戰三叉河、板門寨、
雞籠山,皆有功。從渡江,取太平,遂命國用典親兵,委以心腹。太祖既擒陳野
先,釋之,令招其部曲。國用策其必叛,不如弗遣。尋果叛,為其下所殺,其從
子兆先復擁眾屯方山。蠻子海牙扼採石,國用與諸將攻破海牙水寨,又破擒兆先,
盡降其眾三萬餘人。眾疑懼,太祖擇驍勇者五百人為親軍,宿衛帳中。悉屏舊人,
獨留國用侍榻側,五百人者始安。即命國用將之,以攻集慶,爭效死先登。與諸
將下鎮江、丹陽、寧國、泰興、宜興,從征金華,攻紹興,累擢親軍都指揮使。
卒於軍,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慟。洪武三年追封郢國公,肖像功臣廟,位第八。
國用之卒,子誠幼,勝先已積功為元帥,遂命襲兄職,典親軍。
陳友諒逼龍灣。太祖御之,戰石灰山。勝攻其中堅,大破之,又追究破之采
石,遂復太平。從徵友諒,破安慶水寨,長驅至江州,走友諒。進親軍都護。從
解安豐圍,遷同知樞密院事。從戰鄱陽,下武昌,克廬州,移兵取江西諸路。與
諸將收淮東,克海安壩,取泰州。徐達圍高郵未下,還師援宜興,以勝督軍。
高郵守將詐降,勝令指揮康泰帥數百人先入城,敵閉門盡殺之。太祖怒,召勝決
大杖十,令步詣高郵。勝慚憤,攻甚力。達亦自宜興還,益兵攻克之,遂取淮安。
安豐破,擒吳將呂珍於舊館。下湖州,克平江,功次平章常遇春,再遷右都督。
從大將軍達北征,下山東諸州郡。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貶一官,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
下陝州,趨潼關。守將宵遁,遂奪關,取華州。還汴,謁帝行在。授征虜右副將
軍,留守汴梁。尋從大將軍征山西,由武陟取懷慶,逾太行,克碗子城,取澤、
潞,擒元右丞賈成於猗氏。克平陽、絳州,擒元左丞田保保等,獲將士五百餘人。
帝悅,詔右副將軍勝居常遇春下,偏將軍湯和居勝下,偏將軍楊璟居和下。
二年渡河趨陝西,克鳳翔。遂渡隴,取鞏昌,進逼臨洮,降李思齊。還從大
將軍圍慶陽。擴廓遣將攻原州,為慶陽聲援。勝扼驛馬關敗其將,遂克慶陽,執
張良臣。陝西悉平。
九月,帝召大將軍還,命勝駐慶陽,節制諸軍。勝以關陝既定,輒引兵還。
帝怒,切責之。念其功大,赦勿治。而賞賚金幣,不能半大將軍。
明年正月復以右副將軍同大將軍出西安,搗定西,破擴廓帖木兒,獲士馬數
萬。分兵自徽州南出一百八渡,徇略陽,擒元平章蔡琳,遂入沔州。遣別將自連
雲棧取興元,移兵吐番,征哨極於西北。凱旋,論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
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同參軍國事,封宋國公,食祿三千石,予世券。誥詞謂
勝兄弟親同骨肉,十餘年間,除肘腑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混一。
所以稱揚之者甚至。五年,以勝宣力四方,與魏國公達、曹國公文忠各賜彤弓。
擴廓在和林,數擾邊。帝患之,大發兵三道出塞。命勝為征西將軍,帥副將
軍陳德、傅友德等出西道,取甘肅。至蘭州,友德以驍騎前驅,再敗元兵,勝復
敗之掃林山。至甘肅,元將上都驢迎降。至亦集乃路,守將卜顏帖木兒亦降。次
別篤山,岐王朵兒只班遁去,追獲其平章長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馬駝牛羊十餘萬。
是役也,大將軍達軍不利,左副將軍文忠殺傷相當,獨勝斬獲甚眾,全師而還。
會有言其私匿駝馬者,賞不行。自後數出練兵臨清、北平,出大同征元遺眾,鎮
陝西及河南。冊其女為周王妃。
久之,大將軍達、左副將軍文忠皆卒,而元太尉納哈出擁眾數十萬屯金山,
數為遼東邊害。二十年命勝為征虜大將軍,穎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為左右副
將軍,帥南雄侯趙庸等以步騎二十萬征之。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景隆、申國公
鄧鎮等皆從。帝復遣故所獲納哈出部將乃剌吾者奉璽書往諭降。勝出松亭關,分
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峪四城。駐大寧逾兩月,留兵五萬守之,而以全師壓金
山。納哈出見乃剌吾驚曰:「爾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德。納哈出喜,遣其左
丞、探馬赤等獻馬,且覘勝軍。勝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納哈出之將
全國公觀童。大軍奄至,納哈出度不敵,因乃剌吾請降。勝使藍玉輕騎受之。玉
飲納哈出酒,歡甚,解衣衣之。納哈出不肯服,顧左右咄咄語,謀遁去。勝之婿
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都督耿忠擁以見勝。納哈出將士妻子十餘萬屯松花河,
聞納哈出傷,驚潰。勝遣觀童諭之乃降,得所部二十餘萬人,牛羊馬駝輜重互百
餘裡。還至亦迷河,復收其殘卒二萬餘、車馬五萬。而都督濮英殿後,為敵所殺。
師還,以捷聞,並奏常茂激變狀,盡將降眾二十萬人入關。帝大悅,使使者迎勞
勝等,械系茂。會有言勝多匿良馬,使閽者行酒於納哈出之妻求大珠異寶,王子
死二日強娶其女,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騎,而茂亦訐勝過。帝怒,收勝大將
軍印,命就第鳳陽,奉朝請,諸將士亦無賞。勝自是不復將大兵矣。
二十一年奉詔調東昌番兵征曲靖。番兵中道叛,勝鎮永寧撫安之。二十五年
命籍太原、平陽民為軍,立衛屯田。皇太孫立,加太子太師,偕穎國公友德練軍
山西、河南,諸公、侯皆聽節制。
時詔列勳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勝功最多,數以
細故失帝意。藍玉誅之月,召還京。逾二年,賜死,諸子皆不得嗣。而國用子誠
積戰功雲南,累官至右軍左都督。
納哈出者,元木華黎裔孫,為太平路萬戶。太祖克太平被執,以名臣後,待
之厚。知其不忘元,資遣北歸。元既亡,納哈出聚兵金山,畜牧蕃盛。帝遣使招
諭之,終不報。數犯遼東,為葉旺所敗。勝等大兵臨之,乃降,封海西侯。從傅
友德征雲南,道卒。子察罕,改封瀋陽侯,坐藍玉黨死。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後徙碭山。元末從劉福通黨李喜喜入蜀。喜喜敗,從
明玉珍,玉珍珍不能用。走武昌,從陳友諒,無所知名。
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帥所部降。帝與語,奇之,用為將。從常遇春
援安豐,略廬州。還,從戰鄱陽湖,輕舟挫友諒前鋒。被數創,戰益力,復與諸
將邀擊於涇江口,友諒敗死。從征武昌,城東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漢兵據之,諸
將相顧莫前。友德帥數百人,一鼓奪之。流矢中頰洞脅,不為沮。武昌平,授雄
武衛指揮使。從徐達拔廬州,別將克夷陵、衡州、襄陽。攻安陸,被九創,破擒
其將任亮。從大軍下淮東,破張士誠援兵於馬騾港,獲戰艘千,復大破元將竹貞
於安豐。同陸聚守徐州,擴廓遣將李二來攻,次陵子村。友德度兵寡不敵,遂堅
壁不戰。詗其眾方散掠,以二千人溯河至呂梁,登陸擊之,單騎奮槊刺其將韓
乙。敵敗去。度且復至,亟還,開城門而陣於野,臥戈以待,約聞鼓即起。李二
果至,鳴鼓,士騰躍搏戰,破擒二。召還,進江淮行省參知政事,撤御前麾蓋,
鼓吹送歸第。
明年從大將軍北征,破沂州,下青州。元丞相也速來援,以輕騎誘敵入伏,
奮擊敗走之。遂取萊陽、東昌。明年從定汴、洛,收諸山寨。渡河取衛輝、彰德,
至臨清,獲元將為嚮導,取德州、滄州。既克元都,偵邏古北隘口,守盧溝橋,
略大同,還下保定、真定,守定州。從攻山西,克太原。擴廓自保安來援,萬騎
突至。友德以五十騎沖卻之,因夜襲其營。擴廓倉卒遁去,追至土門關,獲其士
馬萬計。覆敗賀宗哲於石州,敗脫列伯於宣府,遂西會大將軍,圍慶陽,以偏師
駐靈州,遏其援兵,遂克慶陽。還,賜白金文綺。
洪武三年從大將軍搗定西,大破擴廓。移兵伐蜀,領前鋒出一百八渡,奪略
陽關,遂入沔。分兵自連雲棧合攻漢中,克之。以饋餉不繼,還軍西安。蜀將吳
友仁寇漢中。友德以三千騎救之,攻斗山寨,令軍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驚遁。
是冬,論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同知大都督府事,封穎
川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明年充征虜前將軍,與征西將軍湯和分道伐蜀。和帥廖永忠等以舟師攻瞿塘,
友德帥顧時等以步騎出秦、隴。太祖諭友德曰:「蜀人聞我西伐,必悉精銳東守
瞿塘,北阻金牛,以抗我師。若出不意,直搗階、文,門戶既隳,腹心自潰。兵
貴神速,患不勇耳。」友德疾馳至陝,集諸軍聲言出金牛,而潛引兵趨陳倉,攀
援巖谷,晝夜行。抵階州,敗蜀將丁世珍,克其城。蜀人斷白龍江橋。友德修橋
以渡,破五里關,遂拔文州。渡白水江,趨綿州。時漢江水漲,不得渡,伐木造
戰艦。欲以軍聲通瞿塘,乃削木為牌為千,書克階、文、綿日月,投漢水,順流
下。蜀守者見之,皆解體。
初,蜀人聞大軍西征,丞相戴壽等果悉眾守瞿塘。及聞友德破階、文,搗江
油,始分兵援漢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將向大亨於城下,謂將士曰:
「援師遠來,聞大亨破,己膽落,無能為也。」迎擊,大敗之。遂拔漢州,進圍
成都。壽等以象戰。友德令強弩火器沖之,身中流矢不退,將士殊死戰。像反走,
躪藉死者甚眾。壽等聞其主明升已降,乃籍府庫倉廩面縛詣軍門。成都平。分兵
徇州邑未下者,克保寧,執吳友仁送京師,蜀地悉定。友德之攻漢州也,湯和尚
頓軍大溪口。既於江流得木牌,乃進師。而戴壽等撤其精兵西救漢州,留老弱守
瞿塘,故永忠等得乘勝搗重慶,降明升,於是太祖制《平西蜀文》,盛稱友德功
為第一,廖永忠次之。師還,受上賞。
五年副征西將軍馮勝征沙漠,敗失剌罕於西涼,至永昌,敗太尉朵兒只巴,
獲馬牛羊十餘萬。略甘肅,射殺平章不花,降太尉鎖納兒等。至瓜沙州,獲金銀
印及雜畜二萬而還。是時師出三道,獨友德全勝。以主將勝坐小法,賞不行。明
年復出雁門,為前鋒,獲平章鄧孛羅帖木兒。還鎮北平,陳便宜五事。皆從之。
召還,從太子講武於荊山,益歲祿千石。九年破擒伯顏帖木兒於延安,降其眾。
帝將征雲南,命友德巡行川、蜀、雅、播之境,修城郭,繕關梁,因兵威降金築、
普定諸山寨。
十四年副大將軍達出塞,討乃兒不花,渡北黃河,襲灰山,斬獲甚眾。其年
秋充征南將軍,帥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將步騎三十萬征雲南。至湖廣,
分遣都督胡海等將兵五萬由永寧趨烏撒,而自帥大軍由辰、沅趨貴州。克普定、
普安,降諸苗蠻。進攻曲靖,大戰白石江,擒元平章達裡麻。遂擊烏撒,循格孤
山而南,以通永寧之兵,遣兩將軍趨雲南。元梁王走死。友德城烏撒,群蠻來爭,
奮擊破之,得七星關以通畢節。又克可渡河,降東川、烏蒙、芒部諸蠻。烏撒諸
蠻復叛,討之,斬首三萬餘級,獲牛馬十餘萬,水西諸部皆降。十七年論功進封
穎國公,食祿三千石,予世券。
十九年帥師討平雲南蠻。二十年副大將軍馮勝,徵納哈出於金山。二十一年,
東川蠻叛,復為征南將軍,帥師討平之。移兵討越州叛酋阿資,明年破之於普安。
二十三年從晉王、燕王征沙漠,擒乃兒不花,還駐開平,復征寧夏。明年為征虜
將軍,備邊北平。復從燕王征哈者舍利,追元遼王。軍甫行,遽令班師。敵不設
備,因潛師深入至黑嶺,大破敵眾而還。再出,練兵山、陝,總屯田事。加太子
太師,尋遣還鄉。
友德瘖啞跳蕩,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將,每戰必先士卒。雖被創,戰益力,
以故所至立功,帝屢敕獎勞。子忠,尚壽春公主,女為晉世子濟熹妃。
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曰:「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
爾不聞公儀休事耶?」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
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又明年賜死。以公主故,錄其孫彥名為
金吾衛千戶。弘治中,晉王為友德五世孫瑛援六王例,求襲封。下禮官議,不許。
嘉靖元年,雲南巡撫都御史何孟春請立祠祀友德。詔可,名曰「報功」。
廖永忠,巢人,楚國公永安弟也。從永安迎太祖於巢湖,年最少。太祖曰:
「汝亦欲富貴乎?」永忠曰:「獲事明主,掃除寇亂,垂名竹帛,是所願耳。」
太祖嘉焉。副永安將水軍渡江,拔採石、太平,擒陳野先,破蠻子海牙及陳兆先,
定集慶,克鎮江、常州、池州,討江陰海寇,皆有功。
永安陷於吳,以永忠襲兄職,為樞密僉院,總其軍。攻趙普勝柵江營,復池
州。陳友諒犯龍江,大呼突陣,諸軍從其後,大敗之。從伐友諒,至安慶,破其
水寨,遂克安慶。從攻江州,州城臨江,守備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橋於船尾,
名曰天橋,以船乘風倒行,橋傅於城,遂克之。進中書省右丞。
從下南昌,援安豐,戰鄱陽湖,決圍殊死戰。敵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常遇
春射走之。永忠乘飛舸追且射,定邊被百餘矢,漢卒多死傷。明日,復與俞通海
等以七舟載葦荻,乘風縱火,焚敵樓船數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戰,復旋繞而出,
敵驚為神。又邀擊之涇江口,友諒死。從征陳理,分兵柵四門,於江中連舟為長
寨,絕其出入,理降。還京,太祖以漆牌書「功超群將,智邁雄師」八字賜之,
懸於門。已,從徐達取淮東,張士誠遣舟師薄海安,太祖令永忠還兵水寨御之,
達遂克淮東諸郡。從伐士誠,取德清,進克平江,拜中書平章政事。
尋充征南副將軍,帥舟師自海道會湯和,討降方國珍,進克福州。洪武元年
兼同知詹事院事。略定閩中諸郡,至延平,破執陳友定。尋拜征南將軍,以朱亮
祖為副,由海道取廣東。永忠先發書諭元左丞何真,曉譬利害。真即奉表請降。
至東莞,真帥官屬出迎。至廣州,降盧左丞。擒海寇邵宗愚,數其殘暴斬之。廣
人大悅。馳諭九真、日南、朱崖、儋耳三十餘城,皆納印請吏。進取廣西,至梧
州,降元達魯花赤拜住,潯、柳諸路皆下。遣亮祖會楊璟收未下州郡。永忠引兵
克南寧,降象州。兩廣悉平。永忠善撫綏,民懷其惠,為之立祠。明年九月還京
師,帝命太子帥百官迎勞於龍江。入見,仍命太子送還第。復出,撫定泉、漳。
三年從大將軍徐達北征,克察罕腦兒。還,封德慶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明年,以征西副將軍從湯和帥舟師伐蜀。和駐大溪口,永忠先發。及舊夔府,
破守將鄒興等兵。進至瞿塘關,山峻水急,蜀人設鐵鎖橋,橫據關口,舟不得進。
永忠密遣數百人持糗糧水筒,舁小舟逾山渡關,出其上流。蜀山多草木,令將士
皆衣青蓑衣,魚貫走崖石間。度已至,帥精銳出墨葉渡,夜五鼓,分兩軍攻其水
陸寨。水軍皆以鐵裹船頭,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始覺,盡銳來拒。永忠已破
其陸寨,會將士舁舟出江者,一時並發,上下夾攻,大破之,鄒興死。遂焚三橋,
斷橫江鐵索,擒同僉蔣達等八十餘人。飛天張、鐵頭張等皆遁去,遂入夔府。明
日,和始至,乃與和分道進,期會於重慶。永忠帥舟師直搗重慶,次銅鑼峽。蜀
主明升請降,永忠以和未至辭。俟和至,乃受降,承製撫慰。下令禁侵掠。卒取
民七茄,立斬之。慰安戴壽、向大享等家,令其子弟持書往成都招諭。壽等已為
傅友德所敗,及得書,遂降。蜀地悉平。帝制《平蜀文》旌其功,有「傅一廖二」
之語,褒賚甚厚。明年北征,至和林。六年督舟師出海捕倭,尋還京。
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及大封功臣,諭諸將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
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楊憲為相,永忠與相比。憲誅,永忠
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僣用龍鳳諸不法事,賜死,年五十三。
子權,十三年嗣侯,從傅友德征雲南,守畢節及瀘州,召還。十七年卒。子
鏞不得嗣,以嫡子為散騎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時與議兵事,宿衛殿廷。與弟銘
皆嘗受學於方孝孺。孝孺死,鏞、銘收其遺骸,葬到處寶門外山上。甫畢,亦見
收,論死。弟鉞及從父指揮僉事升俱戍邊。
初,廖永忠等之歸太祖也,趙庸兄弟亦俱降,後亦有過不得封公,與永忠類。
庸,廬州人,與兄仲中聚眾結水寨,屯巢湖,歸太祖。仲中累功為行樞密院
僉事,守安慶。陳友諒陷安慶,仲中棄城走還龍江,法當誅。常遇春請原之。太
祖不許,曰:「法不行,無以懲後。」遂誅仲中,而以其官授庸。從復安慶,徇
江西諸路,進參知政事。從戰康郎山,與俞通海、廖永忠等以六舟深入敗敵。平
武昌,克廬州,援安豐,皆有功。大軍取淮東,庸與華高帥舟師克海安、泰州,
進國平江。吳平,擢中書左丞。從大將軍取山東。洪武元年命兼太子副詹事。河
南平,命庸留守。復分兵渡河,徇下河北州縣,進克河間,守之。尋移守保定,
並收未復山寨。又從大軍克太原,下關。陝。從常遇春北追元帝。師還,遇春卒,
命庸為副將軍,同李文忠攻慶陽。行至太原,元兵攻大同急,文忠與庸謀,以便
宜援大同,再敗元兵於馬邑,擒其將脫列伯。論功,賞賚亞於大將軍。三年復從
文忠北伐,出野狐嶺,克應昌。師還,論功最,以在應昌私納奴婢,不得封公,
封南雄侯,食祿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已,從伐蜀,中途還。
十四年,閩、粵盜起,命庸討之。逾年悉平諸盜及陽山、歸善叛蠻,戮其魁,
散遣餘眾,民得復業。奏籍蜒戶萬人為水軍。又平廣東盜號剷平王者,獲賊黨萬
七千八百餘人,斬首八千八百餘級,降其民萬三千餘戶。還,賜彩幣、上尊、良
馬。其冬出理山西軍務,巡撫北邊。二十年,以左參將從傅友德討納哈出。二十
三年,以左副將軍從燕王出古北口,降乃兒不花。還,坐胡惟庸黨死。爵除。
楊璟,合肥人。本儒家子。以管軍萬戶從太祖下集慶,進總管。下常州,進
親軍副都指揮使。從下婺州,遷樞密院判官。再從伐漢,以功擢湖廣行省參政,
移鎮江陵。進攻湖南蠻寇,駐師三江口。復以招討功遷行省平章政事。帥左丞周
德興、參政張彬將武昌諸衛軍,取廣西。
洪武元年春進攻永州。守將鄧祖勝迎戰敗,斂兵固守。璟進圍之。元兵來援,
駐東鄉,倚湘水列七營,軍勢甚盛。璟擊敗之,俘獲千餘人。全州守將平章阿思
蘭及周文貴再以兵來援,輒遣德興擊敗之。遣千戶王廷取寶慶,德興、彬取全州,
略定道州、藍山、桂陽、武岡諸州縣。而永州久不下,令裨將分營諸門,築壘困
之,造浮橋西江上,急攻之。祖勝力盡,仰藥死。百戶夏升約降。璟兵逾城入,
參政張子賢巷戰,軍潰被執,遂克永州。而征南將軍廖永忠、參政朱亮祖亦自廣
東取梧州,定潯、貴、鬱林。亮祖以兵來會。進攻靖江不下,璟謂諸將曰:「彼
所恃西濠水耳。決其堤岸,破之必矣。」乃遣指揮丘廣攻假口關,殺守堤兵,盡
決濠水,築土堤五道,傅於城。城中猶固守。急攻二月,克之,執平章也兒吉尼。
先是張彬攻南關,為守城者所詬,怒欲屠其民。璟甫入,立下令禁止之,民乃安。
復移師徇郴州,降兩江土官黃英岑、伯顏等,而永忠亦定南寧、象州。廣西悉平。
還,與偏將軍湯和從徐達取山西,至澤州,及元平章韓紮兒戰於韓店,敗績。
還,捕唐州亂卒,留鎮南陽。未幾,詔璟往使於夏。是時夏主升幼,母彭及諸大
臣用事。璟既至。數諭升以禍福,俾從入覲。升集其下共議。而諸大臣方專恣,
不利升歸朝,皆持不可,升亦莫能決。璟還,再以書諭升,終不聽。逾二年而夏
亡。璟遷湖廣行省平章。
慈利土官覃垕構諸洞蠻為亂,命帥師往討,連敗之。垕詐降,璟使部卒往報,
為所執。太祖遣使讓璟。璟督戰,士力攻,賊乃遁。
三年大封功臣,封璟營陽侯,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從湯和伐夏,戰於瞿塘,不利。明年充副將軍,從鄧愈討定辰、沅蠻寇。
再從大將軍徐達鎮北平,練兵遼東。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國公,謚武信。子通
嗣,二十年帥降軍戍雲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揮使。二十三年,詔書坐璟胡惟庸
黨,謂以瞿塘之敗被責,有異謀雲。
胡美,沔陽人。初名廷瑞,避太祖字,易名美。初仕陳友諒,為江西行省丞
相,守龍興。太祖既下江州,遣使招諭美。美遣使鄭仁傑詣九江請降,且請無散
部曲。太祖初難之,劉基蹴所坐胡床。太祖悟,賜書報曰:「鄭仁傑至,言足下
有效順之誠,此足下明達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過慮也。吾起兵十年,奇才
英士,得之四方多矣。有能審天時,料事機,不待交兵,挺然委身來者,嘗推赤
心以待,隨其才任使之,兵少則益之以兵,位卑則隆之以爵,財乏則厚之以賞,
安肯散其部曲,使人自危疑,負來歸之心哉?且以陳氏諸將觀之,如趙普勝驍勇
善戰,以疑見戮。猜忌若此,竟何所成。近建康龍灣之役,予所獲長張、梁鉉、
彭指揮諸人,用之如故,視吾諸將,恩均義一。長張破安慶水寨,梁鉉等攻江北,
並膺厚賞。此數人者,其自視無復生理,尚待之如此,況如足下不勞一卒,以完
城來歸者耶?得失之機,間不容髮,足下當早為計。」美得書,乃遣康泰至九江
來降。太祖遂如龍興,至樵捨。美以陳氏所授丞相印及軍民糧儲之數來獻,迎謁
於新城門。太祖慰勞之,俾仍舊官。
美之降也,同僉康泰、平章祝宗不欲從,美微言於太祖。太祖命將其兵,從
徐達征武昌。二人果叛,攻陷洪都。達等還兵擊定之。祝宗走死,執康泰歸於建
康。太祖以泰為美甥,赦勿誅。美從征武昌,復與達等帥馬步舟師取淮東,進伐
張士誠,下湖州,圍平江,別將取無錫,降莫天祐。師還,加榮祿大夫。
其冬,命為征南將軍,帥師由江西取福建,諭之曰:「汝以陳氏丞相來歸,
事吾數年,忠實無過,故命汝總兵取閩。左丞何文輝為爾副,參政戴德聽調發,
二人雖皆吾親近,勿以其故廢軍法。聞汝嘗攻閩中,宜深知其地利險易。今總大
軍攻圍城邑,必擇便宜可否為進退,無失機宜。」美遂渡杉關,下光澤,邵武守
將李宗茂以城降。次建陽,守將曹復疇亦降。進圍建寧,守將同僉達裡麻、參政
陳子琦謀堅守以老我師。美數挑戰,不出,急攻之,乃降。整軍入城,秋毫無所
犯。執子琦等送京師,獲將士九千七百餘人,糧糗馬畜稱是。會湯和等亦取福州、
延平、興化,美遂遣降將諭降汀、泉諸郡。福建悉平。美留守其地。尋召還,從
幸汴梁。
太祖即位,以美為中書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洪武三年命赴河南,招集擴廓
故部曲。是年冬論功,封豫章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誥詞以竇融歸漢為比。
十三年改封臨川侯,董建潭漂府於長沙。太祖榜列勳臣,謂持兵兩雄間,可觀望
而不觀望來歸者七人。七人者,韓政、曹良臣、楊璟、陸聚、梅思祖、黃彬及美,
皆封侯。美與璟有方面勳,帝遇之尤厚。
十七年坐法死。二十三年,李善長敗,帝手詔條列奸黨,言美因長女為貴妃,
偕其子婿入亂宮禁,事覺,子婿刑死,美賜自盡雲。贊曰:馮勝、傅友德,百戰
驍將也。考當日功臣位次,與太祖褒美之詞,豈在湯和、鄧愈下哉。廖永忠智勇
超邁,功亞宋、穎,皆不得以功名終,身死爵除,為可慨矣。江夏侯周德興之得
罪也,太祖宥之,因誡諭公、侯,謂多粗暴無禮,自取敗亡。又謂永忠數犯法,
屢宥不悛。然則洪武功臣之不獲保全者,或亦有以自取歟。楊璟、胡美功雖不逮,
然嘗別將,各著方面勳,故次列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