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極品神偷

龍騰世紀 第十二章 西岐的崛起 文 / 洪荒之極品神偷

    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帝辛即位後勵精圖治,宏振商邦,為民造福,增光先帝。他鼎新革故,廢除殺戮奴隸舊制,讓奴隸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為國家創造財富。

    還改變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實行大規模的集體生產,開始使用耕牛,推廣耕耘播種,雍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農業耕作技術,使國家的農業生產發展迅速。使商王朝再度復現中興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諸侯賓服,深受百姓愛戴。

    為了顯示國家的強盛,帝辛在朝歌營造了三道城垣,其中皇城城牆基寬五十丈、高約三丈、頂寬四丈。外環寬七丈、深兩丈的城池。二道城垣面積達方圓而是多里;三道城垣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達四十五里,體現了當時一個邦畿千里的大國風貌。

    當時,東夷常常入侵殷商之地,搔擾擄掠庶民百姓,自武丁至帝乙等雖然多次討伐,均未徹底制服。為了制服東南夷的搔擾,帝辛一改先君帝乙的征伐辦法,注重用兵策略。

    以雄才大略,命天下各路諸侯選派武功高強的勇士,由黃飛虎率領到黎地進行大規模的演練,以向東夷展示其強大的實力,致使東夷面對強大的殷商王朝,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為了擴展疆土,帝辛還派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率兵征伐八方,使疆土面積不斷擴大。終使得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帝辛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百姓中有諺語云:」帝辛的江山,鐵桶一般。」此時人們吃飯還是用手抓,帝辛覺得這樣顯得不文明,而且也不方便,便用木頭做了兩隻細棍,用來夾住飯菜往嘴裡送,覺得挺方便,便讓宮中的人都這樣吃飯。

    後來有大臣見帝辛用這種東西吃飯,回家後自己也做了一雙,發覺相當方便,便讓家裡人全部用這個東西吃飯。

    然後,這種東西通過大臣家裡的僕人,傳到了民間,百姓聞聽此物乃是當今天子所發明的,便爭相模仿,慢慢的家家都開始使用這種,既方便又乾淨的東西,間接的減少了對於病毒的接觸,使人得病的機會大大減少,卻是一場功德。

    帝辛死後能成為星君之一,恐怕與這場功德也不無關係,雖然帝辛不是有意為之,但是那些免於沾上病毒而死的人,卻是因他而受益。

    這些時間玄天也時常回到朝歌,仔細觀察過辛受德的所作所為,從他小時候隨聞仲學藝,到後面出征東夷等等一切都看在眼中。

    而帝辛繼位之後所作所為自然也是被看在眼中,越看玄天很是納悶,百思不得其解,以帝辛此時所做所為可以看出,帝辛乃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立志揚名萬世,中興殷商的君主,怎麼會變成造宮室、建酒池、寵女色、囚賢人、害忠良的紂王呢。

    而且帝辛所犯的過錯,和夏桀如出一輒,恐怕其中有些貓膩。

    就算是他到後面變得好大喜功,不願聽拂逆直言,和後世的唐玄宗一樣。但是也不至於在女媧廟寫出淫詩,惹怒聖人。

    這樣的事就是傻子也做不出來,以帝辛此時所作所為,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傻子啊。而且以帝辛的為人,帝辛能以非嫡長子的身份,取代嫡長子微子啟成為儲君。想必帝辛確實有過人之處,怎麼看都不可能是一個傻子啊。

    想那女媧娘娘乃是人族之母,乃是在人族中享受祭祀最早的聖人,帝辛不可能不知道女媧娘娘的地位,怎麼會去在女媧廟題淫詩,這裡面一定有問題,除非真是腦袋被門板給夾傻了,自己一定要好好看著,看帝辛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朝歌帝辛發奮圖強的同時,還有一人,也是與他一樣,合該天命人皇君主,此人也是極為聰穎之輩,多有大志。

    便是遠在西岐的西伯侯姬昌府中,為大商統領二百鎮小諸侯,賢名遠播的西伯侯姬昌之子姬發。

    姬發少時時常感歎:」我姬姓源自於人皇黃帝之曾孫,五帝之一的帝嚳,血脈極為高貴,不想卻只能作為商朝的輔臣而存在,實為憾事啊!」以此便可見其心之野,其志之大。」孩兒好生糊塗啊!一代不成就等下一代,我姬氏為的是成為天下共主,且已經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不在乎多等一些時間,我就不信那殷商每代君主都是賢明之人。」姬發之父姬昌卻也是一十分賢明之人,便如同那商湯之父一般,深為賢良愛民,是一受民眾稱讚的善人,西岐在他的治理下,雖然比不得朝歌的富庶,但也算是民富力強。

    卻說那姬發自有野心,但他與當初的辛受德不同,他要繼承這侯位還得靠自己全力爭取,姬昌長子伯邑考也是一賢人,以其父為榜樣,頗有些儒雅風範,常以己心度人,卻因十分善良,並未曾發生人心之險惡,也並不知道,看似與他交好的二弟要爭奪他的侯位。

    姬發要爭奪繼承權,必要先在朝中拉攏大臣,可西岐朝中大臣多為先朝元老之人,比較傳統,大多都看好伯邑考,拉攏的可能性太小,姬發心中堪憂,便想到一法子,找到姬昌,請命姬昌發榜招賢,聲稱只要有一技之長,均可前來,即使西周不錄用其人,也會贈送金銀離開。

    一時西伯好才之名傳於四海,到西岐應徵之人多不勝數,雖多為無能之輩,但也有一些在本國未曾得到重用,且有才能之人前去,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辛免等人,皆是有大才之人,卻被西伯所蠱惑,投入西周帳下。

    這些有才之輩自然通過一些特殊的渠道得知招賢之意乃是姬發提出的,心有感激之下,又被姬發時常所表露出的一些雄才偉略之舉所吸引,自是紛紛在暗中支持姬發。

    姬發向眾人詢問治國之策,散宜生出班言道:」治國不過是治民,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只要治下百姓衣食無憂,邦國自然安寧。所以依臣之見只要懷保小民,治國易也。」姬發聞言問道:」那如何懷保小民?」散宜生答道:」臣自幼家貧,年幼之時,求得不過是每天能吃飽飯,隔數年能有一件新衣穿,如此而已,所以以己度人,微臣想這世間的百姓都應該是差不多吧?」」卿家的意思是?」」微臣的意思是,降低稅收,讓升斗小民能夠休養生息,當小民能夠吃飽飯時,自然無人會去作奸犯科,主上治下自然清平。」」那依卿家看來,這稅收當為多少?」」微臣認為,當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無田和田少之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這樣是不是收的太少了?」姬發想到自己要推翻商朝統治還要招募軍隊,收如此少的稅收,自己恐怕不夠用,故雖知散宜生說的有理,還是有些遲疑。」微臣覺得已經不少了,就算納九分之一的稅,也已經足夠主上宮室以及官員的用度,而且如此做還能在天下萬民中彰顯主上之仁德。」姬發此時卻是被散宜生一句彰顯仁德所吸引,想到自己西周要起事,首要之事便是要獲得民心,收九一之稅,雖然使自己擴充軍隊的速度慢下來了,但是相比獲得民心,這點損失也算不了什麼。而且自己家中數代積攢下來的財富,應該能支持軍隊擴張所需的錢財。

    想到此處,姬發便說道:」卿家所言極是,此事便交由卿家來辦吧。」說完便轉身出了大殿,向殿後行去,找姬昌商議此事去了。

    散宜生等人聞聽姬發真的答應了此事,不由大喜,認為自己等人確實找了一位為民著想的明主,卻是不知,姬發乃是被被散宜生最後一句向天下萬名彰顯仁德所打動。

    而散宜生在告別諸位大臣後,便匆匆回家。

    姬發回到後宮便去找父親姬昌,告知姬昌散宜生所奏之事,他自己現在只是西岐一庶出子弟,通過此事一來可向姬昌展示自己的仁德之心,姬昌善良,若他提出此法,必然能讓姬昌喜歡,二來也政務處理能力,更加引起姬昌的注意。

    姬昌聞言說道:」我兒此事做的極好,我西周數代積累,錢物不少,若能讓民眾能更好的生產發展,自然是有利於天下之事。這位散宜生也是一位人才,你一定要好好重用。」姬發道:」兒知道了。」卻說散宜生自得到姬發首肯,開始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便日夜不停的開始操作此事,直忙的翻頁顧不上吃,幾乎是兩腳不佔地的在辦事。而百姓聞聽西伯實行」九一而助」的政策,皆是大呼西伯仁慈,且有不少他國百姓湧入西岐。

    一年後由於百姓的幹勁十足,加上由他國湧入了不少勞力,西周今年所收的賦稅不但未少,反而略有增加,姬發聞報大喜,想到如此行事,不但通過宣傳增加了自己的仁德之名,賦稅還未曾減少。更是吸引了不少他國百姓,無意間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削弱了殷商的實力,便立時奏報姬昌要求升散宜生為上大夫,為百官之首。

    姬昌也自是同意,在他看來,散宜生自是有才能之輩,卻不想散宜生之心早投向了姬發,便為姬發把持朝政的一個重要棋子。

    西伯侯姬昌減少百姓賦稅之事傳人朝歌之後,帝辛大為讚賞,發下詔書,稱其為天下諸侯之表率,讓天下各路諸侯都向姬昌學習。姬昌接到詔書之後,大笑不止,諸位臣下以為主上是為得到天子的稱讚而高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