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大將曹彬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九章 董卓末日(下) 文 / 琅琊煙雨

    董卓離開新豐沒有多久,新豐就被曹彬攻下,華雄也實現了他自己的諾言,與新豐一起共存亡。

    曹彬拿下新豐之後顧不得休息,迅速集結部隊開始追擊董卓,奈何董卓一心會長安,得到後面曹彬追擊的消息後,下令楊定率領一軍就地阻截曹彬。

    楊定領命後尚未來得及設伏便遇到了曹彬的追兵,兩軍相遇二話沒說直接開戰,曹軍挾勝利之威迎戰士氣低迷的董軍,然而戰鬥卻持續很久,楊定帶人死死的地擋在曹軍面前。

    看著前面瘋狂的命令士兵阻擊自己的楊定,曹彬惱怒道:「可惡,眼看就要追上董卓了,現在可好,董卓一定已經渡過灞水,我們要向再追上董卓,就必須拿下霸陵才可以了。」

    徐晃出列說道:「將軍,請讓末將前去拿下楊定。」

    曹彬還未說話,身邊廖化搶先說道:「殺雞焉用牛刀,公明將軍還請將此功讓與在下如何?」

    徐晃看了一眼廖化,但見廖化十分年青,而且看那身板也不是多麼強壯,因此徐晃有些擔心,不過曹彬卻笑道:「好,元儉既然有此雄心,公明就不要與元儉爭執了。元儉此去當小心為上。」

    廖化欣然領命出馬,當廖化來到兩軍陣前的時候,雙方正在奮力廝殺,楊定那邊見曹軍一方出動大將,連忙下令眾人圍攻廖化,豈知廖化這些年苦練武藝,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瘦小的黃巾士卒了,因此上前圍攻廖化的人都被廖化一一刺殺,轉眼之間廖化就已經清理了通往楊定面前的道路,然後催馬往楊定殺去。

    楊定見曹軍隨便出動一人都有此武藝,心下十分害怕,望了一下就要潰敗的董軍,楊定知道無法阻截曹彬前進了,於是連忙下令撤軍,自己更是一馬當先逃跑起來。

    董卓士卒聽見楊定下令,一個個都轉身就跑,那速度讓曹兵看了都有些目瞪口呆。廖化見楊定逃走,而自己被亂軍所阻卻追不上,心下有些焦急,因此大喝一聲:「擋我者死。」這一聲暴喝之後,擋在廖化身前的董軍竟然十分默契的將道路讓開,廖化見此一喜,連忙催動戰馬追趕楊定。

    後面曹軍陣中曹性見董軍潰敗,而楊定更是當先逃走,廖化雖然奮力追擊,然而始終與楊定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曹性出列說道:「將軍,末將到此還未有寸功,請將軍允許末將出戰。」

    曹彬點頭說道:「好,我聽說曹將軍箭法出眾,還望為我們演示一番。」

    曹性應道:「將軍放心,請看我如何射殺楊定。」

    說完曹性催馬上前,一面騎馬一面拿出弓箭來,當曹性追到距離楊定有一百多步地方時候,手中強攻彎如滿月,迅速的鎖定了楊定的身影,而廖化也在距離楊定五十多步緊緊相隨,然後廖化就聽見曹性大聲喊道:「廖將軍小心,我要射殺楊定。」

    廖化聽到曹性喊聲,連忙彎身伏在馬背上,然後就聽見頭頂嗖的一聲一箭飛過,接著就聽見前面楊定大叫一聲掉下馬來,廖化這時候抬頭一看,楊定已經死在馬下,等廖化上前一看,就見楊定後頸插著一箭,而曹性也隨之到來,廖化對曹性說道:「將軍神射,廖化佩服。」

    曹性笑道:「還望廖將軍不要怪我搶了你的功勞的。」

    廖化淡然笑道:「無妨,都是為主公效力,何必分誰的功勞呢。」

    楊定死後,曹彬留下一部分人清理戰場,然後大軍迅速來到霸陵。

    霸陵守將乃是樊稠,董卓路過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阻擋住曹彬,因此樊稠早已經將霸陵百姓全部驅趕出去,城中僅有董軍一萬人,而曹彬這時候全軍加上打掃戰場的人也不過一萬八千人,因此霸陵就成了橫隔在曹軍與長安只見的一個釘子。

    更讓曹彬鬱悶的是,樊稠將霸陵的百姓全部驅趕到了霸陵東面,正好阻攔在曹軍進攻路線之上,因此曹彬只好下令大軍收攏百姓。

    樊稠在城頭看著曹軍收攏百姓卻不敢出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曹彬將百姓全部收攏,不過這樣也過去了好幾個時辰,想必董卓已經回到長安,所以樊稠也就不再擔心。

    當曹軍收攏完百姓後,又不得不派人將百姓保護起來,這下曹軍能戰之人才一萬來人,面對著堅固的霸陵也是無可奈何,幸好的是這時候張遼帶著一萬兵馬趕到,然後將曹操那邊的情況詳細說明。

    曹彬得到張遼的增援後,決定立刻攻打霸陵,不過張遼勸道:「將軍,我在董卓那邊的時候對樊稠有所瞭解,此人雖然武藝不高,但是統兵之能十分出眾,因此我們如果強攻霸陵必定損失慘重。」

    曹彬問道:「那麼以文遠之意該如何拿下霸陵。」

    張遼答道:「將軍請往霸陵後面看去,那裡正是灞水,現在正是滿水期,因此只要我們將霸陵上下游的河水堵住,然後等水勢足夠的時候將上游河道放開,以灞水之勢水淹霸陵,如此霸陵不攻自破。」

    曹彬大笑道:「文遠好計,如此還請文遠前往上游,公明前往下遊行事。」

    張遼徐晃領命離開,霸陵城中樊稠見曹軍久無動靜猛然想到,曹兵必定想要利用灞水,因此連忙拍然出城,不過曹彬早已經派廖化以及曹性攔截在霸陵南北兩面,出城之人只能無功而返。

    看著出城之人陸續返回,而城西灞水的水勢逐漸減小,樊稠知道霸陵無法守住了,連忙下令大軍從西門撤離,趁著水勢減小的機會迅速渡過灞水往長安撤去。

    樊稠一撤離,曹彬就得到了消息,忙命人將張遼、徐晃喚回,而張遼、徐晃得到消息後,只好將才堵上的河水慢慢放開。

    曹彬進駐霸陵後,命人將百姓逐漸遷回霸陵,然後才率兵前往長安。

    這時候的長安,正面臨曹操猛烈的攻擊,董卓雖然撤回,但是彷彿對局勢一點幫助也沒有。

    望著正在猛攻長安的曹軍,曹操笑著對胡昭說道:「軍師,如果我是董卓,一定不會立馬進駐長安。」

    胡昭笑道:「董卓也是被急昏了頭腦,想必現在正在長安城中懊悔吧。」

    事實正如胡昭所料,長安城中董卓惱怒道:「可惡,若是能在城外夾擊曹操,何必弄得現在這副模樣。」

    李儒勸道:「陛下不要惱怒,如今幾路逆賊卻只有曹操到達長安,因此我想一定是曹操派人阻攔了其他逆賊,因此只要我們能將城外曹操擊潰即可。」

    董卓擔心的說道:「只是這曹操可不是這麼容易就被擊敗的。」

    李儒答道:「陛下有沒有注意,曹操所帶之兵基本都是步兵,而我們城中卻有五萬重甲騎兵,而且還有數千飛熊軍,因此我們可派兵出城迎戰曹操。」

    董卓歎道:「空有無雙騎兵又如何,現在城中沒有一個大將,自從呂布蟠桃後,這些騎兵就沒有了合適的主將,如此又能發揮出多大的戰力呢。」李儒聽了也是皺眉。

    不久就聽見董卓大聲說道:「罷了,就讓朕親自帶兵出擊。」

    李儒忙勸道:「陛下不可,曹軍之中尚有趙雲在那裡,如果陛下親自出城,曹操必定派趙雲前來截殺,如果陛下有什麼閃失的話,恐怕長安立刻就要被攻破。」

    董卓質問道:「那麼你說我該派和人出戰?董旻現在左馮翊阻截劉備,李蒙、王方在阻截馬騰,李傕在阻截韓遂,郭汜在阻截張魯,現在城中誰還能帶兵出征?」

    李儒結巴道:「這……這……」只是半天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董卓不再理會李儒,轉身離開,看著董卓離去背影,李儒十分擔心,因此也立馬離開來到城頭觀戰。

    董卓來到騎兵營中,點起三萬騎兵來到長安城下,這時候曹軍正奮力用撞車撞擊長安城門,聽著咚咚的巨響曾城門洞裡傳來,董卓下令打開長安城門。

    城門一開,董卓一馬當先衝了出去,城外曹兵跟們沒有想到長安城門會自己打開,然後就見裡面董卓殺出,而董卓武藝也是非比尋常,雖然早已年過不惑,但是一身蠻力還是剩下不少的,因此城門前曹兵皆被董卓砍殺,然後董卓殺出長安,後面的騎兵也陸續奔出長安。

    董卓帶兵一出長安就直接往曹操本陣殺來,那氣勢倒是很嚇人,不過面對曹操麾下百戰精兵收效卻是不大。

    曹操在陣前見董卓親自出戰,心中不由的高興起來,然後對趙雲說道:「子龍,董卓親自出城迎戰,此乃絕佳的良機,還望子龍能夠擒殺董卓。」

    趙雲點頭說道:「主公放心,雲定當竭盡全力拿下董卓。」

    然後趙雲手提盤龍亮銀槍,催動白龍馬衝向董卓,途中曹兵紛紛讓開道路,使得趙雲瞬間來到董卓面前。

    董卓見趙雲果然前來擒殺自己,心中早就憋著一口氣的他奮力將手中長矛刺向趙雲,而趙雲毫不畏懼,亮銀槍奮力一挑就將董卓長矛挑開,不過董卓那身蠻力不容小覷,趙雲隨人將長矛跳開,手臂卻感到一股巨力襲來,用了握了一下亮銀槍,趙雲抖擻精神向董卓進攻。

    董卓年青的時候也是西涼豪俠,一身武藝也是十分高明,而且仗著一身蠻力毫不畏懼趙雲,舞動著長矛與趙雲當陣廝殺起來。

    後面曹操見此驚道:「不想董卓還有如此武藝,竟然能與子龍交戰數回合不分勝負。」

    胡昭說道:「主公勿驚,這董卓畢竟乃是武將出身,因此武藝出眾也就理所當然。不過董卓畢竟是快五十的人了,氣力一定比不得子龍將軍,因此主公不必擔心。」

    果然如胡昭所說,十幾回合之後,董卓開始感到雙臂發酸,手中長矛也漸漸沉重起來,而趙雲卻是越戰越猛,那疾風驟雨一般的攻擊令董卓開始手忙腳亂起來,再過了幾個回合,趙雲手中亮銀槍一下子刺進董卓肩膀,痛的董卓將長矛拋在地上,另一隻手攥住了趙雲的亮銀槍,然後被疼痛此計的董卓猛然發力,將亮銀槍往趙雲那邊一推,趙雲連人帶馬竟然被董卓推的後退幾步,而趙雲更是跟董卓這一下子驚住,董卓卻瞅著機會轉身逃開,趙宇立馬清醒追了上去,可惜的是董卓坐下乃是與呂布坐騎一樣的赤兔寶馬,趙雲雖然奮力卻還是叫董卓逃進騎兵陣中,有重重騎兵阻攔,趙雲也只能眼見董卓逃回長安。

    董卓逃回長安後,他帶出來的騎兵也且戰且退,最後撤回了長安。

    董卓回到長安後,李儒立馬上前關心道:「陛下的傷勢如何?」

    董卓搖頭說道:「皮肉之傷,不礙事,我們還是快上城牆觀戰吧。」

    那邊趙雲回到曹操身邊慚愧的說道:「末將有負主公所托,還望主公責罰。」

    曹操說道:「此事不怪子龍將軍,我們都沒有想到董卓竟然還有這身武藝,而且他的坐騎也是寶馬。」

    胡昭也勸道:「不錯,子龍將軍不用擔心,如今長安城中已經沒有大將了,只要我們加緊攻勢,一定能夠擒拿董卓的。」

    於是曹操下令再次加緊攻打長安。

    就在這時候,左馮翊的董旻終於抵擋不住劉備進攻開始全線撤退,然而等他撤到萬年縣的時候,卻遭到張飛猛烈的伏擊,本來就潰敗的大軍一下子四散逃開,董旻更是被張飛一矛刺死,然後張飛迅速清理戰場等待劉備大軍到來。

    劉備大軍到來後,見萬年城頭插著曹軍大旗,因此劉備上前喊道:「我乃并州刺史劉備,現在響應曹公號召前往剿滅董卓,還望將軍放行。」

    張飛在城頭答道:「劉刺史還是回去吧,長安已經在我家主公手中,董卓也已經受戮。」

    劉備聽此回去對沮授說道:「軍師你看這是什麼情況?」

    沮授答道:「我想一定是曹操不願我們前往長安,因此才派人前來阻截我們的。」

    劉備擔心的問道:「那怎麼辦,不去長安就無法將陛下救回并州啊。」

    沮授搖頭說道:「如今只能與曹操撕破面皮了,還請主公下令攻打萬年。」

    只是劉備大軍還未進攻,就見西面轟隆隆巨響傳來,不久就見一隻騎兵衝來,等到來軍在數百步外停止後,劉備才看清是西涼兵馬到來,見此劉備就要派人前往接應,然而沮授卻攔住劉備說道:「主公,情況不對,你看對面西涼騎兵全部都是衣服進攻的樣子,因此我們還需小心一些。」

    劉備仔細一看,果然如沮授所言,只是劉備心下有些不甘,便派韓猛上前問話。

    韓猛來到西涼陣前大聲喊道:「對面可是西涼兵馬,不知為何卻要做出這副模樣?」

    西涼大軍陣中也衝出一將大聲說道:「不錯,我們正式西涼兵馬,至於我們為什麼到這裡,乃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來。」

    韓猛接著問道:「是否是馬刺史命你們前來協助我們的。」

    那人大笑道:「哈哈,笑話,我們是來協助張飛張將軍的。」

    韓猛大驚道:「你們為何要協助曹操?」

    那人嘲笑道:「嘿嘿,到了現在也不怕你們知道,實話跟你們說了吧,我家主公正式曹操。」

    韓猛在馬上驚得是一顫,連忙催馬回到劉備身邊,等韓猛說明情況後劉備吃驚的對沮授說道:「怎麼會這樣,那馬騰好歹也是一州刺史,怎麼會屈伸曹操麾下。」

    沮授也是苦笑道:「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卻知道,現在我們是無法再前進一步了。看來曹操的勢力真是龐大啊。」

    劉備望了一眼萬年城,再看來一下西涼鐵騎後,只能不敢的下令撤軍。

    同樣的事情在其他各地都有發生,不同的是在陳倉李傕被十四歲的馬超斬殺,韓遂也被馬騰阻擋在陳倉關外。在褒斜道,呂布將郭汜斬殺後將張魯大軍死死的阻截在那裡,子午谷外的董軍更是早就被呂布擊潰。

    現在的情勢是整個三輔之地基本都被曹操佔據,而其他幾路諸侯見此只能黯然撤兵,不過撤兵的同時也在心中詛咒的曹操。

    長安之戰持續數天後,曹彬也帶兵來到長安城下,不久馬騰帶著馬超、龐德、賈詡來到長安,現在的長安鎮的是四面楚歌了。

    第一次見到馬騰的曹操高興的上前握住馬騰雙手說道:「壽成將軍鎮守西涼辛苦了,可喜的是將軍竟然拿下了西域十六國。」

    馬騰連忙謙虛道:「主公過獎了,這一切都是文和先生的功勞。」然後將賈詡介紹給曹操。

    曹操初見賈詡還以為賈詡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心下瞭解賈詡才能的曹操知道此人決不能小覷,因此熱情的說道:「操見過文和先生。」

    賈詡也是初次見到曹操,不過曹操大名卻早已根植在賈詡心中,見曹操如此有禮便忙說道:「詡不過一書生,當不得主公如此大禮。」

    曹彬卻在一邊笑道:「呵呵,文和先生不要過謙了,在我軍之中能與先生聘美的可是找不出幾個啊。」

    曹操也是點頭應道:「不錯。現在好了,我們已經將長安團團圍住,董卓末日就在眼前了。」

    而在長安城中,得知曹操現在兵力大漲後的董卓心灰意冷起來,望著蕭條的長安,董卓開始回憶起自己的一生,轉折點彷彿就在進軍洛陽的時候,自那時起董卓便開始走向滅亡,現在董卓這一回憶才猛然發現,曹操好像幕後操縱自己的那個人。

    李儒看著一臉頹相的董卓,心下也是苦悶起來。最後董卓起身說道:「文優,如今我們一點勝算也沒有了,但是我董卓覺不能死在曹操手中,所以你要是有什麼想法就去做吧。」

    李儒泣道:「陛下,儒自從入贅你門下後,已經將自己當做董家的人了,現在又豈會遠離陛下而去。」

    董卓笑道:「好,那就讓我們一起走吧。」

    隨後董卓去見了獻帝劉協對他說道:「你也不用擔心了,城外曹操已經將長安團團圍住,我是不會被曹操殺死的,而對你,呵呵,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你走吧,出城去見曹操吧。」

    當漢獻帝來到城外見到曹操後,長安城中皇宮方向燃起大火,董卓一家跟李儒一起**在長安宮中,望著長安皇宮的大火,曹操歎道:「董卓也算一位梟雄,可惜遇到了我曹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